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呂布進言

呂布告別了秦耀一行人,靠着雙腿,一路跑到了潼關,差點被當成追兵射殺,這才黑着臉叫開關來,把從秦耀身上受來的怨氣全部宣泄在了守關將領身上。

要了一匹駿馬,這才星夜朝着長安趕去。

此時長安正如火如荼地忙着重建和安置難民,呂布一路打馬走過,發現百姓對董卓之恨,深入骨髓,時不時有咒罵董卓不得好死的聲音響起。

換做之前,呂布爲表忠心,還有可能殺上幾個平民以儆效尤,可不知爲何,和秦耀相談過後,其內心對董卓的所作所爲,感到厭惡至極。

“可能他董仲穎,真的不是明主吧。”

“將軍,您終於回來了!”聞訊,呂布手下諸將急忙趕來,嚇得一衆無處安置的老百姓惶恐不安。

“不可驚擾百姓,且找個安靜地議事!”呂布大戟一揮,如是說到。

八健將愕然,高順更是像見了鬼一樣地看着呂布。

呂布無視衆人目光,自顧自地打馬前進。

“特孃的,這臭小子,給老子出了好大一個難題,不止騙了老子女兒,還要老子爲他主公請功,我就不該上這臭小子的當,唉,等會該怎麼開口啊!”呂布感覺腦殼發疼。

“將軍,可是爲面見相國感到憂愁?”手下有人看出了呂布的煩悶,開口道。

呂布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八健將之中最工於心計的郝萌眼珠子打了個轉,開口道:“將軍勿慮,如今董公正值用人之際,想必不會因爲將軍失職而過度怪罪將軍的,將軍只需態度誠懇些,想來無大礙。”

高順看了郝萌一眼,欲言又止,他很想勸呂布離董卓遠一點,可張遼不在,他又不善言辭。

哪知呂布聞言,皺了皺眉:“誰說我是因爲這件事發愁了?”

“那將軍所憂何事?”郝萌遲疑道。

呂布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這時,知道呂布回來的董卓已經差人來催呂布覲見,呂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走到門口,發現高順跟在身後,不由好奇道:“伯平有事?”

高順面露憂愁:“玲綺找到了嗎?”

呂布臉色一頓,看向屋內,自己回來之後,似乎其餘諸將皆是在關心自己在董卓面前能不能落得好,只有高順在擔心自己的女兒。

“伯平放心吧,玲綺她現在好着呢!”

話語間,竟有幾分怨念。

“那爲何不見她與奉先同回長安?”

說到這個,呂布更來氣了,腦海中浮現的是秦耀那張欠扁的小臉。

不由怒道:“這就不用管了,如今長安不太平,她就不回來了。”

高順愣住,心想這呂布出去一趟,怎麼跟變了個人一樣,居然看出瞭如今的長安不太平,不過,呂布怎麼會放心把自己的寶貝閨女扔在外面?

當真奇怪了!

呂布補充了一句:“還有文遠也沒大礙,等我面見董……義父,再思索怎麼將他贖回來!”

高順眼睛都瞪大了,自己的好友張遼沒死?聽這意思,是被人抓了?

呂布不再解釋,跨馬直奔董卓住所。

話說董卓剛剛挾天子遷都長安,這屁股還沒坐穩,今天在破敗的長安未央宮開的第一個早朝,便是讓天子加封自己爲太師,封爵郿候,封地郿縣!

不僅如此,董卓甚至讓人打造了金華青蓋車威風八面地乘坐出入宮廷,讓百官參見自己,自己還不回禮。

金華青蓋車是啥?那是象徵太子、諸王纔有資格乘坐的車駕!

董卓不知道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已經惹怒了一衆王公大臣,他得意洋洋地請了名滿天下的大儒蔡邕來到自己新換了‘太師府’牌匾的臨時居所。

爲啥是臨時居所呢?因爲董卓已經下令,讓人在自己的封地郿縣修建塢堡,還自己爲這個塢堡起好了名。

名曰:萬歲堡!

試圖籠絡天下財富於郿塢,供他此生享用!

呂布來到高懸‘太師府’的宅邸時,董卓正在和蔡邕討論事情,聽到手下來報,冷笑一聲。

“讓他在外面候着,咱家要跟蔡大家商量國家大事!”

