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送孫堅假印

九路諸侯也算是挺憋屈的,剛沉浸在族人的死亡之中,尚未恢復過來,卻不想這方雲卻是前來攻打,一陣陣箭雨的射得他們一點招架能力都沒有,無奈之下只能進入雒陽救火。

雒陽的人口幾乎都被董卓搬遷走,甚至還把一些世家的宅邸也給點了。

好在董卓還沒有把雒陽各處的水井也給封住,好歹是給他們打水救火的可能,否則豈非坐看火勢越來越大,最後把自己也給點燃了。

雒陽東城門外,方雲的主力部隊依然在那裡遊弋,使得這些登上城牆看到這一幕的聯軍只覺得憋屈。甚至看到這支部隊居然還分出了一部分兵馬去了北城門和南城門那邊,更是知道他們除非把火給撲滅了,否則只能乖乖困死在這雒陽城中。

西城門就更不必說,董卓爲了方便,把西城門徹底毀掉,到處都是阻塞的石塊殘骸,反正想要在西城門出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誠然,他們依然可以拼死出擊,但這也是聯軍最不好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沒有人冒頭。甚至於在這種情況下,只怕袁紹的盟主令都沒用,甚至很有可能會得罪別人。

試想,若是派出去的勢力二話不說就被射殺了,那麼這責任應該算誰的?然後呢,下一個又該派誰,難道要親自出去送死?袁紹還不傻,自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其實此刻,他也沉浸在族人死亡之中,大腦一片混亂,安排好救火之後他也是頹然在一旁,茫然看着這着了火的雒陽,看着已經被摘下來的族人的首級,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卻不想,這個時候外面有親信匯報,有一個難民前來就見,言是袁家家僕。

袁紹立刻打起了精神。吩咐立刻把那難民叫過來。待來這一看,頓時又有了精神,只因爲他便是袁家的老資格管家之一的袁開。

“袁開,你怎麼在這裡?”袁紹驚喜的說到。整個袁家除了袁隗,也就是袁開最照顧他。故而在他的面前,袁紹並沒有擺出上位的架子。

“少主,老爺臨終前把老朽送入了地道,並且把這封信交代老朽。務必要把它交給少主。”袁開哭哭啼啼的把懷中的書信拿了出來,遞了過去。

“那叔父爲什麼不一起離開?”袁紹失魂落魄的詢問到。

“老主人說,一切都是這封信之中。”袁開搖了搖頭。

既然已經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消息,袁紹就讓人帶袁開下去休息,自己卻是看起信來。

打開火漆的信封,裡面赫然是一封用新紙寫就的書信,或者說是袁隗和遺書。內容很簡單,那就是把袁家的家主之位交給了他,唯獨最後說了句“天高任鳥飛,癡兒。你自由了!”別人或許看不穿什麼,唯獨袁紹卻是第一時間明白了。

他是庶子,而且已經過繼給了袁成,也沒辦法彌補這個先天不足。相反,袁術是嫡長子,除非他真的沒有才華,否則必然會按照規矩成爲袁閥的第一繼承人,他袁紹也不過是作爲族人的身份,在一旁輔佐,而且這也是他生父袁逢的意思。

袁逢早死。袁隗承擔下了袁閥的領軍人物。他和袁逢不同,他更清楚袁紹的能力和天分,覺得他成爲家主纔是袁閥的幸事。奈何袁紹先天不足,而且袁逢也有遺命。不管是家族規矩還是孝道方面,袁紹幾乎不可能成爲家主。

如今可好,隨着袁閥的老一輩徹底死絕,如今袁閥當家的就是他們這一代的人。扣除他弟弟袁術,剩下的幾個堂兄弟分別是袁遺、袁敘和袁胤,這三人都是站在他一邊的。

換言之在已經沒有老人在那裡嘰嘰歪歪的情況下。在剩下的族人的推舉下,他袁紹也可以直接成爲新的族長,而不需要在顧慮袁術的嫡長子身份。

於是,天高任鳥飛,他完全可以袁家家主的身份開始屬於他的道路。稱霸也好,還是繼續當他的漢臣也罷,袁閥的所有資源都會向他這裡傾斜!

