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昭告稱王

1041 昭告稱王

衆人一片譁然,孫權此行的目的竟然是爲了這件事兒,諸雄應該都不喜歡王寶玉稱王的,沒想到孫權竟然如此開通。

“寶玉,我以爲,目前昭告稱王不可。”陌千尋道。

“爲什麼啊?”

“江東自不會危及彝陵,但劉備、曹丕絕不會善罷甘休,若是正式稱王,也要取下南郡才行。”陌千尋道。

張紘等人也紛紛點頭,看法基本一致,王寶玉嘆氣道:“我本人對稱王毫無興趣,更願意跟大夥做兄弟,好好守住一塊沒有戰火紛爭的地方。但是,孫權放出話去,如果我不稱王,他一定會盡起江東大軍,前來攻打。”

“這個孫權,好生霸道!”黃月英不滿的嘟囔了一句,好吃好喝好招待,還精心安排歌舞,孫權做事真是不地道。

女人們基本都是這個態度,孫尚香臉上又掛不住了,可是事實擺在眼前,沒法再爭辯,沮喪道:“兄長怎可如此?”

“有郡主在此,孫權也敢興兵?”黃月英不太理解。

“唉,孫權怎會因親情置整個江東於不顧,他既然親自開口,此事定然無可挽回。”陌千尋嘆了口氣。

“哼,他若如此,我便不認他這無情無義的兄長。”孫尚香心寒的同時,也爲自己找了個臺階。

“寶玉,我方難以跟整個江東抗衡,當下看來,只有順孫權之意,昭告稱王。”一直沒表態的賈織綱開口道。

“以老臣對江東瞭解,此事定然非議過多,孫權也是迫不得已,其內心並不想與寶玉爲敵。”張紘分析道。

“真心也罷,假意也好,既然孫權親口對寶玉提及,想必早有打算。”賈織綱再次拱手:“若眼下不稱王,江東定會即刻攻打彝陵。而若是稱王,則還有緩和準備的餘地。”

陌千尋一心想着讓王寶玉稱王,只是仍然憂心不已:“上庸屯兵五萬,秭歸、白帝、臨江、綏定各處兵馬亦有五萬,屆時劉備定然興兵也。”

“或許不足畏懼,若劉備來攻,江東定會起兵支援。”一直不說話的蔡文姬,開口道。

“文姬所言有理,但若江東置身事外,我方必然危矣!”陌千尋道。

“只怕孫權並非此一個條件。”蔡文姬看着王寶玉道。

“沒有,就這一個條件。”王寶玉當着衆人,沒說第二個條件,這種事兒不便當着大家談論。

衆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但是每個人內心都是不平靜的,最終由陌千尋打破平靜,顫聲道:“也罷,稱王便稱王。寶玉,我有一言,你必要聽從。”

“我聽你的。”王寶玉鄭重點頭。

“今時稱王,最大隱患當屬劉備。孫權已然歸附曹魏,接受其吳王封賜,我方若想不被劉備當做勁敵,當打出光復漢室之名,如此,劉備之疑心可去大半。”陌千尋道。

衆人紛紛點頭,覺得這話非常有道理,也具有可行性。王寶玉本人最討厭談什麼光復漢室,漢朝有沒有跟他一毛錢關係也沒有,雖然劉協是他的親舅舅。

眼下之際,不這麼說,又如何跟劉備交代?劉備一直打着光復漢室的旗號,纔有瞭如此的地盤,現在漢朝滅亡了,他定然還會借這個由頭,起兵征伐曹丕。算了,就這麼幹吧,先保全自己再說。

主意已定,王寶玉說道:“就按照軍師的意見,咱們也扛起光復漢室的大旗,反正曹丕也得罪了,根本不用怕。”

“既然孫權已歸附曹魏,我們今與曹魏爲敵,會不會反而引來江東討伐?”張紘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孫權降魏,不過是權宜之計,定不會受曹丕左右。”陌千尋道。

大家商議妥當,賈織綱隨即書寫昭告天下的詔書,上面寫道:值建安二十五年冬歲,曹魏篡漢,社稷不存,其罪昭然,人神共憤!欽命漢興王,今昭告天下,願廣納四海之義士,剷除奸佞,重整漢室江山。

隨後,王寶玉命令將此詔書抄錄若干份,蓋上了新刻的漢興王大印,分別送往各地。同時宣佈,將彝陵定爲漢興王的王都。

糾結過後是欣喜若狂,衆人激動不已,雖然前途坎坷,吉凶未知,但是王寶玉終於正式稱王了!彝陵百姓也是歡欣鼓舞,因爲彝陵城的行政級別又高了一大截,地皮更值錢,戶口更金貴,好得不能再好了。

王寶玉高調宣佈稱王,舉起光復漢室的大旗,震驚了整個華夏。

身在許都的曹丕,正在商議立誰爲皇后的事情,正室爲美貌的甄宓,還爲自己生了兒子,但不知從何時起,夫妻兩人就產生了難以跨越的隔閡,曹丕甚至好幾年沒到她房間去了。

反而有兩個偏房,出身高貴,才貌都還不錯,也都替曹丕生兒育女,關鍵是還和他一條心。而甄宓究竟心裡在想着什麼,就像是她絕佳的外面一樣,掩飾的太完美,怎麼也看不透。

所以,曹丕雖然稱帝,別說是冊封甄宓爲皇后,甚至妃嬪都不是,依舊還是以前的夫人身份,反倒是落在了那些侍妾後面,足可見他對甄宓已再無當日恩情。

皇后人選還沒確定,又有人自立爲王,曹丕頓時沒了立後的心情,震怒之餘,憂心不已。

“皆言王寶玉並無雄心,如今悍然稱王,公然與朕作對,又當如何?”曹丕氣得將案臺拍得山響。

鍾繇低下了頭,不敢說話,他實在搞不懂,只有兩座城池的王寶玉,爲何要擅自稱王,還要光復漢室,這不是找死嘛!

