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養虎爲患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韃子雖然連大都都放棄了,但是,正是因爲韃子主動放棄了大都,所以,韃子依舊還有十幾萬的軍隊,還是很大的威脅,而他們盤踞在大同和上都兩個地方,劉基對此非常擔心,唯恐韃子會有詭計。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無休止地進攻,進攻,而是該鞏固現有的地盤。

“劉大人,你這樣說,就不怕讓韃子放虎歸山,再養虎爲患嗎?”李善長非常不滿。

朝廷之上,劉基在很多地方,都和自己政見不合,因此,李善長對劉基的意見,也越來越大。自己的提議,自然是有目的的,這劉基,卻看不出來。

“韃子氣數已盡,現在只是殘顏苟喘,根本就不可能再成氣候了,我大明,蒸蒸日上,時間推移,對我們的好處更多。皇上,隨着我們拿下了大都,已經可以暫時休整過來了,我們要鞏固我們的佔領地,這是目前當務之急,這些年來,北方受災嚴重,十室九空,我們要重視農業生產,春天到了,馬上要開始務農了,我們要在這些方面多下工夫,頒佈政策,鞏固農業生產,讓百姓們有個好的收成。”劉基說道。

劉基的話,讓所有的人都點頭,劉基說的很對。

現在,北方打下了這麼多的土地來,憑什麼讓他們擁護明朝?只是因爲擁護漢人天下嗎?得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才行,尤其是,北方比南方,更早地就在韃子的統治之下,如果一味地打仗,讓百姓們感受不到好的生活,百姓們又如何會擁護?

“那我們在這裡,就這樣修養生息,就不怕大同和上都的兵馬,再打過來嗎?韃子都是騎兵,隨時會過來,一番擄掠,然後再揚長而去,我們要如何應對?”李善長問道。

“只要有陳王爺堅守大都,韃子絕對不敢犯界。”劉基說道。

陳王爺堅守大都?聽到劉基這麼說,一旁的李善長立刻反駁道:“劉大人,陳王爺是平江王,應該在他自己的封地內,難道,你要讓陳王爺,一直都留在大都?那是否皇上還得再封陳王爺爲燕王?”

陳王爺,怎麼可以留在大都裡?現在,讓陳王爺在平江,擁有那麼多的封地,就已經算是破例了,說不定,以後還會是個禍患,現在,又怎麼會讓陳王爺,再擁有更多的城池?

李善長對於陳風,始終都是有戒備之心的。

誰知,聽到這話,朱元璋的眼神卻是一亮:“青田,說下去。”

“陳王爺現在駐守大都的軍隊,都是騎兵,而這些騎兵,正好是剋制韃子騎兵的力量。現在,徐將軍的騎兵損失慘重,我們可以把徐將軍的軍隊,調到後方,比如,到河南和山東等地駐守,一方面,可以補充這些地方的城池的防守,另一方面,可以重新整頓兵馬,幾年的時間,可以再訓練出一支騎兵來。到時候,再和陳王爺一同出兵,掃蕩韃子的殘餘,這不是更好嗎?”劉基說道。

其實,李善長的意思,劉基是清楚的,只是,李善長一直抱着提防的態度,不肯從另一個角度想問題,所以,李善長每次提出的主張,並不是最好的。

相反,劉基卻對陳王爺,非常信任,是站在合作的角度上,同時,更加替皇上着想,因此,想出的主意,就比李善長的,要更高明。

比如現在。

劉基說完,朱元璋就完全明白了什麼意思。

讓陳風駐守大都,讓他的軍隊,去面對隨時會到來的韃子騎兵,這樣,可以讓陳風抵在最前面,而後方,平江離自己很近,陳風的重兵,已經不在平江了,自己就不用再擔心什麼。雖然朱元璋也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不過,這種提前的佈置,還是必須要有的。

劉基考慮得非常周到,徐達的軍隊損失很重,正好退到二線來,河南和山東等地,一邊駐守,一邊練兵,幾年的時間,就會又是一支精銳的鐵騎。

這可是一舉數得的好辦法!

“陳王爺到了大都之後,將皇宮完整地看護起來,作爲皇上可能去北方巡視時的一個行宮,而他自己,只住回到了原來的府邸內。由此可見陳王爺的忠心。”劉基說道:“雖然陳王爺的軍隊,也急需休整,不過,陳王爺一定會遵皇上的旨意,以大局爲重,在大都駐守,看護好我們明朝的北大門。”

聽到劉基的話,李善長終於忍不住了:“劉大人,你這絕對是在養虎爲患!”

