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許褚戰呂布!

話說自陶謙死後全軍舉哀!陶謙之長子陶商即位爲君,次子陶應掌管徐州之軍事!陳登和陳桂父子二人爲輔佐!更是請出了孫乾爲別駕!共輔佐徐州之政事!陶謙死後次日,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陶使君今去何人能夠保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從這點上可以看出陶謙雖然在三國混戰的歷史上不合格,但還是一個仁義君子深受徐州百姓的愛戴,要不然他也不會當初對劉備三讓徐州!他就是想給徐州百姓一個太平而已!關於對陶謙的評價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陳壽、范曄等人對他評價很低,但時人東吳張昭卻對他持肯定意見。張昭被陶謙硬邀請出仕,拒絕。陶謙以爲被輕視,把他拘押,爲好友趙昱所救,逃往南方。從這點上可以看出,陶謙還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他也知道張昭此人是大才,所以纔想要強行留住張昭!陶謙死後徐州百姓和官商都十分的悲痛!

不過這時陶謙的長子陶商即位爲徐州刺史命陳桂和陳登父子還有孫乾爲輔,陳登爲幕官;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喪事。曹豹與孫官、尹力領軍事命大小軍士,盡皆掛孝,大設祭奠祭畢,葬於黃河之原。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曹*此時身在鄄城,知陶謙已死,陶謙長子陶商領徐州牧,大怒道:“我仇未報,乳臭未乾之黃毛小子,坐得徐州!吾必先殺其子陶商,後戮陶謙其屍,以雪先君之怨!”即傳號令,剋日起兵去打徐州。荀彧入諫苦諫曹*道:“昔漢高祖劉邦保關中,漢光武劉秀據河內,皆深根固本後才以制天下,正因如此纔可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進退不失距!故雖多有困阻,然終可濟大業成大統。今明公之本首事應是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今陶謙雖死,已有其子陶商繼承徐州刺史之位,正可謂名正言順,如今死守徐州我軍久戰不利如之奈何!更因徐州之民,既已服氣,必助其與我軍死戰。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棄大而就小,是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願熟思之。”曹*聽後沉思半響說道:“今歲荒乏糧,軍士坐守於此,終非良策。”荀彧說道:“不如東略陳地,使軍就食汝南、潁川。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食、此等賊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糧,以養三軍,朝廷喜,百姓悅,乃順天之事也。”

曹*聽後大喜扶起荀彧說道:“荀文若真乃吾之張子房啊!”喜從荀彧之計!然後曹*安排留下夏侯惇、曹仁守鄄城等處,自引兵馬數萬先略陳地,次及汝、潁。黃巾何儀、黃劭知曹兵到,引衆來迎,會於羊山。時賊兵雖衆,都是狐羣狗黨烏合之衆怎可與曹軍對戰,並無隊伍行列。曹*令強弓硬弩射住,令典韋出馬。何儀令副元帥出戰,不三合,被典韋一戟刺於馬下。曹*見典韋獲勝敵軍士氣已喪!然後引衆乘勢趕過羊山率兵掩殺數十里然後安營下寨。次日,黃劭自引軍來戰曹*。兩陣圓處,一將步行出戰,頭裹黃巾,身披綠襖,手提鐵棒,大叫道:“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誰敢與我廝鬥?哈哈!”曹洪在曹*身側見了大怒,大喝一聲,飛身下馬,提刀步出要戰何曼。兩下向陣前廝殺,四五十合,勝負不分。曹洪詐敗拖刀而走,何曼趕來。洪用拖刀背砍計,轉身一踅,何曼沒有防備!被曹洪一刀砍中何曼,再復一刀殺死。李典乘勢飛馬直入賊陣。黃劭不及提備,被李典生擒活捉過來。曹*見此親率兵馬掩殺賊衆,奪其金帛、糧食無數。何儀勢孤,引數百騎奔走葛陂。正行之間,山背後撞出一軍。爲頭一個壯士,身長八尺,腰大十圍,手提大刀,截住去路。何儀挺槍出迎,只一合,被那壯士活挾過去。餘衆着忙,皆下馬受縛,被壯士盡驅入葛陂塢中。卻說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壯士引軍迎住。典韋見此人而怒吼道:“汝亦黃巾賊耶?”那壯士答道:“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典韋見此人不是黃巾賊寇說道:“何不獻出?”那壯士呵呵一笑道:“你若贏得手中寶刀,我便獻出!”典韋聽後大怒心說哪裡來的黃毛小子,挺雙戟向前來戰那壯士。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在戰那壯士大刀揮舞如同風車一般,左右砍殺。威武異常真有無敵之姿絕對是當世之豪傑!典韋也毫不示弱雙戟舞動上下翻飛,上護其身下戶其馬!左戟如同蛟龍出海,右戟如同虎歸山林!兩人大戰一直戰到黃昏,各因馬匹力乏暫止休戰。典韋手下軍土,飛報曹*。曹*大驚,心說我之惡來,誰人可與之匹敵!忙引衆將來前來觀看。這一看曹*心裡對這個壯士這個喜愛!曹*心裡認定這個壯士武藝決不再自己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之下!可能還要在其之上!

