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章 撤尚書令

303章 撤尚書令!

一秒記住,精彩網絡小說免費閱讀!

(一更!)

這一日,沈度來了紫宸殿,向崇德帝上呈了一個奏疏。這個奏疏所請,就是撤尚書令!

崇德帝打開奏疏一看,眼神便縮了縮,然後故作平靜地將它合上。撤尚書令!沈度竟然敢上這樣的奏疏,這是爲何?!

聽見崇德帝的詢問,沈度平靜地開口:“尚書令地位崇重,掌管天下綱維,掌管朝廷百官,若其人稍有所失,則天下皆受其弊。臣嘗聞不可以天下奉一人,朝廷又豈能繫於尚書令之位?尚書令位極人臣,若是尚書省之權皆集中於尚書令手中,百官莫有敢違,則權相、獨相必定會出現!朝廷綱維必亂,恐有動亂之禍。”

沈度語調平平,說出了讓崇德帝倏然心驚的兩個字眼:權相!獨相!

按照大定官制,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皆是宰相職。所謂“權相”“獨相”,說白了,就是朝廷宰相的職權,超出了中樞官制下任何一位宰相,凌駕在所有官員之上。

崇德帝對“權相”“獨相”這樣的字眼並不陌生,在他少時蒙學之時,宮中的師傅就多次說過這樣的字眼;及至後來拜沈肅爲師,沈肅也會時不時將這些字眼拿出來說一番。

皆因,前朝傾覆就有“權相”“獨相”之禍!

對這一點,史家有異常詳細的描述“久居樞橫,天下威權,並歸於己,諸官但唯諾而已……所以秉鈞二十年,朝野側目,憚其威權。”1

前朝先有權相之禍。再有朋黨之爭,焉能不滅?

是以太祖立國時,將前朝幾乎廢置的中書三省重建,並且令三省並重,將三省權力均分,就是爲了防止“權相”“獨相”的出現!

這些,是大定太祖的功績。也是前朝滅國的教訓。崇德帝聽得不少了。但他生長於承平之年,總覺得這些字眼久遠得只會出現在故紙堆裡,而與現在的綱政無關。

現在。聽了沈度的話語,再看看這些年尚書省的權力過重,崇德帝就知道這些字眼離自己並不遠,背後連冷汗都冒起了。

既然“權相”“獨相”有滅國之患。他是絕對不會讓這樣的官員出現的!

見到他神色震動,沈度便知道自己的話語說道他心裡了。事關滅國。皇上怎麼會不震動?

而且這些話語並非危言聳聽,只要尚書省繼續權重,只要尚書令出一個崇權之人,“權相”“獨相”的出現。那就太正常了。

一直以來,沈度和沈肅都在想着如何限制尚書省、尚書令的權力,這官衙搬遷就是其中的舉措之一。但他們的思路尚不夠開闊。並沒有像傅通所想的這樣:撤尚書令!

尚書令位居正二品,大定就這麼一個人而已。這個人,實在不能再有了!如果接任的尚書令是像方集馨這樣心術不正的人,那麼勢必會令更多官員都歪斜,朝廷烏煙瘴氣更甚。

退一步來說,就算接任尚書令的人心術很正,但才能平平呢?這樣的人位極人臣,同樣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既然如此,那麼這個尚書令便不要了!

沈度繼續出言道:“尚書令方大人出事已有數月,不曾理過朝政之事,但尚書省一切運行正常。所以臣以爲,尚書省沒有了尚書令,並不會耽擱朝政。”——他這話,已經被這幾個月的現實證明了的。

既然尚書省沒了尚書令,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有尚書令的話,或會有“權相”“獨相”之禍。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崇德帝身爲大定帝王,又怎麼會不懂得?但他沒有立刻說話,是因爲還想到了另外一個詞:此消彼長。

大定有中樞三省,若是撤了尚書令,那麼三宰相職就只剩下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既然尚書令有可能成爲“權相”“獨相”,那麼中書令、門下侍中也有這樣的可能。

若是撤了尚書令,又怎麼限制中書令、門下侍中的權力?又怎麼能保證中書令、門下侍中不會成爲“權相”“獨相”?

他沉吟不語,等待着沈度的回答。沈度既奏請撤尚書令,那就會想到各種可能的情況,那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崇德帝想得沒有錯,這個隱憂沈度當然想到了,也有了應對的辦法。在沈度看來,撤尚書令必須是利大於弊的,如果撤了對大定朝政沒有好處,那還撤來做什麼?

是以,他提高了聲音,大聲說道:“臣懇請皇上撤尚書令,在尚書省增設左右僕射,皆爲從二品職,與中書令、門下侍中同階,入政事堂;同時,提高御史大夫之官階,加其入政事堂!如此,三省一臺相互牽制,則朝政可久治也。”

沈度的眼神從未如此明亮,整個人像是會發出光芒一樣。在紫宸殿這裡,他終於說出了自己心中的設想,關於大定官制的設想,這就是三省一臺官制!

