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

“呂布要拜辭西向!還說受到了天子的敕封,要去戈陽縣暫駐,不能在這扶持於袁某……哼!天子敕封?他呂布算是個什麼東西,也能搭上天子的道?一定是那陶賊替他向陛下請的旨意!”

閻象對這件事沒有反駁,他只是一嘆氣,惋惜道:“美女,官職……陶商摸準了呂布的性格,因而施下這種手段,着實是超乎我等意料之外。”

若是袁術和閻象知道前番陶商交給呂布的女子,那是他自己的女兒,或許就會改變一下對呂布的籌謀,但眼下事情說不清道不明,大家都沒有弄清楚,但陶商給呂布送了美女的事實卻擺在眼前。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呂布就是接受了陶商美女和賄賂。

再加上呂布就是不把女兒嫁給袁術的兒子袁耀,弄的袁術心中更是對呂布生出了間隙。

這混蛋分明就是瞧不起袁某!

倒不是呂布一定就是要推脫掉這門親事,只是經過魏續的一番諫言,再加上陶商將呂姑娘送回來的時候,那種奇怪的裝扮,弄的呂布現在不知道自己的女兒還到底是不是清白身。

在東漢這個時代,女子改嫁換夫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大家很是習以爲常……可袁術畢竟是世家大族,極好面子,萬一發現了呂布的女兒沒有出閣過,還不是清白之身,雖然也不會鬧出什麼大事,但畢竟面子上不甚好看。

呂布擔憂這樣日後兩家間會有麻煩,但若是讓他對袁術直言自己的閨女被陶商禍害了,那簡直比殺了呂布還要難受。

當爹的怎麼地也得個臉不是。

諸多機緣巧合,或是人爲,或是誤會,將事情弄到了現在這種微妙的局面上。

“呂布想去戈陽縣?簡直就是做夢!讓他去戈陽縣幹什麼?聯合陶商對袁某兩面夾擊不成?袁某絕對不會讓他稱心如意。”

閻象猶豫了一下,還是儘量的勸諫袁術道:“明公,呂布現在雖有了異心,但他畢竟不曾與明公撕破面皮,眼下之事還是應以拉攏爲上……以在下之意,明公不妨派人給呂布送去重金厚禮,多過陶商的給他的好處,並上表朝廷,表奏呂布郡守高官,另再多送美女即可,呂布乃是見利忘義之輩,要把他籠絡回來應該是不難的。”

袁術冷笑了一聲,其笑聲極爲刺耳,弄的閻象渾身都有點掉雞皮疙瘩。

“姓陶的對呂布示好,袁某就也得給呂布示好?簡直就是荒謬絕倫!回頭姓陶的若是割讓出一個郡給呂布,我是不是還得把整個淮南都劃給呂布不成……這三姓家奴,吾誓滅之!”

閻象聞言頓時急了:“明公切不可操之過急,若如此行事,倉促之間若是打呂布不下,兩軍膠着,豈不是讓姓陶的坐收漁人之利。”

袁術冷冷一笑,道:“放心吧,袁某絕非魯莽之輩,此事容易的緊,袁某且先不跟呂布鬧翻臉,暗中聯繫孫策,讓他以同盟之誼,邀請呂布赴宴送別,到時候讓孫策在席間誅殺呂布,削其首級,袁某則乘勢收編納降呂布的幷州軍,如此豈不快哉?”

“這,這個……”閻象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道:“此法未免有些過於兇險了吧?孫策也不是那麼值得信任的。”

袁術很是自信的道:“孫郎雖然性格剛烈,但目下還需依仗於我,沒有我的供應,他孫家軍連飯都吃不上!至少短時間內,孫郎還不能脫離袁某的控制,況且孫郎志在江東地盤,陶商一日不滅,他往江東發展的心思便一日受阻,這一點袁某早就看明白了,所以才放心用他!你無需擔心,他不敢耍什麼花樣的!”

……

今日的周瑜感覺自己很是幸運,因爲一向自視甚高的他,見到了一個足可與自己相提並論的絕代風華人物。

這個人,就是陶商派往孫家軍的使者——諸葛亮。

所謂連環離間,必然得緩緩相扣。

但要說動孫策,就一定要給他足夠的利益和好處,因爲孫策本來就討厭陶商,所以必須要從周瑜入手。

而能成功說動周瑜的人,在陶商看來,或許只有諸葛亮。

諸葛亮依照陶商的吩咐,反其道而行之,他沒有先見孫家軍的主將孫策,而是先拜會了猶如孫策手足兄弟一般的周郎。

周公瑾在自己的帳篷內,接見了這位年輕的陶軍使者。

看到陶商派了一個這麼年輕的人爲使者,周瑜起初心中略感疑惑,陶商麾下是無人麼?

