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燕王

這次,全部都是陳王爺的軍隊,那麼,拿下那銀山,也就是陳王爺的軍隊了,那座銀山開採出來的銀子,也全部歸陳王爺所支配,這怎麼可以!

開始說要打島國,誰也沒打算去幫陳風的忙,都是站在一邊搖旗吶喊的人,而現在,聽到那裡有銀山,李善長就站出來了。

朝廷的軍隊,必須也得跟着一起去,到時候,那座銀山,也得是朝廷的軍隊控制!

陳風在心中暗笑,李善長心裡的主意,他一下就清楚了,知道是肉,就跟着去吃?哪裡有那麼容易的!

當然,心裡這樣想着,臉上卻不動聲色:“丞相大人,你覺得,派哪支軍隊,跟着本王一同去最合適?”

“當然是徐將軍的部隊了!”李善長想都不想地說道,這還用說嗎?徐達對皇上最爲忠心,這次的行動如此重要,自然要派最忠心的人去了。

“那要是在這段時間內,韃子突然犯境,大舉來攻,你帶着軍隊去北方迎敵嗎?”陳風問道。

李善長立刻無語了,李善長根本就不會帶兵打仗,他是幕僚的角色。

“啓稟皇上,這次,微臣帶人,前去島國打仗,韃子若聽到了,一定會前來進攻,所以,我們還得做好迎擊韃子的準備,他們若不來最好,若是來了,爭取這一次,將韃子的勢力全部清掃乾淨,換我大明朝的邊疆安定的萬年基業。”陳風向朱元璋說道。

雖然屢次的戰爭,將蒙古人驅逐出了中原,但是,蒙古人的勢力,依舊是存在的,現在,北方有陳風的鎮守,非常安定,蒙古人已經被陳風嚇破了膽子,但是,若陳風一走,那些蒙古人,說不定會前來搗亂。

陳風的軍隊大部分都走了,只有藍玉率領的邊軍,恐怕會有閃失。

一瞬間,朱元璋也想到了這裡,如果自己再派軍隊出去,唯恐會被蒙古人突襲。雖然打島國很有趣,不過,要是徹底地消滅了蒙古人,更是讓朱元璋興奮,蒙古人,始終是明朝的死仇,而且,要是在朱元璋的手下被徹底幹掉的,那就更有意義了,一直以來,打韃子的主力,都是陳風啊。

“皇弟言之有理,咱們不能顧此失彼,防守韃子,也很重要。”朱元璋說道。

“而且,想要讓軍隊能夠適應船隻的顛簸,也不是容易的,皇上,等着微臣拿下了島國之後,咱們的軍隊,肯定還要輪換的,所以,請皇上現在就調遣一支偏師,人數不用太多,萬人就可以,連人帶馬,上海船訓練,讓他們儘早適應船上的環境,這樣,半年之間,還可以訓練出來,到時候,正好到島國去換防。”陳風又說道。

即使是想要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海上和陸地不同,船隻顛簸,初次上船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會暈船,所以,陳風就提到了,現在,讓朝廷的軍隊,先適應性訓練一下,否則,根本就無法承擔換防的任務。

打島國,陳風不用朝廷的軍隊,因爲朝廷的軍隊沒經過訓練,根本就適應不了海上環境,到時候,仗沒打成,還得自己派人伺候。而等到打完了,自己控制了銀山,其餘的地區,自然也要靠朝廷的軍隊來駐守,總不能始終是自己一個人出力吧。

陳風的話,是相當有誠意的,朱元璋說道:“徐達,你立刻調一個萬人隊,學習船上訓練之術,一定要在三個月內,學會船上作戰。”

“是。”徐達一直都沒有說話,這時站了出來,高聲答道。

三個月?三個月,恐怕還沒有嘔吐乾淨吧,陳風心中想着,嘴上沒說啥。

“皇弟,大軍哪一日出徵,朕爲你們踐行。”朱元璋說道。

陳風這次來應天,就是向朱元璋請示出軍的,而現在,即將出軍,朱元璋非常高興,想到那即將運回國內的銀子,就心潮澎湃。

“啓稟皇上,水師出軍,和步軍不同,這次,微臣是來向皇上請命,領軍出征,不過,具體哪日,還得看天氣和海況。”陳風有些尷尬地說道。

朱元璋給踐行,固然很能鼓舞士氣,不過,這水師出軍,卻和步兵不同,而且,陳風的出軍,那是從東面的海港上出軍的,朱元璋真到了水軍的前面,恐怕得走上兩日才行。

朱元璋莞爾:“那朕,就在這裡,等待皇弟的凱旋歸來。”

“謝皇上,微臣一定不辱使命。”陳風說道。

大殿退朝,百官慢慢地走了出來,還在爲剛剛的事情所震驚着,陳王爺神機妙算,居然知道島國有座銀山!

很多官員,都圍着陳風,在一旁說着什麼,李善長冷眼地看着這一切,心中有些抑鬱。

這次出征,毫無疑問,陳王爺又會給大明朝,立下一個大功勞,到時候,那些銀子運回了大明朝,皇上歡喜之中,自己的那些計劃,還能實施嗎?

