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劉備李宇起間隙,董卓蠻橫終遭報!

卻說李宇說道:“今張衛所帥漢中精銳已喪,張魯闇弱。乘此虛弱之時,火速進軍,漢中一鼓可得。若此時罷兵,容其養成氣力,益州之患也。”劉備聽此只好說道:“可是衆臣工也都是肺腑之言?兩者想選讓孤王如何是好啊!”劉備這是第二次拒絕李宇的建議,第一次是李宇主張廢除滅九族之罪,這次是軍國大事啊!劉備既然猶豫!李宇繼續據理力爭說道:“如此趁勢一舉而取漢中,有何不可?”劉備只好說道:“孤王與衆愛卿皆是心腹之交,兩者相選舍之不義。”劉備見此兩方爭執不下只好說道:“四弟連番征戰,轉戰各地,先請四弟迴轉帥府休息!此事容後在意!”李宇見劉備如此說,只好遂轉和王雪迴轉帥府,相約五日後在研究此時。

李宇滿面不甘和王雪,心中不甘了,李宇心想此時如若罷戰漢中日後在想取之難啊!李宇回到帥府,換衣已畢,下定決心,第一次沒通知劉備下了第一道帥令,命令全部益州軍全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命令在霞孟關的張飛訓練士卒準備爲先鋒,命令益州軍全面進行招兵。等等不在話下。可是如今此事李宇就是越俎代庖,用後人的話,李宇這可是冒着欺君之罪,在準備着戰爭!

什麼叫欺君之罪!在我國古代,對官員虛報瞞報信息問題是高度重視的。古代法制中的欺君之罪,雖然也包括欺侮君主的含義,但事實上主要是對欺騙君主的行爲進行懲處,事實上相當於把官員虛報瞞報信息罪名單列。同時對這種行爲的懲處也是嚴厲的,欺君之罪是殺頭的罪。之所以把它定爲殺頭的罪,是因爲虛報瞞報信息有可能造成極爲嚴重的後果,這方面的事例在歷史上也確實屢見不鮮。

欺君之罪是一種罪的範疇,也沒有什麼具體罪名,就比如我們所說的侵犯財產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它是由一類犯罪組成的。至於哪些罪算欺君,我想古代也沒有一部完整的刑法典來明確認定,感覺是皇上一感覺不對:“我X,你耍我!”你的欺君之罪就算犯下了。而此時的李宇要是往大了說不僅僅是欺君之罪,並且還有造反的嫌疑,往小了說那也是無詔命而私自用軍,這也是擁兵自重的罪過啊,擁兵自重自古就是君臣之間最大的間隙!擁兵自重,就是指李宇這樣擁有軍隊,鞏固自己,形容手握重兵的大將,專橫跋扈不服從上級或者朝廷的管制,挑戰中央政權。李宇這可是赤露露的啊,就算欺君之罪不坐實,擁兵自重也是難脫其罪,李宇這是向劉備施壓!赤露露的施壓,這也是李宇沒有辦法的辦法啊!李宇把漢中看的太重了,李宇跟劉備從進益州的時候就說過,先取漢中,再取荊州,西涼有變則長驅而取之,如此則可兵鋒直指長安,威震天下,大勢可定,中原可圖!可是此時劉備的猶豫,使李宇大出意外,漢中這個點李宇是必須拔出的,自古守衛益州,必先守漢中!漢中乃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漢中市李宇此戰的重點也是日後兵出益州,奪取中原,再興大漢的重中之重!

卻說此時的董卓在長安,聞李宇和劉備開始君臣不和,乃對羣臣說道:“吾除卻一心腹之患也!”董卓問道:“李宇如此焉能不死乎?”軍師李儒也是哈哈大笑,笑李宇不識時務自取其害!董卓從此遂不以劉備爲意。自此愈加驕橫,自號爲“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封弟董晃爲左將軍、鄠侯,侄董璜爲侍中,總領禁軍。董文爲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離長安城二百五十里,別築郿塢,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築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家屬都住在內。董卓往來長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於橫門外;董卓常設帳於路,與公卿聚飲。如此董卓如同天子一般!

