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練兵記錄

黃巾軍從分派,揀選人馬,再到組織兵力北上。需要一段時間。

而從目前黃巾主力雲集的冀州北上到幽州涿郡,又需要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需要攻破沿途的縣城,鄉里與豪強塢堡,以獲得人員與糧草補給。再計算黃巾軍非常糟糕的攻堅能力,以及他們散漫的軍紀帶來的,慢的令人髮指的行軍速度。劉備推算他還有兩到三個月時間,來編練新軍。

“幸好,這裡是涿郡。也幸好,這裡是幽州。”

在做出這個推算時,劉備會忍不住這樣感嘆。

幸好是涿郡,是因爲涿郡是他的家鄉。在漢朝時代,同鄉關係從來是最靠得住的關係之一。而漢代人的地域意識極強。同州,同郡,同縣,同鄉。

這種地域意識在劉備看來頗不可取。不過很遺憾,以他一個人的力量,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一個民族,幾千萬人流傳了幾千年,如無意外,還要延續幾千年的習俗。

除非他的力量足夠強大,強大到了可以超脫一切規則的程度。否則的話,就必須遵守。即使他心中不情願。

劉備是北地大賢,州郡聞名。這就給他帶來了鄉里的強大號召力。

而劉備說“幸好是幽州”,則是因爲幽州地處邊陲。從漢朝立國之後,就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

尤其是在東漢。

在匈奴逐漸衰落,一部分內附,另一部分遠遁西域的情況下,鮮卑與烏桓崛起,成了北方最大的遊牧民族勢力。

這兩個民族的單于庭,不像是匈奴那樣靠西,而是更靠東,接近幽州。

這種情況下,幽州幾乎天天有警。直到靠着公孫瓚天才一樣的騎兵指揮能力,與劉備超越時代的經營,經商能力,使遼東軍崛起,幽州才爲之一靜。

而這種情況,也早就了幽州人的彪悍。

與內郡的士子,有錢豪強喜歡讀書,講究經書傳家不同,幽州的殷實人家,良家子,遊俠兒,喜歡的是好馬,良弓。學的是騎術,弓矢刀槍。而沒錢的平民,通常也會學習武技傍身。

因爲這個原因,配合劉備在涿郡,幽州的強大號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一支實力極強的部隊。同樣是因爲這個原因,身爲郡守的劉焉,纔不得不低頭向劉備求助的。

……

就像是所有人想的一樣。鄉土號召力,劉園主人的財力再加上蛾賊即將入侵的壓力。這一切讓徵募義勇的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大批自備弓馬的良家子,遊俠兒毫不猶豫趕來投奔。

——軍功,財富,戰爭,刺激的生活,出人頭地,保衛家園。幽州人有數不清的理由投靠劉玄德。徵兵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如果不是劉備對於兵士標準,有極嚴格的要求,以及身爲假司馬的他沒權利招募太多兵士,惹人懷疑的話,他甚至可以迅速拉起一支超過萬人的大軍。

不過就算這樣,三千軍隊也有些過界了。

漢朝軍制,二五近位。

一伍五人,設伍長,二伍一什,設什長。五什爲一隊,設隊率,兩隊爲一屯,共百人,設屯長。而後五屯爲一曲,五曲爲一部。五部爲一軍。

作爲假司馬——或者今後要去盧植麾下效力,做爲別部司馬。理論上劉備的軍隊配額爲兩千五百人。

但因爲“別部司馬”擁有一定獨立指揮權,以及軍隊的控制權。所以這兩千五百人通常包括一定輔兵,輜重兵。實際戰兵能有一千就不算差了。

只是劉備這三千軍隊,全都是戰兵。相配套的輔兵數量,與戰兵相等。而且輔兵的配備與訓練絕不遜色於漢軍二流部隊。

就是說,實際上劉備的軍隊超編超過兩倍。也幸好現在戰事緊急,沒有人在乎那麼多。至於黃巾之亂後……

那纔是天下大亂的時候。想必不會有人顧上自己了。

劉備心裡面這麼想着,放下了筆。然後將剛寫好的編練計劃遞給自己身邊的弟子:“按照這個執行。”

“是的,老師。”

看着弟子的背影,劉備略感欣慰。

這一百多名弟子,是他重生後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甚至超過他龐大的家產,與十幾年拼搏建造的商業帝國。

有這上百名弟子,他可以牢牢地掌握住這三千精銳。而這三千精銳,將是他未來掃平亂世的基礎。

……

劉備之前一直覺得,漢朝的軍制有些不妥的地方——如果是後現代戰爭,將軍隊分成幾人一個的武器小組自然沒問題。但在冷兵器時代,大規模戰爭中,伍的設定略顯多餘。大概只有在山地,叢林,複雜地形戰鬥中,這樣的小編制部隊纔有用武之地。