呂布聞言,本欲發怒,可最後還是忍了下來。

“蔡大家,你說,咱家讓陛下尊我爲尚父如何?”

這特麼是要做小皇帝的爹啊!

蔡邕握茶杯的手一抖,幸好反應過來,纔沒有失態。

斟酌了幾秒鐘,蔡邕纔回應道:“太師可知道周武王的典故嗎?”

董卓哪知道什麼周武王,週六王的,但還是虛心求教。

蔡邕跟他講述了一番周武王姬發是如何拜姜尚爲尚父的,然後再結合實際道:“如今之急,在於穩定關東諸侯聯軍,穩定朝廷,再決定是否可稱尚父!”

董卓微微不喜,可人家蔡邕說的話也不無道理。

幾番還算和諧的討論後,蔡邕便以家中事務繁忙告退了。

董卓靠坐在踏上,問詢身旁的李儒道:“文優啊,你看這蔡邕對咱家可忠心?”

李儒思考了一番,纔回答道:“太師威加海內,衆臣皆拜服,想來他蔡邕也是個識時務的,他於士族中頗有重量,太師如欲籠絡士族,此人乃是關鍵,我觀其言,倒也有幾分道理,關東諸侯,實在是我等心頭之患啊!”

董卓想到袁紹等人舉兵伐他,就是一陣頭疼加怒罵。

李儒提醒道:“太師,都亭侯在外可是靜候良久,要不,先召見他?”

董卓面色不虞道:“他心中還有咱家這個義父嗎?回來作甚!”

言辭間,頗多不滿,可還是讓人召見了呂布。

“兒,拜見義父大人!”

董卓見呂布行爲舉止還算得體,心中的怨念也減少了幾分。

“嗯……起來說話吧。”

隨後使了個眼色給李儒。

李儒會意,代替董卓問到:“不知都亭侯遷徙長安之時,爲何無故離去?你可知太師爲尋你,耗費了多少心神?”

沒有想象中的驚慌,呂布不卑不亢道:“義父明鑑,布此番所作所爲,卻有不得已的理由。”

“嗯?說來聽聽!”董卓伸了個懶腰說到。

呂布虎目微紅,倒是看得董卓二人面露驚色,他可是名震天下的呂布啊,何故如此?

“兒失態,望義父責罰!”

董卓不明就裡,對呂布他還是器重的,忙說到:“奉先我兒,不必如此,且坐下說話,有何難事說與我聽,我定幫你解決!”

“謝過義父!”呂布抱了抱拳,然後坐下。

心中暗爽,臭小子這招苦肉計還挺好使的嘛!

“義父,容孩兒稟明詳情,此番我爲尋我愛女和愛將張遼而去。”

李儒捏着自己的小鬍子,見董卓不解,忙向他解釋了一番呂布有多麼寵愛自己的獨女,張遼又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董卓恍然大悟,急忙關心道:“可尋得二人下落?”

呂布似乎很是悲憤,一雙拳頭捏得滋滋作響:“我苦尋良久,玲綺下落不明,倒是打聽到了文遠的下落。”

董卓已經瞭解到了張遼對於呂布的重要性,忙是關心道:“奉先勿憂,稍後我便派人出去尋覓你女兒的下落,那張遼可帶回來了?”

呂布搖了搖頭:“孩兒先謝過義父,文遠當時於虎牢關一役,爲救我,於戰陣之中爲人所俘,現被囚禁於劉備軍營之中。”

“劉備?”董卓疑惑。

還是一旁的李儒提醒道:“可是那三兄弟合力戰勝了都亭侯的那劉備?”

呂布不喜,可只能承認下來。

董卓這才知道呂布敗於何人之手,不免感慨道:“此三人竟如此勇武?”

哪知,呂布咬了咬牙,似乎是有些難以啓齒道:“義父不知,此三人的確勇武,可只要不是三人合力,孩兒尚且不懼,更可怕的,是他劉備手下的一個謀士。”

“哦?”這次李儒來了興趣,文人對文人,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能被呂布稱之爲可怕的謀士,有多可怕?

