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朋友

bookmark

牧浩洋趕到的時候,杜小蕾已經到了半個小時。

因爲總理專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而章玉廷是從空軍基地出發的,所以牧浩洋沒有遇到杜小蕾。

“總理,看你的神色,這次的新德里之行也不大順利吧?”

杜小蕾白了眼牧浩洋,依然是那副嚴峻的樣子。

在高層領導中,杜小蕾與牧浩洋的關係最好,主要是兩人認識的時間較長,以及打交道的機會更多。此外,陸雯的部門也是由杜小蕾直接領導的,所以兩人有很多機會說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印度拒絕了最後的和平契機。”黃瀚林言簡意賅,用一句話就總結了杜小蕾新德里之行的結果。“當然,我們仍然得先禮後兵。按照我的要求,總理沒有下達最後通牒。在軍方拿出具體作戰方案後,由軍方決定在什麼時候開戰。”

“牧總,你不會空着手來吧?”杜小蕾趁機奚落了牧浩洋一番。

牧浩洋笑了笑,指了下自己的腦袋,說道:“軍事準備工作基本到位,四十二軍將在三月底完成戰備工作。我的意見是,把最後期限定在三月三十一日。如果印度執迷不悟,我們就在四月一日開戰。”

“愚人節?”

“這本來就是美國人搞出來的一場鬧劇。”

杜小蕾笑了笑,朝黃瀚林點了點頭,表示支持牧浩洋。

“不需要更多的時間嗎?”

“沒有這個必要。”

黃瀚林壓了壓手,說道:“據我所知,你提交的第一份戰略計劃,把開戰時間定在了今年年底。雖然我不大瞭解軍事問題,但是提前半年開戰,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以及我軍的備戰工作是否全部到位?”

“那份計劃,是我在四年前提交的。”

黃瀚林點了點頭,當時他還是國務院總理。

“不可否認,我們的準備工作仍然不充分,但是同樣得承認,恐怕我們永遠也等不到那一天。原因很簡單,我們在積極備戰,印度也在積極備戰,而且美國還在繼續爲印度提供武器裝備。按照我們的前期部署,特別是情報欺騙工作產生的效果,臨界點應該在二零五零年前後。也就是說,如果僵持下去的話,要到二零五零年,我們才能做好充足準備。顯然,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印度,說不定還會直接與美國開戰。”

黃瀚林又點了點頭,顯得很有耐心。

“此外,我們還得考慮一個重要問題,即下一財年度的軍費預算。”

“這……”

“在四月一日開戰,我們就能在戰爭狀態下,向全體代表大會提交軍費預算,不然就得在政府預算中留出一比額外的戰爭開支。從情報保密工作上講,這等於承認我們將在年內向印度開戰,從而讓印度有足夠多的時間完成戰爭準備工作,至少在戰爭爆發之前,提高軍隊的戰備水平。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政府總體預算不大可能在全體代表大會獲得支持,因此必然會對國家經濟政策產生影響。”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其實,我也不大懂經濟問題,只是我覺得,與其在戰爭爆發後倉促修改國家預算,還不如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就調整經濟規劃。”

黃瀚林笑了笑,說道:“牧總,你不是不懂經濟問題,而是非常懂。”

“元首,我只是隨便說說。”

“說實話,沒有幾個將軍有你這樣的經濟頭腦。”黃瀚林長出口氣,說道,“確實如你所說,如果臨時調整經濟規劃,國民經濟建設肯定會受到影響,而提前做好規劃,能把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在經濟問題上,黃瀚林最有發言權,因爲在擔任總理期間,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國內經濟。

稍微停頓了一陣,黃瀚林對杜小蕾說道:“盟國方面,沒有什麼問題吧?”

“巴基斯坦非常積極,甚至表示願意與我們一道向印度開戰。其他幾個周邊國家的立場也很堅定,即便不參戰,也會爲我們提供方便。現在還保持中立的,只有馬爾代夫,但是影響不大。”

“國際社會呢?”

“除了美國,恐怕就只有歐盟比較關心印度了。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歐盟關心的只是在印利益。”

黃瀚林點了點頭,說道:“不管怎麼說,我們沒有必要得罪歐盟。”

“那就得在外交上做出承諾。”

“什麼樣的承諾?”

“除了承諾保護歐盟的在印利益之外,最好能夠使歐盟成爲這場戰爭的獲益者,贏得歐盟的支持,至少是暗中支持。”

黃瀚林立即鎖緊了眉頭,因爲杜小蕾這句話的意思是,得讓歐盟佔到便宜。

牧浩洋的神色也不大好看,中國軍人流血拼命,卻要給別人好處,顯然說不過去。

“雖然這很難接受,但是我覺得,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爲什麼?”

“如果僅僅承諾保護歐盟利益的話,歐盟肯定不會支持我們,因爲與美國合作,歐盟利益仍然能夠得到保證。除此之外,實現的難度也非常大,因爲戰爭中,我們無法保證不對歐盟在印企業造成損失,而我們根本不可能賠償損失。從經濟學角度講,這場戰爭對歐盟在印企業造成的損失根本無法計算。”

黃瀚林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杜小蕾的意思。

“此外,只要戰爭爆發,美國就會設法拉攏歐盟,也就會做出相應的承諾,因此我們只保證歐盟在印利益的話,等於什麼都沒做。”

“你的意思是,歐盟有可能倒向美國?”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

黃瀚林的眉頭跳了幾下,讓杜小蕾說下去。

“只有讓歐盟成爲戰爭的獲益者,而且證明我們有能力打贏這場戰爭,哪怕美國與歐盟聯合干預也不可能改變戰爭結局,我們就有能力說服歐盟,讓歐盟保持中立。當然,只要保持中立,就是在支持我們。”杜小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從長遠來看,這也許是我們在與美國對決之前,拉攏歐盟的唯一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朋友,哪怕不是盟友,也應該是保持中立的朋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盟恐怕是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唯一選擇。”

黃瀚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朝牧浩洋看了過去。

“總理說得沒錯,從軍事角度講,我們也應該努力使歐盟保持中立,至少不能讓歐盟明着支持美國。”

“這麼說,沒有更合適的選擇了?”

