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

就在江東上下熱火朝天的準備着攻擊荊州的時候,柴桑附近的一座酒店的雅間之中,張昭正端起酒杯喝着悶酒。

就在這時候,一名下人走了進來,在張昭的耳邊輕聲說道:“主人,客人已經到了。”

得到下人的稟報,張昭擺了擺手,這時候就看見一位年輕人轉身走進了雅間,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鄧艾。

“在下鄧艾,見過張昭大人,早就聽說先生大名,如今得以相見,果然名不虛傳。”張昭本就是江東名士,所以鄧艾來見張昭顯得十分禮貌,一見面就馬上施禮道。

“鄧艾麼?看你年紀輕輕,荀彧居然派你前來,足見你在荀彧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我像你這麼年輕的時候,可沒有你這樣的成就,真是後生可畏啊。來做吧。”看到鄧艾,張昭不免有些感嘆的說道,對於鄧艾也是有了些好感。

“先生謬讚了,在下不過是粗野之人,得到荀彧先生的賞識,唯有盡心辦事而已。”見張昭如此一說,鄧艾有些靦腆的說道。

“孫權準備要對荊州發動攻擊的事情,想來你也已經知道了,我這裡有一份孫權的詳細進攻計劃,你拿回去交給荀彧吧。如今我已經辭去了江東的官職,很多情報也沒有能夠打探清楚,這一點還要請荀彧先生見諒,不過攝政王兵強馬壯,即便是沒有我這裡的任何消息,只安排孫權也是無法拿下荊州的。”和鄧艾絮叨了幾句,張昭從懷中取出一卷文書,放在桌上,對眼前的鄧艾說道。

“這個?局在下所知江東的軍事行動一向是由周瑜負責的,先生方纔說這是孫權的攻擊計劃,莫非此次孫權想要親征荊州不成?”鄧艾將張昭遞過來的文書收進懷中,並未打開,不過卻是從張昭的話語之中聽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開口問道。

“呵呵,想不到你來了江東時間不長,對於江東的事情卻已經瞭如指掌。實不相瞞,孫權此次並沒有親征荊州的意思,孫權知道自己的軍事才能遠遠不及周瑜,怎麼會取代周瑜而親征呢?所以這次出征的統帥依舊是周瑜,只是周瑜對外的防範極爲嚴格,縱然是周瑜身邊的人,也無法得到詳細的軍事部署,更何況是我這種已經下野的老臣,所以我這份文書,只是從孫權那裡得來的一些消息而已,說起來和真正的攻擊計劃也是有些區別的。”見鄧艾問到了關鍵的地方,張昭倒是直言不諱的說道。反正自己送出去的文書,荀彧也是要看的,對於其中的內容,張昭倒是並不介意告訴鄧艾。

不過這話被鄧艾聽到耳朵之中,卻是一口酒水差點噴了出來。既然此次出戰的主將是周瑜,那只有拿到周瑜的作戰計劃纔是有用的,將孫權的什麼作戰計劃拿過來,又能有什麼用呢。

“先生如此做,未免有些敷衍吧。”想清楚了這些,鄧艾這纔將已經收入懷中的文書再次拿了出來,仔細地打量起來,這一看之下,鄧艾更有些坐不住了,這哪裡是什麼作戰計劃,不過是孫權對於攻擊荊州的一些要求,以及對一衆將領們提出的要求之類,這樣的消息,鄧艾哪裡需要張昭這個曾今的江東大佬去搞,即便是來到江東不久的鄧艾,只要多花些時間和精力,也可以很快獲得。

“哎,我也不想說什麼假話,實話告訴你吧,我張昭在江東多年,雖然如今江東形勢不利,我張昭主張投降。不過江東必定是我的家鄉,孫氏必定是我的主公,我不能對不起孫氏,不能對不起江東。當然了我在襄陽寫的降書也是作數的,只是如今的張昭只是江東的一介草民,所能提供的也就僅此而已了。”見鄧艾如此一說,張昭卻是嘆息一聲說道。顯然張昭已經做出了決定,即便是鄧艾相逼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哈哈哈,先生果然是有風骨之人。”見張昭如此,鄧艾卻是並不生氣反而哈哈一笑接着說道:“先生先是爲了江東百姓的福祉,力主投降,不怕得罪孫權。如今又在如此危難之際,置個人生死榮辱於度外,想要對得起江東,又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先生如此,的確是我們讀書人之楷模。只是先生如此良苦用心,天下人又有誰會爲先生考慮呢?當如孫權派遣孫尚香刺殺攝政王的時候,可曾想過先生的安危?先生如今辭去江東一切官職,爲主戰派掃清障礙的時候,周瑜可曾會顧念先生的好處?他日因爲孫權和周瑜爲了一己之私,使得江東戰火遍地,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他們可否會後悔沒有聽從先生意見?我真是爲先生惋惜啊,只是不知道先生是否爲自己惋惜,是否爲自己想過?”