而在小規模戰鬥中,一屯百人的數量則略少。即使以大規模戰鬥來說,一個一百人的小方陣,數量與厚度都略顯不足。

……

伍、什、隊、屯、曲、部、軍的七級組織制度,在有充足合格軍官時,或許可以保證軍隊組織度與士氣。但在中、大規模戰鬥中,卻會造成傳令過於繁瑣——更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目前的漢朝,包括劉備麾下,都沒有足夠的軍事人才。

……

在百家爭鳴結束後,秦漢統一時代,兵家已然式微。

不像是儒家,有着足夠的學院,經典,家學與大儒的公開講經等等。兵家經典通常只在小規模範圍內流傳。

而合格的軍官不足,那麼過於繁瑣的軍事組織架構,就沒有利,反而有害。

……

所以,劉備決定對自己的部隊組織略作調整。

首先是並伍入什。

除偵查輕騎保留伍的編制外,其餘步、騎除伍。伍長升爲假什長。

五什爲隊的規制不變。但只有騎屯保留兩隊編制。步屯則以三隊,既一百五十人爲一屯。以增加步兵方陣的厚度與戰鬥能力。

……

在經過改編後。劉備麾下步、騎人馬編制如下——

幽州多馬,所以騎兵數量,比劉備想象的更多。

徵募的三千人裡,熟悉弓馬的超過千人。

只不過,這上千人裡,戰馬合用,並且能在馬上衝陣的,只有三分之一。

……

因爲在沒有馬鐙的時代,騎馬衝鋒需要的技術,比使用騎弓更困難——而使用一丈八尺的馬槊就更難掌握平衡。通常必須要雙手持槊才行。

而在劉備的幫助下,普遍裝備高橋馬鞍,馬鐙與蹄鐵的遼東軍則沒有這個問題。這也是公孫瓚能橫行遼東的原因之一。

……

這三百最精銳的衝陣騎兵,被劉備組成了三個騎士屯。其中兩個由義弟關羽統帥,作爲中堅力量。另一支則作爲自己的親衛牙兵,由自己親帥。

同時劉備還爲這些極寶貴的衝擊騎兵,每個人分配了全套的鐵製鎧甲。

儘管比起遼東白馬精銳,普遍配備具裝馬鎧有所不如,但全員配備全副鐵鎧的衝擊騎兵無論放到什麼地方,都足夠華麗了。

……

另外八百餘騎,被劉備分成了兩曲,四屯——在檢查過他們的弓箭後,劉備力排衆議,將他們的弓與刀統一替換成了制式裝備——這樣一來,弓箭的射程將會統一,或許有人會覺得不滿意,不過相對戰爭的勝利,這什麼都算不上。

這兩個曲,其一交給關羽,其二交給了公孫續。由他們分別率領。

……

那近兩千步兵戰兵,則被劉備整編成了四個曲,分別由自己的四位弟子劉愚,公孫休,林立,張牧率領。其餘數十名弟子,或任隊率,屯長等低級軍官。或在劉備賬下充任幕僚。

同時,還有數十名弟子負責編練新兵,組織後勤與整備軍械——除自己之外,劉備絕不會准許自己的嫡系部隊擁有招募,編練與指揮的全部權力。

儘管攤子很小,經驗不足。但打一開始,劉備就沒想過組建一支兵歸將有,層層效忠的封建軍隊。

軍隊的指揮權與訓練,招募的權力必須分開——至於說所謂有人擔心的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問題,這其實同樣是一個僞命題。

因爲只有封建的經驗軍隊,才需要擔心這種事。

劉備所希望建立的,是一支標準的,機器一樣的軍隊。

每一名士兵,每一個作戰單位,每一名將軍,指揮官。都是這架機器上的一個零件——而且,是標準的零部件。

使用統一化的着裝,統一款式的武器裝備,統一的訓練與統一的戰術。而所有的軍官們,也是使用同樣教材,教導出來的合格的軍事人才。

如今所有的正規的,現代化的軍隊都是如此。而這樣的軍隊也必定是戰鬥力最強,組織度最高,並且最不容易出錯的軍隊。

劉備非常清楚,戰爭需要的不是突發奇想,百分之九十九的戰鬥,決定因素都不是奇蹟與偶然。更多的時候,是比拼雙方軍隊誰犯的錯誤更少,而誰做的正確的事情更多。

劉備堅信,自己的軍隊在這方面,絕對能勝出。

……

徵募新軍花費的時間,比想象中更少,因而劉備有更多時間進行訓練,以及調度武器裝備——除少數諸如弩,鐵甲這樣的違禁品,劉備少有儲備,必須通過涿郡府庫協調獲得外,其餘盾牌,頭盔這樣的防具,以及刀劍,弓與長矛,劉備均有大量儲備。