杜小蕾嘆了口氣,牧浩洋則搖了搖頭。

“好吧,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歐盟成爲獲益者?”

牧浩洋沒有開口,因爲這不是他擅長的東西。

“從目前來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印度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哪怕是有針對、有限制的門戶開放政策,承認歐盟在印度與我們享有共同的權力與利益,爲歐盟企業提供同等的優惠條件與市場準入門檻。”

“這就意味着,我們很有可能白打這場戰爭?”

“當然不是白打,至少我們有一半的利益,而且利用地緣優勢,我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前景肯定更加光明。”

“在軍事與政治上,我們也能收穫不少好處。”牧浩洋補充了一句。

黃瀚林長出口氣,說道:“沒有別的選擇了?”

“在拉攏歐盟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讓歐盟動心,而是美國會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杜小蕾作爲外交家,在這方面有比任何人都要獨到的眼光。“很明顯,美國絕對不會承諾給予歐盟同等的權力與利益,最多隻是放款限制條例,讓歐盟參與印度的戰後重建工作。我們開出的好處必須高於美國,因此也就只能實行門戶開放政策,讓歐盟無限制的進入印度市場。”

黃瀚林稍微沉思了一陣,說道:“這是我們的底線。”

“也沒有比這更大的讓步了。”

“不能亮出我們的底牌,跟歐盟的談判要有耐心。”

杜小蕾笑了笑,點頭答應了下來。

“其實,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政治因素,可以促成歐盟支持我們。”

“什麼政治因素?”杜小蕾問了一句。

“這場戰爭將改變我們與美國的實力對比,也將改變世界的遊戲規則,肯定會給歐盟很大的刺激。”

“你是說……”

“弱國無外交。”

杜小蕾的眉頭跳了幾下,明白了黃瀚林的意思。

牧浩洋也立即反應了過來,黃瀚林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國對印度宣戰,很有可能促成歐盟實現政治統一。

道理很簡單,像印度這種地區強國,在得到超級大國支持的情況下,都被另外一個超級大國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連基本主權都保不住,那麼依靠鬆散聯盟形成的歐盟,在強敵面前恐怕連印度都不如。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即便歐盟只求自保,也應該儘快完成統一。只有統一在一個聯合政府下的歐洲,纔有足夠的資本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成爲舉足輕重的力量。不然,歐洲就只是一盤散沙,只是其他超級大國的博弈場,甚至是超級大國的戰場。

如果中國能夠促成歐盟實現統一,至少法德兩國會傾向於支持中國。

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78章 兩強標準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20章 別無選擇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6章 準備第3章 把握機會第7章 太空戰第156章 難題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47章 假設第59章 猶豫不決第58章 戰爭餘燼第80章 轉變第21章 粒子風暴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2章 年關第15章 風頭正勁第303章 幸運兒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5章 無用之舉第69章 外援第47章 唯一選擇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4章 三管齊下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8章 經濟賬第4章 戰爭危機第6章 錯失先機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章 艦隊出港第19章 關鍵結點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46章 豐收年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7章 長遠考慮第9章 進軍神速第48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0章 匿蹤突擊第5章 最終辯論第80章 轉變第53章 繼續打第9章 進軍神速第36章 前仆後繼第68章 搶任務第61章 唯一方案第62章 戰略意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69章 外援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4章 昏了頭第273章 共同化第79章 海灣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68章 搶任務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5章 決戰在即第44章 歷史使命第71章 拼盡全力第97章 針鋒相對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6章 排兵佈陣第46章 大戰略第89章 統一第36章 負擔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54章 自亂陣腳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0章 共同體第154章 總撤退第9章 臨時考覈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44章 拿命去賭
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78章 兩強標準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20章 別無選擇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16章 準備第3章 把握機會第7章 太空戰第156章 難題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47章 假設第59章 猶豫不決第58章 戰爭餘燼第80章 轉變第21章 粒子風暴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2章 年關第15章 風頭正勁第303章 幸運兒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5章 無用之舉第69章 外援第47章 唯一選擇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4章 三管齊下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8章 經濟賬第4章 戰爭危機第6章 錯失先機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章 艦隊出港第19章 關鍵結點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46章 豐收年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97章 長遠考慮第9章 進軍神速第48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0章 匿蹤突擊第5章 最終辯論第80章 轉變第53章 繼續打第9章 進軍神速第36章 前仆後繼第68章 搶任務第61章 唯一方案第62章 戰略意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69章 外援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4章 昏了頭第273章 共同化第79章 海灣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68章 搶任務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5章 決戰在即第44章 歷史使命第71章 拼盡全力第97章 針鋒相對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6章 排兵佈陣第46章 大戰略第89章 統一第36章 負擔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54章 自亂陣腳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0章 共同體第154章 總撤退第9章 臨時考覈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44章 拿命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