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再難也要辦

收編降軍,進行得很順利。

之前劉備釋放的那數萬俘虜,在這一刻,成了火種--劉備軍的仁義之名,在袁術軍中,早就傳開了,不然西曲陽當時也不會被打開城門,讓劉呂聯軍贏得那麼的輕易。

接近九萬的俘虜,其中就有三萬是直接就表示要加入劉備軍的,對於這些釋放過一次,然後主動起義幫助劉備軍打袁術軍的士兵們,他們的忠誠,當然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對其他的俘虜,解決起來就好辦了。

想要回家的,發路費,反正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想回去也不留難。

願意留在軍中的,那就留下,劉備軍的正規軍都是要經過篩選的,不過就算進不了正規的野戰部隊,也可以當專門的屯田軍,劉備方面提供農具、種子和耕牛,前五年收五成的糧食,五年後耕牛歸屬本人所有,並且只用交兩成的糧食當稅賦就可以了,到時候他們就是自耕農。

這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待遇,都是足夠有誘惑力的。

當然,能夠進入劉備軍的正規軍,待遇就更好,除了軍餉足夠豐富之外,戰死的有撫卹,傷殘的有供養,同時會給他們安排一些職務,正常退伍的會獎勵田地,和現在絕大部分諸侯比起來,劉備軍的待遇,好得令人髮指。

這也是劉備軍現在沒法擴充的原因之一,徐州的土地,畢竟是有限的,哪怕現在人並不多。

而拿下淮南和將來的江南之地之後,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袁術的那些將領中,紀靈、陳紀、樑剛在亂軍中戰死了,然而金尚這個謀士,以及張勳、樂就和李豐都被擒獲,然後他們紛紛地表示要投降 ……

雖然關羽張飛都對這些人的骨氣表示了鄙視,可是劉備還是接納了他們的投降,現在手下能用的人才不多,能帶兵的將領也不算多,留下他們也不怕什麼,反正以劉備的軍制,他們也掀不起浪來,留下來當個校尉,身邊的親兵不過五十人,其他的士兵都只有出戰的時候帶能帶兵,編制都是被打散的,他們如果不接

受,還可以回家嘛。

包括楊奉韓暹,雖然劉備之前承諾的是給他們當個富家翁,可是考慮到他們兩人的功勞,還是給了他們帶兵的機會,不過徐州的軍制,也對他們一五一十地說明了。

在徐州帶兵,俸祿前程什麼的都不會少,就是不想要營造自己的勢力了。

軍人職業化,和部下的勢力分割開來,這是在王易的提議下,劉備進行的新的創舉一一前無古人的創舉。

可是因爲劉備出身低,身邊本身那種權臣什麼的就基本上沒有,所以推行起來,非常的順利。

王易在汝南也是這麼訓練黃巾的,周倉他們都沒什麼野心,也順利地推行了下去。

有着七八萬已經完全訓練出來的接近現代化軍隊的精兵當底子,對軍制的改革,當然就會非常成功。

一直以來,主公對部隊的改革,往往都更容易一些。

最後,剩下那六萬降兵,有足足四萬,選擇了加入劉備軍,剩下的兩萬,則是選擇了回家耕作,對此劉備軍一點都不爲難,當場就發了路費糧食,讓他們回家。

這樣,實際上投降劉備軍的,足夠七萬人,和他們本身的大軍數量一模一樣。

劉備的部隊,膨脹到了十四萬人,加上留守下邳等地的部隊,他現在也是用兵十餘萬的大軍閥了,除了曹操袁紹等區區幾人之外,還真沒什麼人比他的兵力的。

當然,不管是劉備還是王易,都清楚地知道,這些士兵要展現出和徐州正規軍一樣的戰鬥力,還需要時間來訓練。

所以需要有人留在壽春這裡,一邊守城,一邊訓練士卒。

這個任務,交給了關羽。

關羽、周倉、裴元紹、劉闢、龔都,留下來鎮守壽春,同時留下來的還有淮

南降將中的張勳和李豐,一邊鎮守,一邊練兵,以關羽爲主將,儘快地將這些降兵都練成精銳。

同時還給關羽留下了一萬精銳,七萬降兵基本上都已經被打散了編制,從精銳中抽調一部分士兵成爲什長,以他們爲核心去練兵,效果非常得不錯,這都是之前在徐州和汝南積累下來的練兵經驗。