皇上恐怕是不會和陳王爺反目的。

那自己的這些計劃,還有必要實施嗎?

有!看着陳王爺那神態自若的樣子,李善長縷了把鬍鬚,就扭過了頭去。

陳王爺,不管如何做,始終都是朝廷的一個不安定因素,隨時都會爆發出來,趁着這個時候,陳王爺出征島國,要半年纔回來,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整個沈家,都被髮配充軍了!

李善長這般想着,走向了自己的馬車。

陳風雖然沒有看,也知道李善長現在在想些什麼,本來,這次迴應天,他只需要悄悄向朱元璋稟告就行了,卻刻意選擇了在大殿之上,其實,就是爲了引誘李善長的。

半年的時間,李善長想怎麼折騰,就讓他怎麼折騰吧!等到時候,自己會讓李善長知道,這代價是什麼。

陳風踏上了自己的駿馬,帶着幾個衛兵,徑直出了應天城。

皇城內,一個人,站在樓閣之上,默默地望着遠處的街道。

“娘娘,陳王爺已經走了。”她的身邊,一名宮女說道,她說的是高麗話。

李麗珍回過頭來,是啊,他已經走了,每次來應天,都是來去匆匆,卻不能和自己說幾句話。

李麗珍心中涌過一種複雜的念頭,百味俱全,正這般想着,看到了那一個小孩兒,幾步跑了過來。

“母妃,母妃。”小孩兒喊道。

“棣兒,又跑到哪裡玩去了?不用功讀書?”李麗珍看着眼前的小孩兒,立刻說道。

此時,朱棣還不到四歲,不過,爲了培養這個孩子,李麗珍已經提早開始讓朱棣讀書識字了。

“母妃,今日,陳王爺領兵,出征島國去了,棣兒不想讀書了,想跟着王爺去打仗。”朱棣說道。

聽到朱棣的話,李麗珍說道:“棣兒,現在,你的任務是讀書,至於打仗,等你長大了再說吧。你覺得陳王爺怎麼樣?”

“陳王爺是咱們大明朝的大英雄!要是棣兒,能跟着陳王爺就好了!”朱棣稚氣的聲音說道。

孩子,陳王爺,那可是你親爹啊。李麗珍只能這樣想着,卻從不敢說出來。

“皇上駕到。”就在此時,外面傳來了一個尖銳的聲音。

皇上?皇上這個時候來幹什麼?李麗珍一陣恍惚。

所有的人,都跪了下來,迎接那個一國之君。

“參見皇上。”李麗珍也是如此。

“碽妃,平身,你們都起來吧。”朱元璋走了過來,說道。

“謝皇上。”各人一起答道。

“皇上,今日怎麼這麼早就到臣妾這裡來了,您不是有很多國事要處理嗎?”李麗珍問道。

“今日朕非常高興,所以,就過來走走,那些政務,明日再處理。”朱元璋說道。

今日,陳王爺出兵,將會搬一座銀山回來給明朝,朱元璋怎麼能不興奮?想想大明朝從此,不再擔心財政狀況,朱元璋就裂開了嘴笑得很直接,龍顏大悅。

“父皇,父皇,孩兒想跟陳王爺去打仗!”就在朱元璋剛剛說完了話之後,耳邊傳來了這樣一個聲音。

一聽這話,頓時,李麗珍心中一陣緊張:“棣兒,不要胡言亂語!”要不是皇上在,她真想照着朱棣的小屁股上擰幾下,這話能亂說嗎?

“哦?是嗎?棣兒,你想去打仗?真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說道:“這點,你比你大哥和二哥強多了,他們看起來就都很軟弱,沒個勇武的樣子。”

朱元璋說的是實話,現在,隨着朱標越來越大,立太子的事情,逐漸刻不容緩了。但是,他們都太文弱了,這樣的人,能治理好國家嗎?朱元璋有些猶豫,他還是喜歡這個兒子,和自己一樣勇武,這纔是老朱家的血脈。

聽到朱元璋這般誇獎,李麗珍才稍稍放下心來。

“父皇,那棣兒想這次就跟着陳王爺去出征。”朱棣說道。

聽到朱棣的話,朱元璋似乎若有所思。

“棣兒,不要煩着你父皇了。”李麗珍將朱棣拉了過來,用眼角的餘光,看了一眼朱元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此時的朱元璋,似乎在下什麼決心一般。朱元璋腦海裡,涌過了許多事情,對於朱元璋來說,一個想法,在他的心頭一直都存在,卻從來都沒有說出來,這次,也許是個機會。既然棣兒這麼喜歡陳王爺,倒不如,將棣兒封爲燕王!