且看他能把袁家,帶到什麼地步吧。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把袁閥老一輩徹底犧牲進去,袁隗也算是賭大了。如此也不難看出,這祖宗家法對於世家來說,是多麼可怕的存在。就算是袁隗身爲家主,也不能夠輕易違背和更改,最後不得不用這種方法來成全袁紹。

想通了這裡,就算是袁紹也不由得滿眼淚水,這叔父爲了自己犧牲太大了。

這個時候,下面的親衛慌慌張張前來彙報,袁開離開的路上,猛地撞向牆壁而死。顯然這位老管家,也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忠義。又或者,是打算去天上,告訴他侍奉了一輩子的老主人,自己已經把他交代的事情,順利完成了吧……

看完了這封信的袁紹,心思已經不在董卓這裡了。他如今最希望的,是立刻回去渤海,然後把袁閥的資源整合起來,然後創造出屬於他的一番事業。從此之後,他不再需要顧慮誰,一些都可以隨心所欲!

另外一方面,在誰也不知道的情況下,方雲卻是帶着典韋等少數幾人來到了皇宮中。

皇宮的密道果然沒有被發現,他們這才得以順利的進入到宮殿之中。至於外面的那些士卒,也不過是一種迷惑手段,向來不會有任何人,會想到他們會出現在這種地方吧?

有些事,總是要偷偷的去做才行!

“主公,你在找些什麼?”只看方雲在宮中的各個水井找來找去的,典韋不由得問到。

“幫我找一口枯井,或者水井都可以,要有屍體的!”方雲隨口一說。

典韋也不知道方云爲什麼要找這種水井,只想着方雲練過道術,莫非是什麼邪法不成?索性也懶得計較什麼,開始幫忙尋找。

不多時,還真的給他們找到了一口有具宮女屍體的枯井卻是早已腐爛多時。有意思的是,在她的懷裡,卻有一個匣子,而這也剛好是方雲需要找的。

果然,隨着匣子的打開。一方印璽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那通透的璽身讓人根本離不開視線。唯一遺憾的是,這塊印璽有一角損壞了,由金子鑲嵌來填補,多少破壞了玉的完整性。

方雲可不在意這些。拿起印璽一看,底部果然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無疑,這便是傳國玉璽!與赤霄劍一樣,乃是大漢皇權正統象徵的憑證之一。也是歷朝歷代各個皇朝,作爲華夏文明正統傳承的一個象徵物品。

奈何,在元末就消失了,傳聞流落到了北元,其實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徹底失蹤了。

方雲對這段歷史知道不多,以爲是宮女趁着董卓遷都之亂拿出來的,只是覺得這時間似乎對不上,畢竟這腐爛得太嚴重了一些。

不過也不是很在意,只覺得失去了印璽的董卓。就算空有劉協,也不能再稱之爲正統,如此劉辯自然算是華夏正統,只因爲他有大漢的傳承之寶赤霄寶劍。

至於這封印璽,方雲打算封印起來,待到適當的時候,再拿出來。

不過,他自然不會就這樣離開,只看他叫親衛把一個包袱拿過來,打開之後。裡面赫然也有一封印璽,有意思的是,雕刻方面和這個傳國玉璽沒什麼不同,就是玉質差了一些。而且。金鑲的部分也是鍍金,只需要過幾年,就會褪色,到時候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他卻是第一是時間,把這封印璽放入了匣子裡面,然後丟到了枯井之中。

眼看大火已經蔓延到了這附近。也沒有久留,直接就帶着典韋等人,消失在了夜幕中。

不多時,孫堅就待着本部人馬前來救火,救火需要井水,自然是到處取水,最後來到這口井旁,赫然發現這是一口枯井不說,裡面居然還有一具屍體。還好,那個匣子若隱若現,到底還是被眼尖之人發現,並且派人拿了上來。

打開匣子他自然也看到了這封玉璽,第一時間就有了猜測,但不敢確定,詢問身邊諸人,也就是黃蓋還知道一些,言及乃是傳國玉璽。同時表示,這封印璽應該是在十常侍之亂便被宮女帶走就消失不見了。

在得知方雲帶走劉辯之後,董卓倒是有傳出找到了這印璽,而且也適用這印璽傳出了一系列的詔書。卻不想是假的,實際上這封印璽,只怕一直就在這口枯井之中。

同時建議,寶物有德者而居之,既然能入孫堅之手,那必然是他有皇者之命。再說這重寶在手非同一般,最好還是快快離開雒陽,回到江東之地再做打算。

孫堅一時也是被這套奉承給迷了心智,於是就這樣答應了下來。只是爲了避人耳目,還是繼續留下來救火,卻不想真的印璽,已經被方雲帶出了皇宮。

“主公,我等是否迴轉?”離開了皇宮之後,典韋再次詢問到。

這次出來董卓也討伐了,諸侯也挑釁了,寶物也到手了,是否該走了?方雲卻是搖了搖頭,也沒說什麼,只是命張郃帶着本部人馬把印璽送回,自己卻是帶着其他三千人,朝着別的方向走去。

雖然曹操和董卓軍的滎陽之戰顯然是打不起來了,不過曹操只怕還是會繼續追擊董卓的。那麼那張場戰爭的地點,必然會有所改變。

徐榮、呂布和曹操的勢力都會雲集,運氣好可以招募一兩個武將,運氣不好好歹也可以收幾個武魂,何樂而不爲?