“額”聽了鄧艾的話,張昭原本已經一片死寂的心中頓時有些激盪起來,靜靜地盯着眼前的鄧艾道:“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居然有如此見底,依你之見我應當如何?”

“先生爲孫氏老路半生,先是輔佐孫策,後又輔佐孫權,敢問先生,若是沒有先生出力,江東可有今日之繁榮氣象?”鄧艾卻實現說了一句題外話道。

“你有話直說,不必管玩抹角。這種奉承的話,老夫聽得多了。”張昭擺了擺手,讓鄧艾說重點。

“如今先生已經下野,孫權可曾挽留過先生?既然孫權棄先生如同敝履,先生又何必爲孫權而自誤前程?”見張昭心動,鄧艾說道。

“這樣的話,怕是沒有什麼新意,我已有降書留在荀彧先生處,投降的事情就不用再說了。”見鄧艾又要說投降的事情,張昭開口打斷道。

“先生錯了,在下並不是要說投降之事,在下只是相請先生爲江東百姓做主。爲大漢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百姓做主。”說到這裡,只見鄧艾起身躬身行禮說道:“在下初來江東,第一個感受,就是江東百姓淳樸,想來江東百姓爲了有今天的日子,也已經經歷了不知道多少風風雨雨,想當年先生之所以投身孫策帳下,不也正是爲了解救江東百姓,讓他們過上安穩的日子麼?如今眼看着孫權又要將江東百姓帶入戰火的深淵,難道先生就不想爲江東百姓做點什麼嗎?要眼看着江東重新變爲人間地獄?百姓在戰火的泥沼之中掙扎麼?當日先生能夠挺身而出,提出投降,如今難道就不能挺身而出,爲江東百姓做主?試問先生心中真正看中的究竟是江東百姓,還是孫氏?再者說了,攝政王鴻福齊天,天下歸心,如今只要平定江東,天下便可以一同,大漢將迎來中興,難道這不是先生你的希望麼?孫權出兵荊州不勝則已,若是真的攻下了荊州,難道這就是先生願意看到的麼?難道這就是天下百姓之福麼?還清先生三思。古語有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先生也是該有決斷的時候了。”只聽鄧艾說起話來環環相扣,步步緊逼,不過卻是說的張昭心動不已。

“這?只怕我力不從心。”半響,張昭有些爲難的說道。

“只要先生有心,一定能爲天下做出成就的。”見張昭還有些爲難,鄧艾再次鼓勵道。

“對了有件事情,還要請教,攝政王的傷勢如今究竟如何了?”半響,張昭卻是開口問道。

“呵呵呵,先生覺得呢?”鄧艾卻是反問道,並不做回答。

“那我能爲攝政王做些什麼呢?”半響張昭終於下定決心,向鄧艾問道。

“此次周瑜出兵荊州,定會用盡全力,想來到了那時候江東留下的兵馬不多,到時候只要先生能夠振臂一呼,控制江東,如此大事可成。”見張昭已經下定決心,鄧艾開口說道。

數日後,柴桑岸邊戰船羅列,軍旗飄舞,孫權站在高臺上,擡頭望向江面上的一隻只戰船,解下腰間的佩劍,遞給身邊的周瑜道:“寡人將自己的性命,以及江東的未來全都託付給將軍了,祝將軍一戰成功。”

看到孫權如此,周瑜連忙拜倒在地,伸出雙手將孫權的佩劍接在手中,這纔看向孫權道:“微臣也將自己的一切全都壓在這一戰之上了,若是不能取勝,在下寧願血灑長江。”

“我等你們的好消息。”聽了周瑜的話,孫權點了點頭,轉身而去。

此時,周瑜將孫權的佩劍高高舉起衝着周圍的將士高聲道:“血灑長江,斬殺呂布。”

