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

諸葛亮的援軍不是別人,正是荊州的老牌士族,蔡家!確切的說,是以蔡瑁爲首的荊州土著集團。

毫無疑問,這也是李重授意的,李重給蔡瑁的建議是,哪一方弱勢,就支持哪一方,一定要讓劉備集團陷入內耗之中。

現在不贊成一方吃虧,蔡瑁立即表態支持。當然,蔡瑁也有藉口,蔡瑁的藉口就是祥瑞一說純屬霧中花、水中月,沒有實際證據,劉備想要稱王也可以,是不是先把白鹿抓到呢?

不然的話,到時候沒有活生生的白鹿現世,豈不是有點貽笑大方。

蔡瑁說這話的時候真心有點臉紅,那白鹿,稻生雙禾,地涌甘泉什麼的祥瑞都是他自己捏造出來了。

諸葛亮也有點懷疑蔡瑁的用意,但沒辦法,人家蔡瑁本來就是支持他。而且諸葛亮本身就出自荊州集團,想要建功立業的話,還需要荊州集團的大力支持,真沒辦法把蔡瑁踢出局。

於是劉備軍中立即出現兩個派系,一個是激進黨,瘋狂支持劉備稱王。一個就是保守黨,趨向於保守穩重,暫時不稱王的。

總體來說,還是激進黨佔據上風,關羽、張飛的影響力太大了,而蔡瑁還在歸隱狀態中,掀不起太大的風浪。當然,最重要的是,激進黨手中有兵權,保守黨沒有兵權,顯得底氣不足。

愈演愈烈的稱王風暴幾乎讓陳縣之外的劉備軍放棄了攻城的念頭,各級軍官每天都在爭吵之中,甚至還有揮拳相向的事情出現,劉備更是忙着拆看各級官員送來的書信,忙得不可開交。

沒辦法,劉備成不成王暫且不提,他總要看看誰支持,誰反對吧!

曹仁徹底傻眼了,劉備這邊沒心思攻打陳縣,曹仁就獨木難支了,他的兵力本來就和趙雲差不多,別說攻城了,沒有劉備的幫助,野戰他都不一定能打過趙雲。

關鍵時刻,李重再次出手,命令趙雲撤兵至拓縣。

拓縣位於陳縣以北一百二十里處,和陳縣相比,距離陳留更近一些。由於劉備的軍隊無心作戰,趙雲突圍相當輕鬆,幾乎沒什麼損耗,就逃到拓縣。

這就是留給劉備集團狗咬狗的時間,有趙雲的威脅在,你們不是沒時間討論嗎?好,我逃跑!你們不就是想打陳縣嗎?好,我讓給你!

坦白說,陳縣根本就不在李重的軍事計劃之內,那只是李重最前沿的陣地而已,李重要求保留的不是陳縣,而是趙雲手中的有生力量。只要有兵有將,趙雲隨時可以組織起第二道防線。

如果說趙雲撤軍之前劉備還有一些打仗的心思,但自從趙雲撤到祏縣之後,劉備也沒什麼打仗的心思了。

當初和曹操約定好的是一起攻打陳縣,現在劉備已經做到這一點了,可以說完成了一個盟友的任務。

消滅趙雲的有生力量,劉備也做到了,再怎麼說這些天連續交戰,趙雲也要損失一些兵卒的,但讓劉備完全把趙雲困死那是不現實的。別說劉備了,就是曹操也這麼想過,雙方的兵力差距沒那麼大。

本來劉備和曹操的設想是消滅趙雲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隊,讓趙雲手下的軍隊下降到五千到七千之間,但很可惜,趙雲突圍之後,手中依舊有一萬二千多兵卒。陳縣一戰,趙雲手中的兵力折損過半。

但必須說明的是,這一萬二千兵卒全都是軍中的精華所在,趙雲再怎麼腦殘也不會讓精銳兵卒和劉備曹仁硬拼的。

沒有了進攻目標,劉備馬上就不願意進兵了,興致勃勃的留在陳縣和手下官員商討稱王一事。

事實上劉備已經有點清醒了,知道讓趙雲跑的太過輕鬆,但事已至此,劉備覺得自己還是裝糊塗更好一些,嗯……還能麻痹一下曹操。

不得不說,劉備還是有些急智的。

曹仁再次來見劉備,請求劉備出兵相助,不過這次劉備就不那麼好說話了,非常堅決的拒絕了曹仁的提議。劉備給出理由相當站得住腳,陳縣已經是劉備所能控制的最遠範圍了。

再北上百里攻打祏縣,恕劉備鞭長莫及。曹仁也沒辦法反駁,劉備說的就是事實,除非劉備有大量的騎兵,可以隨時、快速的支援邊境的城池,不然的話,劉備不可能控制太遠的城池。

