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警醒

陳靜之是知道這秦淮的。

秦淮,年方二十,未婚,比董賢清小一歲,是老爺子八年前在秦淮河撿到的一個孩子。

原本陳朔是要把他送給秦淮河當地的故友撫養的,可是最後不知爲何,陳朔竟然留他在了身邊,起名秦淮,讓他做了書童。

三年後秦淮由書童升爲陳朔的關門弟子,自此陳朔收山不再收徒。

至於秦淮的身世,陳朔從來就沒有問過,秦淮也從來沒有說過。

屋內的陳朔聽到門外兒子的聲音,他放下手中的信,道:“讓他給我滾進來。”

他離開京兆的時候,把董如意的筆跡交給了魏忠賢,告訴他此次江寧鄉試,且不可讓董如意中了那頭名。

他們無法拆驗所有的試卷,但是可以從筆跡上做文章。

魏忠賢副相之職,縱觀天下,陳朔如此一說,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雖然他不知道爲何老師會覺得一個四歲的女娃娃能考上解元,但是既然老師提了,那絕對不會是空口無憑。

想想如果董如意考上了頭名,大周朝未來的民生走向,就是他,他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魏宗賢動用了他能動用的所有關係,並且交代此事全權交由陳朔負責,但凡書信一概送去江寧府陳家,陳朔自會教他們要如何做。

畢竟京兆路途也遙遠,就算是飛鴿傳書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只是如今的陳朔爲難了。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信的最上方是摘錄下來的董如意筆跡,而下面寫着的一段話是,“此次江寧鄉試試卷並無此筆跡之人。”

陳朔想了無數的應對方式,卻唯獨沒有想過一個四歲的孩子竟然會兩種不同的筆跡,而且很顯然她是有備而來,否則她不會同陳明行等人說那樣的話。

陳朔對陳靜之很是生氣,氣他竟然教出這樣一個不爲百姓蒼生考慮的學生。

所以他聽到兒子的聲音後,開口就是一句“滾進來。”

陳朔可是大周朝有名的大儒,不說其他,單說罵人這件事,陳朔一輩子罵人的次數那可是屈指可數的。

陳靜之身體一顫,他從小到大隻聽過父親罵過兩次人,一次是長姐病逝,父親罵了董盛興;一次是母親過世,父親罵了他自己。

秦淮跟了陳朔八年,這是他頭一次聽到陳朔說不文雅的字。

他自然知道老師是爲了什麼,他可是一直跟在老師身邊的,要是這時候,他還不明白,那麼他也不配做大周第一大儒的關門弟子。

一個念想在秦淮腦海中閃過,他想着自己同那女秀才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呢?

他多打量了兩眼老師的這位獨子,小聲道:“女秀才。”

他不好說的太多,卻也不忍不提醒一句。

陳靜之點點頭,一臉的謝意。

陳夫人小聲道:“秦師弟,我就不進去了,你們一路辛苦,等下也該餓了。今日咱們早些用飯,晚點在讓他們爺們幾個聚聚。”

秦淮拱手道:“還是嫂夫人想得周到,麻煩了。”

陳夫人忙道:“哪裡會麻煩,應當的。”她笑着離去。

對於陳夫人來說,丈夫被公爹教訓這樣的事,她還是少見爲妙,少聽爲好。

陳靜之推門而入,然後又關上了門,他不解父親爲何對如姐的事如此生氣。

陳朔一看兒子的樣子,就知道他此刻還沒有察覺到哪裡不妥,他嘆了口氣道:“看看你乾的好事?”

他說着把桌子上拆開的信扔到了大書桌的另外一邊。

陳靜之戰戰兢兢的上前拿起書信,隨後驚道:“這是如姐的筆跡,父親這是何意?”

陳朔擺手示意他看完再說。

陳靜之繼續看信,隨後大驚,道:“父親是說,此次如姐會中頭名?這,這怎麼可能?”

隨後陳靜之想到了信上寫的,此次鄉試竟然會沒有如姐的筆跡?筆跡,這怎麼會呢?

陳靜之隨即大驚失色,道:“糟了,糟了,木齋、唐記,我的天,這事到底要鬧多大?”

陳靜之此刻是真的有些着急了,他嘴裡不停的說着,“陳家可怎麼辦?陳家可怎麼辦?”

這樣的事,就算皇上明着不說,私下也會記仇的啊。

而且這事多半會記在董家和陳家的身上,畢竟董如意是他的學生。

陳朔看着急得團團轉的兒子,嘆了口氣,道:“陳家何時怕過這樣的事?行了,坐吧。”

陳靜之着急道:“父親,這事的後果,兒子…兒子承擔不起啊。”他說着低下了頭。

陳朔走上前,拍了拍陳靜之的肩膀,道:“十幾年不見,膽子變小了啊。可是陳家的膽子太重了?好孩子,不怕,記住,萬事還有爹在呢。”

陳靜之擡頭看着老父,心道:“是啊,有什麼好怕的,自己這些年活的太過安逸了。更何況,還有父親在啊。”

陳靜之冷靜了下來,他臉色微紅,對於剛剛的事態,有些不好意思。

陳朔道:“到了何時,你都是我兒子。行了,去叫孩子們過來吧,怕是他們都等急了吧。”

