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法正、陳登

?荀諶的話題拋出來,下方的儒生士子,立即開動腦筋思考。

治國之道。

這個問題很寬泛,沒有明確的定論,可以隨意發揮。

對擂臺上的士子而言,飽讀詩書的他們,可以輕易回答,但回答的是官樣文章,是先賢的話,很難拿出新意,想在論道大會中展‘露’自己的才華,僅僅是浮於表面的回答,而沒有深層次的剖析,不可能得到鄭玄、蔡邕等人的認可。

“諸公,我有一言!”

驀地,擂臺的邊緣,一個皓首老者站起身。

老者年紀頗大,但步履穩健,他邁着穩健的步伐,來到了擂臺的正中心,站在中心位置,老者雙手合攏,恭敬的朝坐在第一圈位置的鄭玄、蔡邕、管寧、司馬徽等人行禮。

這一刻,所有目光,都匯聚在老者的身上。

王磊沒有上擂臺,卻在臺下旁聽。

這一次論道,王磊也是滿心期待,希望能出現幾個才能出衆的人。

老者行禮之後,不假思索,朗聲說道:“先賢有云: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一開篇,是《管子·治國》篇的內容。

其餘的儒士聞言,一下反應了過來,都搖頭懊惱,心想該早一點上去。

管子的註解,誰都知道。

只是,誰都沒有率先上去說,反而是老者搶先一步,即使老者給不出詳細的註解,但至少,第一個上去的人,能給鄭玄、邴原等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老者神‘色’從容,微微一笑,搖頭晃腦的繼續道:“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爲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此話一出,周圍一片譁然,許多的士子,眼中卻‘露’出鄙夷的神情。

開篇以管子的話點題,這可以,然而,通篇都引用管子的話,沒有一句是自己的心得,卻落了下乘,可以說沒有任何用處。

老者卻不卑不亢,說完後,恭敬行禮,然後退下。

王磊看了眼退下的老者,嘴角噙着一抹笑容,這個老頭有點意思,想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夠,難以在論道中勝出,故而率先搶了頭籌,給所有的人留下一個印象。

“老先生且慢!”

老者往回走的時候,爽朗的聲音傳來。

一箇中年人大步走出,行禮後,不卑不亢的道:“老先生的話,在下不認同!”

老者面‘色’微變,心說,這青年太壞了,竟然想拿他做踏腳石,老者也不是怯弱之輩,立即調整心態,又和中年人來到擂臺的中心。

站定後,老者問道:“敢問閣下,有何見解!”

中年人眼神輕蔑,不屑的說道:“民貧則危鄉輕家,民富則安鄉重家,在下想問一句話,如今世道崩壞,富有的人,爲富不仁,不斷的盤剝百姓,如此下去,富人越來越有錢,貧人越來越難以生活,想讓百姓富有,怎麼可能呢,百姓不富有,怎麼治國呢!”

一番話,咄咄‘逼’人。

老者想了想,說道:“富人盤剝百姓,爲富不仁,當依法處置!”

“哦,原來是依法處置。”中年人頓時笑了,說道:“這麼說來,歸根結底,就不是富民治國,而是以法治國!”

老者面‘色’大變,沒想到一句話,就落入對方的圈套。

事已至此,老者拱手道:“閣下高見,老夫服了。”說完後,老者頹然的回到坐席上,原想着拋磚引‘玉’,沒想到成了墊腳石,真是丟人。

青年目光環視在場的儒士,最後落在鄭玄等人身上,不卑不亢的道:“在下認爲,治國唯有法制,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才能定國安邦,吏治清明,是一切之根本,昔日之戰國,魏相李悝以法治國,賞必行,罰必當;秦國商鞅以法治國,令行禁止,再無‘奸’佞;韓國申不害以法治國,壯大韓國……如此種種,都實現了國強民富!”

“哈,這番話,只能說說而已,難以實現!”

不一樣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一個衣着樸素,中等身材的青年大步走出來,此人相貌平平,放在人羣中,絲毫不起眼,但他的一雙眸子,卻燦如晨星,明亮無比。

青年走到擂臺中,微笑道:“在下法正,扶風郡人,請閣下賜教!”

“在下丘召,徐州下邳人!”

青年報之以微笑,道:“法先生說在下的話有誤,不知道有何高見!”

法正大袖一拂,毫不客氣的說道:“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世道大‘亂’,朝廷闇弱,而把持朝政的官員,又是居心叵測的人,再者,天下的諸侯紛紛做大,官員也是中飽‘私’囊,沆瀣一氣,成了尾大不掉的情況,閣下要依法治國,卻沒有穩定的環境和強力的支持,法從何來!”

丘召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難堪。

一句話,戳中他的要害。

丘召深吸口氣,強自說道:“如此情況,我當遊說各路諸侯間,呼籲各路諸侯遵循依法處事的方針,增強諸侯的力量,待實力增強,起兵勤王,剷除‘奸’佞,到時候,上有天子賢德,下有官員各司其職,國家必定大興!”

“更是無稽之談!”

法正語氣直接,直接否定了丘召的話。

這一下,丘召也怒了。

丘召哼了聲,沉聲道:“法先生不要小覷了天下人!”

法正一副不屑的表情,淡淡說道:“要說勤王,天下的諸侯齊聚虎牢關,討伐董卓的聲勢,何其壯觀,何其雄偉,那一戰,幾乎匯聚了天下諸侯的所有力量,然則,最後還是崩毀,想要勤王,不是那麼簡單的,諸侯勾心鬥角,各有心思,如何能勤王!”