“血灑長江,斬殺呂布。”隨着周瑜的聲音,士兵們口口相傳,江東士兵一片豪邁之情。

“出發。”看到士兵們士氣高漲,周瑜大喝一聲,令旗揮動,無數士兵涌上戰船,向着長江對岸浩浩蕩蕩開動而去。

“如此多的江東健兒,不知此戰過後,又有多少人能夠回到江東。”不遠處一座小山之上,張昭站在山頂,遠望着柴桑岸邊發生的一切,不由得嘆息一聲。

“要向天下太平,有一些必要的犧牲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先生也不用過於悲傷,攝政王大人愛民如子,一定不會大開殺戮的。”見張昭有些傷感,一旁的鄧艾開口勸道。

“將軍的意思是說,攝政王並沒有受傷?”聽鄧艾再次說起呂布,張昭有些在意的問道,雖然這些日子,張昭一直旁敲側擊的問起呂布的情況,不過每次鄧艾只是笑而不答,這讓張昭有了許多猜測,不過猜測始終是猜測,張昭還是想知道實際情況。不過面對張昭的問題,鄧艾依舊是一笑了之。

第一百七十六章 火併第四百五十三章 幷州馬騰第四百五十八章 解救華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隴西2第六百零三章 龐統見諸葛第八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儒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渙戰華雄第三百七十一章 涼州牧第三百零三章 抵抗第一百七十四章 扶風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三百一十章 遊騎曹性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借涼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取武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自逃逸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水9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五百五十七章 士子龐統第五百零九章 徐州第四百零二章 馬雲祿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宏挑撥張遼第七十九章 曹操奸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夏侯淵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五百九十九章 謀奪荊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八十五章 小黃門左豐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內第一百九十九章 綠柳莊第六百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五百七十五章 賈詡獻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四百零五章 劉備的奸計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六十六章 瞬間的交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遇文丑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就出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赴宴第五百三十七章 力劈閻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張昭降書第五百七十八章 黑衣女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騰殘兵第四十一章 奴隸的用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主天水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四百零三章 長安攻略第五百二十九章 重奪河內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十六章 戰刀中的道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荀彧獻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解救公孫瓚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水7第五百九十五章 退往北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虧本生意第三十五章 丁原誘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堅辭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和氣城之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昱歸降第六百章 荊州之爭第八十九章 黃巾來襲第二百八十九章 澠池第三百二十六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九十六章 張寶之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三百九十五章 張飛見獻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戰蕭關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二十五章 招兵歸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蔡氏密謀第四百五十三章 幷州馬騰第十四章 匈奴襲五原,呂布得魏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逃亡滎陽第三百零四章 廝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兄弟龐德
第一百七十六章 火併第四百五十三章 幷州馬騰第四百五十八章 解救華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隴西2第六百零三章 龐統見諸葛第八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儒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渙戰華雄第三百七十一章 涼州牧第三百零三章 抵抗第一百七十四章 扶風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三百一十章 遊騎曹性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借涼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取武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自逃逸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水9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五百五十七章 士子龐統第五百零九章 徐州第四百零二章 馬雲祿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宏挑撥張遼第七十九章 曹操奸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夏侯淵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五百九十九章 謀奪荊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八十五章 小黃門左豐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內第一百九十九章 綠柳莊第六百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五百七十五章 賈詡獻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四百零五章 劉備的奸計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六十六章 瞬間的交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遇文丑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就出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赴宴第五百三十七章 力劈閻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張昭降書第五百七十八章 黑衣女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騰殘兵第四十一章 奴隸的用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主天水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四百零三章 長安攻略第五百二十九章 重奪河內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十六章 戰刀中的道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荀彧獻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解救公孫瓚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水7第五百九十五章 退往北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虧本生意第三十五章 丁原誘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堅辭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和氣城之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昱歸降第六百章 荊州之爭第八十九章 黃巾來襲第二百八十九章 澠池第三百二十六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九十六章 張寶之死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三百九十五章 張飛見獻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戰蕭關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二十五章 招兵歸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蔡氏密謀第四百五十三章 幷州馬騰第十四章 匈奴襲五原,呂布得魏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逃亡滎陽第三百零四章 廝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兄弟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