想要聯繫陶謙,還需要一個人來寫信。這個人可以是曹操,但如果這個人是一個青州名士,那將更好。
所以,顧楠去找了孔融,孔融思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幫顧楠寫這封信。且不說呂布和曹操,他也不希望大軍攻入青州,讓青州百姓再受離亂之苦。
這幾年的糧收不好,百姓的日子本就艱苦,卻又遭逢賊寇動亂,黃巾劫掠的那段時日,路上甚至都能夠看到餓死的饑民。
若是因爲他不寫這封信的原因叫呂布率軍攻入,讓青州再成爲那種樣子,那他就會是一州的罪人。
孔融將信寫好,顧楠將之轉交給曹操時,曹操還驚愕了一陣,他完全沒有想到,顧楠能勸說孔融幫他。
夏侯惇幾人回去後就立刻整頓了軍備,不過半月的時間,青州戒嚴,軍陣待發。
······
這一天,曹昂起的很早,甚至天還沒有亮開,只有一些朦朧的微光從雲中透出,他就已經爬了起來。
將冰涼的井水敷在臉上,早起還沒能徹底醒來的睡意散了個乾乾淨淨。
曹昂站在牀前,看着放在牀上的一身衣甲出神,靜靜地看着甲衣,不知道想着一些什麼。半響,伸出手放在甲衣上,指尖傳來的是一種微涼的感覺。
淡淡地笑了一下,曹昂沒有再停留,將甲衣提了起來,披掛在身上。
今日,他要奔赴戰事。
“茲。”
房門被推開,曹昂從房間裡走出來,身上的甲冑搭着一件的披風,腰間的腰帶挎着一柄寶劍,手中抱着一頂頭盔,好不威武。
他走到院中,卻愣了一下,院中站着一個不高的人影。等看清那個人時。面上露出了一些詫異,是他的小弟,不知爲何此時來找他。
曹丕站在院子裡,看着曹昂從房中走出來,沒有作聲。
“子桓?”
曹昂疑惑地走上前去:“你怎麼這麼早就起了?”
曹丕的個頭不高,纔到曹昂的腰間,說話時總需要仰起頭來才行。
“你要去打仗了?”
他知道,自己這個兄長從小的願望,就是隨着父親去打仗,如今大概也算是達成心願了。
曹丕和他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少喚他大哥。
這事曹昂也是習慣了,頓了一下,一如既往,爽朗地笑着回答道:“是啊。”
曹丕不知道爲什麼,沉默了一會兒:“打仗是要死人的。”
曹昂看着自己的弟弟,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過了一會兒,伸出手放在他的頭上。
“大哥,會好好回來的。”
曹丕眨了一下眼睛,背過手挺直了身子,仰着頭說道:“我知道。”
“好了,我該走了。”
放在曹丕頭上的手拍了拍,曹昂笑放開了手,邁步離去。
曹丕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他纔剛剛學會走路和說話。
他常常跟在曹昂的身後到處走。但是他總看見曹昂在練武學兵學書,沒日沒夜。
有一次他問他,大哥,你爲什麼總是練武?
那時候曹昂放下了手裡的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着看着他說道。
“練好了武,就能像父親一樣,護着大娘,護着你了。”
曹昂是不是真的那麼喜歡練武,那麼喜歡戰事,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一件事,父親做的事,一定要有人去打仗,那不如他來打。因爲他是長子,是長兄。
腳步聲遠去,曹丕站在院子裡,扭過頭看向曹昂的身影消失在走廊裡。
嘴巴的動了動,聲音很小。
“好好回來,大哥。”
說完,向着另一邊離開,他要去練劍。之後,他也要去行軍征戰,像父親,和大哥一樣。
······
門外一匹黑色的馬被繮繩綁着,停在門前。
門中,顧楠站在院子裡,整理着自己的衣甲,黑色的鎧甲下是白色的衣裳。
玲綺站在顧楠的身後,將她的披風拉直。
又拿着無格,將它綁在顧楠的腰間。
師傅要出征,她知道打仗是怎麼一回事,從小她就隨着娘,一次又一次地送父親出征。
但每一次爹回來的時候,身後的人總會少去很多。
那個時候,娘就告訴自己,打仗,有一些人是回不來的。
不過她不擔心師傅回不來,因爲師傅和爹一樣,是最厲害的人。
“師傅,要取一些書嗎?”玲綺綁着劍問道,她知道師傅無事可做的時候,時常會看書消遣。
顧楠想了一下,笑着點了點頭:“嗯,取幾本吧。”
“我去取來。”玲綺說着,綁好了劍,向着屋子裡跑去。再出來的時候,她的手裡捧着幾本算不上厚的書。這些,是師傅最常看的幾本。
顧楠接過書,將它們一併放進了行囊裡,繫好了行囊,背在了背上。她不可能一併帶着玲綺,不過,曹操的府上會照顧她。
“在這可要乖些,不要等我回來,又聽到你欺負子桓。”
顧楠打趣地叮囑了一句,轉過身,準備出門。
可還沒有邁出步去,腰間卻被一雙手輕輕站住,玲綺站在她的背後。
深埋着臉,看不清神色。她還是害怕,害怕師傅也像爹一樣,一去不回。
顧楠感覺也沒有動,靜聲地站着。
“師傅。”身後傳來輕輕地聲音。
“等日後,我長大了,就替師傅出征,師傅就可以不用打仗了。”
替她出徵······
顧楠怔了怔。
幾百年來,第一次有人和她說這句話,她卻說不清楚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想了很久,她纔想清楚了一些。如果可以,她那時候如何不想對白起說同樣的話?
師傅,您可以不用去打仗了。
那白老頭或許會很高興吧,估計會笑得合不攏嘴。
“好。”顧楠微微地點了點頭,笑着將手放在拉在腰間的手上。眼裡似乎看到了當年,白起對她的期盼。
“師傅等着。”
那時的你,定然已經是一個威風的將軍。
那一天的午後,城門打開,看不到頭的軍陣慢慢地從城門中走出。
遠遠的,能看到有很多人,站在城中眺望着軍中。
大概有十萬人,隨軍出征,卻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軍中的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