丘召深吸口氣,問道:“閣下有什麼高見!”

法正輕笑,自信從容的說道:“當今之世,要穩定天下的局面,唯有出現一個能像周公、霍光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主持朝廷大局,到時候,天子垂拱而治,官員各司其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一派胡言!”

丘召說了話,退回了坐席上,不在辯論。

“法先生的話,我不贊同。”這時,又有一個二十好幾的人走出來,他走到擂臺中,拱手道:“下邳陳登,請賜教。”

第61章 拜見主公第203章 抓人第640章 說服蔡瑁第429章 招商第93章 夜下追二賢第439章 變態神醫第189章 血戰城門口第194章 愛才之心第376章 再遇周泰第284章 貪得無厭公孫瓚第498章 掩殺袁軍第88章 討要人才第79章 美色當道第292章 田豫請求留任第465章 幽州來使第223章 送信第195章 三年之約第609章 說服樂何當第606章 亂中取利第143章 遷都長安第178章 抉擇第446章 鬥張飛、戰關羽第397章 再往青山峪第405章 一醉解千愁第135章 賈詡有請第463章 時隔多年的再見面第473章 刺殺事件第305章 狡猾的王允第88章 討要人才第612章 說服吉淵第500章 拉攏許攸第471章 傳說中的王霸之氣第580章 公孫瓚逃第441章 華佗施針救人第116章 毒計第66章 忍無可忍,殺!第36章 猛虎營第136章 奇怪的態度第95章 曹操來了第629章 送糧第252章 曹操謀兗州第18章 攔路狗第499章 天不佑袁紹?第390章 拐走龐德公一家第430章 收受賄賂第368章 波瀾漸起第361章 錦帆賊甘寧第133章 離間計第348章 好戲開鑼第53章 扶持的傀儡第488章 讓袁紹先進攻第566章 王磊的保護第412章 準備營救呂布第474章 袁紹的昏招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445章 生擒紀靈第62章 袁紹謀冀州第55章 同袍相見第271章 佈陣第79章 美色當道第50章 炎夏的一把火第597章 狠辣如關靖第524章 構樹第224章 安撫第196章 賈詡的分析第75章 使節許攸第395章 冷血第366章 收甘寧第85章 前往鄴縣第65章 小人第368章 波瀾漸起第90章 小小委屈不足慮第316章 交好呂布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636章 震懾劉協第523章 賈詡的執拗第9章 寧死不棄第230章 毒計第259章 太史慈故佈疑陣第162章 夜襲平恩縣第507章 迫降高覽第282章 議和第160章 元城縣聚兵第402章 歷史的車輪第139章 計中計第53章 扶持的傀儡第22章 雨中母子情第400章 賠償第133章 離間計第608章 兜圈子第23章 至孝至賢杜伯侯第466章 質子第284章 貪得無厭公孫瓚第588章 損失一將第353章 只能二選一第250章 兩個使節第363章 佈置反擊第633章 董璜要開溜第628章 徐晃之計
第61章 拜見主公第203章 抓人第640章 說服蔡瑁第429章 招商第93章 夜下追二賢第439章 變態神醫第189章 血戰城門口第194章 愛才之心第376章 再遇周泰第284章 貪得無厭公孫瓚第498章 掩殺袁軍第88章 討要人才第79章 美色當道第292章 田豫請求留任第465章 幽州來使第223章 送信第195章 三年之約第609章 說服樂何當第606章 亂中取利第143章 遷都長安第178章 抉擇第446章 鬥張飛、戰關羽第397章 再往青山峪第405章 一醉解千愁第135章 賈詡有請第463章 時隔多年的再見面第473章 刺殺事件第305章 狡猾的王允第88章 討要人才第612章 說服吉淵第500章 拉攏許攸第471章 傳說中的王霸之氣第580章 公孫瓚逃第441章 華佗施針救人第116章 毒計第66章 忍無可忍,殺!第36章 猛虎營第136章 奇怪的態度第95章 曹操來了第629章 送糧第252章 曹操謀兗州第18章 攔路狗第499章 天不佑袁紹?第390章 拐走龐德公一家第430章 收受賄賂第368章 波瀾漸起第361章 錦帆賊甘寧第133章 離間計第348章 好戲開鑼第53章 扶持的傀儡第488章 讓袁紹先進攻第566章 王磊的保護第412章 準備營救呂布第474章 袁紹的昏招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445章 生擒紀靈第62章 袁紹謀冀州第55章 同袍相見第271章 佈陣第79章 美色當道第50章 炎夏的一把火第597章 狠辣如關靖第524章 構樹第224章 安撫第196章 賈詡的分析第75章 使節許攸第395章 冷血第366章 收甘寧第85章 前往鄴縣第65章 小人第368章 波瀾漸起第90章 小小委屈不足慮第316章 交好呂布第245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636章 震懾劉協第523章 賈詡的執拗第9章 寧死不棄第230章 毒計第259章 太史慈故佈疑陣第162章 夜襲平恩縣第507章 迫降高覽第282章 議和第160章 元城縣聚兵第402章 歷史的車輪第139章 計中計第53章 扶持的傀儡第22章 雨中母子情第400章 賠償第133章 離間計第608章 兜圈子第23章 至孝至賢杜伯侯第466章 質子第284章 貪得無厭公孫瓚第588章 損失一將第353章 只能二選一第250章 兩個使節第363章 佈置反擊第633章 董璜要開溜第628章 徐晃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