“有多可怕?”董卓有些不耐煩了,最討厭那些文人了,一張嘴能把人給氣死。

自己就不知道被多少文人噴過,罵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幸好,很多話自己聽不懂,就當他們在放屁吧。

呂布低着頭,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實則是有些難以啓齒。

“此人姓秦,名耀,字漢明,其可怕之處有二,一是此人雖是文人打扮,可論武力,不在我之下!”

“什麼!”董卓和李儒同時驚呼出聲。

不要開玩笑好不好!

呂布像是破罐子破摔了,擡起頭認真道:“義父,孩兒所言皆是事實,虎牢關一戰,孩兒不僅失了文遠這位得力助手,義父所賜良駒赤兔也被人劫掠而去,而這一切,皆是此人謀劃。”

在呂布的描述中,什麼秦耀雲淡風輕,擡手間掀翻赤兔。

乘己不備,令多人圍攻自己,若無張遼等人相助,哪怕他呂布也只能落個喋血沙場的下場。

聽完呂布說的話,倆人面面相覷,李儒擦拭了一把汗水:“世間竟有如此勇武之人?那爲何他是一個謀士?而非一員戰將?”

“這便是此人的第二大可怕之處了,義父,孩兒此次於雒陽周邊打探,更是知道了此人在諸侯聯軍中,聲望頗高,智鬥四世三公的袁術,驅使劉備二弟斬殺華雄。

我此次回城之際,原本偶遇敗逃的曹操一衆,正欲趕盡殺絕,也是此人料定曹操涉險,於危急時刻率援兵救下了曹操,孩兒僥倖,卻也再度失了坐騎,潼關守將可作證,孩兒是一路跑回來的!”

李儒不語,呂布描繪的這些,雖說是一個智者行事,但也不足以讓他震驚。

然而,呂布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讓李儒的面色大變!

