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

青州和徐州在地緣上接壤,越過黃河下游,便是徐州境內,陶商等一衆的行軍速度很快,不久之後,便抵達了徐州之境。

回返到彭城之後,陶謙熱烈的迎接了以田楷、孔融、趙雲等人所率領的北地援軍,並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與真摯的感謝。

值此時節,陶謙已經將沛國的人戶大部分都遷移至了徐州內地。

而以金陵軍爲先驅的精兵猛將,也是盡皆佈防在了徐州西面的前沿陣地沛國。

如此佈置,防線已成,依照陶商的想法:曹操這個人老奸巨猾,他現在雖然是把手底下的兵將盡皆駐紮在樑國,但萬一他聲東擊西,派出一支生力軍繞過樑國走山陽郡而東向直襲彭城腹地,那己方就肯定是被動了。

所以,陶商還是覺得陶謙本人應該率領他的老班底丹陽精兵鎮守在彭城,讓彭城與沛國的主力兵馬形成掎角之勢,確保萬無一失。

陶商的戰略得到了陶謙的肯定和贊成,於是陶謙本人便率領麾下的丹陽精兵並孔融的北海郡兵和田楷的青州軍駐紮在彭城,而曹豹則是率領徐州本部人馬和陶商的金陵城本部人馬駐寨在沛國的前線。

而沛國前線的主要指揮權,陶謙皆交付於陶商的手中。

在與陶謙匆匆計較了一些戰事之後,陶商和趙雲、郭嘉、陶應、李通等人一起,趕到了沛國的治所。

另外,陶商還向孔融借用了太史慈。

此時此刻,曹豹的徐州主力軍和許褚,徐晃等人率領的金陵軍,已經在沛國境內完成了佈防,只等着曹操的大軍前來進攻。

整個沛國上下,現有包括徐州領軍的曹豹,以及輔佐他的曹宏、呂範、汲廉等人,另有金陵城的許褚,徐晃,陶基,徐榮,甘寧,周泰等將。

再加上這次隨同陶商一起趕來的趙雲,太史慈,李通等人,陶商自認爲在優質的將領方面,自己未必會輸給曹操。

但戰爭這種事,畢竟不是計算人頭就能弄的清楚的,天時,地利,人和,謀劃亦是缺一不可。

打仗可不是一加一併等於二那麼簡單。

陶商來到了沛國之後,立刻派遣校事府的探子前往樑國,緊密的監視曹操安插在樑國十路兵馬的一舉一動。

按照陶商的猜測,曹操的兵馬很快就會殺將過來了。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屯紮在樑國的曹操軍彷彿是生根發芽了一樣,就是一動不動的駐紮在原地不動,他們絲毫沒有要派兵衝擊沛國的軍事表現。

但曹操軍表現的越是這樣,陶商和郭嘉等人的心中便越不踏實。

陶商擔憂的人是曹操,而郭嘉擔憂的人,則是在曹操麾下任職的他的那些潁川書院的忘年交或是好友們。

荀彧,荀攸,程昱,滿寵,戲志才……

那幾個混蛋居然抱團在曹操那,郭嘉想想就頭疼。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那些人畢竟是得了荀彧的召喚,曹操得荀彧一人歸附,便等於得到了半個潁川智囊團。

畢竟荀彧在潁川書院的影響力,絕不是旁人能及的。

不若是自己當初沒有被陶商這小子劫持到徐州的話,兗州的曹氏集團,現在或許亦是有郭某的一席之地吧?

就在沛國全軍上下加急城防,囤積糧草,穩固操練的時候,一名聲名赫赫的人物拄着柺杖,顫顫巍巍的來到了沛國治所的主府,要求會見陶商。

這個人,就是陳登的老父親陳珪。

陳珪昔日曾是沛國相,後來卻因爲年紀漸大,身體不好,因此辭去了官職,並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兒子陳登,其後便隱居在這沛國的陳家老宅中,不問世事了。

陶商是後世穿越來的,自然是知曉陳珪這老傢伙人老心不老,他名義上雖然是退休了,但實則也還是有着一顆蓬勃向上,渴望發展的老驥之心。

畢竟他是陳登的父親,想想陳登平日裡那些隱晦表現,也就能猜到他家老爺子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若是真的安於享受晚年生活,這次也不會再來見陶商了。

陳珪德高望重,在徐州士族中名氣極重,可謂是州寶級人物。

他親自過來拜訪,陶商就算是再忙於公務,也得抽出時間來見見。

兩人在議事廳見禮之後,陶商仔細的打量陳珪。

不看還好,一看之下,陶商不由的直冒汗。

陳登很年輕,但他爹陳珪的年紀卻太大了,滿面的老褶子,一頭白髮不說,走道還是顫巍巍的,哆哆嗦嗦的好似風隨時都能吹走了他。

他此時僅靠着柺杖支撐也不行了,身後還得有連個僕役一左一右的攙扶他走,而且每走幾步,還要使勁的咳嗽幾聲,氣喘吁吁的。

感覺上,就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什麼時候沒都不奇怪。

陶商咧咧嘴……陳登那傢伙,該不是看自己父親要不行了,特意讓他爹到我這來碰瓷的吧?

這要是一會,老頭“嘎巴”一下子過世在了自己的府衙,自己渾身張嘴也說不清楚啊?

“陳大夫,初次見面,晚輩陶商,久仰大夫之名……”

陶商的話還沒等說完,便見陳珪重重的一陣咳嗦,臉憋得通紅,差點沒背過氣去。

“咳咳咳~~!啊呸!”

吐沫星子也因爲咳嗦而噴了陶商一臉。

陶商擡手擦拭了一下溼潤的臉頰,很是無奈。

“長公子,久、久違了。”陳珪咳嗦完了,氣喘吁吁的跟陶商寒暄道:“我那不肖子在長公子手下爲官,得蒙公子照顧,老夫、老夫、謝謝您了!額咳咳咳!”

陶商看着陳珪的慘相,急忙吩咐他的僕從攙扶老頭子坐下,親自給陳珪倒了一觴熱水,唏噓道:“陳大夫,您都這麼大歲數了,還咳的這麼厲害,沛國這邊馬上就要打仗了,乃是前沿陣地,十分危險……大部分的百姓都被我父親遷徐州內地,您不回徐州,還留在這裡做什麼?”

陳珪喝了幾口熱水,把氣喘勻了,虛弱道:“老朽風燭殘年之人,在這住習慣了,不想動彈了,要死也得死在沛國,與老宅共存亡。”

陶商聽了,心中不由暗笑。

這老頭和他兒子,在歷史上把呂布忽悠的跟三孫子似的,置整個徐州基業於股掌之間,他要是能與沛國共存亡,只怕是母豬都能生出大熊貓了。

陶商笑着問陳珪道:“陳大夫今日來此,莫不是對晚輩有什麼指教?”

陳珪將氣息喘勻了,方纔道:“老朽這次來沒別的,是想指點一下公子,未來三年內的取存致勝之道。”

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賊嚴白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以一敵衆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
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賊嚴白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以一敵衆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