他能想出這個官制,是受了傅通的啓發。以走路爲喻,傅通走出了第一步,但沈度順着這第一步,走到了終點。

傅通所說的撤尚書令,是很關鍵的一部分,但更關鍵的,是撤掉尚書令之後要怎麼辦,如何保證朝政會比有尚書令之時更好,這是沈度所想的。

離開嘉醴院之後,他就一直在想:撤掉尚書令之後呢,朝政如何?

他在南園苦思良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增設左右僕射,重用政事堂!

朝廷原先就有政事堂,但只有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得入其中,在以往作用並不顯。但現在,沈度想重用的政事堂,不僅僅只有中樞三省主官而已。

他要往政事堂加人,除了三省的官員之外,還要加入御史大夫。他想要,提高御史臺的地位,提高大定監察力量的地位!

(章外:一更!註釋1:借《舊唐書》描述李林甫之言一用,免責啊。政事堂制度,歷史自有,但似乎只有三省,我覺得加了一臺,會更有意義,吼吼。)()

ps:章外:一更!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提供更優質的手機用戶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165章 情之不妒160章 你還好嗎554章 憐子092章 沈顧相會粉紅105074章 人全部都死了60粉紅194章 葉穩305章 衡器091 連氏出來鼕鼕盟主3411章 知情338章 一發之際006章 平安466章 見他505章 僥倖495章 太巧合了395 蠶死203章 廷爭455章 鋪揚513章 元氣大傷400章 離開097章 何仇粉紅120203章 廷爭460章 國謀212章 西疆傅344章 驚恐498章 無情450章 一片深情196章 公456章 爭江南377章 我所願月票150477章 宮中401章 要醒了535章 崖邊418章 大夫有功350章 圍殺月票30472章 道別244章 婚事驟變474章 雜草爲月下聞笛402章 因隱115章 殺一人粉紅160552章 殺一人040章 皇庫之爭441章 暗半朝040章 皇庫之爭252章 死地生路004章 忠孝堂225章 背後的黃雀350章 圍殺月票30555章 見君375章 潤州大疫479章 攻心372章 遠慮524章 注意326章 局所繫298章 雛鳳現044章 誰都不笨249章 還有一手306章 人定438章 好友003章 是誰416章 又一個姑娘069章 有悔532章 霧嶺驚濤二315章 察六部197章 傅銘出事爲總小悟和氏璧309章 師徒211章 暴動真相083章 採風晉州90粉紅045章 大賞花258章 誰接旨496章 後着556章 不能原諒403章 意外拳法460章 國謀072章 顧琰開始動090 有胖子鼕鼕盟主粉紅2484章 見天日152章 顧重庭身世125章 棠棣粉紅185057章 當撤454章 殺心052章 謀定183章 殘爲鼕鼕和氏璧191章 與君交楚月嬋和氏璧330章 喜與悲爲香香和氏璧134章 逼高153章 善惑粉紅250357章 世子亡349章 沈家死士198章 有續398章 接出來490章 曾忽略059章 查兩庫求粉紅129章 破粉紅195214章 夜探方家461章 入天牢485章 俱往487章 一個瘋子007章 姐妹437章 女人103章 長隱出言鼕鼕盟主4
165章 情之不妒160章 你還好嗎554章 憐子092章 沈顧相會粉紅105074章 人全部都死了60粉紅194章 葉穩305章 衡器091 連氏出來鼕鼕盟主3411章 知情338章 一發之際006章 平安466章 見他505章 僥倖495章 太巧合了395 蠶死203章 廷爭455章 鋪揚513章 元氣大傷400章 離開097章 何仇粉紅120203章 廷爭460章 國謀212章 西疆傅344章 驚恐498章 無情450章 一片深情196章 公456章 爭江南377章 我所願月票150477章 宮中401章 要醒了535章 崖邊418章 大夫有功350章 圍殺月票30472章 道別244章 婚事驟變474章 雜草爲月下聞笛402章 因隱115章 殺一人粉紅160552章 殺一人040章 皇庫之爭441章 暗半朝040章 皇庫之爭252章 死地生路004章 忠孝堂225章 背後的黃雀350章 圍殺月票30555章 見君375章 潤州大疫479章 攻心372章 遠慮524章 注意326章 局所繫298章 雛鳳現044章 誰都不笨249章 還有一手306章 人定438章 好友003章 是誰416章 又一個姑娘069章 有悔532章 霧嶺驚濤二315章 察六部197章 傅銘出事爲總小悟和氏璧309章 師徒211章 暴動真相083章 採風晉州90粉紅045章 大賞花258章 誰接旨496章 後着556章 不能原諒403章 意外拳法460章 國謀072章 顧琰開始動090 有胖子鼕鼕盟主粉紅2484章 見天日152章 顧重庭身世125章 棠棣粉紅185057章 當撤454章 殺心052章 謀定183章 殘爲鼕鼕和氏璧191章 與君交楚月嬋和氏璧330章 喜與悲爲香香和氏璧134章 逼高153章 善惑粉紅250357章 世子亡349章 沈家死士198章 有續398章 接出來490章 曾忽略059章 查兩庫求粉紅129章 破粉紅195214章 夜探方家461章 入天牢485章 俱往487章 一個瘋子007章 姐妹437章 女人103章 長隱出言鼕鼕盟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