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

在陶商的建議與改革之下,丹陽郡的治所被遷移到了秣陵縣,並正式被改名爲金陵城。

當然,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地方會被命名爲南京也說不定,這個就得看陶商的策略與實力情況了。

郡內的治所有了,下一步就是開始按部就班的發展!

軍事方面,訓練兵馬的事,陶商暫時還不願意多管。

有許褚、徐晃、徐榮、陶基等練兵大佬在這坐鎮主持,隨便拉一個出來,哪個都比陶商要強,陶商不願意爲練兵的事瞎操心。

把一羣古代男丁拉到廣場上,讓他們站軍姿,負重跑長跑練體能,高強度無氧訓練……陶商想想就二逼。

想練點現代特種兵沒毛病……大哥你有能維持生酮體能的生酮飲食法食譜和定期測試身體機能狀態的雅培試紙嗎?

想整海豹突擊隊,說句俗點的,牛肉你都供不起!

古代兵,就用古代兵的練法好好練,別扯沒用的犢子。

陶商現在主要需要乾的,是想辦法怎麼樣去增長金陵城的人口基數,並擴大金陵城的成郭設施,發展城內的經濟,增長GDP,加強稅收額度,並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充實自己的庫府,讓這座城池真正的富裕起來。

打仗打仗,一打人、二打糧、三打鐵、四打錢。

沒人口沒飯吃沒兵器沒經濟……還打個粑粑。

韓浩按照陶商的要求,帶領着八萬多的白波軍餘卒,去進行登籍造冊,並實施屯田。

這一方面,陶商覺得交給韓浩沒有問題,根據陶商自我推斷,在這個時代,除了棗祗之外,陶商覺得韓浩在屯田方面的能力應該是最經得起推敲的。

這也是他視韓浩如瑰寶的原因……東漢末年名人再多,能幫自己先解決短期內吃飯問題的,纔是真寶貝,其餘的都靠後站,哪涼快哪待着去吧。

當然,這對陶商來說,只是發展的第一步。

屯田制度的實施,不過是走曹操的老路,最多也就是讓郡內的糧食足夠使用而已,但要做到衣食無憂,年年有餘,還是需要更精細的技術和政策發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登終於如約的來到了金陵城赴任。

聽說陶商改了治所的名字,陳登倒是沒什麼驚訝的表現。

只要能把城池發展好,叫什麼無所謂,別說是金陵,你改叫亡陵都無所謂。

他這次來,主要還是在心中期盼着上一次陶商跟他討論的“富民強兵”。

上一次的談話,陶商的一些想法就讓陳登感到心潮澎湃,但卻言未盡實。

這次陳登先稟告陳珪,然後又答應受陶謙的委任而來,就是專門來與陶商一起實現他口中的抱負的。

陳登到任的第一天,陶商就拜他爲郡內的典農校尉,協助自己開展經濟發展,並和他秉燭夜談。

……

……

“你說就在這金陵城和蕪湖縣的交界處,有一個巨大的鐵礦?”

陳登被陶商告訴他的訊息弄懵了,渾然不知道陶商是怎麼知曉這件事情的。

陶商點點頭,領着陳登來到廳內掛着的皮圖邊上,憑着自己的記憶在皮圖上勾勒了一下又一下,道:“大致就是在這個位置,位於長江的下游。”

陳登皺了皺眉,嘆道:“即使是你如此一點,但這地域也是不小,我縱然可以召集掘鐵工匠探查,但只怕也不甚好找的。”

陶商急忙道:“你放心,這個礦絕對不小,屬於是鐵礦與銅礦共生,當與火山的歷史侵入有關,外貌上一定會有一些火山遺留特徵外貌,而且這屬於是一個礦帶,地域非常的廣大,若是有了針對性的目標進行搜索,找起來應是不難的。”

陳登摸了下巴沉思了一會,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試試吧,不過陳某不保證一定就會成功。”

陶商使勁的搖了搖頭,道:“那可不行,你一定要成功!真要是找到了,咱們就可以慢慢的組織人手開採,只要肯深入挖掘加上人手足夠,別說是一個丹陽郡,就是徐州或是整個漢朝的鐵量供求,咱們都能滿足。”

陳登聞言吃驚的張大了嘴,奇道:“府君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陶商挑了挑眉,沒有說話。

他總不能告訴陳登——這就是後世的七大礦區之一吧,總儲存量好幾億噸呢。

當然,就算是這個時代沒有能夠深入開採的技術,但估摸着在地表以及淺層地位的開採鐵與銅,對於目下的情況來說,應該也是足夠用了。

這個時代的銅鐵,價值遠遠超過後世的礦石和石油。

而且東漢末年的銅鐵需求量不多,不是家家都能用得起很多的,整個漢朝一年的產量纔能有多些?跟後世一比,毛毛雨了。

一個礦帶,足夠了!