劉備、張飛、陳到,再加上淮南降將李豐,帶着三萬精銳東進,掃蕩淮南其他的地方,然後往丹陽郡進發,除了掃平淮南其他的地方之外,丹陽的石頭城,一定要爭取拿下來。

而王易則是帶着徐晃、太史慈、徐盛以及降將喬蕤,直奔合肥,拿下合肥之後,他們還要前往廬江,爭取拿下舒縣和皖縣這兩個廬江最重要的地方。

佔據這兩個地方,廬江,就基本上到手了。

最重要的是,舒縣和皖縣之間,是居巢。

現在周瑜,正在那裡當居巢長。

魯肅和他家的親戚,也都住在居巢。

未來東吳的兩任大都督,都在那裡。

這種地方能不拿下?

唯一憂慮的就是,孫策與周瑜的友情,可不是周瑜投奔孫策的時候纔開始的,兩人的交情,可是從七年前就開始了,當時二人只有十五歲,就已經是登堂拜母的交情--在這個年代,能做到這一點的,基本上都是生死之交。

兩年前孫策下江東的時候,周瑜就跟在他的身邊,有了他的謀劃,孫策一路勢如破竹,佔據了整個會稽,只不過那時候孫策還是袁術的屬下,周瑜這才隨着他的伯父周尚回到了丹陽,之後因爲袁術讓自己的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到了壽春,然後纔去當了居巢長。

他和孫策的友情,毋庸置疑,魯肅和他之間的友情,同樣毋庸置疑,王易知道想要獲得這樣兩個人的效忠是很困難的一事,可是不管怎麼樣,也要試上一試。

王易率領大軍,直奔合肥。

合肥是壽春的屏障,也是整個淮南的屏障,這個地方在赤壁之戰之後成了東吳的噩夢,孫權屢次進攻都沒法把合肥打下來,就連太史慈這樣的大將,也死在了合肥,毫無疑問,這是一座堅城。

當然就算是堅城,也要想辦法打下來。

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334章計劃打亂第348章好的體系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54章出問題了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83章殘酷第25章周倉來了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34章敗家子第514章自不量力第46章真是高人第175章鄉黨第394章雙重打擊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377章謀略第98章分兵第598章不在乎了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31章振奮人心第189章陣前第391章冒險失敗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41章罪惡感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293章盟約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321章軍校第496章切進主題第623章緊張第607章悲傷的故事第415章在所不惜第277章諸葛亮第450章做做樣子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217章受你喜歡第490章見證第254章兩全其美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196章突襲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241章拿走的第639章不可思議的事情第274章潰散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35章按照圖紙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99章暴露本質第227章攻心爲上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349章喪失信心第180章爭奪第201章攻城下第414章戰略第635章按照圖紙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26章凱旋而歸第205章協議第398章大傷元氣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64章紀靈回撤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606章不太妙第107章周瑜之謀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549章胡吃海喝第194章昏迷第414章戰略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392章留着第445章手到擒來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457章目的性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351章舊識第111章一年之約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280章走華容第425章慕名而來第265章死中求活第709章辨認第100章初次殺人第339章宣講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613章統一想法
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716章還是很有好處第334章計劃打亂第348章好的體系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54章出問題了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83章殘酷第25章周倉來了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34章敗家子第514章自不量力第46章真是高人第175章鄉黨第394章雙重打擊第702章成爲一個盟友第377章謀略第98章分兵第598章不在乎了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31章振奮人心第189章陣前第391章冒險失敗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41章罪惡感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293章盟約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340章南皮陷落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321章軍校第496章切進主題第623章緊張第607章悲傷的故事第415章在所不惜第277章諸葛亮第450章做做樣子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217章受你喜歡第490章見證第254章兩全其美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196章突襲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241章拿走的第639章不可思議的事情第274章潰散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635章按照圖紙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499章暴露本質第227章攻心爲上第59章僵持的大軍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349章喪失信心第180章爭奪第201章攻城下第414章戰略第635章按照圖紙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26章凱旋而歸第205章協議第398章大傷元氣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64章紀靈回撤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606章不太妙第107章周瑜之謀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549章胡吃海喝第194章昏迷第414章戰略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392章留着第445章手到擒來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457章目的性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351章舊識第111章一年之約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280章走華容第425章慕名而來第265章死中求活第709章辨認第100章初次殺人第339章宣講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613章統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