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

陽都縣府的縣令目下雖是在臧霸的下轄管理,但也只不過是因爲被臧霸將琅琊郡和彭城切斷開來,不得不虛與委蛇,實際上陽都縣令還是屬於陶氏所直管,況且一縣之尊一般都是被舉孝廉而任命的士族子弟,豈會輕易服氣臧霸這個賊寇出身的二貨騎都尉?

聽說太平公子來到了陽都縣,還親臨縣令府,陽都縣令連滾帶爬的跑出來迎接,熱情的就差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了。

被縣令迎接進了縣府的廳堂,陽都縣令請陶商居於上位,陪着笑道:“太平公子蒞臨陽都縣,小縣着實生輝,不知公子此來,卻是所爲何事?”

陶商擺了擺手,道:“縣公,陶某也不跟你說客氣話了,咱們快事快辦,我這次來不是爲了別的,是專程來挑諸葛玄的毛病!”

一句話,直接把廳堂內的縣內陪坐的諸吏員給說懵了。

“專門挑諸葛玄的毛病?”陽都縣令似是有些不明就裡:“諸葛玄能有什麼毛病?”

“那得問你啊。”陶商笑盈盈的看着他:“諸葛玄自打去年回陽都城後,可有幹過什麼臭不要臉的事?”

“這個……”陽都縣令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虛弱的道:“他也沒幹啥啊,挺消停兒的。”

陶商臉色一沉,不滿道:“沒幹什麼?那可不行,這個他必須要幹!”

陽都縣令沒有想到陶商一到縣府,就給他送了這麼大的一份見面禮,適才能夠得以迎接刺史長公子的興奮勁兒此刻全都一掃而光。

這小子不是雅號太平公子嗎?

那怎麼一到這來就要挑事?

陽都縣令此刻哪隻眼睛也看不出這是個太平人。

“那個,公子……我這,實在是找不出他什麼毛病。”

陶商聞言一皺眉,道:“他不貪墨?”

陽都縣令陪着笑道:“諸葛玄在回咱陽都之前,乃是荊州屬官,貪不貪墨,好像都不歸咱們管。”

陶商尋思了一下,又道:“他諸葛氏有沒有偷稅漏稅?”

陽都縣令使勁的搖頭:“諸葛氏的田租,農課,芻、稿錢,畝斂稅年年都是分文不缺的,年初縣裡還特別上表嘉獎,着實是挑不出什麼問題。”

陶商的眉頭皺了起來:“那諸葛玄強搶民女不?”

陽都縣令頭上的冷汗悽悽而下。

這是真要整死諸葛玄的節奏啊。

縣令使勁的搖頭:“諸葛玄慷慨仗義,平日裡風評甚佳,從無此市井之行,況且他也是奔五十的人了,就是要搶民女,估計身體也不行的。”

陶商猛的站起身,在廳堂內來回踱着步子。

“那除了諸葛玄呢?他們諸葛氏的其他家族成員,就沒一個作奸犯科的?”

陽都縣令咧了咧嘴,道:“諸葛氏家風淳正,族中人作風端正,極度守禮,從無過失。”

陶商聞言愣住了,呆呆的看着陽都縣令,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諸葛世家……這一大家子人,難不成都是和尚託生的嗎?

身爲士族羣體,卻連一點軌都不出,什麼壞事也不幹,連個把民女都不往家搶……這日子過的也太沒情趣了吧?

這樣的人家,即使是士族待着又有什麼意思?

陽都縣令看着陶商若有所思的臉龐,半晌後方才低聲垂詢道:“公子,您跟諸葛玄究竟是有什麼仇啊?”

陶商聞言一醒,不滿的道:“縣公別胡說,我跟諸葛老兒能有什麼仇。”

說到這,似乎是怕縣令不信,陶商又補充道:“我就是想逗他玩玩。”

陽都縣令聞言實在是不知道該回答什麼纔好。

逗他……玩玩?

你這逗的也真是夠賣力的了。

陶商實在沒轍了,轉頭看向郭嘉:“幫幫我。”

郭嘉在一旁端着酒葫蘆喝酒,聞言不由的白眼一翻。

“這種腌臢事,你讓郭某幫你,回頭傳將出去,你讓郭某日後如何做人?我這風評還好的了?你這不是坑我呢嗎?”

陶商深鞠一躬,道:“先生乃是天生鬼才,當世英傑,除了你,陶某實在是想不出誰能幫我這個忙了。”

陽都縣令聞言,小心翼翼的看了郭嘉一樣。

陶公子如此吹捧此人,可是自己好像沒聽說過天底下有這麼一號能人啊?

再說了,天生鬼才兼當世英傑……就專門辦挑毛病的事?

郭嘉見推辭不過,無奈的長嘆口氣:“計金還是要給的。”

陶商點頭答應。

卻見郭嘉起身,衝着陽都縣令作了一揖,笑道:“勞煩縣尊將諸葛氏的戶籍和履歷借學生一閱。”

雖然有點不太想給他,但陽都縣令也不太好意思直接得罪陶商,況且諸葛家奉公守法,這小子再厲害也沒轍。

隨即命人將諸葛氏的戶籍與稅收名目送上。

看這小子一副酒磨子樣,諒他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少時,諸葛氏的戶籍以及相關履歷便被縣吏呈遞而上,郭嘉一邊端着酒葫蘆喝酒,一邊隨意的翻看着,眼中的眸子來回掃視,腦中則是在飛速的運轉。

少時,翻到了關於諸葛瑾的那一段,卻見郭嘉的手突然停住不動了。

“這諸葛瑾,已經冠禮了?”