一日,董卓出橫門,百官皆送,董卓留宴,適北地招安降卒數百人到。董卓這個魔王竟然即命於座前,或斷其數百人之手足,或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鍋煮之。哀號之聲震天,如此天下萬佛不已保佑,竟無一絲一毫慈悲之心,卻不愧爲魔王稱呼!而此時的百官戰慄失箸不敢飲食,而董卓卻飲食談笑自若。又一日,魔王董卓於省臺大會百官,列坐兩行。酒至數巡,呂布徑入,向董卓耳邊言不數句,董卓大笑說道:“原來如此。”命呂布於筵上揪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時,侍從將一紅盤,託張溫頭入獻。百官被嚇的魂不附體。董卓卻笑道:“諸公勿驚。張溫結連袁術,欲圖害我,因使人寄書來,錯下在吾兒奉先處。故斬之。公等無故,不必驚畏。”衆官唯唯而散。

司徒王允歸到府中,尋思今日席間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後園,立於荼蘼架側,仰天垂淚,像西天佛祖和上蒼祈禱說道:“吾大漢江山,難道真的要步大秦之後塵,魔王董卓如此殘暴無道,爲何不遭報應!”說完忽聽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王允潛行輕步偷偷看之,見乃府中歌伎貂蟬也,心中當下方安。其女貂蟬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王允老人家對貂蟬以親女待之。是夜王允聽良久,大喝說道:“賤人將有私情耶?”貂蟬驚跪答王允說道:“賤妾安敢有私!”王允怒斥道:“汝無所私,何夜深於此長嘆?”貂蟬哭着說道:“容妾貂蟬伸肺腑之言。”王允怒容不改說道:“汝勿隱匿,當實告我。”貂蟬哭着說道:“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爲大人所窺見。大人尤爲我父,如若倘有用妾貂蟬之處,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已報大人再生之恩德!”王允聽此以杖擊地哭道:“誰想吾大漢天下卻在汝手中耶!貂蟬快快隨我到畫閣中來。”王允說完也不回頭徑直往花閣走去!貂蟬見此只好緊緊跟隨王允到花閣中來,王允盡怒叱驅逐出婦妾數人,讓貂蟬居中於坐,王允則撩袍跪倒在地叩頭便拜貂蟬。貂蟬見此驚伏不安,也急忙跪倒在地哭着說道:“大人何故如此?這不是折煞小人嗎?”王允哭着說道:“汝可憐我大漢漢天下無數生靈!理應受我老人家一拜!”王允把話說完,淚如泉涌,不在說話。貂蟬見此問王允道:“適間賤妾曾言:但大人有使令,小人貂蟬願爲大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王允跪而對貂蟬說道:“如今大漢天下危在旦夕,天下百姓有倒懸之危,朝廷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貂蟬所不能救也。如今賊臣董卓,將欲篡權奪位;可憐我大漢朝中滿朝文武,無計可施。董卓更有有一義兒子,姓呂,名布,字奉孝,驍勇異常武勇無敵,董卓如今所儀仗者唯有此人而。但我觀二人皆是好色之徒,吾今欲用連環計,先將汝許嫁呂布,然後在將你獻與董卓;汝於中取便,諜間他父子反顏,令布殺卓,以絕大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解天下百姓之疾苦,但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蟬聽此跪倒在地哭泣說道:“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王允扶起貂蟬說道:“此事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不可讓第三人知道這件事情,此事如若有泄漏,我滅門之禍矣。”貂蟬聽此說道:“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王允跪地拜謝貂蟬。