甚至方雲還打算跟着孫堅南下,考慮到離開太遠不好,也只能可惜了,孫堅武魂只怕是要浪費了。而若是直接伏擊,那以假印嫁禍給孫堅的計劃,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PS:??解決一個BUG,那就是傳國玉璽失蹤的時間問題。

同時給孫堅送去一個炸彈,讓他幫忙吸引注意力!

第95章 他鄉遇舊敵第1章 不覺已穿越第72章 覺醒軍師技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73章 劉宏的感慨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189章 餘幸的強化第143章 強勢奪青州第76章 死亡的山道第103章 甄逸欲聯姻(上)第110章 文稷招降戰(中)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46章 強者的怒吼第51章 曲終人自散第31章 教育的根本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3章 外交系統啓第144章 喪期奪兵權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136章 激烈的血戰(9)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131章 激烈的血戰(4)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15章 各自的算計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10章 文稷招降戰(中)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131章 阻力與破阻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69章 方雲再任性第24章 典氏的饋贈第104章 陶謙來求援第161章 羣戰太史慈第1章 不覺已穿越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35章 逼杜襲效忠第29章 左明和蔣幹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48章 高升的叛變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76章 須卜的崩潰第173章 獻上見面禮第103章 真當我傻啊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85章 夾擊二重奏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105章 國號曰華夏第1章 豐厚的獎勵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29章 進攻有變故第51章 劉繇讓揚州第26章 神器曲轅犁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28章 激烈的血戰(1)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148章 納周裴二將第45章 戰鬥總結會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133章 商議大改革第149章 潁川我來也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109章 文稷招降戰(上)第94章 雨夜反刺殺第71章 史詩戰再現第55章 科技新風向第54章 西域和青海第23章 野望第一步(下)第60章 計劃的啓動第7章 一個月之後第83章 鄴城的陷落第5章 魅力的秘密第4章 第一次搜索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32章 方雲初融魂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65章 天道的反擊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161章 羣戰太史慈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62章 治下的變化第35章 霸者的宣言第4章 第一次搜索第50章 線裝書誕生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8章 會盟的請帖第180章 到敵營唱歌第114章 驅袁進行時
第95章 他鄉遇舊敵第1章 不覺已穿越第72章 覺醒軍師技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73章 劉宏的感慨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189章 餘幸的強化第143章 強勢奪青州第76章 死亡的山道第103章 甄逸欲聯姻(上)第110章 文稷招降戰(中)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46章 強者的怒吼第51章 曲終人自散第31章 教育的根本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3章 外交系統啓第144章 喪期奪兵權第115章 波才的來信第22章 野望第一步(上)第136章 激烈的血戰(9)第102章 試行地漠北第131章 激烈的血戰(4)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15章 各自的算計第50章 渾水好摸魚第110章 文稷招降戰(中)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131章 阻力與破阻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69章 方雲再任性第24章 典氏的饋贈第104章 陶謙來求援第161章 羣戰太史慈第1章 不覺已穿越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35章 逼杜襲效忠第29章 左明和蔣幹第3章 九天龍皇貫第48章 高升的叛變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76章 須卜的崩潰第173章 獻上見面禮第103章 真當我傻啊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85章 夾擊二重奏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105章 國號曰華夏第1章 豐厚的獎勵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29章 進攻有變故第51章 劉繇讓揚州第26章 神器曲轅犁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128章 激烈的血戰(1)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148章 納周裴二將第45章 戰鬥總結會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133章 商議大改革第149章 潁川我來也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109章 文稷招降戰(上)第94章 雨夜反刺殺第71章 史詩戰再現第55章 科技新風向第54章 西域和青海第23章 野望第一步(下)第60章 計劃的啓動第7章 一個月之後第83章 鄴城的陷落第5章 魅力的秘密第4章 第一次搜索第50章 臣服或敗亡(上)第32章 方雲初融魂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65章 天道的反擊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161章 羣戰太史慈第112章 周倉的自訴第62章 治下的變化第35章 霸者的宣言第4章 第一次搜索第50章 線裝書誕生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8章 會盟的請帖第180章 到敵營唱歌第114章 驅袁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