陽都縣令不知郭嘉爲何問這個,點頭道:“不錯,約十四而冠的。其父諸葛珪去世,恐族中無人主事,故而提前了一些。”

郭嘉閉着眼睛尋思了一下,突然道:“諸葛瑾的孝期過了嗎?”

“上個月剛過。”陽都縣令不明所以,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郭嘉的問題。

郭嘉長舒了一口氣,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有辦法了。”

郭嘉站起身來,走到陶商的身邊,低聲在他的耳邊寥寥數語。

陶商先是一愣,接着亦是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

諸葛玄,你等着吧!

……

……

兩日之後,諸葛世家便開始了匆匆忙忙的南下遷移。

舉族搬遷非同小可,本不應該這麼着急,但諸葛玄見了陶商一面之後,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恨不能立刻就飛到豫章郡去,因此很多事情亦是隻能從簡。

他此刻只求能夠快點抵達豫章,別的事情且待穩定了之後再做別圖。

可是偏偏事與願違,諸葛氏一行人在出了陽都之後,最終還是在厚丘被一隊人馬截住了。

攔路的將領相貌堂堂,手握一柄開山大斧。

“在下乃是丹陽郡守治下校尉徐晃,奉陶府君之命,特請諸葛公一行人前往彭城一敘。”

諸葛玄看見徐晃手中的大斧和他身後的那一隊精幹士卒,登時有些頭暈目眩。

相比於諸葛玄的緊張,年輕的諸葛瑾卻顯得很是鎮靜,他走動徐晃面前,畢恭畢敬的道:“這位校尉,我諸葛氏現正舉族南遷,事關全族興旺,陶府君之邀,我叔侄等人,怕是不能應諾了,待翌日在江南安頓之後,我叔侄兒二人,自當前往彭城,向使君父子謝罪。”

一番話說出來之後,徐晃非但沒有讓路,反倒是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閣下就是諸葛瑾吧?難不成你還以爲,陶府君請你們叔侄兒前往彭城,是要會客嗎?”

諸葛瑾面露微笑,淡定言道:“不是會客,難不成還是要問罪不成?”

“算你聰明!”徐晃哈哈大笑,將手中大斧一揮,便見他身後的將士們紛紛涌上,將諸葛氏中人包圍。

諸葛瑾面色驟然一變,不滿道:“我諸葛氏在琅琊,一向奉公守法,全族中人沒有一個有違過漢律,陶府君因一己之私而脅迫我等入彭城,豈能堵得住徐州諸郡士族的悠悠之口?”

徐晃面色絲毫未變,哼道:“好一個伶牙俐齒的,諸葛瑾,本校尉實話不怕告訴你,你諸葛氏滿族中人,大部分是沒有觸犯漢律,可惜就僅僅只有你一個人犯法了!徐晃此番前來,便是奉命拿你的!”

這話一說出來,便見諸葛瑾和諸葛玄叔侄兒二人的臉色都是齊齊變了。

諸葛玄一路小跑到徐晃面前,緊張的道:“子瑜犯法?這不可能啊!這孩子老夫平日裡最是知曉!從來不曾做過什麼僭越之事,這事是不是搞錯了?”

徐晃正色道:“笑話!刺史府現已是證據確鑿,豈能弄錯!”

諸葛瑾此刻的面色顯得極爲不快。

“這位將軍,還請勿要折辱於我!”

就在這個時候,突聽諸葛瑾的身後,響起了一個稚嫩的聲音。

“哥哥,且先別跟這位將軍爭辯了,事已至此,除了往彭城去一遭外,咱們已是別無他法。”

徐晃順着聲音瞧了過去,卻見站在諸葛瑾身後的,是一名看似只有十歲出頭的孩童。

這孩子長得眉清目秀,一身白色的皁服,乾乾淨淨,文質彬彬的很是惹人憐愛。

諸葛瑾一皺眉頭,低聲道:“二弟,跟你沒有關係,回車上去!”

那孩子並沒有因爲諸葛瑾的不高興而有絲毫退卻,依舊用稚嫩的聲音勸他:“哥哥,那位陶府君既然敢說你有罪,想必咱們確已是讓他抓到了什麼把柄,鬧將下去對咱家人沒有好處,眼下只可順勢,不可胡來的,不然,吃虧的還是咱家中人。”

徐晃聞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來回掃視着諸葛玄和諸葛瑾,嘲諷道:“許大年紀的人了,怎麼見識還不如一個孩子?諸葛瑾,沒聽見你二弟說的嗎?眼下只可順勢,不可胡來!”

諸葛瑾的臉色忽紅忽白,心中似是極度掙扎,半晌之後方纔轉頭看向諸葛玄。

諸葛玄嘆息一聲,知道此事已經無法可解,只能前往彭城,隨即道:“還請將軍引路。”

徐晃將大斧一甩,朗聲道:“好說!諸位,請!”

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九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護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
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九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護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