因爲他身爲遼東軍最大的後勤供應商人,所以在軍備方面,可以比一般人寬鬆許多。甚至連違禁的強弩,劉備工坊內也儲備了上百具。只是很可惜,因爲冶金工藝不足,劉備期望裝備的滑輪弩還無法量產,僅有兩具樣品。而大型牀弩,扭力弩炮則因爲過於顯眼,所以並未投產。。

從府庫,各家募捐與自身儲備。劉備的軍隊總共獲得了三百架強弩。這些強弩,被他整編,統一組織成兩個弩兵屯,並一個步弓屯組成了強弩曲。

弓手與弩手們除了強弩與統一標準的三石複合弓外,還配備有輕便皮甲,頭盔與佩刀。同時弩手們還有一屯,一百五十人領到了櫓盾——他們將與盾矛手一起組成盾牆,列陣防禦。

其餘三個步兵曲,一個被劉備編制爲了步槊曲。

……

在漢代,南北朝時期。儘管同樣叫槊,但與製作工藝,殺傷力極強的馬槊不同。步槊的製作更加簡單。通常與步兵用的槍、矛沒有任何區別。

然而劉備麾下的步槊曲則不同。

他們配備的步槊,鋼製刃長超過六十釐米,總長度超過六米。可以組成威力極強的超長槍方陣。

……

因爲長度與重量原因,即使尾端加上配重的金屬尖刺也較難掌握。因而這支步槊兵,是劉備麾下四個步兵曲中最精銳,最強壯的部隊。

……

又因爲雙手持槊,沒有盾牌防禦,所以這支部隊,也是劉備麾下着甲率最高的部隊——前三排的士兵都穿着劉備私下儲備,與得自府庫的鐵製扎甲。這些扎甲的防護面積很小。只有前胸後背兩面。兩腰間則用皮帶連接。肩與四肢都沒有防護。

……

幸好,劉備早已儲備大量整體鑄件化的護腕,護腿與肩甲,同樣一體化鑄造的鐵盔。

而後面的士兵則配以皮甲,以及肩、小腿、腕部的額外甲片,同樣配備頭盔。

步槊曲的着鐵甲率因而超過三成,着甲率則爲十成,勉強可以讓人滿意。同時步槊卒配以極精良的鋼刃佩刀,作爲步槊折斷後的替代武器。

……

因爲刀劍並非違禁武器,所以劉備儲備有大量精製刀具。

這些佩刀與漢代制式的環首刀有較大區別。

去掉了刀柄末端的刀環,增強護鍔。

同時刀身挺直,刀尖有弧度,反刃,刃口夾鋼,帶有血槽,更利劈砍。樣式更接近南宋時,經過不斷改良的雁翎刀。

……

從漢代環首刀,到唐橫刀,再到宋、明雁翎刀。數百上千年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戰場爭鋒。兵器工匠們拼勁全力嘗試改良,方纔定型。

然而這一切,因爲劉備的到來,提前了數百年完成。

……

步槊曲,與一般朝廷經制部隊不同。與之對比,另外兩個步兵曲則顯得“普通”的多。

盾矛曲,配備大盾與一丈左右的長槍,雁翎刀。同樣配備頭盔,護肩與護腿。只是桌甲率僅有五成。

二尺五寸寬,三尺五寸長的長方形大盾。兩頭削尖,方便放在地上支撐。盾牌以實木爲材,蒙皮,邊緣包鐵,釘釘,非常堅固。組成盾牆的盾矛曲,進攻或許比較乏力,但防禦力與持久作戰的能力絕對值得信任。

……

兩個騎兵曲,包括兩個衝騎屯與四個輕騎屯。四個步兵曲,包括一個強弩,一個步槊,兩個盾矛。

從紙面上看,劉備的三千部隊已具規模,並且擁有足夠的戰鬥力——

當然,僅僅只是從紙面上看,是這樣而已。想要真正讓部隊成型,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訓練。

……

從早晨開始,無論步、騎將士,都要在卯時(六點鐘)準時起牀。經過一公里晨跑後才能吃早飯——而吃過早飯,經過短時間的休息。

通常在這段休息時間,士兵們要被集中起來宣講——由劉備與他們的弟子們進行宣傳。

除了保衛桑梓的樸素觀念外,還有宣傳自古的華夏曆史,先賢先烈故事,在其中潛移默化灌輸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教育。