陳靜之、陳夫人帶着五個兒子、兩個兒媳給陳朔磕了頭。

陳朔則是賞了他們一人一副字。

陳靜之的那副字是“讀書本意在元元”。他告訴兒子,讀書的本意在於黎民百姓,至於其他,陳家不懼,也不怕。

陳明宇的那副字是“當仁不讓於師”,他告訴嫡長孫,他擔負起陳家,不會遜色任何一人,包括他的父親在內。

陳明行的字則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他告訴這個未來錢途不可限量的二孫子,對小事不忍耐,沒耐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陳明禮的字是“三思而後行”,對於這個老三,陳朔都很是無語,他竟然在什麼都不瞭解的情況下,直接押了一萬兩銀子賭董如意中解元,而且還是帶着兄弟的。

老四、老五的,一個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陳朔的字千金難得,尤其是帶有警句的字。

衆兒孫磕頭謝過,等着陳朔訓話。

陳朔看着跪在地上的兒孫們,道:“都起來吧,明個早些尋那孩子過來。”

第七百一十七章 借貸風波第三百一十五章 匠人鬧事(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五百六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一千零六章 錯失良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剪不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手書罪狀第一百六十一章 沒事找事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一十九章 姐弟協議第七十七章 大鬧特鬧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朝第六百六十八章 負荊請罪第九百四十章 不在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謠言(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揭穿第六百七十一章 貴妾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進告假第三百五十五章 挑釁叫罵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彘第三百章 真相第一千零四章 營救第九百三十八章 僧面佛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二太夫人的好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相大白(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比不要臉第四百零七章 遍體生寒第二十五章 問話第一千零二章 火速增援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彘第四百七十二章 代王之女第九百六十四章 太子大禮第二十章 震驚第五百三十一章 中箭第二百五十章 蠢到家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名字第七百四十三章 嫌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又要銀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預言第九百七十四章 規矩第六百一十四章 後果很嚴重第六百五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一十八章 支援臺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搖搖欲墜第三百一十六章 亂箭射死第八百七十四章 民間傳言第九百八十五章 不省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戰況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予追究第九百四十七章 生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難搞的江上鮮第二百九十六章 誰更失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論功第二百三十六章 董文德歸第十章 想爹爹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八十大壽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世承諾第七百二十一章 難產第七百二十八章 審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進請罪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記第五百四十六章 出京養傷第五十八章 直脾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打雷劈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罪羔羊(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八百九十三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終遺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回到京中第八百五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千零七章 各地曾兵第六百一十章 吃住第一百二十七章 夭折第七百零二章 清點嫁妝第五百七十三章 如意侯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矯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行程第三百二十二章 船廠細作(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後事第六百六十章 建交第三百一十四章 遺囑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主之位第二百八十五章 都不合適第九百六十七章 上眼藥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盡皆知的外室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罪羔羊(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一百九十二章 頭名文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揭穿第二百零九章 離開第三百零八章 一榮俱榮第三百九十二章 催婚第七百一十一章 移交大權第九百二十六章 劉相病逝第五十六章 矇騙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女無子第三十三章 出門第三百五十章 不會打仗
第七百一十七章 借貸風波第三百一十五章 匠人鬧事(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五百六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一千零六章 錯失良機第九百八十二章 剪不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手書罪狀第一百六十一章 沒事找事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一十九章 姐弟協議第七十七章 大鬧特鬧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朝第六百六十八章 負荊請罪第九百四十章 不在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謠言(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揭穿第六百七十一章 貴妾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進告假第三百五十五章 挑釁叫罵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彘第三百章 真相第一千零四章 營救第九百三十八章 僧面佛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二太夫人的好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相大白(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比不要臉第四百零七章 遍體生寒第二十五章 問話第一千零二章 火速增援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彘第四百七十二章 代王之女第九百六十四章 太子大禮第二十章 震驚第五百三十一章 中箭第二百五十章 蠢到家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名字第七百四十三章 嫌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又要銀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預言第九百七十四章 規矩第六百一十四章 後果很嚴重第六百五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一十八章 支援臺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搖搖欲墜第三百一十六章 亂箭射死第八百七十四章 民間傳言第九百八十五章 不省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戰況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予追究第九百四十七章 生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難搞的江上鮮第二百九十六章 誰更失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論功第二百三十六章 董文德歸第十章 想爹爹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容樂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八十大壽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世承諾第七百二十一章 難產第七百二十八章 審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進請罪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記第五百四十六章 出京養傷第五十八章 直脾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打雷劈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罪羔羊(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八百九十三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終遺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回到京中第八百五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千零七章 各地曾兵第六百一十章 吃住第一百二十七章 夭折第七百零二章 清點嫁妝第五百七十三章 如意侯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矯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行程第三百二十二章 船廠細作(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後事第六百六十章 建交第三百一十四章 遺囑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主之位第二百八十五章 都不合適第九百六十七章 上眼藥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盡皆知的外室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罪羔羊(感謝keppra打賞的和氏璧)第一百九十二章 頭名文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揭穿第二百零九章 離開第三百零八章 一榮俱榮第三百九十二章 催婚第七百一十一章 移交大權第九百二十六章 劉相病逝第五十六章 矇騙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女無子第三十三章 出門第三百五十章 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