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野心勃勃的李重

沒過幾天,陳留城就變得殘破不堪了,城牆上坑坑窪窪的,佈滿了煙熏火燎的痕跡。陳留城內也好不哪去,城牆附近的房屋幾乎都被投石機摧毀,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斷壁殘垣。

對於陳留的百姓來說,這些日子簡直就是生活在地獄中,半空中木石呼嘯,偶爾還能見到幾支橫飛的羽箭,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

就算躲在城中間也不安全,投石機投出的碎石飛的更遠,覆蓋整個陳留城。

陳留城外也好不到哪去,爲了給投石機提供石土,太史慈圍着陳留挖出一道深達一丈的壕溝。

這樣一來,太史慈反而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效果,城外縱橫的溝渠可以有效的阻止夏侯惇反攻。想要出城摧毀太史慈的投石機,夏侯惇必須要繞過這些溝壑,無形之間就延長衝鋒時間,失去偷襲的效果。

所以夏侯惇的反擊一次比一次艱難,有的時候,還沒靠近太史慈的投石機,就被弓弩騎兵所阻攔。

數次慘烈的廝殺過後,夏侯惇手下的兩萬餘兵卒損失慘重,只剩下一萬五千餘人。

此外夏侯惇還有一個難題,那就是糧草問題,本來陳留大約有半年的存糧,這個數目已經不少了,畢竟中原也是幾謊言中的地區。要不是曹操早有迎戰李重的準備,陳留城中是不可能有這麼多存糧的。

如果夏侯惇能收割陳留城外的野谷,自然就沒有糧草不濟的問題了,但李重選擇的出兵時間太好了,一下子就切斷了夏侯惇的糧草補給。

所以夏侯惇現在很爲難,他吃不準太史慈能不能圍城三個月,這就是防守一方的被動性。

無奈之下,夏侯惇只等派人向曹操求援,或者說是要求曹操給出一個明確的軍令,是不顧糧草問題,死守陳留,哪怕是三個月以後全軍覆沒。還是到最後的期限突圍而出,還是現在就突圍,捨棄陳留。

很快,夏侯惇就得到曹操的回信,死守陳留。但是如果在三個月後,還沒有援兵到來,夏侯惇可以選擇突圍。

曹操這邊運籌帷幄,李重自然也會繼續調兵遣將,感覺到張遼的兵力有些浪費,李重立即給張遼送信,命令張遼分出一些兵卒支援太史慈。

當然,張遼能分出多少兵力來了才並沒有嚴格規定,這要看張遼自己對戰局的控制力了。

就按現在來說,李重手下綜合能力最強的大將就是張遼,而不是太史慈和趙雲。張遼有自己鎮守一方的能力,換句話說,張遼就是一個弱化版的孫策。

接到李重的軍令之後,張遼立即給太史慈派出五千人的援軍,同時還支援了太史慈一些糧草。

不要小看這五千人,現在太史慈已經和夏侯惇大戰數場了,雙方兵卒的體力,精神都已經到了一個低潮期。張遼的五千生力軍一到,太史慈的戰鬥力立即上升一個檔次、太史慈藉機強攻不止,陳留城變得搖搖欲墜。

李重這次也算是狠下心來,爲了削弱曹操的實力,硬是把手下的兵卒再分出五千來去攻打陳留,堵住夏侯惇突圍的路線,想要把夏侯惇斬殺在陳留附近。

李重分兵這麼大的舉動自然瞞不過曹操,牽一髮而動全身,曹操隨即就出兵虎牢,攻打李重的營寨。同時加緊聯繫劉備,要求劉備儘快派兵北上。

曹操這一手確實在李重的意料之外,劉備的反應速度也同樣在曹操的意料之外,幾乎曹操前腳剛送過信,劉備的三萬大軍就直撲陳縣。這讓曹操很是懷疑,自己就算不主動聯繫劉備,劉備也不會放過偷襲趙雲的機會。

建安八年七月初三,劉備親自督軍,派新降的馬超帶兵五千爲先鋒,借道汝南,直取陳縣。

與此同時,曹仁也將所有的兵卒帶出許昌,過長平,與劉備配合,合擊趙雲。

身在虎牢的李重得到劉備出兵的消息,急的差點沒跳起來,李重不是沒防備劉備,但李重確實沒想到曹操和劉備結盟的動作這麼快,配合的這麼好,轉眼之間趙雲就處在極其危險的地步,其情況和陳留的夏侯惇相差無幾。

毫無疑問,李重立即召集衆人商議如何應對劉備北上一事。

實際上李重的選擇也很簡單,第一:從陳留抽掉一些兵卒支援趙雲,數目不需要太多,一萬人足矣,這樣一來,趙雲就應該能多堅持一段時間了。

但從陳留抽調了一萬兵卒之後,太史慈的攻擊力肯定會下降,夏侯惇就能堅持更長的時間了。

第二:就是以靜制動,看趙雲和夏侯惇誰能堅持的時間長,如果太史慈能搶先一步攻克陳留,李重就可以從容應對了。到時候不但能派出一支援軍救援趙雲,還可以同時攻打虎牢,達成戰前制定的軍事計劃。