“聖上息怒,王寶玉稱王,或許另有緣由。”賈詡道。

“其意昭昭,其心可誅。”曹丕道。

“定是江東孫權意欲興兵彝陵,王寶玉謀取自保,稱王反魏,向劉備示好。”賈詡道。

賈詡的話,讓曹丕的氣消了不少,又問:“若孫權並無此意,豈不任由王寶玉那廝發展,終成大患。”

“臣向聖上舉薦一人,可令其統兵南下,過淮水,駐平春,若孫權久而未動,即可對王寶玉予以征討。”賈詡道。

“不知太尉所言何人?”曹丕感興趣的問道。

208 狹路勇勝185 福星高照1070 惱生殺心1702 受寵若驚1181 槍射司馬2048 蛇口拔鬚956 鎩羽而歸1217 滴血結義251 沒摔孩子147 信口雌黃1748 躁動不安465 不做僕人1608 異象紛紜860 不能放行2215 能屈能伸382 夜半襲營284 薑桂之性633 確有疑心1790 血戰東城1793 甘做喉舌2412 牌局戰場1999 冥頑不化1107 親情所累969 欲遷帝都2229 本命燈滅2109 神力通天174 高人指點109 騎驢過橋1816 學者風範1681 誘敵入谷1663 走出沙海010 用腦過度2344 佛門護法361 勇戰三將1892 鐵箭難敵366 納城投降1004 攻城失利2057 但留三分153 不知我心602 軍師祭酒049 烤全羊770 御虎天神475 絕影刀王2155 斷其一臂230 撤離樊城361 勇戰三將122 醉臥香閨530 箭法通神211 只爲不戰2391 四人麻將1812 腳踩美酒2094 悽然相望023 吹笛小童382 夜半襲營565 文姬歸來248 淳于三兄弟981 索命之信084 狼行千里203 勁敵浮出1151 高士鬥法118 貂蟬之物2310 以身作則2155 斷其一臂1568 斯拉夫王782 清官崔琰091 綸巾鶴氅1488 星月禪樓1296 拋石渡江919 拼死護主292 採桑瘦1705 禍情之物499 不該輕棄878 不可外傳271 泛舟長江164 黃口小兒346 麥熟籽落2304 欺君罔上2257 揭穿謊言1323 破壁而出1498 破涕爲笑632 開宗立派2099 接連中計2106 巨人搏擊1563 玄龜現身2237 滴水延續184 舔犢情深019 遭遇強盜2303 命懸一線913 征伐漢中273 昔日戀人2376 再次破滅1811 赦免更名540 美的過火818 雪上加霜2400 四友再聚1425 幻影魔刀2334 離火海蛟2344 佛門護法1385 驚走蠻兵498 願意代勞
208 狹路勇勝185 福星高照1070 惱生殺心1702 受寵若驚1181 槍射司馬2048 蛇口拔鬚956 鎩羽而歸1217 滴血結義251 沒摔孩子147 信口雌黃1748 躁動不安465 不做僕人1608 異象紛紜860 不能放行2215 能屈能伸382 夜半襲營284 薑桂之性633 確有疑心1790 血戰東城1793 甘做喉舌2412 牌局戰場1999 冥頑不化1107 親情所累969 欲遷帝都2229 本命燈滅2109 神力通天174 高人指點109 騎驢過橋1816 學者風範1681 誘敵入谷1663 走出沙海010 用腦過度2344 佛門護法361 勇戰三將1892 鐵箭難敵366 納城投降1004 攻城失利2057 但留三分153 不知我心602 軍師祭酒049 烤全羊770 御虎天神475 絕影刀王2155 斷其一臂230 撤離樊城361 勇戰三將122 醉臥香閨530 箭法通神211 只爲不戰2391 四人麻將1812 腳踩美酒2094 悽然相望023 吹笛小童382 夜半襲營565 文姬歸來248 淳于三兄弟981 索命之信084 狼行千里203 勁敵浮出1151 高士鬥法118 貂蟬之物2310 以身作則2155 斷其一臂1568 斯拉夫王782 清官崔琰091 綸巾鶴氅1488 星月禪樓1296 拋石渡江919 拼死護主292 採桑瘦1705 禍情之物499 不該輕棄878 不可外傳271 泛舟長江164 黃口小兒346 麥熟籽落2304 欺君罔上2257 揭穿謊言1323 破壁而出1498 破涕爲笑632 開宗立派2099 接連中計2106 巨人搏擊1563 玄龜現身2237 滴水延續184 舔犢情深019 遭遇強盜2303 命懸一線913 征伐漢中273 昔日戀人2376 再次破滅1811 赦免更名540 美的過火818 雪上加霜2400 四友再聚1425 幻影魔刀2334 離火海蛟2344 佛門護法1385 驚走蠻兵498 願意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