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7 草草收場

1537 草草收場

你追我趕,折騰了近一個月,大規模的衝突一直沒有發生。司馬懿波瀾不驚,但張郃耐不住性子,不禁提議道:“大都督,我軍若是分成幾路,可將諸葛瑾逼至江邊,屆時定然將其一舉剿滅。”

“不可,諸葛瑾不比陸遜,用兵極其謹慎,我方若是分兵,或可中其計謀,江邊萬不能去,此地必有兵馬埋伏對岸,到時我方卻將陷入被動。”司馬懿擺手道。

“被此無名之輩戲弄,本將實不甘心。”張郃道。

“將軍此言差矣,諸葛瑾並非是無名之輩。”司馬懿很公正的說道:“想那江東人才濟濟,作爲西蜀諸葛亮的兄長,能夠屹立不倒,深得孫權信任,此人絕對善類,其心機只怕不在你我之下。”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駛來,正是曹真派出的信使,司馬懿連忙詢問情況,信使講,大將徐晃和聖上一天之內,都被王寶玉給抓進了彝陵城,請大都督出兵支援。

張郃和徐晃交情不淺,一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坐不住了,急切的說道:“大都督,即刻起兵彝陵,聖上和徐將軍不能有失啊!”

司馬懿長嘆了一口氣,讓信使返回,說稍整兵馬就去救援。但是,信使走後,司馬懿卻命令大軍返回合淝,根本就不想過去摻和。

“大都督,你此爲何意,身爲臣子,聖上有危,怎可不救?”張郃惱了,大有跟司馬懿翻臉的架勢。

“將軍莫急,那王寶玉乃是重情之人,不會加害徐晃將軍,也不會加害聖上,定將二人放回。”司馬懿道。

“兩軍對戰,勢如水火,何來情分可言?”張郃並不理解。

“若讓將軍帶兵去打彝陵,你可願與王寶玉陣上交鋒?”司馬懿笑問道。

“實不相瞞,當年我與先皇征戰西涼漢中,那王寶玉作爲軍師祭酒,頗有戰功,且心性隨和,從無搬弄是非之舉。讓我手刃他,卻有幾分不忍。”張郃不隱瞞的說道。

“將軍寬心,在我看來,聖上出兵無益,不出幾日,便會率軍撤回,我方今日若是前往,卻讓諸葛瑾有機可乘,只怕合淝將落入江東之手,埋下無盡的隱患。”司馬懿道。

“可是聖上與公明將軍都在王寶玉手上,若有閃失,只怕擔當不起啊。”張郃不無擔心的說道。

“我可承擔一切過錯。”司馬懿信誓旦旦的說道。

經過司馬懿的一番開導,張郃雖然心有擔憂,但還是跟隨他一道,將大軍重新撤回了合淝。司馬懿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對付諸葛瑾上面,晝夜研究策略,但卻對聖上被捉一事絕口不提,張郃焦慮不安,茶飯不思,急得團團轉。

就怕萬一,如果聖上被王寶玉手下大將傷了,也將是震動朝野的大事。徐晃又是當朝名將,等於是魏國柱石,也不能殞命彝陵啊。

好幾次,張郃都想勸說司馬懿,但看他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的表情,張郃還是壓住心頭疑惑,心想着再等上幾天,實在不行,自己可以帶兵先去支援。

大約七天之後,在張郃焦躁的等待之中,那名信使終於又來了,通報了最新的情況。徐晃將軍一路拼殺,帶着聖上從彝陵城成功脫逃,但卻身受重傷,聖上高燒不退,無法再戰,大軍已經向洛陽撤回。

張郃頓時淚溼眼眶,嘆息道:“唉,聖上龍體有恙,只怕是被人在彝陵下了毒手,且公明將軍也受了重傷,實在令人心痛,那王寶玉到底是一幅狠心腸。”

司馬懿對此沒有表態,只是淡淡說道:“將軍,我們也可整肅兵馬,快要回朝了。”

張郃鬱悶的退下,司馬懿面現一絲鄙夷,自言自語道:“徐晃單憑一人之力就能帶聖上逃出彝陵,匪夷所思,定是苦肉計!再世神醫華佗就在彝陵,有令人假死,起死回生之術,區區高燒有何難處?哼,王寶玉如此善於收買人心,只怕大魏早晚落入他的手裡。”

不出司馬懿所料,幾日之後,諸葛瑾唯恐曹真率軍前來支援,帶領大軍退回了江東,又一場合淝之戰就這樣草草收場,未分勝敗。

司馬懿大軍稍作休息之後,隨後也帶領大軍返回洛陽,途經潁川之時,就見一名魏軍服飾的軍人,騎馬飛奔而來。

此人正是被王寶玉放回的鄧艾,在那魚龍混雜的紛亂時代,對這種獨行之人,當然要進行詳細的排查,不能放奸細進入自己的領地。

鄧艾自稱自己是一名小小的監糧官,是從彝陵跑回來的,司馬懿一聽到彝陵的字樣就非常敏感,親自對鄧艾進行了審查。

鄧艾口吃嚴重,但司馬懿極有耐心,大大的功夫耐耐的性子聽鄧艾結結巴巴講述整個過程,沒有放過一處細節。

此時的鄧艾還沒有太多野心,只求自保,將自己如何帶人燒了荊州糧車,又如何被俘,然後被王寶玉放回的前因後果,非常費力的講述了一遍,連十兩黃金以及戰馬的事情也沒有任何隱瞞。