第一百九十三章:正確的道路第一百八十五章:疲兵之計,火燒大營第0306章:沙塵暴來襲,到達廣牧!第370章:不可逆轉的歷史滾輪?第0283章:後方定謀第六十九章:謀劃晉陽王氏第八十九章:一身肝膽第一百二十二章:不安第八十章:坐山觀虎鬥第353章:兵進壺關!第六十五章:王允用計,呂布北上第四十九章:主賢臣恭第兩百一十二章:衆志成城第356章: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四章:我不是……我沒有!第386章:討說法!第二章:懲戒張飛,劉備招攬第二章:懲戒張飛,劉備招攬第七十八章:漁翁之利第一百五十五章:又得一大才第375章:唯戰而已!第一百八十九章:人牆第一百九十七章:孤城第兩百零二章:敗顏良、退文丑(上)第一百五十四章:忘了什麼呢?第一百五十四章:忘了什麼呢?第三十九章:招募任務第一百一十四章:何謂才高八斗?第兩百三十九章:派系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聖人重瞳第二十四章:呂布獻計,加封溫候第一百九十一章:王機伏誅,趙雲勇奪陰館第三十七章:治標不治本第384章:力與巧的碰撞!第0291章:先下一城第兩百四十九章:踩着七彩祥雲而來第一百一十八章:蔡琰的救贖第八十九章:一身肝膽第一百八十一章:發兵北上第十七章:再戰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勇敢小將,不怕困難第338章:失約!第三章:謀臣秦耀第二十九章:備受打擊張文遠第一百四十八章:錦衣衛、血滴子第335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九十八章:張楊的大義第四十九章:主賢臣恭第一百六十一章:小狐狸蔡琰第一百五十三章:一碗水得端平!第0298章:零容忍第兩百二十一章:助敵成事第兩百三十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0301章:連下三城第七十七章:柳暗花明第兩百五十九章:逼入絕境第一百六十四章:與君對弈,四面楚歌第九十二章:八門金鎖陣第六十六章:路遇張楊第一百四十一章:柔情鐵漢董仲穎第兩百二十七章:系統崩潰,一氣化三清第二十章:傳國玉璽亂人心第一百一十章:長安暗流第二十三章:呂布進言第347章:黃巾亂兗州!第七十八章:漁翁之利第兩百二十章:董昭第十八章:孝出強大第378章:拋棄與追殺!第四十二章:秦耀戰典韋第369章:人有悲歡離合!第0276章:火燒匈奴狗第兩百三十七章:李儒入獄第0310章:進擊的呂布第二十一章: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八章:山雨欲來,九字真言第一百三十九章:賈詡三策第七十六章:罄竹難書第六十八章:張楊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五章:好男人第377章:潰逃!第0328章:屠城!第一百三十七章:招攬徐榮第三十一章:體驗期即將結束!第九十七章:求賢館第兩百四十三章:呂奉先急流勇退第兩百一十九章:驅虎吞狼第兩百二十八章:重組後的系統第0295章:殺穿烏丸,嚇退匈奴!第381章:談崩!第一百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379章:屢次受阻!第兩百零二章:敗顏良、退文丑(上)第四十五章:荀謀郭斷第三十章:格局要打開!第兩百四十一章:一己之力亂長安第二十七章:行事反常的公孫瓚第0304章:一座空城第兩百一十七章:無可奈何袁本初第四十二章:秦耀戰典韋
第一百九十三章:正確的道路第一百八十五章:疲兵之計,火燒大營第0306章:沙塵暴來襲,到達廣牧!第370章:不可逆轉的歷史滾輪?第0283章:後方定謀第六十九章:謀劃晉陽王氏第八十九章:一身肝膽第一百二十二章:不安第八十章:坐山觀虎鬥第353章:兵進壺關!第六十五章:王允用計,呂布北上第四十九章:主賢臣恭第兩百一十二章:衆志成城第356章: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四章:我不是……我沒有!第386章:討說法!第二章:懲戒張飛,劉備招攬第二章:懲戒張飛,劉備招攬第七十八章:漁翁之利第一百五十五章:又得一大才第375章:唯戰而已!第一百八十九章:人牆第一百九十七章:孤城第兩百零二章:敗顏良、退文丑(上)第一百五十四章:忘了什麼呢?第一百五十四章:忘了什麼呢?第三十九章:招募任務第一百一十四章:何謂才高八斗?第兩百三十九章:派系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聖人重瞳第二十四章:呂布獻計,加封溫候第一百九十一章:王機伏誅,趙雲勇奪陰館第三十七章:治標不治本第384章:力與巧的碰撞!第0291章:先下一城第兩百四十九章:踩着七彩祥雲而來第一百一十八章:蔡琰的救贖第八十九章:一身肝膽第一百八十一章:發兵北上第十七章:再戰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勇敢小將,不怕困難第338章:失約!第三章:謀臣秦耀第二十九章:備受打擊張文遠第一百四十八章:錦衣衛、血滴子第335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九十八章:張楊的大義第四十九章:主賢臣恭第一百六十一章:小狐狸蔡琰第一百五十三章:一碗水得端平!第0298章:零容忍第兩百二十一章:助敵成事第兩百三十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0301章:連下三城第七十七章:柳暗花明第兩百五十九章:逼入絕境第一百六十四章:與君對弈,四面楚歌第九十二章:八門金鎖陣第六十六章:路遇張楊第一百四十一章:柔情鐵漢董仲穎第兩百二十七章:系統崩潰,一氣化三清第二十章:傳國玉璽亂人心第一百一十章:長安暗流第二十三章:呂布進言第347章:黃巾亂兗州!第七十八章:漁翁之利第兩百二十章:董昭第十八章:孝出強大第378章:拋棄與追殺!第四十二章:秦耀戰典韋第369章:人有悲歡離合!第0276章:火燒匈奴狗第兩百三十七章:李儒入獄第0310章:進擊的呂布第二十一章: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八章:山雨欲來,九字真言第一百三十九章:賈詡三策第七十六章:罄竹難書第六十八章:張楊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五章:好男人第377章:潰逃!第0328章:屠城!第一百三十七章:招攬徐榮第三十一章:體驗期即將結束!第九十七章:求賢館第兩百四十三章:呂奉先急流勇退第兩百一十九章:驅虎吞狼第兩百二十八章:重組後的系統第0295章:殺穿烏丸,嚇退匈奴!第381章:談崩!第一百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379章:屢次受阻!第兩百零二章:敗顏良、退文丑(上)第四十五章:荀謀郭斷第三十章:格局要打開!第兩百四十一章:一己之力亂長安第二十七章:行事反常的公孫瓚第0304章:一座空城第兩百一十七章:無可奈何袁本初第四十二章:秦耀戰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