十五分鐘休息後,一天的訓練正式開始。

……

上午時分,士兵們要接受隊列與陣型訓練——隊列與陣型在冷兵器戰爭中,重要程度要絕對優於個人武力。即使是在這個擁有真氣,個人武力放大的世界也是一樣。

同時,隊列與陣列訓練,也能讓士兵們最快的學會服從與紀律性。這一點即使是騎兵也不能倖免。

或者說,騎兵們的任務比步兵們更重。

除了他們自己之外,他們的戰馬同樣要接受隊列與陣型變化訓練。

從最基礎的步行行進中保持隊列完整。到快步走,到小步快跑。再到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進行如上訓練。而後是變陣——從向左向右轉,分列式,到二列變四列,到縱隊變橫隊——

這一切都是以屯——也就是一百,或一百五十人爲單位完成的。以漢代,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的條件,讓他們能聽懂軍令,變換陣列非常困難——甚至讓他們懂得服從的必要性,以及乖乖聽從命令都很困難。

所以,劉備毫不猶豫的砍了十幾顆腦袋。

這些是來投奔他的遊俠兒,鄉里無賴中最滑頭,最不聽話和最惹人生氣的一羣。

在看着剛纔還笑容滿面的劉玄德,下一秒就輕描淡寫的下令砍了這些人的腦袋。士兵們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而後劉備宣佈的軍法,馬上以最快速度,被所有人記在了心裡——

軍隊,說的再怎麼好聽也改變不了它的本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暴力集團。

所謂的領軍之道,首要在於殺人。要讓士兵們知道畏懼。畏懼軍法,畏懼主帥。當士兵們畏懼軍法與他們的主帥,多過畏懼他們的敵人時,他們就是不敗的。

當然,除了威懾與懲罰外,還需要獎勵與榮譽。

——每天訓練取得優秀成績,便有額外加餐。除了雞蛋之外還有蒸肉。而獲得前三名的士兵,則會獲得獲得黃銅配飾的虎牙肩章——當然,教官們的激勵,乃至來自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劉玄德的勉勵也必不可少。

在這樣的恩威並施下,軍隊的士氣與訓練進度,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着。

……

在午時(12點),上午的訓練結束。而後是午飯與宣講。主食是麪餅與饅頭,而不是時下主要流行的粟米。這是劉備爲世界飲食做的貢獻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足夠的豬,羊,雞鴨與禽蛋。蔬菜則有菠菜,芹菜,冬葵,芥菜,豆芽,韭菜與蘿蔔。

與某些覺得米飯+紅燒肉天天吃,就可以訓練出好兵的傢伙不同。劉備不覺得沒有足夠的維生素與粗纖維,人還能活下去。

羊肉來自與北方草原的貿易,豬與雞,鴨,禽蛋則來自劉備自身的飼養場。蔬菜大多來自周圍的田地,從鄉民手中收購。

因爲沒有足夠的香料,所以某些小說裡說的“紅燒肉”是做不成的。不過僅僅只是加了鹽,醬油和少許食醋的蒸肉,還是讓絕大多數士兵吃的開心。

在這個時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好好地吃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大的奢求了。更何況劉備的軍隊裡有肉有菜。饅頭和燒餅也比黃米好吃很多。

除此之外,劉備還會將肝臟,雜碎內臟加入食譜,以治療士兵們的夜盲症。

……

下午的訓練,主要針對武器裝備。

步槊曲要持槊站立,維持陣型,並且刺槊——最初是一百下,隨着時間推移不斷增加。通常在訓練完成後,他們的胳膊都會發酸,乃至完全擡不起來。在完成了單排的刺殺動作後,就變成了三列的刺殺動作。前後三排步槊兵要依次突刺,組成連綿不斷的刺殺槍林。