實際上對於李重來說,就是趙雲可不可信的問題,如果趙大大爆發,頂住劉備和曹仁的攻擊,李重大獲全勝。反之,趙大大不給力的話,李重就要專攻爲守了,短時間內沒有辦法爭奪中原。

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所以就算有李儒、周瑜這樣的謀士出謀劃策,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出結論的。

不過李重還是在衆人的話語之中感受到一點,就是他們並不是十分信任趙雲,這也難怪,沒人願意把命運寄託在別人身上,就像魏延說的,我們在這裡拼死殺敵,萬一子龍將軍輸了怎麼辦?

這不能說是魏延看不起趙雲,如果把趙雲換到魏延的位置,一樣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畢竟陳縣的情況太過惡劣。

總而言之,衆人感情上願意讓趙雲死守陳縣,但在理智上,卻又對趙雲抱有懷疑態度。

在這兩天裡,斥候將一條條戰報送到李重手中,供衆人分析決策,首先劉備和曹仁一起出兵陳縣,而許昌則由劉封接管。而在這兩天裡,李重終於做出一個決定:他要賭一把趙雲的能力。

當然,就算是賭趙雲的能力,李重手中還是有一些牌可以打的,比如說徐庶。在將李儒和周瑜叫到帥帳之後,李重說出自己的想法。

聽到李重想要靜觀其變,李儒彷彿想到了什麼,默然不語,周瑜卻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有些奇怪的問題。

在昏暗的燈光之下,周瑜有些奇怪的問道:“趙公,周瑜有一事未明,趙公想要子龍將軍死守陳縣,頂住曹仁和劉備的聯手攻擊。在戰略上來講,並沒有錯誤,周瑜葉問爲這是可行之道,但是,如果先行退讓一步,也不失爲一個選擇。所以周瑜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趙公是在爭取時間……是否?”

說到這裡,周瑜很是疑惑的看着李重。這不是周瑜瞎說,周瑜確實能感覺到李重很急,周瑜心中甚至有這樣一個猜測,是不是李重身患重疾,命不久矣呢?

李重呵呵一笑,點頭道:“公瑾所言非虛,李重確實有些心急。”

“爲什麼?”周瑜急忙問道:“趙公剛剛年過過三十,正時壯年,而曹操和劉備都已經年過四十,急的應該是曹操和劉備纔對啊?”

周瑜確實問道點子上了,當然這幾句話說的比較婉轉,直接點說就應該是李重你年輕力壯的,就算死,也死在曹操和劉備後面啊,急什麼急?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有些時候一個勢力的強大與否,潛力如何,很大一部分要取決於領導人的能力。

曹操和劉備的領導能力很強,但曹操和劉備之後呢?歷史上是曹丕和劉禪接班,曹丕就不多說了,反正我覺得他照曹操差的遠,估計也有人認爲不是這樣,但無論如何,曹丕的能力絕對不會超過曹操的。

而劉禪這個人純屬就是打醬油的,一輩子生活在諸葛半仙的陰影之下。最後還弄出一個樂不思蜀的笑話來,垃圾中的戰鬥機!

當然也有人會說劉禪這是自污保命,蜘蛛不否認有這個可能,但你劉禪要是能力強的話,不會連西蜀都保不住吧!看看你爹劉備,在多麼艱苦的情況下,周旋於各個勢力之間,輾轉騰挪,打下一片疆土來。

周瑜就是這麼想的,靠時間的話,曹丕和劉禪要好對付得多啊!

李重輕笑一聲,緩緩說道:“公瑾,我這麼急切要擊敗曹孟德和劉玄德,主要是因爲我真的很缺時間!”

擺了擺手,李重打斷周瑜的問話,接着說道:“我沒有病,估計再活三十年也沒有問題?但是公瑾,我並不是只有曹操和劉備兩個敵人,我要做的也不是改朝換代,我要做的是給我華夏子民打下一片廣闊的疆土。”

說到這裡,李重眼中寒光閃爍,狠狠的說道:“我還要爲華夏子民……斬除後患。”

周瑜豁然起身,急聲問道:“除了匈奴,我大漢難道還有別的敵人不成?”

