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

倉皇逃竄的劉勳,總算是平安的到達了皖縣。

這讓他有些欣慰。

儘管王易軍攻城那麼兇,可是接下來這一路上的據點也不少,爲了保持糧道,就得一路上留兵,王易那六萬大軍,在舒縣至少要留一萬,然後一路上也至少要留一萬,能到皖縣的,最多也就是四萬人。

他一路上收攏的殘兵敗將,加上之前其他幾座城市退下來的部隊,再加上皖縣本來的守軍,差不多也有接近兩萬人了,孫策如果能派個兩萬人來支援,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編,王易補給線硬生生拉長,抵擋住他的進攻,當然就容易得多。

要是劉繇也派兵來援助,那就更好了,雖然劉繇手下沒什麼兵,然而只要他出兵,就意味着江東的士族和荊州那邊的士族,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協議,要抵擋王易的入侵了!

劉備父子在他們地盤上做的那些事情,要封鎖,其實也封鎖不了多久。

沒有拿下淮南的時候,倒還是沒什麼人注意,可是當王易從汝南那邊突然出兵,和劉備一同夾擊擊潰袁術之後,劉備勢力在揚州這兩年的經營,就開始露出真面目了,大量屯田,將土地與普通自耕農分享,而不是讓大族自治,同時加強對普通人的教育,還搗鼓出了簡化字!雖然那些字在大儒們看來完全是不屑一顧,可是他們卻能夠清楚地知道,如果接下來劉備勢力有那個能力,將各種典籍裡的文字,用簡化字對照出來的話,那麼士族對文化的壟斷,將會不復存在!

而劉備勢力對軍隊的控制能力,也是他們所忌憚的。

袁紹兵多將廣,可是麾下的士卒,還是由那些大族或者豪強出身的將領統帥的,比如沮授率領的冀州兵,比如張郃率領的清河兵,比如鞠義率領的先鋒死士……這些將領對士兵的控制能力是很強的,袁紹只能對他們發出命令,而沒法直接指揮他們麾下的士卒。

曹操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他好一點的就是,他軍中的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他收降的青州黃巾中挑出來的那數萬勁旅,率領那些人的都是曹操的宗族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這些人,外姓將領相對就比較有獨立性一些,比如於禁率領的泰山兵就相對有獨立性。

連曹操袁紹這兩個頂級的諸侯,也不能對麾下的士卒如臂使指,士兵的忠誠建立在將領的忠誠上,可是劉備的軍制呢?士兵們效忠的,都是劉備父子,而不是將領們本身。

這就很可怕了。

說明士族們就算想假裝投奔然後打入劉備集團內部,也只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位置,而沒法掌握兵權。

所以這些事情稍微綜合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讓劉備匡扶漢室成功了,這近兩百年來,士族與豪強結合,幾乎可以架空皇權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

漢室大亂,老袁家就立馬能夠展現出取而代之的勢頭,這種事情,在劉備這種政策之下,只怕就不會發生了。

南方的士族,其實都比較好對付。

他們本身大部分就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如果當地的諸侯和他們關係良好,那麼就可以很迅速的穩定當地的情況,劉表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他孤身入荊州之後,因爲和當地大族交好,所以迅速地就平定了荊州,當然也有壞處就是,他雖然身爲荊州之主,他對整個荊州的掌控,就只能算一般了。

爲了對抗劉備,荊州的士族也許不能明着來支持,然而通過地盤和荊州接近的劉繇來進行偷偷地支援,也是一個好方法啊。

劉勳就在期待這一點。

然而很快的,他就失望了。

豫章方面傳來消息,劉繇並不想支援劉勳,並且公開表示,作爲漢室宗親與揚州刺史,願意接受劉備的領導,因爲劉備是名正言順地節制徐荊揚的左將軍!

這個消息傳來之後,劉勳就知道,自己不能指望荊州和揚州當地的士族幫忙了,這些士族說實話,他們是不願意自己出頭的,因爲哪怕是在劉備的政策下,他們也可以活得很滋潤,只不過很難像以前那樣擴展自己的勢力了。

至少,劉備治下到現在,也沒有見他會搶奪士族與豪強的土地財富,來分給

他的部下。

他掌握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戰亂之後無主的田地,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力強者能獲得的。

對於劉勳來說,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了孫策。

www✿ тTk án✿ ¢ Ο

不過讓他有些安慰的是,皖縣和附近的一些豪強,都選擇了支持他,除了提供一部分私兵和糧食之外,還表示要堅決和劉備勢力抗爭到底!