強弩曲,以及其他弓手不用說,需要練習弓弩射擊技巧。盾弩手將盾牌豎起,用支桿支撐,而後將強弩架在盾上射擊。而盾矛曲則需要訓練陣列戰鬥下,矛兵的刺殺格鬥。

除此之外,所有士兵都要練習刀術——這些刀術由關羽編練與教練。

騎兵的訓練則略有不同。除了需要練習騎射,儘快熟悉他們的制式騎弓外,還需要儘快熟悉他們的新馬具。馬鐙與馬鞍。

更加重要的是衝騎曲。

就像歷史上一樣,在有了雙馬鐙後,騎兵戰術出現了極大變化。

在這之前,使用超長騎槍攻擊敵人,必須雙手持槍——這樣一來,人在馬背上的動作很吃力,並且爲了保持平衡,馬匹衝刺的速度無法提升到太快,殺傷力較爲不足——

儘管在這個時代,波斯,中東地區已經出現了人、馬具裝鎧甲,使用騎槍衝鋒戰術的重騎兵,並且擁有極強的戰術效果。

然而衝擊騎兵真正的輝煌,仍舊是在擁有馬鐙之後。

擁有馬鐙的衝擊騎兵,方可執行威力更大,速度更快的夾槍衝鋒。

……

將超長騎槍夾在腋下,端平,而後全力衝刺。有時還可以在戰馬上裝置一個槍托以節省力量。

這樣的衝鋒最初由諾曼人發明。只一場衝鋒,就將之前主宰戰場的,西方重步兵王者——東羅馬帝國的瓦蘭吉衛隊沖垮。也因此奪走了富庶的兩西西里,徹底毀滅了羅馬帝國復興的希望。

在這之後,騎兵戰術仍有進展。但那大多是在武器裝備,護甲,陣型方面的進展。而單手,腋下夾槍衝鋒的姿勢卻絕無改變。

夾槍衝鋒戰術,迅速淘汰了原本的舉槍,魚叉式的攻擊與雙手側身持槍攻擊,成爲了衝擊騎兵的最標準姿勢,並且風靡世界島。

從東方,南北朝時期直到元朝的具裝重騎,鐵浮屠,鐵林軍,鐵鷂子騎兵。遊牧,草原騎兵的極致蒙古卻薛軍。到中東,波斯、花剌子模人的古拉姆衛隊。埃及***君主的馬穆魯克騎兵,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西帕依槍騎兵,歐洲的領地騎士,武裝修道院騎士,國立憲兵騎士直到波蘭翼騎兵……

所有持槍衝鋒的衝擊騎兵,全部使用這種姿勢持槍衝鋒。

這樣持槍的衝擊騎兵,就這樣一直保持強勢,主宰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上千年之久。直到重機槍,鐵絲網與陣地戰出現,才基本推出歷史舞臺。

這一切都得益於一件裝備,以及一個姿勢。

很多人都知道配備了馬鞍與馬鐙的騎兵厲害。而這種騎兵對比沒馬鞍馬鐙的騎兵究竟厲害在什麼地方,大部分人卻說不出所以然來。

所以現在,答案在這裡。

……

就這樣,下午酉時(六點),一天的訓練告一段落。吃過晚飯後,是繼續宣講,以及識字的階段。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這支部隊將是劉玄德的根基,基礎。再之後,這支軍隊可能會繼續擴充,增加到上萬,十萬,乃至幾十萬人。

而最初這三千名士兵,劉備希望他們有足夠能力,勝任中,低級軍官,甚至高級軍官乃將軍。

劉備並非以培訓士兵,而以培訓軍官的方式訓練他們。兵法,文學,做人的道理。當然在這之前,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需要先學會識字。

簡體字,以及漢語拼音。當然,還有標點符號。

無視掉一切對此的非議,這三者絕對是增加識字量的最佳武器。而且某種意義上,時下並非沒有“簡體字”,漢代的大量草書,簡化字體已經非常流行。並且因爲風氣開放,並不迂腐。所以不會出現像明清時代那樣,腐儒憎惡簡體字,認爲毀壞中華文明的謬論。

文化與宣講課程通常要持續兩個小時。在戌時(八點鐘)全營戒嚴,熄燈睡覺。除警衛,巡邏執勤士兵外,所有士兵都必須待在帳內,不能出去。直到第二天寅時起牀,洗漱後進行第二天的訓練——

漱口使用的牙刷同樣由劉備的工坊生產,以豬鬃爲原料,價格公道,非常暢銷,頗受好評。

……

這就是近三個月的時間裡,劉備對他新徵募的士兵們進行的訓練與教育。看着每天,面貌都煥然一新的士兵們。劉備堅信他正在做一件非常偉大的,劃時代的事。

這支年輕的,新生的軍隊,總有一天會震撼整個世界。

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三十六章碾壓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五章兩路人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八章初識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四章婚事?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五章兩路人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七章如日中天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章解決辦法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二章合兵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四十七章最後的太平道徒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二章冀州牧
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三十六章碾壓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五章兩路人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八章初識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四章婚事?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五章兩路人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七章如日中天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章解決辦法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二章合兵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四十七章最後的太平道徒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二章冀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