這養虎爲患幾個字,說得富有深意,而且,又非常清楚,這是有雙層含義的。

“皇上,這些年來,陳王爺對皇上的忠心,我們都是可以看到的,微臣完全相信,陳王爺一定會以朝廷的江山社稷爲中,爲我大明朝駐守北疆的。”劉基沒有搭理李善長,繼續說道。

現在,可不是派陳風駐紮在那裡,就完事的,北方苦寒,南方富庶,陳風哪裡願意在北方駐紮?他肯定還是想回到平江來的。

“對,皇上,劉大人言之有理。”這時,一旁默不作聲的朱升也說道。

看到朱升也這樣表態了,朱元璋說道:“能夠得皇弟相助,朕才取得了這整個江山,皇弟對朕的忠心,朕是絕對信得過的。這次,還得有勞皇弟爲朕鎮守邊疆,朕是讓朕慚愧啊。對了,進入了大都之後,皇弟是否搬到了皇宮裡去住了?”

聽到朱元璋的話,一旁的朱升說道:“皇上,陳王爺回到了自己原來的宅子裡,那皇宮,陳大人派兵嚴密看管起來,外面,還有徐達將軍的部隊看守,裡面的所有物品,都完好地保存着。陳王爺打算將那裡,作爲皇上北巡時的行宮。”

聽到這話,頓時,朱元璋非常感慨,陳風原來的宅子,當時看,規模還很大,但是現在,根本就不符合陳風的身份了,那裡最多就是個六品官員的住宅。

而且,陳風還把那裡,作爲自己的行宮來處理,自己不去佔爲己有,足見這個皇弟,一直都是非常敬重自己的。

那麼,自己也得給陳風足夠的誠意纔對啊。

“傳旨,韃子的皇宮,將太子宮和隆福宮,撥給皇弟使用,其餘的宮殿,給朕留着當行宮就足夠了,這皇宮,既然已經是我大明朝的宮殿,那就得讓皇弟給朕看好了,同時,也不能空置着浪費。”朱元璋說道:“徐達的軍隊,撤到後方來,請皇弟的騎兵,爲朕鎮守北疆!”

既然朱元璋已經下令了,李善長也不便反對,不過,對於這個命令的不滿,李善長卻掛在了臉上。

“善長,還有事嗎?”朱元璋問道。

“皇上,微臣沒有其他事情稟告了。”李善長說道。

“那明日早朝,就宣佈此事,我軍已經光復了大都城,這代表着我們,終於完成了將元朝滅亡的任務,達到了我們北伐的目的。”朱元璋說道:“朕還真想到大都去看看,不知韃子的皇宮,有多奢華。”

“皇上,禮部尚書陶大人求見。”就在朱元璋要宣佈今日的會議完畢的時候,一名太監說道。

“好,你們都退下吧。”朱元璋說道:“讓陶凱上來。”

聽到朱元璋的話,各人紛紛告退,李善長心中抑鬱,只怕陳風的力量,到了大都城,會更加龐大啊。

國家安定之後,手握重兵的將領,是朝廷永遠的禍患,而這個陳風,更是該逐漸削弱軍權纔對的,難道,皇上連這點都看不出來啊?人心,永遠是會變的。

陶凱知道,皇上此時正在和羣臣商議大事,所以,本來是不該打擾的,但是,今日這消息,又非常重要,所以,才抖着膽子,前來請示。

看到這些重臣們魚貫而出,陶凱走進了奉先殿。

陶凱出身卑微,而父母省吃儉用,讓陶凱可以用心讀書,陶凱在鄉里教書爲業,聲名遠播。大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將他請來,做了禮部尚書。

這禮部尚書,其實是個閒職,雖然俸祿不多,陶凱依舊幹得非常賣力。

這次,是禮部的一件大事,不得不立刻來請示皇上。

想起北方終於平定,朱元璋心中開心,雖然徐達折損了不少人,不過,劉基的計策是很周道的,就讓陳風在前面頂着,幾年的時間,足能夠讓自己再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來。

同時,這幾年的時間,也該北方修養生息,發展農業了,現在,自己的底子很薄,要是再來個什麼災情,自己根本就無力抵禦。

至於李善長的話,朱元璋知道,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不過,暫時還根本就不用考慮,還是當初那個理由,如果不是陳風協助自己,那坐天下的,應該是陳風纔對,既然陳風選擇了幫助自己,打下了這天下,那麼,陳風就絕對不會再把自己給推翻了。

