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假借他手

“別人,還有誰能發兵攻打那袁術的?”劉協一臉的疑惑。

郭嘉笑了笑,說道“那可就多了,比如兗州的曹操,徐州的陶商,豫州的呂布,他們一個個的那都是漢臣,自然是應該發兵剿滅袁術這種大逆不道之人。再比如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他們兩人那都是漢室宗親,對於這樣子的事情那更是責無旁貸了。”

“對呀,還有劉表劉荊州和劉璋留益州兩位漢室宗親在!”劉協驚喜的叫道。在這個時候他相信的那也只有跟自己一個姓的人了,至於那曹操幾人,他劉協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劉堯無奈的看了一眼那劉協,心中暗自嘆了一口氣。他可從來沒有將重心放在劉表和劉璋的身上。那劉璋就不說了,遠在益州,再加上他守足之犬的性格,想要他發兵攻打袁術,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至於他劉表,雖然同樣也是一個守足之犬,但是比起那劉璋可要好多了,而且實力雄厚,跟那袁術那也是有着不小的仇恨。不過想來最好的結果那也就是稍微出一點力罷了,想要打倒那袁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那徐州的陶商,那更不用說了,徐州剛剛經歷大難,估計能夠自保那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更不用說是去攻打袁術了。

因此他劉堯真正在意的是他曹操和呂布兩人。這兩人那纔是對付袁術的關鍵,也只有他們兩人才擁有打敗袁術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消弱他們雙方的實力,這完全就是一石二鳥的好事情啊。

“郭愛卿,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是直接下令讓兩位皇叔直接出兵攻打那袁術嗎?”劉協興奮的叫道。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啓稟陛下,那劉益州遠在益州,巴蜀之地地勢陡峭,想要出兵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光靠那劉荊州一個人恐怕未必會是那袁術的對手,所以陛下應該發出一道討賊檄文,讓天下各個州牧共同啓起兵討伐那袁術纔是。”

劉協皺了皺眉眉頭。說實話因爲劉堯的耳濡目染,使得他對於呂布曹操這些人並不相信。但是他郭嘉說的也有道理,劉表一個人未必是哪袁術的對手。因此也就同意了下來了。

“好,那麼郭愛卿,這討賊檄文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一定要剿滅了袁術這個亂臣賊子。”

“陛下英明!”郭嘉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道。

劉協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劉堯,問道“皇兄可還有其他事情要啓奏的。”

劉堯微笑這搖了搖頭,說道“臣無事啓奏!”劉堯加開這一次朝會的目的那就是爲了袁術這件事情,現在他劉堯的目的那也達到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劉協聽了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絲笑容,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無事,那麼退朝吧。”

“恭送陛下!”衆人齊聲的喊道。隨即那劉協在百官的目送之下,離開了正殿之中。

劉堯見劉協離開了。對着郭嘉等人使了一個眼色,這明面上的事情解決了,剩下具體的事情那自然是由他們內部這個小團體自己來解決了。

“大將軍,大將軍!”然而劉堯等人剛走幾步,身後就傳來了那急切的聲音,衆人回頭一看,來人不是王允他們幾個那還有誰啊。

“幾位大人可還有什麼事情嗎?”劉堯隨意的問道。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目光還是落在了那王允的身上。

王允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上前一步,抱拳問道“大將軍,那袁術稱帝,你就真的不準備發兵嗎,萬一……”

“沒有萬一!”還沒有等那王允說完,劉堯就阻止了他,自信的說道“衆位大人大可放心,我早就有所打算了,那袁術必亡!”

衆人一看到劉堯如此自信的樣子,心中的大石頭那也就放下來了,他還真擔心劉堯不出兵,會使得那袁術逍遙法外呢。其實他們完全就是多慮了,要說最想要滅掉這袁術的人,他劉堯說是第二,那絕對沒有人敢排第一。一直講光復漢室擺在第一位的劉堯,又怎麼會放任他袁術逍遙法外呢。

“既然如此,我們也就不打擾大將軍你了!”王允恭敬的說道。他們也知道自己在這種地方根本幫不上他劉堯的忙,還是不去煩他了。

“告辭!”劉堯隨意的說道,對着郭嘉等人揮了揮手,所有人便在劉堯的帶領下,衆人向着那大將軍府而去。

劉堯大將軍府,議事大廳之中,熟悉的場面,劉堯坐在主位上,而其餘的心腹屬下紛紛的坐在了下方。

“主公,難道我們就真的不出兵,讓那袁術小兒那麼囂張嗎,稱帝,就他那熊樣還敢稱帝!”剛坐下來沒多久,那張飛就迫不及待的叫了出來。

頓時議事大廳之中傳出來了一聲聲的爆笑聲,所有人一個個的全都好笑的看着那張飛,看得他是渾身發寒。

劉堯戲謔的看着張飛,好笑的問道“翼德,難道你還真的以爲奉孝說的是真的,我們真的是因爲還沒有緩過元氣來,這纔沒有辦法出兵的?”