次日,王允便將家藏明珠數顆,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頂,使人密送呂布。呂布此人貪財好色見之大喜,親到王允府邸之中前來致謝。王允預備嘉餚美饌;親候呂布至,王允出門遠迎呂布,然後將呂布親接入後堂,送呂布送入宴席之中的上坐入座。呂布呢也毫不謙讓徑直入座然後呵呵笑着說道:“呂布畢竟乃丞相董卓一將,司徒王允大人乃是朝廷大臣,位列三公,何故錯敬?”王允笑着說道:“吾觀方今天下別無英雄,能稱英雄者惟有將軍奉先耳。王允此實乃非敬將軍之職,乃是敬將軍之才也。”呂布這個人就愛聽好話,聽王允如此之說焉能不大喜。王允在酒席之中殷勤敬酒,口稱董太師並呂布之德不絕。呂布大笑暢飲無有不從。呂允叱退左右,只留侍妾數人勸酒。酒至半酣,王允見時機成熟對左右侍從說道:“喚我孩兒貂蟬來此面見溫厚呂布大人!。”侍從見此不敢怠慢,立刻動身,時間少頃,二青衣侍從引貂蟬豔妝而出。呂布驚爲天人,問王允說道:“此女子乃是何人?”王允見呂布上當說道:“小女乃是貂蟬也,爲老夫之義女。王允蒙將軍錯愛,不異至親,故令其與將軍相見。”王允見時機成熟便命貂蟬與呂布把盞。貂蟬送酒與呂布酒杯之中。當下便兩下眉來眼去。王允佯醉不知情說道:“孩兒央及奉先將軍痛飲幾杯。吾一家全靠着奉先將軍哩。”呂布這個大色狼請貂蟬坐,貂蟬假意欲出。王允見此厲聲喝聲斥責說道:“將軍吾之至友,孩兒便坐何妨。如若出了此門,豈不是傷了我和奉先將軍之情意!”貂蟬趁勢便坐於王允之身側。貂蟬美啊,那可是咱中國的四大美人啊,歷史把貂蟬形容的那是素有“閉月”之稱,意爲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麗的女子,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的時候可爲是天下奇珍奇寶!呂布這個大色狼都看着出神了,哈喇子都躺出來了,此時的呂布目不轉睛的看着貂蟬。呂布哪有心情喝酒,有不好推脫王允敬酒只好又飲數杯,王允見呂布上當指貂蟬而問呂布說道:“吾欲將此女送與將軍爲妾,奉先還肯納否?”呂布出席跪地而謝道:“若得如此,布當效犬馬之報!”王允哈哈大笑說道:“早晚選一良辰,送至將軍府中。”呂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少頃席散,王允遠送呂布出自己府邸說道:“本欲留將軍再此留宿,恐董卓太師見疑繁盛不妙。”呂布再三拜謝王允送貂蟬之情而去。

而才過了數日,王允便在朝堂,見了董卓,趁呂布不在側,伏地拜請董卓說道:“王允欲屈董卓太師之車騎,到草舍赴宴,未審鈞意若何?”董卓此事正想結交滿朝文武,而行廢了漢獻帝自立爲皇的主義見王允來請焉能不去說道:“王允司徒見招,即當趨赴。”王允拜謝歸家,水陸畢陳,於前廳正中設座,錦繡鋪地,內外各設幃幔。次日晌午,董卓來到。王允具朝服出迎十里之地,親迎董卓車架進府邸!王允跪地再拜董卓起居。董卓下車,左右持戟甲士百餘,簇擁入堂,分列兩傍。王允於堂下再拜,董卓命扶上,賜坐於側。王允說道:“太師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董卓也是個好大喜功之人,聽王允如此奉承自己焉能大喜。進酒作樂,王允極其致敬。天晚酒酣,王允請董卓入後堂。董卓叱退甲士。王允捧觴稱賀說道:“王允自幼頗習天文,夜觀乾象,漢家氣數已盡。太師功德振於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合該董卓太師稱帝王至尊而興天下!”董卓哈哈大笑說道:“安敢望此!”王允還不瞭解董卓繼續說道:“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豈過分乎!”董卓繼續笑道:“若果天命歸我,司徒可當爲元勳。”王允跪地拜謝。堂中點上畫燭,止留女使進酒供食。王允說道:“教坊之樂,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應。”董卓笑道:“甚妙。”王允教放下簾櫳,笙簧繚繞,簇捧貂蟬舞於簾外。有詞贊之爲:“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又詩說道:“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舞罷,董卓命貂蟬近前。貂蟬轉入簾內,深深再拜。董卓見貂蟬顏色美麗,便問王允說道:“此女何人?”王允說道:“此乃臣府中之歌伎貂蟬也。”董卓問王允說道:“小女貂蟬能唱否?”允命貂蟬執檀板低謳一曲。正是:“一點櫻桃啓絳脣,兩行碎玉噴陽春。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董卓稱賞不已。王允命貂蟬把盞董卓。董卓擎杯問王允說道:“美人不知青春幾何?”貂蟬喂喂諾諾的回董卓說道:“賤妾年方二八。”董卓笑到:“真神仙中人也!”王允起身跪倒在地說道:“今朝臣王允欲將此女獻上太師,未審肯容納否?”董卓聽此哈哈大笑說道:“如此見惠,何以報德?”王允說道:“此女得侍太師,其福不淺。”董卓這個色狼竟然爲了貂蟬再三稱謝王允。王允即命備氈車,先將貂蟬送到相府。董卓亦起身告辭。王允親自騎馬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後辭迴歸自家府第。