無奈之下,曹仁只得獨自率軍追擊趙雲,以解陳留之圍。

趙雲確實不敢和劉備、曹仁二人硬拼,但單獨把曹仁挑出來趙雲可不怕,二人手中的兵力相差無幾。橫渡濄水之後,趙雲帶領三千騎兵埋伏在濄水北岸,準備伏擊曹仁,命令周倉帶着大部隊先行一步。

這是典型的半渡而擊之戰術,只不過是攻擊的方向變換一下而已,但殺傷力還是一樣的恐怖。

曹仁剛剛有兩千餘兵卒過河,還沒列出陣勢,就被趙雲帶着騎兵一陣衝殺。

本來剛渡河的兵卒就比較疲憊,再加上其中沒有多少騎兵,還沒有密實的陣型阻擋。所以趙雲的騎兵表現的極度猖狂,一波亂箭之後,三千騎兵分成十隊,列出三裡寬的陣線,橫着向曹仁的兵卒碾壓過去。

曹兵剛剛上岸就早到迎頭一棒,頓時被殺得血肉橫飛,鋼刀閃亮,鐵蹄猙獰,一個照面之下,曹兵就被衝回濄水之中。

對岸的曹仁急的哇哇大叫,卻也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兵卒被肢解屠殺。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河對岸就平靜下來,只剩下三千騎兵聳立當場,默默的注視着濄水。

曹仁也沉寂下來,他心裡非常清楚,想要渡河不是那麼容易的了。除非自己能運送一直騎兵過去,對抗河北鐵騎,或者一下子就運送數千兵卒,能在對岸佈置出一個簡單的防禦工事。

但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事情。

無奈之下,曹仁只等再尋過河地點,分散趙雲的注意力。

也就在這時,李重又一次出手了,出手對付的目標還是劉備。不過這一次李重採取的辦法非常詭異,那就是自己稱王。李重命令陳琳上表獻帝,自封爲趙王!這是一個極其無恥的舉動。

但李重有一點比劉備強的多,就是李重手下的文武比較心齊,李重的主要將領都出身寒門,比如趙雲、太史慈、管亥、甘寧等人,他們對獻帝根本談不上忠心一說,像甘寧、管亥更是出身盜匪,本來就是對抗朝廷的存在。

李儒就不用說了,董卓當年幹過的事大家都知道,罪魁禍首就是他。

程昱也是一樣,他並沒受到朝廷的恩惠,對於李重的舉動也沒什麼願意不願意的,實際上程昱不表態,也就是贊同的意思,誰不願意升官發財呢。

其中唯一對李重稱王反感的就是陳宮,但陳宮在李重陣營中沒有什麼地位,也沒有派系的支持,只能嘴裡嘟囔幾句而已。

李重極其無恥的稱王,再次攪渾了一潭水。

劉備剛剛將稱王運動平息下來,就在一次被李重攪動了,本來劉備已經做出決定,暫不稱王,畢竟現在還在戰時,而且曹操和李重都沒有稱王的舉動,劉備覺得自己要是稱王,容易被槍打出頭鳥。

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劉備的荊州是巧取豪奪來的,根基還不穩,確實應當積攢一下實力,韜光養晦。

但現在李重稱王了,劉備要是不稱王,那就是矮李重一頭,處處受到牽制。

劉備不得不佩服李重這個十足的滾刀肉,劉備就是想稱王也要好好準備一下,萬一引起李重和曹操的同仇敵愾就不妙了。但人家李重不,人家不在乎,反正現在李重已經是自己打兩個了,破罐子破摔,形勢還能再壞到哪去?

被李重這一攪和,劉備營中又一次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稱王運動。

被捲入泥潭的不光是劉備,曹操也跑不了,同樣,曹操的陣營中也開始有人呼籲曹操進位魏王了。

但曹操比劉備還苦惱,劉備哪裡還好,只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稱王,一種是以後再稱王。總體來說,劉備這裡還好理順,兩個派系安撫一下就好了,至少耽誤一些時間罷了。

曹操可不一樣,曹操手下有三個派系,一種是稱王,一種是以後再稱王,一種是堅決不許曹操稱王的。

和劉備一樣,前兩種只需要花費點時間就能安撫下來,第三種卻讓曹操頭疼了。毫無疑問,反對曹操稱王的都是漢室的死忠分子,無論到什麼時候,總有一些人會堅持心中的信仰,至死不渝。