但這個想法只是一瞬即逝。

依陶商這五年的作爲來看,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周瑜隨即不談正事,只是有意無意的對諸葛亮的能耐進行試探,天下大勢,東說一塊,西說一塊,言語中對諸葛亮多有考教之意。

經過了一番淺顯的交談之後,諸葛亮的表現則是讓周瑜大吃了一驚。

無論是談吐、氣質、思想、見識還是才華,這位年紀輕輕的少年所展現出來的能耐,癢癢都超出了周瑜的想象。

可以說,此人的見識完全不在自己之下,甚至在對政務民生的理解上,還要比周瑜高出一些。

這小子絕對是個俊才!

可這還僅僅只是陶商的徒弟而已啊。

周瑜心中對諸葛亮感慨佩服的同時,面上卻沒有露出任何的示弱。

他淡淡笑道:“陶太傅與我家孫將軍,乃是對手,你我兩軍直接的交手亦是有過兩次,諸葛公子今日來此爲使,卻是出乎常理,不知有何想法對瑜賜教?”

諸葛亮輕輕的一欠身,道:“當年一十八諸侯討伐董卓,汴水一戰,唯有孫將軍之父,與乃師太平公子拼死力戰,立誓共扶漢室,如今數載已過,家師每每念及已故的孫老將軍,仍追思仰慕,感慨不已。”

周瑜聞言笑了:“今時不同往日了,今日的孫陶兩家,已是仇敵矣,再也不復當年之友誼。”

諸葛亮平靜的道:“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昔日,孫將軍之父與陶太傅聯手共討國賊,今日孫將軍與陶太傅共同聯手,再討叛逆,豈非順應天意乎?又有什麼不可能的。”

周瑜很是平靜的看着諸葛亮:“不知先生口中的逆賊,是誰人?”

諸葛亮淡淡道:“壽春,袁術。”

周瑜聞言則是哈哈大笑。

“諸葛先生,你這話說的不對吧?袁公乃是天子親命的後將軍,昔日與伯符兄之父亦是生死之交,伯符與我,都在後將軍麾下任職,這天下豈有自家人討伐自家人的道理?”

諸葛亮淡淡的笑着。

只見他輕輕的一搖白羽扇,問周瑜道:“去年年底,家師與袁公路共同出兵豫章郡,會獵於江東南昌城,袁公有麾下精兵五萬,卻只派孫將軍領本部的兩萬人馬佔據南昌與家師的六萬之衆相抗,他自己的主力兵馬卻遲遲不至,敢問公瑾兄,袁公此舉深意爲何?自家之人之所行,便是這般道理麼?”

周瑜的眼睛一眯,目光中閃出一絲寒意。

好小子!果然有些見識。

周瑜笑道:“軍馬調度,錢糧運轉,皆無常事,袁公行軍一時延誤,又何足道哉。”

諸葛亮搖擺着羽扇,感慨道:“河北袁紹,淮南袁術,目下雖然彼此敵視,但兩人畢竟出自同門,兩人敵對,尚可一南一北足矣傲視天下,若有一日兩軍聯合,收盡天下士子,當世諸侯,在其眼中豈不皆爲草芥?”

周瑜依舊是笑,靜靜的看着諸葛亮。

諸葛亮絲毫不尷尬,繼續道:“家師在金陵城時,曾對亮曾多有感慨,可憐孫家軍依附於袁術,仰人鼻息,若孫文臺在世,安能使這諾大的天下,無孫氏兵馬的尺寸之土?”

“好!”

周瑜站起身來,一邊鼓掌一邊看向諸葛亮,道:“真是個少年英傑,太平公子之門徒,果然了得!那瑜不妨請教一下先生,當今天下,何處當是孫氏兵馬的立錐之地?”

諸葛亮輕一欠身,道:“亮帶着太傅的誠意前來,不敢對公瑾兄有絲毫欺瞞,家師此番征討袁術,兵馬共計六萬,守護在金陵城的兵馬尚有兩萬,北地徐州彭城和下邳國,尚有徐州中軍五萬,共計十三萬人馬,且各個裝備精良,軍械充足,兵精將勇,糧草豐盈!淮南之地,袁術有劉勳守城軍五萬,自帶兵馬中軍五萬,再加上孫氏和呂布的數萬人馬,雖可與陶氏八郡之兵成勢均力敵之勢,但淮南卻民生不富,苛捐重稅,袁術貪圖淫樂,糧草不敷,船亦是不過百艘,縱能一時相抗,不過只是借天時地利之便,一時得手,絕無後繼之力,而我金陵兵馬進可攻退可守,縱然全軍而退,將豫章沃土讓與袁術也無不行,試問以袁術之暴政,在江東焉能久守?豫章早晚亦是我家太傅囊中之物矣。”

周瑜哈哈一笑,嘆道:“好一張利口啊……諸葛兄弟,瑜若是記得不錯,你的叔父和兄長,弟弟,目下可都是在袁公的手中,你還來此對我饒舌?莫是不顧及親人們的安危了?”

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
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