次日,壯士又出搦戰。曹*見其人今日更加威風凜凜,心中更加喜愛,暗中分付典韋,今日且詐敗。典韋領曹*之命而出戰壯士;二人大戰一直戰到三十合,典韋纔想起曹*讓其詐敗之事!往回便敗準備回陣,那壯士見典韋戰敗緊追不捨,一直趕到陣門中,弓弩射回。曹*見此趁勢急引軍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次日,再令典韋引百餘騎出。壯士笑道:“手下敗將,今日何敢復來!不怕死乎!”便縱馬接戰。典韋略戰數合,這次典韋長記性了,記住曹*讓他詐敗的事了,便回馬敗走。壯士只顧望前趕來,不提防連人帶馬,都落於陷坑之內,被鉤手縛來見曹*。曹*心中喜愛此壯士,親自下帳叱退左右軍士,親自爲壯士解其縛繩,然後急取大衣批在壯士的身上,命左右賜坐,那壯士也不懂禮貌讓座就坐也不謝恩於曹*!曹*也不見外,問其鄉貫壯士姓名。那壯士笑呵呵答道:“呵呵!俺乃譙國譙縣人也,因久聞你軍典韋爲古之惡來,所以不服氣前來挑戰!呵呵俺姓許,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亂,聚宗族數百人,築堅壁於塢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衆人多取石子準備,吾親自飛石擊之,無不中者,寇乃退去。又一日寇至,塢中無糧,遂與賊和,約以耕牛換米。米已送到,賊驅牛至塢外,牛皆奔走回還,被我雙手掣二牛尾,倒行百餘步。賊大驚,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處無事。”曹*哈哈大笑說道:“吾聞你大名久矣,還肯降否?”許褚說道:“久聞曹公之大名,固所意也。”遂招引宗族數百人俱降。曹*拜許褚爲都尉,賞勞甚厚。隨將何儀、黃劭斬訖。汝、潁悉數被曹*平定。軍資糧草之事也被解決!並且收得降兵無數,如今曹*軍威更勝往日!

