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劉備稱帝
府宅內冷冷清清,也不見個人影,劉備在簡雍的陪同下,總算是找到了諸葛亮的住處。諸葛亮果真躺在病牀上,頭上纏着一塊布,嘴裡還哼哼着,一副患病十分痛苦的樣子。
比較另類的是,諸葛亮的大牀就在屋子的正中,後面是一道長長的簾子,擋住了半間屋子。
“軍師,怎就突然染疾?”劉備裝模作樣的疾步上前探視,並拉住了諸葛亮的手。
“憂心如焚,只恐命不久矣!”諸葛亮嘆息道。
“所憂者何事?”劉備意外的問道。
“臣蒙大王三顧茅廬而出,相隨至今,忠心不二;今大王擁兩川之地,不負當年臣之夙願。今曹丕篡位,漢室將傾,文武百官,皆願尊劉滅魏,共舉大事。大王執意不肯,衆官皆有怨心,早晚必散,到時曹魏來攻,兩川難保,安得不憂?”諸葛亮淚眼朦朧的說道。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劉備也沒隱瞞的說道:“非我一再推阻,唯恐天下議論耳!”
“大王貴爲漢室苗裔,名正言順,何來非議?且人生在世,莫不是譭譽參半,何懼市井流言?大王所言,亮實難苟同!”
諸葛亮氣哼哼的,口氣也十分強硬,換以前劉備肯定早就惱了。但是在此時,劉備聽來卻格外動聽,他要的就是這種高亢的支持,於是握住諸葛亮的手更緊了,幽幽道:“我已年邁,雖有此心,但數子皆不成器,如何放心得下身後之事?”
“難不成大王爲了一己私利,一家之安,而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嗎?亮當真看錯了大王!”諸葛亮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孔明何出此言!”劉備眼淚汪汪的說道:“昔日臥龍崗初見軍師,俊雅超羣,見識卓著,相見恨晚。這些年來,軍師伴我所有,不離不棄,我瞭然胸中。”
“若大王真信得過,聽臣一言,若違天命,反受天責也!”諸葛亮高聲道。
“唉,等軍師病癒,再行此事不遲。”劉備看似勉爲其難的說了一句。
“大王應允了?”諸葛亮眼睛一亮,忙不迭的問道。
“爲天下蒼生,漢室延續,只能如此了。”
聞聽此言,諸葛亮立刻撤掉頭上的布條,光着腳從牀榻上下來,伸手一拉布簾,後方竟然擁擠着立着數百位官員,紛紛撫着胸口喘着粗氣。原來,他們早就等在這裡,爲了不讓劉備發現,人人都屏住呼吸,差點就缺氧了。
諸葛亮帶頭屈膝跪下,朝着劉備叩拜道:“文武百官皆在此地,大王既然已經應允,但請擇日舉行大禮!”
“但請擇日舉行大禮!”衆人呼聲震天。
劉備嚇了一跳,指着衆人,裝出苦笑的樣子道:“陷孤於不義,皆卿等也!”
“大王當言而有信,懇請恭行大禮。”諸葛亮道。
劉備默默的點了點頭,壓制着心頭的狂喜,嘆息着轉身離去。
衆人紛紛鬆了一口氣,能輕鬆搞定了劉備,諸葛亮的智謀確實高人一等,讓他們深感嘆服。
接下來,諸葛亮讓譙周負責築壇於成都之南,一個星期後,一座百米的九級高臺,修築完工。
在這期間,皇帝所用之物全都準備完畢,這天,正是所謂的黃道吉日,諸葛亮率領百官,手捧龍袍,簇擁着龍輦,來到了劉備的府宅。
“嘿嘿,父親要當皇帝了,甚好!甚好!”正在門口閒逛的劉禪,拍着巴掌嘿嘿笑道。
衆人都無語,劉備英雄一世,兒子劉禪也是十五六歲的人了,這性情竟然還像個孩子。若是普通人家,這孩子呆萌呆萌的,純潔可愛,可是他老爹可是天子,真不知道等到劉備百年之後,該是一番何等結局。
“軍師,大禮過後是否擺下豐盛宴席?”劉禪嚥着口水眼巴巴的問道。
“退到一邊!”諸葛亮冷着臉道。
“軍師莫要生氣,我去玩了!”劉禪也不惱,看起來倒是有幾分真怕諸葛亮的樣子。
衆人進入府宅,劉備早已梳洗乾淨,幾名僕人小心的爲他換上了量體裁製的龍袍,戴上了十二道珠簾,並雕刻有龍紋的皇冠,這幅打扮的劉備,龍行虎步,霸氣頓顯,天子威嚴。
隨後,劉備大模大樣的出了府宅,坐上了龍輦,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奔祭壇而去。
劉備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祭壇,激動之情無以言表。按照當時的禮儀,劉備先行祭拜天下,隨後,譙周取出了祭文,高聲朗讀起來。
“建安二十六年巳月丙午,皇帝備。敢昭告皇天后土,漢朝天下,歷久長存。昨昔,王莽篡位,光武皇帝誅之,社稷復存,今曹丕凶逆,謀害聖君,罪惡滔天。今劉備劉玄德乃漢室苗裔,躬行天罰,願征討曹丕,再興漢室。天命不可違,祖業不可替,四海不可無主,衆望所歸,皆在備一人。特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執掌四方!”
祭文讀完之後,諸葛亮率衆人登上祭壇,鄭重的奉上皇帝玉璽,劉備接在手裡,一陣嘆息,好像還在猶豫。
衆人都等着劉備發話,但他扭捏一通之後,竟然推辭道:“備無才無德,請擇選有德者受之!”
“哥哥!似你這般扭捏不痛快,只怕那曹丕都要騎到我等脖子上作威作福了!”張飛實在憋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備惶恐,只覺頭上這頂皇冠千斤之重,非是我能承受着。”劉備含着淚指指腦袋。
諸葛亮不由暗自嘆氣,都什麼時候了,還推來推去的,做人也太不實在了。
於是,諸葛亮率衆再度叩拜,說道:“大王平定四海,功德昭昭,漢室宗親,正當即位,今已昭告上天,不可推辭!”
“備……”劉備剛想再推辭幾句,諸葛亮卻帶頭喊來了起來,“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萬歲之聲喊得山響,劉備高高在上,胸中升起萬丈豪情,終於大手一揮,高聲道:“衆愛卿平身,爲不負衆望,備便做了這個皇帝!”
衆人紛紛起身站定,劉備宣佈道:“自即日起,國號仍爲漢,改年號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