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8 主動辭官

2118 主動辭官

曹殷膚白如雪,十分可愛,膝下無子的曹叡對其十分寵愛,經常過去抱着玩耍。這天,一名遊方道士途經洛陽,說有要事求見聖上。

曹叡開恩允許讓其來見,覺得此人就是來討賞的,無非說些小皇子富貴無邊之類的喜慶話。曹叡正在興頭上,也樂得聽到對兒子的祝福之聲,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名道士開口就板着臉搖頭晃腦的說,曹殷這個名字不吉利,反過來的諧音就是陰曹,應該即刻改名。

江湖術士,信口雌黃,曹叡根本不信,勃然大怒,下令誅殺了這名道士。這名道士就是想要點好處,以爲曹叡愛子心切,掏個取名費之類的,最後卻惹來了殺頭之禍。

道士臨死前發出了不甘的詛咒,曹叡終將子嗣無存,江山歸了他人。曹叡聽到後更加惱怒,又命人將道士碎屍萬段,扔到荒郊野嶺,仍然是氣憤難耐。

或許是道士的詛咒靈驗,曹叡最爲疼愛的女兒曹淑,沒過多久就病了,病情還很重。曹叡龍顏大怒,一不做二不休,下令殺光洛陽許都等地的所有道士,一時間城中人人自危,每天都在死人。

無論哪個朝代,宗教都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妖言惑衆的道士確實該死,但不該累及無辜,枉殺人命。陳羣等人苦苦相勸,最終曹叡鬆了口,不再追殺道士,但洛陽許都不許再出現他們的身影,全部驅逐。

卻說諸葛亮木門道射傷張郃之後,帶領大軍返回了成都,劉禪聞聽消息,率領衆人出城相迎,神色激動。

“老臣出了祁山,圍住天水,正當取勝之際,忽承陛下降詔召回,不知有何大事相商。”諸葛亮上來就急忙問道。

劉禪愣住了,摸着後腦勺想了想,半晌說道:“朕思念相父不假,卻未曾降旨。”

諸葛亮臉色一冷,不再言語,回去之後,立刻下令緝拿苟安,但苟安早已不知所蹤,多半是投了魏國。

諸葛亮將自己關在府宅內,足足十日不出,劉禪親自去請也都不管用,朝野上下,頓時人心惶惶。

“丞相,李嚴大人已經在門外站立了半日,一再請求面見。”家僕來報。

“不見。”

又過了一日,家僕來報,李嚴大人一直都在門外站着,不吃不喝不眠,不見到諸葛亮絕不回去。諸葛亮嘆了口氣,終於點頭道:“請李大人進來吧。”

李嚴進入之後,納頭便拜,哽咽說道:“丞相,李嚴死罪。”

“大人何罪之有。”

“不瞞丞相,那份假冒聖旨,正是出自於我,苟安唯恐受到牽連,已經投敵。李嚴罪該萬死,懇請丞相懲罰。”李嚴道。

“大人請起吧。”諸葛亮微微嘆氣,讓李嚴起身坐好。

僕人送上香茶,諸葛亮舉杯道:“皆因我貪功求進,導致國中空虛,民怨四起。深知李大人徵糧不易,還望原諒。”

李嚴頓時哭了,哽咽道:“丞相,兩川已無糧可徵,除非向官宦顯貴下手,如此一來,只恐會有內亂。李嚴着實想不出其他辦法,又無法勸說聖上,只能鋌而走險,冒死僞造聖旨,將丞相調回。”

李嚴說着又跪了下來,含淚道:“李嚴鑄下大錯,無法彌補,無論丞相如何處置,絕無抱怨。”

“孔明考慮不周,令大人爲難。”諸葛亮親自將李嚴扶起來坐好,嘆息道,“當年先帝將聖上託付給我二人,正是看中大人一片忠心,只可惜……”

諸葛亮話沒有說完,李嚴已經明白,說道:“今日聽到丞相的一番肺腑之言,李嚴雖死而無憾,待喝完這杯茶,我便去找聖上領罪。”

“大人爲官多年,怎能不知,假冒聖旨,其罪當誅九族。唉,也罷,此事因我逼糧而起,大人辭官吧,我自會與聖上言明,不再追究。”諸葛亮道。

“謝過丞相。”李嚴如蒙大赦,不住叩頭。

“再過幾年,待此事平息,孔明自會酌情重新重用大人。”

“臣等着丞相。”李嚴聲淚俱下。

趁着稀裡糊塗的劉禪還沒有反應過來,李嚴遞交了辭呈,希望回鄉務農,因爲諸葛亮不上朝,衆人不敢多言,在李嚴的一再懇求之下,劉禪最終答應。

費禕蔣琬等人認爲李嚴此舉是避重就輕,隨後紛紛去找諸葛亮理論,要求諸葛亮嚴懲李嚴,否則將來如何服衆,若人人效仿,天下大亂。

諸葛亮對這些人一通斥責,法不外情,何必趕盡殺絕。衆人卻認爲諸葛丞相向來大公無私,秉公處罰,爲何獨獨在李嚴之事上卻要網開一面。

諸葛亮則說,此事他也有責任,若是大家不服氣,那就連着他一同處置了,豈不更好。衆人無語,最終,此事在諸葛亮的堅持下,不了了之。

諸葛亮在家中呆了近一個月,這才上朝理政,往昔不可追,總結這次北伐失敗的經驗,他開始腳踏實地的抓起了農業生產,在恢復國力的同時,也在爲下一次北伐做準備。

天下紛爭似乎都跟王寶玉無關,但身在其中,也難獨善其身。這天,王寶玉剛到議事大廳,正想跟陌千尋蔡文姬商議一下竟陵的發展問題,上庸太守滿寵便急匆匆的趕來,臉色非常難看。