曹*班師,曹仁、夏侯惇接見,言近日細作報高說道:兗州薛蘭、李封軍士皆出擄掠,城邑空虛,可引得勝之兵趁士氣正盛一舉攻之,必可一鼓可下。曹*聽後也覺得此言有理,遂引軍徑直奔商州而去。商州境內薛蘭、李封被曹*的出其不意打的措手不及,只得引兵出城迎戰曹*。許褚笑道:“吾願取此二人,以爲主公見面之禮。”曹*大喜,遂令許褚出戰。李封使畫戟,向前來迎。交馬兩合,許褚揮舞手中九環象鼻刀,一馬三刀一刀劈向李封的而下,這一刀叫做力劈華山!李封只得舉手中方天畫戟!只聽“乒乓!啊!”聲響起!許褚一刀而下竟然把李封手中方天畫戟坎斷連同李封被劈爲兩半!一馬三刀那兩刀根本就沒來得及用,這李封就死了!許褚看着李封的屍體載於馬下。然後竟然自言自語說道:“哎!你小子!你這也太不抗打了把!”薛蘭見李封死相之慘,還哪敢還有什麼想法!他現在連看一眼許褚的勇氣都沒有了!急走回陣,吊橋邊李典攔住。薛蘭不敢回城,引軍投鉅野而去;卻被呂虔飛馬趕來,一箭射於馬下,軍皆潰散!許褚進城之後還說呢,那個小子你說你逃也是死,不逃也是死!被那個呂小子給射死了,還不如讓我給坎了呢。曹*等人見了大笑不止!

如此曹*復得兗州,荀彧便請進兵取濮陽。曹*令許褚和典韋領兵五萬爲先鋒,夏侯惇和夏侯淵爲三萬左軍,李典和樂進爲三萬右軍,曹*親自領中軍五萬,于禁和呂虔三萬爲合後。如此曹*盡出手中強兵猛將要決戰呂布!曹*一路急行軍,正所謂兵貴神速,曹*這是不準備給呂布喘息之機!不到十日兵至濮陽,呂布欲自將出迎,程昱諫言道:“今日將軍不可出戰。待衆將聚會後方可。”呂布怒吼道:“吾怕誰來?”遂不聽程昱之言,獨自引兵出陣曹*,呂布橫手中方天畫戟大罵曹*。曹*令許褚出戰呂布。許褚拍馬而出,舞手中九環象鼻刀來戰呂布一邊往這邊跑一邊還喊道:“虎癡許褚,來戰戰你這三姓家奴!!”溫候呂布何許人也!那乃是天下無敵的第一勇將,正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再說呂布最恨別人罵他三姓家奴,這個外號自從張飛送給了他,就家喻戶曉,老少皆知了!呂布被許褚這麼一罵,大怒挺方天畫戟來戰許褚!許褚此人不怕武藝比他高的,就怕比他弱,他打不過癮!許褚見有幸和天下無敵的第一勇將呂布過招,那是格外的賣力,只見許褚一把刀是左劈右砍迅速出擊!別說許褚的刀法也不弱於關公和張遼,這把許褚刀法上呼下應,左右逢源,它的劈、砍、撩、掛、斬、抹、截、攔、挑、刺沒有一招拖泥帶水也沒有一招是虛招全是實打實的,真可謂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呂布舞動方天畫戟也毫不示弱,只見呂布一把方天畫戟直刺,扎挑,又能勾、啄,鉤、剢、劃、刳、剌、刺運用如飛絲毫不弱於許褚,!許褚見鬥二十合,不分勝負,心中着急舞手中大刀斜肩砍背劈向呂布!呂布也不示弱用手中方天畫戟駕開許褚一把大刀,然後順勢刺出直奔許褚的心窩而去!許褚見此急忙躲身閃了過去,但溫候呂布豈是那麼見得的,只見溫候呂布雙手把手中方天畫戟一轉月牙戟面往回一帶,這招可不簡單呀!這許褚要是呂布方天畫戟的月牙戟鉤住雖然不能身死也給半條命沒了,那腸子什麼都給被呂布給鉤出來。許褚見此也是被驚出一身冷汗急忙抽手中大刀擋在胸前,險陷躲過這一招!兩人再次交戰在一起十餘回合,許褚處於下風之中,可以說此時的許褚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而此時的溫候呂布!手中方天畫戟,卻更加下了狠勁!真是一招快過一招,一招狠過一招!此時的呂布看出來了,是恨不得一方天畫戟,就把許褚置於死地!而許褚現在也相信了,溫候呂布武勇天下無雙的事,是真的了!絕對不是自己可以撼動的了的!不過許褚卻並不惜命,許褚此人外號虎癡,酷愛武藝!許褚知道此戰過後,自己只要活着,那麼自己的武藝就絕對會有進步!能夠跟呂布交手,對自己來說是獲益匪淺的事情!而此時呂布卻不知道許褚是這麼想的!要不呂布非給被這個虎癡的許褚給活活的氣樂了!非給說,死到臨頭了,你還有這種想法!究竟許褚性命如何呢?請看下章!

