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

司馬懿也是聰慧之輩,諸葛亮的話一下子點醒了他。

即使是司馬懿自持才華橫溢,但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個二師弟在智謀上,好像經常比自己快那麼一步。

雖然這一步不大。

但司馬懿並不是很嫉妒他,在這一點上,司馬懿的心胸開闊,遠勝於一般人。

比自己強就是比自己強,沒什麼好不承認的。

他一邊用蒲葵扇給自己扇風,一邊細細的思索道:“如此說來,你懷疑交州的士家跟周瑜有關係?眼下在南方,能真正對南昌有所威脅的,除了孫策和荊州劉氏,也就只有士家了。”

諸葛亮道:“不錯,所以我請命爲使,專門奔交州而走。”

司馬懿手中的蒲葵扇突然停頓了。

“你想要去士家,拉上我和張寧作甚!”

小鶯兒跟在司馬懿的身後,突然道:“我是自願跟着孔明去的,不是被他拉上的,別把我跟你比。”

司馬懿臉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

“好吧,你想要去士家,爲何還要拉上我?”

諸葛亮淡淡道:“還是有師兄隨我同去爲好,因爲事情多少有些不對勁。”

司馬懿奇道:“有什麼不對勁?”

諸葛亮道:“自打許靖歸附到老師的麾下之後,交州的士家與我們一向交好,就算是周瑜想煽動士家,憑他的本領,如何能說動士變?我總覺得哪裡有不對勁的地方,但還琢磨不出來,唯有請師兄隨我一起去,也好參詳一下。”

司馬懿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變的要多黑有多黑,要多不爽有多不爽。

“就是因爲這個?你才特意把我拽到嶺南來的?”司馬懿咬牙切齒的道。

諸葛亮被他瞅的一哆嗦,道:“有什麼不對嗎?”

“這麼點小事,你爲什麼不早說?”司馬懿咬牙切齒的道:“非得把我拽到這來才吐口,你早跟我說,我早就告訴你了……如今這一趟,我豈非白折騰?”

諸葛亮抱歉的一笑,道:“有些事情,我自己不捋順清楚,哪好意思勞煩師兄?”

司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剋制住揍他的衝動,道:“二師弟你雖然多謀略,但在這方面卻多少還差了一些……這事其實好理解,若我是周郎,則必然不會在士燮身上動念頭。”

諸葛亮道:“爲何?”

“一則士燮年紀太大,已經年過六旬,二則士燮近些年來一直與我們交好,且年年給朝廷上貢,這樣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圖安逸,必然不願意輕易改變以往的安定狀況,周郎想策反士燮,指定是不可能。”

諸葛亮恍然的點了點頭,道:“師兄之言有理,那你的意思是?”

司馬懿道:“與其策反士燮,不如策反士氏家族其他的人……年輕氣盛的,有野心的,想幹一番事業的,不安於現狀的……”

諸葛亮用白羽扇輕輕的一拍自己的額頭,道:“師兄真是聰慧,聽聞士燮的兒子士徽年輕氣盛,雖然有資格繼承士燮的位置,但士燮身體康健,士徽繼承交趾遙遙無期……且聽聞他的政見與士燮一直多有不同,據說此人性子較爲暴躁,且雄心不小……”

說到這的時候,諸葛亮和司馬懿彼此交換了一個深刻的眼神。

事情經過他倆一磋商,好像沒什麼難的。

……

數日之後,司馬懿和諸葛亮等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交趾。

交趾郡所在乃是大漢朝的最南境,其治所乃是後世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區之一廣州。

士燮兄弟統治交趾四多年,威震百蠻,權傾一方,其威望在南境可謂尊貴,至高無上。

他出入時鳴鐘響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常有幾十位沙門夾在車馬羣中焚香,要多牛掰便有多牛掰。

諸葛亮等人以使者的名義來見士燮。

士燮近些年來與朝廷通好,聽聞陶商的徒弟以使者之名前來,自當親自接見。

諸葛亮見了士燮,首先向他表達了陶商的誠意,然後拿出朝廷的敕封詔書,表達陶商的誠意。

陶商代表朝廷,敕封士燮爲安遠將軍,封爵龍度亭侯。

士燮年紀很大了,能得到朝廷的加封,自然非常高興,他樂呵呵的親自招待了諸葛亮和司馬懿。

宴席之上,只有他們三人。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在與士燮交杯換盞了一會之後,突然道:“府君可知,我二人遠來至此,乃是爲何?”

士燮年紀活了一大把,自然不是小孩子,且現在北方諸侯的情況,他大概也都知道。

士燮捋着鬚子,道:“正因爲不知二位特使了丞相何命,老夫才專程獨自設宴,款待二位使者,並斥退左右……此處並無旁人,所謂出君之口,入吾之耳,上不接天,下不及地,乃在此也,二位使者有話,不妨直說。”

諸葛亮心中暗贊士燮果然是隻老狐狸。

“北方的形勢,府君想來也是都清楚的吧?”

士燮不藏私,點頭道:“略有耳聞,前番陶相在曲阜集結大軍三十萬與曹操和三劉抗衡,如今孫策乘着陶商後方空虛,起兵攻打江南……唉,想那孫策當年都是虧了丞相的保全,才能穩坐廬江,如今居然背信棄義,起兵反叛丞相……孫文臺怎麼生出了這般孽障!唉,真是令人感嘆!”

諸葛亮要擺着羽扇:“天下不孝子何獨孫伯符一人爾,只怕有些不孝子盡在眼前,只是父母待子之心如天,恐未必看的清楚就是了。”

士燮聞言皺了皺眉,他也是人老成精,自然知道孔明是話中有話。

士燮定定的看着孔明:“老夫愚鈍,還請諸葛小友直抒胸臆。”

孔明道:“在下和司馬師兄這次來,一則是奉老師之命,代表朝廷敕封府君,二則乃是想問府君一句,不知您和周瑜可有往來?”

“周瑜?”士燮不解的道:“老夫不認識周瑜,與他也從無往來,不知諸葛小友爲何由此一問?”

諸葛亮道:“實不相瞞,周瑜率兵攻打南昌,其行徑多有自持之意,根據校事府的查探,周瑜似乎有盟友,因此方纔如此行事,亮縱觀南方諸侯,能當週瑜盟友,又可揮兵直取南昌的人,除了府君,亮實在想不出還有別人。”

士燮詫然道:“諸葛小友,老夫和周瑜卻無往來。”

司馬懿笑呵呵的道:“除了夫君,那旁人呢?士家家大業大,只怕所有的事也絕非府君一人所能掌控吧?”

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應你(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五百六十九章 君臣的隔閡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
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應你(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五百六十九章 君臣的隔閡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