司馬懿吃驚不已,他暗自讚賞鄧艾,敢於孤軍深入,燒掉了王寶玉的糧草,這智謀膽量絕非一般人,但是,更讓他感覺不可思議的是,王寶玉放了鄧艾的交換條件,竟然是希望鄧艾將來回報恩情放了劉禪。

王寶玉常有驚人之舉,也傳出幼時有癲狂之症,一般人聽到這話,都會以爲王寶玉是個神經病。但是以司馬懿的聰明腦袋,綜合判斷王寶玉的智力水平,很快便分析出了一件事兒,那就是今日的蜀漢定將滅亡,似乎還跟這個連句完整話都說不清楚的鄧艾有關。

想到這裡,司馬懿哈哈大笑,難以掩飾一臉的喜悅,既然天命如此,那就順從天意,此後應該將戰略目標,重點鎖定西蜀。

至於鄧艾這個人,司馬懿是非常欣賞的,將他留在了身邊,一邊讓他儘量剋制結巴的毛病,同時警告他,這件事不得對任何人談起。

鄧艾得到重視,當然是言聽計從,從鄧艾的口中,司馬懿聽到他對糧食生產頗有見解,就讓他負責了這方面的工作。

1165 密謀荊州2366 一葉障目492 至死不悔1779 舉過頭頂2141 六字真言1805 談判破裂011 大饅頭098 綠綺紅袖891 世子曹丕625 割須棄袍880 不歸路291 必是謠傳1480 大涅盤寺2249 快樂短暫067 勇背二人252 兵不厭詐1714 嚴酷考驗1610 砍斷手足139 雲長之怒524 算你狠206 草木皆兵1054 避世藉口1208 闖進三關1391 萬里尋女912 備用聖旨1792 汗流浹背1394 錯用名號1989 天然金礦488 顏面何在1873 命中註定431 通敵之臣1027 亂心必誅726 密信勸降2190 與民同憂2046 孤居贖罪687 混元衣2370 通天塔1127 三日三郡2382 愛的堅守2040 再傷一腿568 文化流傳678 請辭魏公2069 六國之相2057 但留三分2377 無關情分1059 英雄歸位972 圍而不戰2048 蛇口拔鬚2324 一步之遙1357 體質突變1106 迷路荒野2004 建立祠堂333 一陽初生2087 黑白雙煞393 不捨告別2378 爬上龍椅2097 按兵不動1874 你若安好463 攆走官員1523 老友重逢2302 大放厥詞995 貓牛大戰119 夢裡散步354 近視眼鏡1846 再過不周517 學做廚師1076 收穫頗豐1067 荒山野叟1107 親情所累2288 抗拒神雷2359 勇將珀執1511 逍遙散人2069 六國之相1837 恭迎媧皇1952 大雨滂沱1279 反覆滲透1664 反覆無常1471 兵貴神速875 兩情相悅1811 赦免更名1500 金丹可成199 兵亂襄陽202 秋風驟起778 得隴望蜀544 莫犯禁忌1754 心神大亂1638 樓蘭聖王822 水淹興樂1017 未來婆母2043 大衍算盤669 太聰明1411 日益高漲1084 顧此失彼774 一樁美事700 背後勢力643 寒冬之憂2202 元嬰入體1932 另有因由240 勸退來敵
1165 密謀荊州2366 一葉障目492 至死不悔1779 舉過頭頂2141 六字真言1805 談判破裂011 大饅頭098 綠綺紅袖891 世子曹丕625 割須棄袍880 不歸路291 必是謠傳1480 大涅盤寺2249 快樂短暫067 勇背二人252 兵不厭詐1714 嚴酷考驗1610 砍斷手足139 雲長之怒524 算你狠206 草木皆兵1054 避世藉口1208 闖進三關1391 萬里尋女912 備用聖旨1792 汗流浹背1394 錯用名號1989 天然金礦488 顏面何在1873 命中註定431 通敵之臣1027 亂心必誅726 密信勸降2190 與民同憂2046 孤居贖罪687 混元衣2370 通天塔1127 三日三郡2382 愛的堅守2040 再傷一腿568 文化流傳678 請辭魏公2069 六國之相2057 但留三分2377 無關情分1059 英雄歸位972 圍而不戰2048 蛇口拔鬚2324 一步之遙1357 體質突變1106 迷路荒野2004 建立祠堂333 一陽初生2087 黑白雙煞393 不捨告別2378 爬上龍椅2097 按兵不動1874 你若安好463 攆走官員1523 老友重逢2302 大放厥詞995 貓牛大戰119 夢裡散步354 近視眼鏡1846 再過不周517 學做廚師1076 收穫頗豐1067 荒山野叟1107 親情所累2288 抗拒神雷2359 勇將珀執1511 逍遙散人2069 六國之相1837 恭迎媧皇1952 大雨滂沱1279 反覆滲透1664 反覆無常1471 兵貴神速875 兩情相悅1811 赦免更名1500 金丹可成199 兵亂襄陽202 秋風驟起778 得隴望蜀544 莫犯禁忌1754 心神大亂1638 樓蘭聖王822 水淹興樂1017 未來婆母2043 大衍算盤669 太聰明1411 日益高漲1084 顧此失彼774 一樁美事700 背後勢力643 寒冬之憂2202 元嬰入體1932 另有因由240 勸退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