乘馬而行,不到半路,只見兩行紅燈照道,呂布騎馬執戟而來,正與王允撞見,便勒住馬,一把揪住衣襟,厲聲問王允說道:“司徒既以貂蟬許我,今又送與太師,何相戲耶?”王允急制止呂布小聲說道:“此非說話處,且請到草舍去。”呂布同王允到家,下馬入後堂。敘禮畢,王允方說道:“將軍何故怪老夫?”呂布問王允說道:“有人報我,說你把氈車送貂蟬入相府,是何意故?”王允見此呵呵一笑說道:“將軍原來不知!昨日太師在朝堂中,對老夫說:‘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王允因此準備小宴等候。太師飲酒中間,說:‘我聞你有一女,名喚貂蟬,已許吾兒奉先。我恐你言未準,特來相求,並請一見。’老夫不敢有違,隨引貂蟬出拜公公。董卓太師繼續說道:‘今日良辰,吾即當取此女回去,配與奉先。’將軍試思:太師親臨,老夫焉敢推阻?”呂布一聽連忙施禮道歉對王允說道:“王允司徒少罪。呂布畢竟年少不懂事,只因一時錯見,來日自當負荊請罪於大人。”王允繼續笑着說道:“小女頗有妝奩,待過將軍府下,便當親自送至。”呂布辭別,騎赤兔馬而去。次日,呂布在府中打聽,絕不聞董卓送貂蟬來府邸與自己成婚額音耗。徑入堂中,尋問諸侍妾。侍妾對答說道:“夜來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呂布乃是堂堂三國第一猛將,英雄一世,聽此怒髮衝冠爲紅顏,徑直潛入董卓臥房後窺探。時貂蟬起於窗下梳頭,忽見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此人極爲長大,頭戴束髮冠;偷眼視之,正是呂布。貂蟬故蹙雙眉,做憂愁不樂之態,復以香羅頻拭眼淚。呂布窺視良久,乃出;少頃,又入。而此時董卓己坐於中堂,見呂布來,問呂布說道:“吾兒奉先外面無事乎?”呂布答董卓說道:“無事。”侍立董卓神側。董卓起身方食食物,呂布偷目竊望貂蟬,見繡簾內一女子往來觀覷,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呂布心知是貂蟬,神魂飄蕩。董卓見呂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對呂布說道:“奉先無事且退。”呂布聽董卓下令只好怏怏而出。

