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折中
當然,脣膏管子也能用木頭和小竹管做,但有了玻璃這種能大批量生產出來的東西,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在前世,用木頭和竹子雕刻出來的漂亮器皿屬於工藝品,而這個時代這些東西太多,相反玻璃製品屬於高精尖的奢侈品。
棒狀脣膏屬於化妝品中的天花板,當然要用天花板級的裝飾了。
韓莞擡眼看看書案上的廣口花瓶,裡面插着幾支怒放的花朵。
這個花瓶是慶通玻璃行的工匠製出來的,他們還弄出了圓形魚缸,玻璃杯,玻璃碗碟等。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韓莞沒有提供技術,他們居然也弄出了這些東西。只不過質量粗糙,樣式簡單,顏色單一、不清亮,不能盛開水。
看到玻璃不僅能安窗戶,做燈籠和屏風,還有這麼多用處,慶通玻璃行大半年的時間就掙了那麼多銀子,皇上和羣臣眼饞得要命。再加上章賢妃和五皇子一黨的挑撥,君臣聯合給和王和趙暢施壓。
和王和趙暢商量,乾脆今年年底就把方子獻給朝廷。前幾天讓人給韓莞送信,問她的意思。
兩位王爺都頂不住,韓莞能怎麼辦,敢說不交?
韓莞還是看得開,錢是掙不完的,特別是在封建社會。皇上想奪你的東西太容易了,先把你殺死,再把東西收歸國庫,就成他的了。
同時,已經有人家通過窺視採購原材料等方面,研究出了制玻璃的一些秘密。只是技術不過硬,製出來的東西不太透明,或是太軟或是太易碎。假以時日,這些人肯定能研究出來玻璃。
韓莞已經想好,明年她會給慶通玻璃行提供一些新的工藝和技術,製造漂亮些的玻璃器皿,以及脣膏的螺管和外裝管子。
哪怕朝廷和其他人弄出了玻璃行,慶通玻璃行的玻璃製品也是最好的,照樣比他們掙錢。皇上再把那些技術要過去,慶通行的技術相較其他玻璃行也要成熟些,質量更高,名聲更盛……
至於凹凸鏡之類的東西,還要再等等。
今天晚上只有韓莞一個人吃飯,兩隻虎被謝老爺子接去謝家莊了。那老爺子蠻橫霸道,三天有兩天要接孩子們去謝家莊吃晚飯和住一宿。
韓莞吃完晚飯在院子裡散步消食,李大山就來報,“謝大人說有要事見姑奶奶,是有關謝三老爺的。”
有關謝三老爺,就是有關華氏的囉?
自從上次謝明承送他們回莊子之後,韓莞就沒再見過他。哪怕他說有事,韓莞也沒見,讓兩隻虎轉達。
她不願意見他,更確切地說不敢見他。
可這件事不能讓任何人轉達,韓莞沒有任何猶豫去了前院。
謝明承一個人站在寬闊的庭院中央,謝吉站在離他比較遠的地方。
他穿着戎裝,不是平時的武官官服,而是銀甲,像是剛剛練完兵過來。由於太熱,沒有戴銀盔。銀色甲衣在晚霞的照耀下,閃着紅光,也把他如玉的臉龐映得更紅。
謝明承看見韓莞朝他走來,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臉。
看到他如夕陽一般明媚溫暖的笑臉,還有眼裡抵制不住的喜悅,韓莞的腳步頓了頓,速度也慢下來。
謝明承迎面向她走去。
來到韓莞面前,他說道,“今天練了一天兵,晌午只吃了一個饅頭,餓到現在。”
兩聲肚叫適時響起,謝明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肚子。
韓莞回頭對蜜蠟說道,“去跟賀嬸說,準備幾個下酒菜。”
謝明承又道,“我想吃青椒炒小雞……”先殺雞,再做雞,時間要久些。
韓莞又道,“讓賀嬸做個青椒炒小雞。”
蜜蠟答應着去了後院。
謝明承和韓莞去了廳堂,謝吉非常有眼力見兒的沒跟進來,韓莞親自給謝明承倒了一杯茶。
“謝三老爺要調回來了?”她問道。
謝明承道,“嗯,調到定州任知府,九月底前上任。”
定州離京城二百多里路,離孟縣不到二百里。快馬加鞭大半天能到,坐馬車一天半的時間能到。還有水路,到通縣坐船一天一夜便可到達。
韓莞心下暗喜。若華氏住去定州,自己不到十幾分鍾就能到那裡,想辦法在她家丟樣東西。哪怕不在她的身邊,夜裡也能裝成下人靠近她的院子,再把東西儘可能地丟在離她較近的地方,以便監視……
見韓莞眉眼彎彎,粉面連笑,謝明承講的更賣力了。他念唸叨叨,講了謝國公如何把定州知府弄去別處,如何跟皇上進言,把謝三老爺弄過去……
只要是官場,就有共通的地方,或者說共同的黑幕。韓莞津津有味地聽着。她前世雖然不在政府部門,但政界有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沒少聽說官場中的事。
謝明承講完了官場又講家裡,謝老太太如何讓謝國公趕緊想辦法,和昌如何私下反對,謝國公如何折中想了這個辦法。
聽到後面韓莞都樂了起來。這人腦子有毛病吧,家裡的矛盾也說得這樣眉飛色舞……
酒菜端來,廳堂一桌,耳房一桌謝吉吃。
韓莞起身道,“謝世子慢吃,我回去了。”
謝明承心下不捨,但也知道不能再強留了,否則又要好多天見不到。
他說道,“二十早上我要帶兩隻虎去虎衛營,幾個小傢伙約好了在那裡玩。”
韓莞點頭。這件事兩隻虎已經跟她說過。
二十清晨,韓莞把兩隻虎送至外院,看到他們上了謝明承和韓宗錄的馬,翠翠、豹子、雪團兒上了馬車,驢叔、烏風、白影跟在一旁。
韓莞心裡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她走出大門囑咐謝明承道,“這些男孩子歲數小,又淘氣。謝世子要把他們看好了,哪個出事都不好交待。”
謝明承道,“放心,不會有事。”
一行車馬驢絕塵而去。
韓莞去老院子同春嬤嬤、郝嬸做了一些水果奶油蛋糕。
巳時,趙佳兒和趙好兒吃完早飯,同走韓莞一起去了仙姑殿。
韓莞牢記周大娘的那句少讓小姑娘見外人的話,讓她們坐轎子上山,轎子又直接去了仙姑殿的側門。
若不是青山元君惦記小姑娘,韓莞根本不會帶她們來。
謝謝石蒜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