嘿,微信關注";和閱讀";,發送";免費";立享全本0元看哦

第694章 雞鳴山第1092章 新的生意第612章 打開缺口第118章 雙修之功第530章 監國太子的命令第467章 皇上駕崩第67章 氣功療傷第297章 天文地理,五行奇術第1181章 抓朱標第594章 行軍緩慢第247章 達魯花赤第776章 江湖郎中(二)第113章 豐收第647章 韃子主力第977章 計劃開始第204章 我們也要起義第448章 騎大馬第752章 李淑妃第741章 四方雲遊第632章 一國之母第837章 擴廓在哪裡第853章 用刑第874章 回草原第419章 焦玉出事第77章 定窯第221章 窯社騎軍第848章 你就是韃子皇帝!第116章 一語中的第134章 生而如夢兮第221章 窯社騎軍第1079章 歸附第992章 進城第227章 朱重八投軍第158章 風水輪流轉第259章 高郵府“大捷”第702章 誣陷李將軍第752章 李淑妃第976章 王爺死了第61章 聘禮第1083章 見到阿布第291章 朱元璋的霸業第848章 你就是韃子皇帝!第935章 再獲信任第35章 仙子上門第620章 益都第1046章 和林城破第633章 洪武元年第720章 十艘戰船第949章 全部幹掉第997章 燒死,淹死,殺死!第58章 長輩第874章 回草原第1006章 調動軍隊第719章 朱元璋要去大都第870章 鄂勒哲喝多了第1171章 徐達攻泰州第837章 擴廓在哪裡第646章 圍殲遼東韃子!第396章 楊通貫撤軍第1163章 控制城門第2章 烤羊肉串第26章 半夜訪客第3章 街頭行刺第889章 敏敏不聽話第1026章 朱標不爽第276章 還是智取第952章 蒸汽機爆炸第947章 埋掉第683章 胡惟庸的計劃第1148章 回中原第32章 盤下灌湯包第1077章 送俘虜第865章 韃子皇帝到了第501章 老的沙謀反第65章 伯顏忽都第114章 修,還是不修?第470章 彭和尚醒來第941章 科學家第898章 收尾第779章 識相的李二第896章 黃金族第583章 船艙漏水第841章 不會上兩次當第58章 長輩第864章 回草原?第827章 出兵路線第1139章 搬救兵第269章 陳風,國之棟樑第381章 鮮血和肉體第1063章 常遇春的劫數第1065章 新航路第670章 追上秋香第656章 陳風回軍第426章 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第508章 大頭立功第272章 趙大人反水第704章 陳王爺來了第325章 常聚的反擊第695章 撲空第217章 風哥,惠兒太高興了
第694章 雞鳴山第1092章 新的生意第612章 打開缺口第118章 雙修之功第530章 監國太子的命令第467章 皇上駕崩第67章 氣功療傷第297章 天文地理,五行奇術第1181章 抓朱標第594章 行軍緩慢第247章 達魯花赤第776章 江湖郎中(二)第113章 豐收第647章 韃子主力第977章 計劃開始第204章 我們也要起義第448章 騎大馬第752章 李淑妃第741章 四方雲遊第632章 一國之母第837章 擴廓在哪裡第853章 用刑第874章 回草原第419章 焦玉出事第77章 定窯第221章 窯社騎軍第848章 你就是韃子皇帝!第116章 一語中的第134章 生而如夢兮第221章 窯社騎軍第1079章 歸附第992章 進城第227章 朱重八投軍第158章 風水輪流轉第259章 高郵府“大捷”第702章 誣陷李將軍第752章 李淑妃第976章 王爺死了第61章 聘禮第1083章 見到阿布第291章 朱元璋的霸業第848章 你就是韃子皇帝!第935章 再獲信任第35章 仙子上門第620章 益都第1046章 和林城破第633章 洪武元年第720章 十艘戰船第949章 全部幹掉第997章 燒死,淹死,殺死!第58章 長輩第874章 回草原第1006章 調動軍隊第719章 朱元璋要去大都第870章 鄂勒哲喝多了第1171章 徐達攻泰州第837章 擴廓在哪裡第646章 圍殲遼東韃子!第396章 楊通貫撤軍第1163章 控制城門第2章 烤羊肉串第26章 半夜訪客第3章 街頭行刺第889章 敏敏不聽話第1026章 朱標不爽第276章 還是智取第952章 蒸汽機爆炸第947章 埋掉第683章 胡惟庸的計劃第1148章 回中原第32章 盤下灌湯包第1077章 送俘虜第865章 韃子皇帝到了第501章 老的沙謀反第65章 伯顏忽都第114章 修,還是不修?第470章 彭和尚醒來第941章 科學家第898章 收尾第779章 識相的李二第896章 黃金族第583章 船艙漏水第841章 不會上兩次當第58章 長輩第864章 回草原?第827章 出兵路線第1139章 搬救兵第269章 陳風,國之棟樑第381章 鮮血和肉體第1063章 常遇春的劫數第1065章 新航路第670章 追上秋香第656章 陳風回軍第426章 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第508章 大頭立功第272章 趙大人反水第704章 陳王爺來了第325章 常聚的反擊第695章 撲空第217章 風哥,惠兒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