上來滿寵就噗通跪倒,眼淚汪汪的,由於太過激動,身體瑟瑟發抖,甚至都說不出話來。

“老滿,到底發生了啥事兒。”王寶玉連忙問道。

“回稟大王,老臣要辭官而去,還請大王恩准。”滿寵突然說道。

衆人一驚,面面相覷,好端端的怎麼想着辭官呢。蔡文姬問道:“滿太守,到底爲何,慢慢講清楚。若有招待不週之處,儘管講來,不需遮掩。”

“不瞞大王,犬子滿偉,一直身在北方,不知怎就落在曹洪之手。前日來信,讓我前去,若是不允,只恐死無葬身之地。”滿寵道。

陌千尋一聽就火了,拍桌子道:“滿寵,你怎就犯了糊塗,若是曹洪真想殺你子,豈能等到今日,只怕你去之後,將一併遇害。”

1051 閒敲木魚349 出手相助955 北山燒糧2053 純屬誤判1763 違背規則2223 如影隨形762 拖刀計2292 隨主而投815 魔女之怒967 龐德就義371 逢場作戲2389 華而不實2383 俯瞰江山1848 記憶猶新2136 不見倒影1118 羊質虎皮2113 一夢醒來1825 大神現身2338 羋月太后2201 暗中相助721 借屍還魂401 不戰爲上2405 女皇登基2236 重回江東1195 夫妻團聚1316 滴水之恩2386 忍辱負重1663 走出沙海677 明智之舉185 福星高照1509 三婚在即892 願者上鉤463 攆走官員1932 另有因由1380 威風不減416 鳳舞九天171 大兵圍城2403 大神齊至1282 強攻關隘497 通行令牌2102 夸父追日513 送別情1848 記憶猶新371 逢場作戲133 三顧茅廬276 舌戰羣儒1391 萬里尋女2426 任重道遠2039 英勇赴死2232 征戰不歸2391 四人麻將1792 汗流浹背908 留條後路966 水淹七軍253 雷公轉世1504 再失所愛379 物歸原主105 乘雲觀1164 父女緣薄1732 尼薩投降1912 黃金之城210 寧死不降954 刮骨療傷716 鳳雛隕落155 可做下人541 面見聖上2289 送子歸母1763 違背規則1811 赦免更名874 心在何處088 選擇艱難1722 彈指灰飛1515 行爲藝術176 匆匆收兵981 索命之信589 飛鼠入宮053 不爲所動2080 輪迴不休1461 菩提成雙2111 迴歸陽界841 龍神守護1954 言出必踐2337 孔子之師2341 無法隱匿1261 火困魏兵2161 末日之景1397 胯下之辱1905 火燒雲梯316 必遭天譴2384 一方世界2368 生活碎片394 心中的雷區495 用心良苦1793 甘做喉舌349 出手相助876 睡在空中1845 駕鶴西遊238 親情冷漠055 水中人蔘1877 人鬼殊途
1051 閒敲木魚349 出手相助955 北山燒糧2053 純屬誤判1763 違背規則2223 如影隨形762 拖刀計2292 隨主而投815 魔女之怒967 龐德就義371 逢場作戲2389 華而不實2383 俯瞰江山1848 記憶猶新2136 不見倒影1118 羊質虎皮2113 一夢醒來1825 大神現身2338 羋月太后2201 暗中相助721 借屍還魂401 不戰爲上2405 女皇登基2236 重回江東1195 夫妻團聚1316 滴水之恩2386 忍辱負重1663 走出沙海677 明智之舉185 福星高照1509 三婚在即892 願者上鉤463 攆走官員1932 另有因由1380 威風不減416 鳳舞九天171 大兵圍城2403 大神齊至1282 強攻關隘497 通行令牌2102 夸父追日513 送別情1848 記憶猶新371 逢場作戲133 三顧茅廬276 舌戰羣儒1391 萬里尋女2426 任重道遠2039 英勇赴死2232 征戰不歸2391 四人麻將1792 汗流浹背908 留條後路966 水淹七軍253 雷公轉世1504 再失所愛379 物歸原主105 乘雲觀1164 父女緣薄1732 尼薩投降1912 黃金之城210 寧死不降954 刮骨療傷716 鳳雛隕落155 可做下人541 面見聖上2289 送子歸母1763 違背規則1811 赦免更名874 心在何處088 選擇艱難1722 彈指灰飛1515 行爲藝術176 匆匆收兵981 索命之信589 飛鼠入宮053 不爲所動2080 輪迴不休1461 菩提成雙2111 迴歸陽界841 龍神守護1954 言出必踐2337 孔子之師2341 無法隱匿1261 火困魏兵2161 末日之景1397 胯下之辱1905 火燒雲梯316 必遭天譴2384 一方世界2368 生活碎片394 心中的雷區495 用心良苦1793 甘做喉舌349 出手相助876 睡在空中1845 駕鶴西遊238 親情冷漠055 水中人蔘1877 人鬼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