張飛聽了不由的一愣,機械般的點了點頭。

劉堯無奈的搖了搖頭,看向了那糜竺,說道“子仲,你將我們現在的情況說給翼德聽聽吧。”

張飛好奇的看着他糜竺,看看這個財務大臣想要說些什麼。

糜竺那也是暗笑不已,思考了一會說道“翼德將軍,估計我跟你說的仔細點你也未必聽得明白,我還是簡單點的說些吧。現在主公坐擁幽並涼冀青雍司隸七地。回下人口近三千萬,常備兵馬一百五十萬。雖然之前我們的元氣確實還沒有完全的恢復過來,但是若是真的要出兵的話,以我們現在手中的儲備,即便是一百五十萬大軍全軍出動,那也可以支撐一年有餘。”

張飛聽了完全愣住了,激動的叫道“那主公還等什麼啊,給俺老張十萬兵馬,我就可以滅了那袁術小兒,哪裡還需要假借他人之手啊!”r752

第441章 勢均力敵第441章 勢均力敵第346章 官商勾結第370章 縝密計劃第568章 萬事俱備第556章 賈詡之計第294章 搶是不搶第85章 平定黃巾第333章 取名風波第176章 洛陽再亂四百七十七章 佔領長安第131章 大儒到來第195章 高覽鬱悶第152章 呂布戰敗第288章 喜憂參半第224章 烏丸騎兵第299章 請君入甕第248章 糜竺驚愕第58章 平定潁川第474章 長安皇宮第343章 天生冤家第71章 左豐索賄第472章 攻心爲上第344章 訂娃娃親第557章 援助孫策第507章 禮物錦盒第304章 開始拼命第234章 新投石機第179章 烏丸攻城第240章 算計袁紹第382章 科舉開始第333章 取名風波第253章 衆人膽顫第208章 奇怪信件第212章 烏丸歸漢第31章 頂級戰馬第179章 烏丸攻城第99章 墨家傳人第476章 反中埋伏第460章 關在我在第230章 劉堯疑惑第29章 幽州捷報第296章 麴義投袁第516章 暫且退兵第176章 洛陽再亂第426章 逮住許攸第338章 奶水不夠第367章 我相信你第130章 印刷造紙第211章 烏丸現狀第54章 劉闢叫陣第335章 不要劉氓第261章 曹呂合作第564章 擊潰張魯第12章 劉堯武藝第353章 生不如死第433章 陰你一把第555章 荊州入幽第392章 徐庶歸心第225章 得勝歸來第414章 半壁江山第410章 曹嵩之死第431章 劉袁相見第107章 來到長安第381章 我要青州第331章 緩和氣氛第431章 劉袁相見第324章 強烈反差第424章 射斷帥旗第20章 戰前會議第552章 意料之中第172章 百官迴歸第127章 回到幽州第434章 氣暈袁紹第147章 汜水關破第503章 幫兇孫策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29章 幽州捷報第438章 不出所料第483章 劉董相見第189章 再見家人第47章 前往潁川第266章 拒絕包辦第434章 氣暈袁紹第321章 近乎覆沒第507章 禮物錦盒第189章 再見家人第41章 華佗加入第542章 孫權爲質第161章 伏擊董卓第489章 袁術稱帝第157章 極品李蒙第331章 緩和氣氛第107章 來到長安第307章 先登死士第545章 大獲豐收第304章 開始拼命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386章 打磨打磨第419章 徐晃公明
第441章 勢均力敵第441章 勢均力敵第346章 官商勾結第370章 縝密計劃第568章 萬事俱備第556章 賈詡之計第294章 搶是不搶第85章 平定黃巾第333章 取名風波第176章 洛陽再亂四百七十七章 佔領長安第131章 大儒到來第195章 高覽鬱悶第152章 呂布戰敗第288章 喜憂參半第224章 烏丸騎兵第299章 請君入甕第248章 糜竺驚愕第58章 平定潁川第474章 長安皇宮第343章 天生冤家第71章 左豐索賄第472章 攻心爲上第344章 訂娃娃親第557章 援助孫策第507章 禮物錦盒第304章 開始拼命第234章 新投石機第179章 烏丸攻城第240章 算計袁紹第382章 科舉開始第333章 取名風波第253章 衆人膽顫第208章 奇怪信件第212章 烏丸歸漢第31章 頂級戰馬第179章 烏丸攻城第99章 墨家傳人第476章 反中埋伏第460章 關在我在第230章 劉堯疑惑第29章 幽州捷報第296章 麴義投袁第516章 暫且退兵第176章 洛陽再亂第426章 逮住許攸第338章 奶水不夠第367章 我相信你第130章 印刷造紙第211章 烏丸現狀第54章 劉闢叫陣第335章 不要劉氓第261章 曹呂合作第564章 擊潰張魯第12章 劉堯武藝第353章 生不如死第433章 陰你一把第555章 荊州入幽第392章 徐庶歸心第225章 得勝歸來第414章 半壁江山第410章 曹嵩之死第431章 劉袁相見第107章 來到長安第381章 我要青州第331章 緩和氣氛第431章 劉袁相見第324章 強烈反差第424章 射斷帥旗第20章 戰前會議第552章 意料之中第172章 百官迴歸第127章 回到幽州第434章 氣暈袁紹第147章 汜水關破第503章 幫兇孫策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29章 幽州捷報第438章 不出所料第483章 劉董相見第189章 再見家人第47章 前往潁川第266章 拒絕包辦第434章 氣暈袁紹第321章 近乎覆沒第507章 禮物錦盒第189章 再見家人第41章 華佗加入第542章 孫權爲質第161章 伏擊董卓第489章 袁術稱帝第157章 極品李蒙第331章 緩和氣氛第107章 來到長安第307章 先登死士第545章 大獲豐收第304章 開始拼命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386章 打磨打磨第419章 徐晃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