董卓自納貂蟬後,爲色所迷,月餘不出理事。董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董卓心意甚喜。呂布入內問安,正值董卓入睡。貂蟬於牀後探半身望見呂布來,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揮淚不止。呂布真心如碎。董卓朦朧雙目,見呂布注視牀後,目不轉睛;回身一看,見貂蟬立於牀後。董卓也是個爺們還是個魔王大怒手指呂布怒斥說道:“汝敢戲吾愛姬耶!”喚左右逐出,今後不許入堂。呂布怒恨而歸,路遇李儒,告知其故。李儒不聽則罷一聽大驚失色,也不管有人阻攔徑直急入見後宅面見董卓進言說道:“岳父董卓太師欲取天下,何故以小過而見責溫侯呂布?倘彼呂布心變,吾軍全權儀仗呂布,不知呂布變心則大事去矣。”董卓一聽自己的女婿軍師李儒如此說也是大驚失色追問到:“孩兒如今如之奈何?”李儒見董卓醒悟連忙對董卓進言說道:“來朝喚呂布來次,賜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無事。”李儒如此用計實事不知王允所用連環計呀,要不然李儒一定會讓董卓送歸貂蟬給呂布!而董卓此時依自己女婿軍師李儒之言。次日,董卓使人傳喚呂布入後堂來見,好言撫慰呂布之心說道:“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誤言傷孩兒奉先,汝勿記心。”隨賜金十斤,錦二十匹。呂布謝歸,然董卓不知此人的呂布身雖在董卓左右,心實繫念貂蟬。

董卓疾既痊癒,入朝議事。呂布執戟相隨,見董卓與獻帝共談,便乘此間隙提戟出內門,上馬徑投董卓相府而來;系赤兔馬於府前,提戟入後堂,尋見貂蟬。貂蟬見呂布來此相見說道:“汝可去後園中鳳儀亭邊等我。”呂布提戟徑往,立於亭下曲欄之傍。良久,見貂蟬分花拂柳而來,果然如月宮仙子,貂蟬見了呂布哭泣着說道:“我雖非王司徒之親女,然王司徒待我爲之如已出。自見奉先將軍之面,妾身自願許侍箕帚。此乃妾神貂蟬已生平願足已。誰想太師起不良之心,將妾貂蟬*污,妾貂蟬恨不即死;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而已。今有幸得見奉先將軍,妾願畢矣!此身已污,不得復事英雄;願死於君前,以明妾志!”話剛說完,貂蟬就手攀曲欄,望荷花池便跳。呂布見此焉能讓貂蟬死去,慌忙抱住,也哭泣說道:“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語!”貂蟬手扯呂布說道:“妾今生不能與君爲妻,願相期於來世。”呂布怒吼道:“我今生不能以汝爲妻,非英雄也!”貂蟬說道:“妾度日如年,願君憐而救之。”呂布說道:“我今愉空而來,恐老賊見疑,必當速去。”貂蟬牽其衣而說道:“君如此懼怕老賊,妾身無見天日之期矣!”呂布聽此大怒挺身立住而說道:“容我徐圖良策。”語罷,提戟欲去。貂蟬拽住呂布的衣角說道:“妾在深閨,聞將軍之名,如雷灌耳,以爲當世一人而已;誰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話一說完,淚下如雨。呂布也堂堂七尺之軀的男子漢被貂蟬這番話說道是羞慚滿面,重複倚戟,回身摟抱貂蟬,用好言安慰。兩個偎偎倚倚,不忍相離。

卻說董卓在殿上,回頭不見呂布,心中懷疑,連忙辭了獻帝,登車回府;見呂布赤兔馬繫於府前;問門吏,門吏答董卓說道:“溫侯入後堂去了。”董卓叱退左右,徑入後堂中,尋覓不見;喚貂蟬,貂蟬亦不見。急問侍妾,侍妾見董卓大怒只好跪倒在地說道:“貂蟬在後園看花。”董卓徑直尋入後園,正見呂布和貂蟬在鳳儀亭下共語,畫戟倚在一邊。董卓可是堂堂魔王啊,大怒,大喝一聲。呂布見董卓親至,大驚失色,回身便走。董卓搶了方天畫戟,挺着趕來追趕呂布。呂布走得快,董卓肥胖趕不上呂布,擲戟刺向呂布。呂布何等人物打戟落地。董卓拾戟再趕,但此時的呂布也已走遠。董卓趕出園門,一人飛奔前來,與董卓胸膛相撞,董卓倒於地。正是:沖天怒氣高千丈,仆地肥軀做一堆。未知此人是誰,且聽下文分解。

你如若思歸,請你真心早歸!

