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撤離樊城

230 撤離樊城

大軍主攻的還是北門,關羽指揮大軍,到此時爲止,發起的攻擊不下幾十次,但每一次都被城上的官兵頑強的擊退。

遍地的弓箭、滾木和石頭,和一灘灘的血跡,附近的一個小山旁,凸起了無數的小土丘,裡面掩埋的都是士兵的屍體。

“寶玉,你因何來此?”坐在小車中的諸葛亮,一見到王寶玉,眼中還帶着一絲亮光,以爲王寶玉又來傳達九天玄女娘孃的英明指示來了,要是再打個勝仗的話……

“我也不願意來,是徐庶剛剛來過。”王寶玉道。

“哼,定是替曹操當說客,賣弄口才。”諸葛亮一猜便猜到了。

“是的,說是曹操希望皇叔能夠放下武器,速速投降,爭取寬大處理。”

“不可理喻,徐庶此人枉費主公之前善待有加,今已然非我友也!”諸葛亮臉上頓時露出不悅之色,又問:“他現在何處?”

“他知道這事兒不可能,在咱們家吃了頓飯,就拍屁股走了。”王寶玉道。

“走了更是耳根清淨。”

“徐庶還帶來了一個消息。”

“說!”

“他讓我傳話給你,曹軍現有三十萬人,西涼起兵十萬,張魯起兵五萬,其他諸侯加吧起來,曹軍的總兵力要達到五十萬,他讓你及早做準備。”王寶玉道。

諸葛亮驚得一下子從車上站了起來,雖然和徐庶現在各爲其主,彼此也會嘲諷上幾句,但徐庶的爲人諸葛亮還是清楚的,驚心的說道:“那西涼兵馬,一貫驍勇善戰,如此看來,樊城絕難保矣,快隨我去大帳面見主公。”

“我不去!”

“十萬火急!”

“你自己去就行唄!”

“哎,恐主公疑慮我與徐庶暗中私通。”

“活得這麼小心有意思嗎?我就不怕被懷疑與曹操的人私通啦?”

“你尚且好些!”諸葛亮拉起王寶玉,直接向着大帳中跑了過去。

劉備依舊穩如泰山的在帳中喝茶,笑眯眯的跟王寶玉打招呼,上來就說道:“寶玉,別駕一職,對你而言,實爲大材小用,且容日後再謀高位。”

王寶玉知道劉備這是拉攏人心的話,卻也只好拱手道:“謝過皇叔,我這個人不成器,不堪重用。”

諸葛亮也不管他們之間的客套,將徐庶來到的消息,跟劉備講了一番,驚得劉備也差點打翻了茶碗。

“主公,樊城只怕難保,還是速速打算。”諸葛亮道。

“離開樊城,我等並無一城一地,又該去向何處?”劉備嘆氣道。

“直奔江陵!”

諸葛亮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可是,劉備還是猶豫了,說道:“江陵城小,怕無法容下太多人。”

“幾萬兵馬也容不下?”王寶玉多嘴的問道。

“成大事者,必以人爲本,豈能丟棄樊城新野百姓不顧?”劉備道。

如今新野的百姓也到了樊城,加起來足有十萬人之衆,加上兵馬三萬人,一下子涌入江陵,還真是不一定能消化得下。

“主公,曹操定然不會殘害樊城百姓,不如暫且留下,日後再做打算。”

“棄百姓如同割我股肉,我於心不忍。”

“只是拖家帶口,勢必會影響行程,如若曹兵追上,危矣……”

諸葛亮的話還沒說完,劉備的臉立刻陰了下來,固執的擺手道:“我意已決,此事不必再議!”

後世對於劉備此舉褒貶不一,但在王寶玉看來,雖然距離曹操有一段距離,曹兵若要追過來,也有一定難度,但不能不說,劉備這種愛民如子的舉動,是存在巨大風險的。劉備除了皇叔的身份,天時地利皆不佔,唯有“人和”之譽名滿天下,也絕非都是裝出來的。

諸葛亮也爲難了,想了想又說道:“主公,若是顧及樊城百姓,那就速速讓百姓撤離,笨重傢什一應扔掉,一旦大軍殺來,只怕跑不及也。”

“如此也好,放風出去,只道曹軍大兵已經臨近,樊城撤離,同時以退爲進,許能將蔡瑁誆出城來。”劉備思量了一下,倒是有了一計。

“皇叔,我先回收拾一下,隨百姓撤離。”王寶玉不想在這裡呆,拱手道。

“此等小事兒,自不需寶玉親自動手,既然來了,就伴在我身邊吧!”劉備卻突然如此說道,明顯不想放王寶玉走。

王寶玉的心裡咯噔一下,難不成劉備想要對自己動手了,好像也不對,這時候正是用人之際,他應該不會這麼做。

劉備見王寶玉的臉色有點不對,笑眯眯道:“寶玉,你乃天上福星下凡,便讓我也沾一些福氣吧!”

我靠,還是這事兒,劉備這是料定老子不會死,把自己當成吉祥物了。

“皇叔福澤深厚,只怕我反而要借皇叔的光。”

“也是一樣,總之,不要離開此地。”劉備不容置疑的說道。

出了大營,王寶玉十分鬱悶,心裡將劉備罵了不知道多少遍,早知道這樣,就應該讓別人來,幹嘛又攪進了這攤渾水裡。

“先生,都怪你,這回我又掉到套裡出不來了!”

