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 荒山野叟

1067 荒山野叟

“諸位,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捲入這場大戰中。非是我膽小怕事,要知道,北面的司馬懿還在虎視眈眈,咱們彝陵等於是三面臨敵。我的想法是,目前還是保持原狀,奉行一貫的不結盟政策,不要輕易改變。”王寶玉道。

“寶玉,我相信江東與彝陵無害,劉備卻不可不防。”陌千尋急切的說道。

“若是戰事一起,難保江東不會對彝陵起念,以拒劉備。”賈織綱道。

“若說是香王妃在此無關大礙,孫權甚孝,難不成置吳國太安危於不顧嗎?”陌千尋反問道。

“彝陵和江東皆不會傷及國太與郡主,這與是否攻城無關。”賈織綱信誓旦旦。

兩個人又因此爭辯了起來,王寶玉擺了擺手,說道:“不管怎麼說,劉備不動彝陵,我不能跟他翻臉。按照文姬的說法,設立界碑,昭示我的意圖。只不過,這界碑要多設幾個,從彝陵沿路一直設立到襄陽,這一塊領域,兩方兵馬都不可進入,否則,咱們也不用客氣。”

十分了解劉備心思的陌千尋,還是不放心,但見王寶玉態度堅決,只好點了點頭,說道:“若是如此,可將襄陽兵馬分成十路,沿途設營,一旦彝陵有危,一則可以救援,再則猶可棄彝陵,退守襄陽。”

“好,就依太尉之計。”王寶玉點點頭。

散會後,陌千尋立刻派人着手辦理此事,很快便從彝陵到襄陽,設立了無數的界碑,就跟現代的公里樁似的,隔一段便有一個,上面醒目標註“漢興王屬地,不可擅入!”

這樣就擴大了防禦範圍,只要第一塊界碑處出現了異常,報信及時的話,還是有準備餘地的。

儘管如此,陌千尋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大半夜在樓道里走來走去,長吁短嘆,直到天明之時,倒也想到了一個主意。雖然有點對不住老朋友,但綜合得失,這是最好的辦法。

陌千尋所做的,正是派人火速給諸葛亮送去了一封信,信中的內容很簡單,首先轉達王寶玉的想法,還和以前一樣,保持中立,跟誰也不結盟,讓劉備儘可放心。另外,陌千尋在信中還提及,此時征討江東並不合時宜,理應聯兵北上討伐曹丕,你已貴爲丞相,當召集文武大臣一起面聖,極力勸說纔是。

陌千尋這麼安排,自有他的用意,這封信其實是寫給劉備看得。陌千尋吩咐信使故意裝出鬼鬼祟祟的樣子,最好在見到諸葛亮之前,要讓劉備發現纔好。

說起來,以陌千尋的才能,根本不懼劉備的大軍,且不說彝陵和襄陽的防禦能力如何,打不過之時還有江東幫忙,勝算比較大。

陌千尋最擔心的還是諸葛亮,作爲曾經的好朋友,他深知諸葛亮的才智絕非常人可比,若是此人一同前來,勝負當真不可預料。

更何況諸葛亮對劉備一向忠心耿耿,隱忍多年無怨無悔,甚至私下一句怨言都不曾聽到,難保其不會捨棄私情而從了所謂的忠君大義。

最終,陌千尋的這封信,如嘗所願的落在了劉備的桌子上。

劉備看完之後心情很是不爽,原本他就對諸葛亮疑心重重,思索再三,最終做出了決定,此次東征,不帶着諸葛亮一同前往。

當然,這是劉備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

這封信劉備到底也沒交給諸葛亮,只當做從未發生。而諸葛亮對此事毫不知曉,還在和衆人聚在一起,爲了如何勸說劉備不要東征孫權而苦思良策。

“丞相,我年幼之時,曾受青城子李意點撥,方有今日。我等既然苦勸無果,何不請仙師出山,勸說陛下一二?”時任光祿大夫的譙周建議道。

“只恐聖上心意已決,未必肯聽。”諸葛亮道。

“仙師通曉吉凶禍福,若以前因後果告之,或許可以說動陛下。”譙周道。

“也罷,權且一試吧!”諸葛亮點了點頭,隨即上書劉備,以大軍即將啓程,當占卜吉凶爲由,推薦青城子李意。

不得不說,劉備本人還是相當迷信的,這也是古人的通病。不過,劉備懷疑諸葛亮的用心,對這個所謂的神仙李意,懷了一份戒心。

劉備下了一道詔書,派人去青城山宣李意前來覲見,希望仙師儘快啓程,莫要耽誤大軍出發的吉時。

李意一見詔書,大爲不滿,請人就應該低調謙卑一些,這分明帶着強迫的味道。

但李意到底還是來了,劉備一看此人長相就不太喜歡。李意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無比,筋骨突出,像是一截長滿疙瘩的藤蔓。年齡多大,根本看不出來,反正已經很老了,此人還長了一對藍眼珠,稀落落的鬍鬚是紫色的。

碧眼紫髯,說的是孫權,而李意也有這些特徵,顯然讓劉備感覺很彆扭,容易胡思亂想。

李意揹着手立在下方,也不叩拜,劉備更加不滿,冷聲問道:“來人可是李意?”