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31章 赤壁之戰!第97章 明察暗訪!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44章 破陣!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224章 魏國的落幕(上)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67章 三方改革!第5章 陸遜的計策!第104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62章 李宇再戰曹孟德!第3章 徐庶來投!第14章 周瑜來了!七十八章 進紫禁城第31章 再下一城!第9章 魯肅問計!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30章 神仙孔明!第203章 親征第99章 舌戰!第27章 關二爺日強三關!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0章 安定之戰!第46章 再此改革!第61章 江東決策!第17章 槍王出世!第4章 天下大亂的來臨第102章 函谷關之戰!第193章 趙雲出戰!第198章 血濃於水!第8章 大戰呂布!!!第53章 禰衡罵賊!第50章 百草林大捷!第一百一十一 掌亂局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37章 兩軍會和!第22章 潘璋之死!第58章 巧奪潼關!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64章 李宇顯危!第5章 破賊第66章 潼關之戰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58章 vip第155章 王太子!第23章 周瑜的陰謀!第194章 追擊!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105章 回憶!第96章 金臺拜將!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26章 草船借箭!第20章 勇武潘璋!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121章 大捷(上)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17章 兵進金城!第3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172章 神人管輅第46章 曹劉停戰!第130章 張紹的毒計!第13章 戰前部署!第66章 孫劉聯盟!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64章 李宇顯危!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45章 涼州大捷(下)第106章 姜冏之死!第48章 魯肅來了!第175章 爭論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10章 周瑜的計策!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58章 震動東第219章 雁門關大捷!第233章 百萬雄兵!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4章 孫權的選擇!第15章 羣雄逐鹿!第51章 樊城之戰!第69章 軟硬兼施!第16章 新老槍王對戰!第61章 江東決策!
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31章 赤壁之戰!第97章 明察暗訪!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44章 破陣!第50章 呂蒙的煩惱!第152章 益州局勢!第224章 魏國的落幕(上)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67章 三方改革!第5章 陸遜的計策!第104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62章 李宇再戰曹孟德!第3章 徐庶來投!第14章 周瑜來了!七十八章 進紫禁城第31章 再下一城!第9章 魯肅問計!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30章 神仙孔明!第203章 親征第99章 舌戰!第27章 關二爺日強三關!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0章 安定之戰!第46章 再此改革!第61章 江東決策!第17章 槍王出世!第4章 天下大亂的來臨第102章 函谷關之戰!第193章 趙雲出戰!第198章 血濃於水!第8章 大戰呂布!!!第53章 禰衡罵賊!第50章 百草林大捷!第一百一十一 掌亂局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37章 兩軍會和!第22章 潘璋之死!第58章 巧奪潼關!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64章 李宇顯危!第5章 破賊第66章 潼關之戰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58章 vip第155章 王太子!第23章 周瑜的陰謀!第194章 追擊!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105章 回憶!第96章 金臺拜將!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26章 草船借箭!第20章 勇武潘璋!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121章 大捷(上)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17章 兵進金城!第3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172章 神人管輅第46章 曹劉停戰!第130章 張紹的毒計!第13章 戰前部署!第66章 孫劉聯盟!第125章 張紹要反!第64章 李宇顯危!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45章 涼州大捷(下)第106章 姜冏之死!第48章 魯肅來了!第175章 爭論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10章 周瑜的計策!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58章 震動東第219章 雁門關大捷!第233章 百萬雄兵!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4章 孫權的選擇!第15章 羣雄逐鹿!第51章 樊城之戰!第69章 軟硬兼施!第16章 新老槍王對戰!第61章 江東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