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臻國領兵前來埋伏秦軍的大將叫做秦瓊,秦瓊加入臻國領,在臻國的擴張之中立下汗馬功勞,加上其本身是一個頂級將領,是帥才,很得秦天的器重,多次單獨領兵作戰。
這一次爲了埋伏秦軍,秦天將秦瓊派了過來,當然了,原本秦天只是爲了以防萬一,就是在聯軍大潰敗的時候,埋伏聯軍潰兵。
對於擊潰聯軍,一開始秦天是沒有想到的,但秦天也算計到這種情況,不過爲了對付聯軍,集中兵力是必然,秦天不可能派出很多大軍前來埋伏敵人。
所以這一次秦瓊帶領的大軍其實並不多,也就十萬數量,要不是秦天賜予秦瓊一隻九鼎作爲底牌,秦瓊十萬大軍絕對不敢殺出來對付五百萬秦軍潰兵的。
不過有了九鼎作爲底牌,秦瓊才大膽的算計秦軍,十萬大軍制造出數百位大軍殺出來的假象,正是這種假象,使得倉皇逃跑的秦軍有如驚弓之鳥一般,根本就不敢和臻國大軍交戰,直接逃跑。
這樣一來,秦瓊就以十萬大軍嚇退了秦軍五百萬大軍,並且在此過程之中,兵不血刃的,只殺掉很少的秦軍,俘獲了兩百萬數量的秦兵。
可以說,這一戰,是非常輝煌的勝利。
是各種因素結合形成的結果,對於這種結果,秦瓊是非常滿意的,但秦瓊知道見好就收,此時並不是追殺秦軍的好時候。
雖然秦軍被俘獲近兩百萬,但逃走的秦軍依然有着三百多萬,雖然這三百多萬大軍被嚇破了膽子,但要是他們敢去追趕,逼上絕路的秦軍必然反抗拼命。
到那個時候,以區區十萬大軍絕對不可能是秦軍三百萬大軍的對手,哪怕秦瓊手中有着九鼎這樣的至寶作爲底牌,也是改變不了這個結果的。
故而這個時候繼續追殺秦軍是不明智的做法,是找死的行爲。
故而秦天聽到親兵的話說道:“不追趕了,過猶不及,現在能夠俘獲兩百萬敵軍,已經是很滿意的戰果了,謹慎些,還是不要追趕了。
更何況,秦軍這一次元氣大傷,短時間很難恢復過來,三百萬大軍對於小諸侯國來說,是非常大的數量,但對於我們臻國這樣的大諸侯過來說,是非常少的數量。
故而這些秦軍就算逃回秦國,也影響不了大局,最後我們臻國想要趁機滅掉秦國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說完,秦瓊就命令大軍押解俘虜迴歸燕城。
……
於此同時,另外一條路,朱元也帶領五百多萬潰敗朝着明國撤退,和秦軍一樣,明軍撤退的也非常的快速,朱元面無表情,看着損失慘重的潰兵,他也是一陣頹然。
和秦正一樣,朱元對於自己帶領殘軍撤退,也是非常的不後悔的,哪怕因此導致連接潰兵,也在所不惜,因爲能夠帶出的這些聯軍潰兵,就是明國的希望所在,是明國自保的力量。
“可笑臻國絕對想不到我們聯軍會大潰敗,這個時候他們一定贏得非常懵逼,對於我們的逃跑,臻國也一定很鬱悶。
最主要的是,臻國因爲想不到我們聯軍會大潰敗,必然不會設置埋伏阻擊我們的潰軍,這大概是我們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
當然了,這也是唯一能夠讓我們自我安慰的地方,因爲我要是臻國,知道聯軍必敗,必然在這我們必經之路的一個險要之地埋伏。
要是這個時候臻國大軍殺出,我們明軍必然損失慘重。”
和秦軍一樣,明軍迴歸的必經之路上,也是有險要之地的,此時明軍就來到一個險要之地。
這是一個山谷一般的險要之地,更是通往明國的必經之路,想要回歸明國,他們必須穿過這個山谷,這樣的險地,最合適埋伏大軍。
正是如此,朱元纔敢肯定秦天,自認爲秦天不過如此,這種情況就沒有被秦天給算計到。
然而朱元話音剛落,很久就被打臉了。
“殺!”
“我們等候你們多時了!”
“休走了朱元,殺來朱元封千戶侯,抓住朱元封萬戶侯。”
……
一陣陣喊殺聲響起,天崩地裂一般,讓剛剛還因爲秦天很可能猜測不到聯軍會潰敗,從而使得臻國大軍沒有埋伏而有些得意的朱元,此時臉色非常難看。
此時朱元被打臉了,非常的沒有面子,故而他恨不得立刻將這些殺出的大軍給幹掉,但理智告訴朱元,這個時候反抗對付這些殺出的大軍是得不償失的。
“現在最主要要做的是儘快,儘可能的撤離一些大軍會明國自保,其他的一些小節都不算什麼。”
想到這裡,朱元命令一部分大軍反抗拖延時間,一部分大軍,在朱元的命令下,沒有絲毫猶豫的快速逃走,朝着明國逃去。
很快,朱元帶領的明軍最後也逃出了三百多萬大軍逃回明國,留下近兩百萬大軍被臻國俘獲了。
“幸好明軍沒有反抗,否則我們危險了!”
等朱元帶領一部分大軍逃遠,剩下的大軍,不是被臻國大軍幹掉,就是被偷襲,若是這個時候明軍知道這裡埋伏的臻國大軍數量,朱元一定會心肝疼的吐血的。
因爲這裡埋伏的臻國大軍也不多,只有十多萬,大軍的主將叫做常遇春,在這個九州大陸秘境世界,常遇春不是明國之人,而是其他諸侯國的人,最後因爲亂世投靠了臻國。
常遇春是投靠臻國之後,少數的從最底層士兵做起,一路提升,最後成爲大將的。
常遇春百戰餘生,對於戰爭的經驗非常的豐富,爲了恐嚇明軍,他也是想透腦筋,最後纔算計到如今,使得明軍不戰而逃。
而明軍的逃跑,使得臻國大軍成爲最後的贏家。
當然了,因爲埋伏大軍數量的關係,常遇春也沒有想過要將明軍全部留下,此時能夠讓明軍留下一半,對於常遇春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驚喜了。
故而常遇春並未繼續追趕明軍,而是很快打掃戰場,押解俘獲的明軍朝着燕城方向趕回。
常遇春相信他這一次的功勞,一定不比參與擊潰聯軍的大戰小多少,對此,常遇春還是非常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