“正是青城子李意。”李意傲氣的說道,又問:“不知陛下宣召荒山野叟前來,有何吩咐?”

“我曾與關羽、張飛義結金蘭,誓同生死,今日二弟被孫權所害,我欲東征孫權,不知吉凶如何?”劉備語氣稍稍和緩了一些,問道。

“一切自有天數,何須再問?”李意不客氣的說道。

劉備的鼻子都快氣歪了,徹底寒下臉來,命令道:“朕讓你言,自不可推辭。”

“如此,取筆墨來。”李意道。

劉備以爲這種世外高人,會寫下所謂的預言詩,便名人取來了筆墨白絹,李意看了半天劉備,落筆如飛,很快畫了一個躺倒在地的人形圖像,隨後,他又畫上了幾個人,正在挖土,最後,又在上方寫下了一個大字,白!

畫完這些,李意好像是忘記了什麼,隨後又在畫作右側簽上了大名,青城子李意畫!

劉備愣愣的看着這幅畫,終於怒不可遏,厲聲問道:“狂叟,朕命你占卜吉凶,你卻作畫戲弄,眼中還有朕嗎?”

1015 虎侯血淚1697 據爲己有1895 三國使者356 南郡之爭308 深究無益1157 八陣1116 收爲己用1286 大局爲重1474 傾心交付609 陰謀破產1812 腳踩美酒670 奇醜無比910 異想天開1326 物盡其用921 趁勝追擊244 槍挑二將1186 託孤之重1514 多情傷人089 入夜宵禁2304 欺君罔上2197 搬弄是非1863 難救其罪472 城門決鬥2388 樂不思蜀1439 不屈外邦1455 兵進梵音459 不肯罷休556 爲子孤守1158 迷陣難出701 恩威並施897 歲月遲知2340 品苦爲甜750 火山旅1426 炮擊敵將129 廢墟吶喊781 雞肋退兵1649 一件不留638 形式逆轉2152 蛇蟲阻路397 重情重義1218 一場因果2401 翹首以待994 仇人見面1232 互贈禮物2256 逆天變局1852 傾囊相助241 日後好相見1533 謀無遺策591 責杖罰俸2068 撕開幽冥805 大敗鮮卑811 蟲咬之懼2352 混吃不死390 迷路山中1937 開顱手術628 救命之信366 納城投降436 顏面盡失625 割須棄袍2298 偷襲長沙1618 天花亂墜1546 大風大浪1018 恭迎公主728 生死攸關1789 奪路狂奔1791 哀鴻遍野1002 更改年號311 隔江對峙2093 彼岸花開020 白衣女子1862 素昧平生703 順承天意1866 一見鍾情1645 另有隱情1582 太過輕財1284 撲朔迷離1012 趁虛而入1941 水漫武都1282 強攻關隘624 全線敗退2004 建立祠堂1359 收發自如2407 凡人一曲2272 蜀漢歸降2437 有備無患1547 荒島求生2124 勿生雜念1655 狂暴風沙605 馬超起兵2179 悽苦相依1042 同仇敵愾1872 親情無價311 隔江對峙1531 掌摑逆兒1344 皈依梵音2364 又見周郎1275 品行頗佳993 虛與委蛇1169 功比蕭何2090 不良前科
1015 虎侯血淚1697 據爲己有1895 三國使者356 南郡之爭308 深究無益1157 八陣1116 收爲己用1286 大局爲重1474 傾心交付609 陰謀破產1812 腳踩美酒670 奇醜無比910 異想天開1326 物盡其用921 趁勝追擊244 槍挑二將1186 託孤之重1514 多情傷人089 入夜宵禁2304 欺君罔上2197 搬弄是非1863 難救其罪472 城門決鬥2388 樂不思蜀1439 不屈外邦1455 兵進梵音459 不肯罷休556 爲子孤守1158 迷陣難出701 恩威並施897 歲月遲知2340 品苦爲甜750 火山旅1426 炮擊敵將129 廢墟吶喊781 雞肋退兵1649 一件不留638 形式逆轉2152 蛇蟲阻路397 重情重義1218 一場因果2401 翹首以待994 仇人見面1232 互贈禮物2256 逆天變局1852 傾囊相助241 日後好相見1533 謀無遺策591 責杖罰俸2068 撕開幽冥805 大敗鮮卑811 蟲咬之懼2352 混吃不死390 迷路山中1937 開顱手術628 救命之信366 納城投降436 顏面盡失625 割須棄袍2298 偷襲長沙1618 天花亂墜1546 大風大浪1018 恭迎公主728 生死攸關1789 奪路狂奔1791 哀鴻遍野1002 更改年號311 隔江對峙2093 彼岸花開020 白衣女子1862 素昧平生703 順承天意1866 一見鍾情1645 另有隱情1582 太過輕財1284 撲朔迷離1012 趁虛而入1941 水漫武都1282 強攻關隘624 全線敗退2004 建立祠堂1359 收發自如2407 凡人一曲2272 蜀漢歸降2437 有備無患1547 荒島求生2124 勿生雜念1655 狂暴風沙605 馬超起兵2179 悽苦相依1042 同仇敵愾1872 親情無價311 隔江對峙1531 掌摑逆兒1344 皈依梵音2364 又見周郎1275 品行頗佳993 虛與委蛇1169 功比蕭何2090 不良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