沒有搭理陳登的詢問,陶商繼續道:“其實我還知道一個附近的鹽礦……”

陳登聞言一驚:“什麼?鹽礦!在哪?”

陶商幽幽的道:“離咱們也不是很遠,在廣陵境內淮浦的附近,那裡有一處可以稱爲咱們全大漢境內最大的鹽礦,不過若是被咱們霸住了,可能會跟笮融產生一些分歧,這事你看怎麼辦?”

陳登聞言笑了,諫言道:“笮融身爲下邳相,一直不遵守刺史的政令,自成一方,這樣的人早該收拾,若是其境內真有這般寶地,咱們先稟報陶使君,然後派兵去佔了又有什麼不妥?笮融若敢來搶,公子帳下有四萬軍衆,便是替陶使君滅了他,也是名正言順。”

陶商非常喜歡陳登這種霸道的性格,狗嘴奪食亦毫不退卻……真是相見恨晚啊!

“元龍果然是個豪爽之人,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把具體的位置大概告訴你,你放手去做,笮融若是敢覬覦,我讓徐晃領兵削他。”

ωωω▪ тт κan▪ C〇

陳登此刻被陶商說的有些激動了,陶商口中這巨大的鐵礦和鹽礦若果真屬實……

那這金陵城的發展有此二產業爲臂助,要發展成天下第一城,還真就不是不可能。

陳登尋思了一下,提出了一個疑問:“府君,自古以來,我朝製鹽皆是以海鹽爲主,旱鹽提煉手段頗不成熟,就算是開採了,我亦是怕……”

“彆着急!”

陶商回身從書架上取出幾卷簡牘,回身遞給陳登,道:“你可以回頭參照這個,命釀鹽工匠加以改良,試試做,應該會有效果。”

陳登疑惑的將那簡牘展開來看,但見上面的開頭赫赫然的寫着:“低鹽固態釀製工藝通用規則技法。”

“這啥?”陳登眼睛頓時睜大了,疑惑的擡頭看着陶商:“這東西,是府君寫的?”

陶商使勁的點了點頭。

前世身爲做圖書的,審讀過的,多少是會記得的。

陳登疑惑的一邊翻看,喉結一邊不由的吞嚥滾動,讚歎着道:“府君真是全才啊,連這都能鼓搗出來,屬下深感佩服。”

陶商笑了笑,又道:“我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有一名高才替我開疆拓土,大肆整頓金陵城的經濟內務,如今有了元龍,一切便水到渠成,你根據我說的,放手去做吧!先從這鹽礦和鐵礦開始,有這倆產業作爲根基,金陵城想大繁榮絕對不是問題。”

陳登聞言點了點頭,道:“事倒是這麼個事,不過屬下有一個困難需要府君幫陳某解決。”

陶商聞言笑了:“你說。”

陳登猶豫了一下,道:“鹽鐵資源若盛,一則可以強軍,二則可以富城,但開礦工程浩大,另外咱徐州六郡和青州以及冀州不同,一直還是鹽鐵專營,如此就一定會需要大量的人丁投入,而眼下我郡內的人丁,好必須要配合屯田,開墾土地,擴大糧產,如今府君新接丹陽郡,整頓內務卻先弄鹽鐵,而不開墾土地,怕是本末倒置了吧。”

陶商呵呵一笑,道:“你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我喜歡!不過其實你說錯了,陶某並不是不着急開墾,而是有別的辦法可以擴大糧產。”

說到這裡,便見陶商又轉到書架上,捧下了一堆簡牘。

陳登看着陶商手中的一大捧簡牘,不由眼睛瞪的渾圓。

“府君,你怎麼能寫啊?”

陶商長嘆口氣,搖頭嘆息道:“沒辦法,不寫不更那有人催啊。”

說罷,將那些簡牘向着陳登的面前重重一放,笑道:“你自己看看吧。”

陳登疑惑的將簡牘打開一卷,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道:“齊民要術?”

“農政全書?”

“農書?”

陶商點了點頭,道:“江南水土利於種植水稻,若是施法得當,產量足可稱爲天下魁首,這些簡牘,裡面都是記載了針對何種的土地,當如何種植穀物,又當如何增加產量的要旨,當中重點的部分,我已經用細線圈出來了,你是典農校尉,在郡中該怎麼普及,那就是你的分內之事了,我不插手!任你施爲!”

陳登輕輕的嚥下了一口吐沫,心中不由狂跳。

這位太平公子……現在的表現是不是太過名副其實了?

他是真想把這個丹陽郡弄成太平盛世啊。

“不光是這個呢!”陶商突然笑道:“還有!”

“還有?”陳登聞言差點沒跌倒在地上:“陶府君啊,你忙死陳某算了,你這麼多要弄的事,我能處理的過來嗎?”

陶商微微一笑,道:“真有意思,我又沒說讓你一個人全扛下,需要什麼幫手,你跟我提啊!”

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賊嚴白虎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傑泰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
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賊嚴白虎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傑泰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