雖然這話有幾分可信度誰也不知道,真等到皖縣城破的那一天,這些大族肯定不會冒着身死族滅的危險站在劉勳這一邊,不過倒也讓劉勳感到了一絲溫暖。

而更讓劉勳高興的事情,接下來發生了。

孫策帶着麾下的大軍足足兩萬人,然後手下著名的將領周瑜程普黃蓋韓當董襲等人一個都不少,浩浩蕩蕩地從丹陽來到了皖縣,表示要和劉勳在一起,抵擋王易的進攻。

“伯符將軍率這麼多人前來,丹陽不會出什麼問題吧?”在城外見到孫策的時候,劉勳又是高興又是擔心地問。

“將軍大可放心,吾二弟孫仲謀與大將周泰守在丹陽,不會被王易有可乘之機的。王易勢大,我等江東諸侯,應該齊心協力纔是。”孫策慨然道。

“如果劉正禮也像伯符將軍這麼想的話,那就更好了!”劉勳不由得嘆息了起來。

孫策問清楚了劉繇的態度,這才笑道:“劉正禮不識大勢,一貫如此,不用擔心。等擊退王易之後,我們兩家合力,先佔了他的豫章,然後和荊州諸族聯手,在南方,我們也就不會輸給王易了!”

劉勳大喜,當下就邀請孫策入駐皖縣,孫策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表示兩家人還是分開駐軍比較好,只要糧草和營寨供應沒問題就行,在城外駐軍,還能夠互爲椅角。

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37章劉備幵府第734章盡數都投降第396章喉部一涼第269章先登營的覆滅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56章孤注一擲第240章三代之治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529章招攬人才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334章計劃打亂第686章帶路第627章夙願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324章劣勢第514章自不量力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451章正面措施第618章太開心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626章凱旋而歸第617章越快越好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336章皇帝退位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251章曹操怒第632章四分五裂第263章趙雲第85章只有一枚雞蛋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510章重新洗牌第362章不能做主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391章冒險失敗第421章班師回朝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第310章清君側第646章莫名奇妙第39章寒門不易第606章不太妙第404章不合適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355章可抵十萬雄兵第678章信息量大第508章熱血沸騰第446章御駕親征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600章做準備了第438章許多人樂於看到的事情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75章針對第334章計劃打亂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第65章最好的結果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05章治蠻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618章太開心第405章打壓第677章處理事情第151章基礎第387章處於劣勢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29章長期任務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36章訓練方案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632章四分五裂第627章夙願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292章連鎖反應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286章恐怖如斯第379章投降第207章準備第447章淡淡一笑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
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37章劉備幵府第734章盡數都投降第396章喉部一涼第269章先登營的覆滅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56章孤注一擲第240章三代之治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529章招攬人才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334章計劃打亂第686章帶路第627章夙願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324章劣勢第514章自不量力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451章正面措施第618章太開心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626章凱旋而歸第617章越快越好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326章又是降維打擊第336章皇帝退位第1章太師不可以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251章曹操怒第632章四分五裂第263章趙雲第85章只有一枚雞蛋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510章重新洗牌第362章不能做主第691章更深的興趣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391章冒險失敗第421章班師回朝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第310章清君側第646章莫名奇妙第39章寒門不易第606章不太妙第404章不合適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355章可抵十萬雄兵第678章信息量大第508章熱血沸騰第446章御駕親征第589章絕對不簡單第600章做準備了第438章許多人樂於看到的事情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75章針對第334章計劃打亂第131章受不了編入了孫策的隊伍。第65章最好的結果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05章治蠻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618章太開心第405章打壓第677章處理事情第151章基礎第387章處於劣勢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547章留下好印象第29章長期任務第271章最大的魚第636章訓練方案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632章四分五裂第627章夙願第262章蔡瑁的底氣第292章連鎖反應第572章怎麼離譜的都有第12章豬油蒙了心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272章蔡家的底氣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286章恐怖如斯第379章投降第207章準備第447章淡淡一笑第564章有什麼熱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