當初,陳風就和自己說過,天機如何,自己坐這皇位,是上天註定的。正想着,外面走進一個人來。

第1065章 新航路第138章 賜婚第973章 陳風的計劃第624章 遼東之軍第301章 海上進軍第483章 回漢陽第929章 島國正規軍第970章 燕王第861章 大同城第42章 空中飛人第719章 朱元璋要去大都第1078章 立威第1098章 風暴角第177章 失陷第1110章 愛德華三世之死第345章 朱元璋眼紅第496章 南攻北進第628章 水泥的用處第267章 千鈞一髮第1122章 利物浦戰鬥第625章 十萬騎兵第666章 半夜遇襲第797章 朱標請老師第397章 進嘉興第144章 開修黃河第246章 大軍進城第756章 陳理搶劫第869章 疲憊之軍第271章 揚州城變第133章 引靈第248章 初戰第182章 江南沈家第31章 煙雨樓第842章 風水輪流轉第518章 保護秋菊第555章 奪平則門第352章 有人縱火第791章 壓榨他們第308章 打草驚蛇第495章 應天府做客第383章 消滅苗軍第334章 危機逼近第1104章 談判第308章 打草驚蛇第825章 終於出兵第385章 這就是天機?第789章 雙面細作第13章 陳風安答第94章 春節第361章 祖傳之物丟了第782章 是個圈套第494章 十八摸第171章 想搶我官人,沒那麼容易第103章 養鴿子第623章 廢人虎林赤第775章 江湖郎中第831章 超人皇帝第448章 騎大馬第428章 再攻集 慶第498章 小明大明第804章 十里坡第159章 脫險?第365章 金蠶蠱第1142章 碗口銃對投石車第279章 卞元亨中計第979章 登陸島國第344章 敢打陳大人的主意第880章 讓百姓信服第860章 遷移人口!第199章 一身魚腥味第625章 十萬騎兵第530章 監國太子的命令第1029章 直搗虎穴第892章 淘金第643章 救出馮國用第582章 迎接皇上第824章 皇上更高明第771章 想風哥第1060章 撤退第1079章 歸附第393章 進攻受挫第360章 靜寒下山第177章 失陷第276章 還是智取第31章 煙雨樓第1095章 滿剌加第444章 彭和尚前來第495章 應天府做客第728章 妲己第878章 遷移一百萬第254章 救回郭子興第1004章 拿到賬本第1162章 楊憲的打算第10章 老鼠受驚第907章 引蛇出洞第504章 蓄意挑撥第1122章 利物浦戰鬥第265章 救阿布第1112章 王宮倖存者第659章 擴廓的選擇
第1065章 新航路第138章 賜婚第973章 陳風的計劃第624章 遼東之軍第301章 海上進軍第483章 回漢陽第929章 島國正規軍第970章 燕王第861章 大同城第42章 空中飛人第719章 朱元璋要去大都第1078章 立威第1098章 風暴角第177章 失陷第1110章 愛德華三世之死第345章 朱元璋眼紅第496章 南攻北進第628章 水泥的用處第267章 千鈞一髮第1122章 利物浦戰鬥第625章 十萬騎兵第666章 半夜遇襲第797章 朱標請老師第397章 進嘉興第144章 開修黃河第246章 大軍進城第756章 陳理搶劫第869章 疲憊之軍第271章 揚州城變第133章 引靈第248章 初戰第182章 江南沈家第31章 煙雨樓第842章 風水輪流轉第518章 保護秋菊第555章 奪平則門第352章 有人縱火第791章 壓榨他們第308章 打草驚蛇第495章 應天府做客第383章 消滅苗軍第334章 危機逼近第1104章 談判第308章 打草驚蛇第825章 終於出兵第385章 這就是天機?第789章 雙面細作第13章 陳風安答第94章 春節第361章 祖傳之物丟了第782章 是個圈套第494章 十八摸第171章 想搶我官人,沒那麼容易第103章 養鴿子第623章 廢人虎林赤第775章 江湖郎中第831章 超人皇帝第448章 騎大馬第428章 再攻集 慶第498章 小明大明第804章 十里坡第159章 脫險?第365章 金蠶蠱第1142章 碗口銃對投石車第279章 卞元亨中計第979章 登陸島國第344章 敢打陳大人的主意第880章 讓百姓信服第860章 遷移人口!第199章 一身魚腥味第625章 十萬騎兵第530章 監國太子的命令第1029章 直搗虎穴第892章 淘金第643章 救出馮國用第582章 迎接皇上第824章 皇上更高明第771章 想風哥第1060章 撤退第1079章 歸附第393章 進攻受挫第360章 靜寒下山第177章 失陷第276章 還是智取第31章 煙雨樓第1095章 滿剌加第444章 彭和尚前來第495章 應天府做客第728章 妲己第878章 遷移一百萬第254章 救回郭子興第1004章 拿到賬本第1162章 楊憲的打算第10章 老鼠受驚第907章 引蛇出洞第504章 蓄意挑撥第1122章 利物浦戰鬥第265章 救阿布第1112章 王宮倖存者第659章 擴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