第43章 王雪掛帥!第55章 兵圍涇陽!第102章 vip第63章 魯肅過江!第136章 李宇出場!四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10章 涼州之戰爆發!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36章 隴西大捷(下)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175章 爭論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20章 董卓決議聯張劉,子龍奮勇取下辯第56章 激戰第11章 子龍智取安定城!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9章 荊州亂局!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29章 孔明說周郎!第31章 周瑜佈陣!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21章 舌戰羣儒!第44章 破陣!第71章 血戰長安!第131章 決戰前夕!第28章 郭李之死!第13章 戰前部署!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116章 趙雲VS曹洪!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27章 苦肉計!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226章 激將法!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139章 必死無疑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一百一十八掌虎牢關大捷上vip第7章 決戰開始!第52章 周瑜的使者!第19章 激戰!第2章 張飛揚名(一)第168章 周瑜VS曹操!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75章 定都長安!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32章 張魯來降、漢中平定!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2章 馬超歸漢!第14章 周瑜來了!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24章 周瑜之謀!第62章 可怕的國淵!第26章 出征漢中!第4章 大敗曹仁!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6章 ,聯軍失利第225章 御駕親征!第56章 溫侯再現!第89章 廣收天下士子之心!第53章 禰衡罵賊!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32章 諸葛說周郎!第51章 涇陽郡之戰!第151章 荊州防務!第107章 兄弟情深(下)第8章 中計了!第185章 出擊!第6章 ,聯軍失利第57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戰後分析!第68章 事出意外!第189章 新星崛起!第79章 漢興王的抉擇!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63章 魯肅過江!第25章 天子求救!第32章 曹操的慘敗!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66章 潼關之戰第3章 徐庶來投!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27章 苦肉計!第37章 李宇戰夏侯惇!第99章 舌戰!第5章 趙雲的婚後生活!第74章 曹操慌了!第25章 天子求救!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45章 突變!第69章 軟硬兼施!第102章 函谷關之戰!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5章 關張奮勇戰溫侯!第36章 遵旨出賊!
第43章 王雪掛帥!第55章 兵圍涇陽!第102章 vip第63章 魯肅過江!第136章 李宇出場!四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10章 涼州之戰爆發!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36章 隴西大捷(下)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175章 爭論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20章 董卓決議聯張劉,子龍奮勇取下辯第56章 激戰第11章 子龍智取安定城!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9章 荊州亂局!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29章 孔明說周郎!第31章 周瑜佈陣!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21章 舌戰羣儒!第44章 破陣!第71章 血戰長安!第131章 決戰前夕!第28章 郭李之死!第13章 戰前部署!第23章 周瑜的覺醒!第116章 趙雲VS曹洪!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27章 苦肉計!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226章 激將法!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139章 必死無疑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一百一十八掌虎牢關大捷上vip第7章 決戰開始!第52章 周瑜的使者!第19章 激戰!第2章 張飛揚名(一)第168章 周瑜VS曹操!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75章 定都長安!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32章 張魯來降、漢中平定!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111章 虎口拔牙!第2章 馬超歸漢!第14章 周瑜來了!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24章 周瑜之謀!第62章 可怕的國淵!第26章 出征漢中!第4章 大敗曹仁!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6章 ,聯軍失利第225章 御駕親征!第56章 溫侯再現!第89章 廣收天下士子之心!第53章 禰衡罵賊!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32章 諸葛說周郎!第51章 涇陽郡之戰!第151章 荊州防務!第107章 兄弟情深(下)第8章 中計了!第185章 出擊!第6章 ,聯軍失利第57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戰後分析!第68章 事出意外!第189章 新星崛起!第79章 漢興王的抉擇!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63章 魯肅過江!第25章 天子求救!第32章 曹操的慘敗!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66章 潼關之戰第3章 徐庶來投!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27章 苦肉計!第37章 李宇戰夏侯惇!第99章 舌戰!第5章 趙雲的婚後生活!第74章 曹操慌了!第25章 天子求救!第25章 李典的對策!第145章 突變!第69章 軟硬兼施!第102章 函谷關之戰!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5章 關張奮勇戰溫侯!第36章 遵旨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