等諸葛亮一出來,王寶玉忍不住就上前抱怨,但他只對王寶玉說了一句“莫要多言”,便又急匆匆的去了前方,去跟關羽商量接下來要做的事宜。

搬走一座城中的百姓,不是一件小事兒,諸葛亮派人回城進行了好一番動員,只說曹操如何殘暴,離開樊城的諸多好處,老百姓們大部分都是劉備的忠粉,一呼百應,自然都聽劉備的,終於放棄了堅守的念頭,但依然有部分老幼婦孺堅持不肯離開,說是故土難離,逃亡艱辛,與其客死他鄉,不如死在自己家裡。

死活不走的也管不了那麼多,掌管水軍的關羽,派出百艘戰船,日夜運送百姓,足足忙乎了三天,纔將百姓們運送到漢江南岸,一時間,江岸之上,大小車輛數千,挑擔揹包者不計其數,隨即紛紛向着襄陽而來。

就在此時,曹操聞聽徐庶回報劉備不肯投降後,立刻率軍起程,一路小心翼翼,過了博望坡和新野,直奔樊城而來。

476 加強防範430 爲其立傳1211 明君中上2315 龍尊來訪1329 勝之不武216 的盧狂奔605 馬超起兵1440 蓬頭垢面2129 神女峰1738 石火之戰855 炮轟邪馬臺809 血戰獸羣1760 黃沙狂魔941 挑飛戰馬1615 夜遊鳴沙1877 人鬼殊途2330 本性圓明286 認錯人2038 不堪其擾1373 關索歸來266 瞧個仔細458 又來討要1871 夫妻分離871 第一富賈451 所向披靡014 九天玄女2008 通天之路2309 北斗之耀544 莫犯禁忌1621 刺殺行動540 美的過火1051 閒敲木魚597 通敵作亂1757 泰西封1768 避開聖城029 贈書同塌107 不如捨棄1727 嫁禍於人1620 女宿當值2392 各有所思1199 何時稱帝1089 管輅做官073 教書匠522 最牛房車1492 化蝶而去2224 雙帝之爭611 延綿生息2244 恨如潮水1447 雍丘太守004 重返年輕834 風雲大陣695 榮加九錫2241 臨行遲疑1453 早有圖謀096 恨無紅顏1813 坦誠相待1149 擊散無形005 臥龍先生325 相交甚篤950 鼓譟其軍1085 兵到用時1340 客死他鄉032 醉臥鸚鵡洲971 白衣渡江1305 姓氏獨特1594 莫要說笑1679 龜茲聖王237 將星隕落1390 孤城三載1419 三江城539 初見甄宓1167 因果牽連2216 火燒浮橋832 惱辱其嫂497 通行令牌1577 雙槍退敵335 七星臺2132 平定劉胄195 任選一地1511 逍遙散人601 眼不見爲淨1635 開渠引水1716 災星現世1932 另有因由2444 彝陵十二釵1887 父子同敗2030 最佳試煉681 生子當如仲謀1208 闖進三關617 暗箭傷人745 從長計議731 招降二將855 炮轟邪馬臺1275 品行頗佳933 疏於防衛1982 失去庇護2343 只能仰望612 無稽之談2111 迴歸陽界1984 不戰自降
476 加強防範430 爲其立傳1211 明君中上2315 龍尊來訪1329 勝之不武216 的盧狂奔605 馬超起兵1440 蓬頭垢面2129 神女峰1738 石火之戰855 炮轟邪馬臺809 血戰獸羣1760 黃沙狂魔941 挑飛戰馬1615 夜遊鳴沙1877 人鬼殊途2330 本性圓明286 認錯人2038 不堪其擾1373 關索歸來266 瞧個仔細458 又來討要1871 夫妻分離871 第一富賈451 所向披靡014 九天玄女2008 通天之路2309 北斗之耀544 莫犯禁忌1621 刺殺行動540 美的過火1051 閒敲木魚597 通敵作亂1757 泰西封1768 避開聖城029 贈書同塌107 不如捨棄1727 嫁禍於人1620 女宿當值2392 各有所思1199 何時稱帝1089 管輅做官073 教書匠522 最牛房車1492 化蝶而去2224 雙帝之爭611 延綿生息2244 恨如潮水1447 雍丘太守004 重返年輕834 風雲大陣695 榮加九錫2241 臨行遲疑1453 早有圖謀096 恨無紅顏1813 坦誠相待1149 擊散無形005 臥龍先生325 相交甚篤950 鼓譟其軍1085 兵到用時1340 客死他鄉032 醉臥鸚鵡洲971 白衣渡江1305 姓氏獨特1594 莫要說笑1679 龜茲聖王237 將星隕落1390 孤城三載1419 三江城539 初見甄宓1167 因果牽連2216 火燒浮橋832 惱辱其嫂497 通行令牌1577 雙槍退敵335 七星臺2132 平定劉胄195 任選一地1511 逍遙散人601 眼不見爲淨1635 開渠引水1716 災星現世1932 另有因由2444 彝陵十二釵1887 父子同敗2030 最佳試煉681 生子當如仲謀1208 闖進三關617 暗箭傷人745 從長計議731 招降二將855 炮轟邪馬臺1275 品行頗佳933 疏於防衛1982 失去庇護2343 只能仰望612 無稽之談2111 迴歸陽界1984 不戰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