李重文言仰天大笑,沉聲道:“公瑾說得不錯,匈奴確實是我大漢最強大的敵人,哪怕是冠軍侯(霍去病)也沒能將他們趕盡殺絕。周瑜你應該知道,我大漢雖然設有西域護都府,但對西域各國卻沒什麼約束力。但是!周瑜你一定很不清楚,極西之地還有一個國家叫做羅馬,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

“我的目標是……滅掉羅馬,飲馬萊茵河!”李重目光灼灼的說道。

涯角槍

趙雲的槍,意思是“海角天涯無對”,出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漢時的槍與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長木杆或竹竿爲杆,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即製成。

諸葛槍

諸葛亮曾製造過兩丈長的木柄槍和二丈五尺長的竹柄槍,都加上鐵製槍頭。出於《事物紀原》。這大概是三國時期最長的兵器了。

方天畫戟

因其戟杆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杆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據《蕩寇志》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在《三國志平話》呂布之戟長一丈二。歷史上,方天畫戟是一種儀設之物,並非用於實戰。

長柄鐵錘

西羌國元帥越吉的兵器,重一百斤,因爲是長柄,所以打擊力比普通錘強的多,但使用者本身也要有相當的技巧和力量,使用時硬砸實架,其用法有涮、拽、掛、砸、架、雲、蓋等。越吉曾用它殺得關興膽寒,並將其打落斷澗,但隨後就被關羽(鬼魂)打跑。

武安國也用長柄鐵錘,可只重五十斤。

鐵蒺藜骨朵

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古代兩種兵器的混稱。蒺藜,即蒺藜棒,棒頭附以鐵刺、鐵丁,如刺蝟毛,因其壯如蒺藜,故名。此兵器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骨朵,也屬兵器棒類,一端如蒜頭狀,用以打擊敵人。

大斧

徐晃的兵器,通常用這兵器的武將都是猛將型的,如西涼大將韓德,零陵邢道榮。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釋名·釋用器》)

第490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9章 李傕破長安第40章 強搶民女的嚴重後果第454章 先殺臥龍諸葛亮第202章 大戟士1第264章 武將的終極目標第441章 聞君有白玉美人第129章 殺入河套第281章 現學現賣戰曹操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86章 烈火燒營第286章 坐看劉備吞東吳第328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2第184章 袁尚逆襲第160章 連夜追殺第494章 騙術的最高境界第228章 老將VS猛將第416章 石城之內布戰局第397章 廣陵城下的混戰第373章 諸侯怒血流千里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442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477章 須臾之間定生死第162章 時機不到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132章 水軍出動第234章 火燒曹仁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460章 古來英雄今何在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27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79章 出賣盟友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455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1第312章 殺氣瀰漫的戰場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349章 大戰之前的試探第408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458章 趙雲意氣丟青釭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169章 運氣制勝第34章 天下如棋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2章 沒準備好的穿越第110章 斬草除根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113章 揚湯止沸第199章 三條戰線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12章 好人糜芳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46章 三分天下勢已成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154章 貨比兩家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310章 退避三舍難曹操第34章 天下如棋第42章 報應來了第64章 孫策的死因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131章 洛神駕到第393章 月色下江邊鏖戰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247章 亡命之徒2第425章 大霧將起水戰來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00章 馬孟起暗自離心第207章 趙雲走馬刺文丑第471章 漢水河畔的廝殺第178章 神醫華佗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440章 茫茫雪原葬雄兵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433章 怒火滔天勢掩城第377章 百里追殺大耳賊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46章 趨虎吞狼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215章 李儒的戰略眼光第228章 老將VS猛將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158章 劫營之戰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
第490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9章 李傕破長安第40章 強搶民女的嚴重後果第454章 先殺臥龍諸葛亮第202章 大戟士1第264章 武將的終極目標第441章 聞君有白玉美人第129章 殺入河套第281章 現學現賣戰曹操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86章 烈火燒營第286章 坐看劉備吞東吳第328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2第184章 袁尚逆襲第160章 連夜追殺第494章 騙術的最高境界第228章 老將VS猛將第416章 石城之內布戰局第397章 廣陵城下的混戰第373章 諸侯怒血流千里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442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477章 須臾之間定生死第162章 時機不到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132章 水軍出動第234章 火燒曹仁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460章 古來英雄今何在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27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79章 出賣盟友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44章 進退兩難的王當第455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1第312章 殺氣瀰漫的戰場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349章 大戰之前的試探第408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458章 趙雲意氣丟青釭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169章 運氣制勝第34章 天下如棋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492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1第204章 全軍覆沒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2章 沒準備好的穿越第110章 斬草除根第307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3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113章 揚湯止沸第199章 三條戰線第381章 李重的文治武功第12章 好人糜芳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46章 三分天下勢已成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154章 貨比兩家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452章 司馬懿水淹江陵第310章 退避三舍難曹操第34章 天下如棋第42章 報應來了第64章 孫策的死因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457章 撲朔迷離的戰場第131章 洛神駕到第393章 月色下江邊鏖戰第27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247章 亡命之徒2第425章 大霧將起水戰來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00章 馬孟起暗自離心第207章 趙雲走馬刺文丑第471章 漢水河畔的廝殺第178章 神醫華佗第164章 攻守變換第440章 茫茫雪原葬雄兵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433章 怒火滔天勢掩城第377章 百里追殺大耳賊第426章 大型水戰的慘烈第46章 趨虎吞狼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208章 小人物大手筆第215章 李儒的戰略眼光第228章 老將VS猛將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414章 連弩之間的對決第158章 劫營之戰第301章 甘寧逆襲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