不管這種人做出的決定是對是錯,但對他們的執念,你是不得不佩服的。

曹操很想將這些人趕盡殺絕,在曹操的眼中,這些人純屬添亂,讓獻帝親政有什麼好處?那個小屁孩兒有什麼能耐。

可令曹操爲難的是,荀彧、荀文若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換做是別人,曹操一定毫不猶豫的除掉他,殺掉一個死忠派是很麻煩,很容易引起非議,甚至引發一場“清君側”的舉動,但曹操真不在乎,這麼多年下來,曹操已經暗地裡收拾了不少人。

但是荀家的影響力太大了,曹操真的不敢輕舉妄動。

每天個位數的紅票,各位,能給蜘蛛勻一張嗎?

第433章 男人怎能說不行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128章 驅虎吞狼第71章 攻克馬邑第3章 造反的學問第251章 兩封書信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1章 人性的光輝與醜惡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41章 東漢第一蘿莉第202章 大戟士1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3章 太史慈走馬擒糜芳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55章 貪婪無恥的李重第210章 袁紹之死第357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43章 廣武之戰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265章 血腥大屠殺第453章 江陵城破關羽逃第64章 孫策的死因第80章 一石三鳥第76章 諸侯發力第38章 張彩設宴第46章 趨虎吞狼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377章 百里追殺大耳賊第272章 諸葛亮的心思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74章 一郡之地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400章 馬孟起暗自離心第286章 坐看劉備吞東吳第116章 悍勇周倉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79章 出賣盟友第394章 趙子龍橫加一擊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5章 三國時期的武藝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249章 兩個驚弓之鳥第28章 聯手破虎牢第410章 調虎離山計中計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73章 周泰搏命奪陰館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260章 人吃人的亂世第19章 酸棗會盟第82章 李重與趙雲的賭約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362章 近乎化境的射術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387章 籌謀天下的佈局第390章 因爲你人品不好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50章 司馬懿橫空出世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00章 略佔上風第39章 狼狽爲奸第18章 夏侯惇邀戰太史慈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205章 袁紹突圍第319章 悲悲喜喜兩重天第302章 奸雄今日入甕來第37章 入主廣武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157章 蓄勢待發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29章 馬超的血腥投名第454章 先殺臥龍諸葛亮第69章 李傕破長安第439章 徐公明雪中藏兵第359章 媚眼拋給瞎子看第290章 磨劍十年今出鞘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162章 時機不到第362章 近乎化境的射術第1章 茫然中箭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62章 悲慘的楊醜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第334章 先行一步步步殺第86章 烈火燒營
第433章 男人怎能說不行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128章 驅虎吞狼第71章 攻克馬邑第3章 造反的學問第251章 兩封書信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1章 人性的光輝與醜惡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41章 東漢第一蘿莉第202章 大戟士1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3章 太史慈走馬擒糜芳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55章 貪婪無恥的李重第210章 袁紹之死第357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43章 廣武之戰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265章 血腥大屠殺第453章 江陵城破關羽逃第64章 孫策的死因第80章 一石三鳥第76章 諸侯發力第38章 張彩設宴第46章 趨虎吞狼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377章 百里追殺大耳賊第272章 諸葛亮的心思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74章 一郡之地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400章 馬孟起暗自離心第286章 坐看劉備吞東吳第116章 悍勇周倉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79章 出賣盟友第394章 趙子龍橫加一擊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5章 三國時期的武藝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249章 兩個驚弓之鳥第28章 聯手破虎牢第410章 調虎離山計中計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73章 周泰搏命奪陰館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260章 人吃人的亂世第19章 酸棗會盟第82章 李重與趙雲的賭約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362章 近乎化境的射術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387章 籌謀天下的佈局第390章 因爲你人品不好第216章 按兵不動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50章 司馬懿橫空出世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00章 略佔上風第39章 狼狽爲奸第18章 夏侯惇邀戰太史慈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205章 袁紹突圍第319章 悲悲喜喜兩重天第302章 奸雄今日入甕來第37章 入主廣武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157章 蓄勢待發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29章 馬超的血腥投名第454章 先殺臥龍諸葛亮第69章 李傕破長安第439章 徐公明雪中藏兵第359章 媚眼拋給瞎子看第290章 磨劍十年今出鞘第491章 欲求之必先予之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162章 時機不到第362章 近乎化境的射術第1章 茫然中箭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62章 悲慘的楊醜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第334章 先行一步步步殺第86章 烈火燒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