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徵南將軍!

得到龐德公的“重禮”之後,李易很高興,宴會還沒結束,便讓典韋去傳令,將龐家送來的那些東西千萬妥當保管,不要讓人毀壞或者丟失,然後李易又拉着龐季說了好一會的話,這才放他離開。

龐季走後,郭嘉便問道:“看主公神色,似乎對龐家所贈之物極爲看重?”

李易笑道:“奉孝可能覺得子尚直言有所誇大,呵呵,據我所知,天地之妙,其實更甚,不過其中道理一時難以描述,回去後我讓人抄寫幾分,奉孝拿去一看便知。”

郭嘉當即點頭,他雖然對龐德公了解很少,更覺得龐季說的玄乎,但他卻極爲佩服李易的眼光,既然李易敢這麼說,那絕對是不會差了。

然後李易又對旁邊的賈詡張遼說道:“先生,文遠,如今荊州形勢隨時都有變化,屆時需要先生要穩定後方,文遠也要領兵在前,閒暇實在太少,等此事過後,兩位也可研讀龐德公所贈之物,絕對受用非凡。”

兩人紛紛點頭應下,心中也對那些書冊多了一絲期待。

給幾人說罷,李易目光下意識的瞥向跟着諸葛玄吃東西的諸葛亮,他想了想,卻是決定先不把這些東西交給他。

李易對諸葛亮已經很好了,但他知道許多事情過猶不及,諸葛亮如今還小,還不是後來的諸葛武侯,李易可不想因爲自己無休止的給予,結果讓諸葛亮有了才華,卻在性格方面長歪了,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李易決定先讓諸葛亮過上幾年的常規生活,讓性子穩定下來,然後再考慮深層次的培養。

之後再無他事,等過了正午,宴會告終,到來的賓客也紛紛散去,只是在離開書院的時候,有個別人忍不住頻頻回頭,其他人也紛紛效仿,於是衆人這才發現,原來空曠的書院大門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塊金字黑木大匾,其中四個大字異常醒目,正是——襄侯書院。

對於書院名稱,李易有過許多想法,不如什麼中華閣啊,中華大學堂,甚至清華北大他都想過,但最後斟酌下來,覺得與其弄那些“情懷”,還不如實用一點,直接就叫“襄侯書院”,保證不管書院的宗旨是怎樣的,但將來書院裡出來的都是他李襄侯的門生,怎麼看都是最具價值的命名。

只是考慮到以自己名號命名,有些張揚,所以李易一直都沒說,而衆人也沒問,倒不是他們不好奇,而是之前有風聲說,這個書院會叫做“南陽書院”,自然也就沒必要再問了。

但衆人沒想到,直到他們臨走,才發現了書院的“真面目”。

衆人的目光在匾額上微微停頓,先是有些恍惚,隨後就變得理所當然,因爲不管是李易拿出來的那些東西,還是他自身表現出來的胸懷抱負,都足夠撐得起這家書院了。

至於說李易掛上自己的名號,這背後是不是有什麼野心……呵呵,古往今來,那些個厲害的人物,要真是丁點野心都沒有,反倒是不正常了。

襄侯書院開門之後,“生意”明顯非常不錯,除去李易原定的那些學生,不少世家大族也主動送了家中子弟過來,不管他們這麼做是向李易示好,還是看重李易這個學院本身,總之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情況,李易自然是非常高興。

但在李易熱熱鬧鬧忙乎書院的時候,有不少人卻是愁得頭髮都快掉光了。

袁術使者韓胤離開之後,雖然沒有給李易回信,但袁術卻是再度往襄陽方向進軍了,這也代表着,袁術是採納了李易的建議,準備先打到襄陽城下,給劉表施壓。

於是,首當其衝的就是駐守在宜城的張虎。

劉表當初撥給了張虎四千人,其中有半數是荊州老兵,還有半數是沒上過戰場的新丁,算不上是精銳,單純憑藉這些人就想抵擋袁術是根本不可能的。

張虎武藝可以,但軍略不行,連張允都能甩他一截,不過好在是有了江夏的一連串慘敗,再加上袁術修整的緣故,讓他有了充足的時間做準備,所以這段時間裡張虎給宜城的城防增加了不少,單單是現成的滾木礌石一項,就足夠一月消耗。

然後張虎又接收了不少從江夏逃回來的士卒百姓,從中挑挑揀揀,選精幹之人編入軍中,再加上宜城原本就有的守備兵馬與本地青壯,一時間張虎能掌控的人馬增加到了將近一萬五千人。

雖然這個人數與袁術的大軍相比不值一提,但也算是讓宜城有了一戰之力,畢竟守城嘛,難度相對比較低一些。

在張虎準備妥當之後,袁術也親自帥大軍到了宜城城下,先是勸降,許下高官厚祿,張虎回絕的很乾脆,甚是還放箭射袁術的使者。

袁術很生氣,當即就想強攻,但綜合了一下自己這邊的觀察,以及城中細作送來的消息,卻是忍不住暗暗咂舌。

太細節的東西不提,只說宜城的城門吧,張虎叫人用泥土把所有城門堵死夯實不說,還在每個城門下設了一營兵馬,這架勢簡直是比烏龜還烏龜,氣的袁術大罵張虎膽小如鼠。

不過罵歸罵,袁術也沒昏頭,知道張虎這安排讓宜城城防增加不少,雖然強攻肯定能拿下,但損傷多少士卒就難說了。

袁術雖然在後世名聲不好,甚是是愚蠢的代名詞,但人家也是有將才的,與身邊人一番商議後,袁術便有了決定。

留下大將陳紀帶兵三千駐紮在宜城城外,另有兩千人埋伏在遠處山林旁邊作爲策應,然後帥大軍繞開宜城繼續往前行進,目標是黎陽,那裡有黃忠的八千兵馬駐紮。

袁術已經得到消息,紀靈所率先鋒已經另走道路先行達黎陽,黃忠見狀單騎出城與紀靈叫陣,紀靈自然不慫,但交手後紀靈才發現自己竟然不敵,便想退去,不料被黃忠抓住機會放了冷箭,得虧紀靈反應快,外加李易送了他一匹好馬,紀靈雖然肩膀中箭,但總算跑得快,保住了性命。

雖然受傷的是紀靈一個,己方兵力並沒有折損,但紀靈所部卻是士氣大跌,已經不再適合攻城,只能等待袁術大軍。

而袁術放棄強攻宜城,也有一部分是紀靈前鋒受挫的緣故。

袁術大軍行進很快,很快就抵達黎陽,黃忠見狀,便要再次出城鬥將,不是黃忠好勇鬥狠,只是他心裡清楚,想要給襄陽爭取時間,固守自然是必須的,但如果能擊殺對方一兩個大將,也一樣可以起到效果,正如射了紀靈那一箭,紀靈的兵馬就一連幾天都沒動靜。

但是,讓黃忠沒想到的是,袁術大軍剛剛到達黎陽城下,一天都沒停,直接就展開了攻城。

這與黃忠的預計有些不一樣,雖然黃忠知道,因爲黎陽距離襄陽太近的緣故,袁術不可能跟宜城一樣繞過去,但怎麼說也該穩紮穩打纔對,結果一上來就全力猛攻,實在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黃忠自然不知道,袁術這次的目的不在於殺傷多少,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大軍推進至襄陽城下,儘快給劉表造成壓力,然後讓李易施行計劃。

所以,遇到可打可不打的宜城,袁術選擇了繞路,但面對必須那下的黎陽,袁術就是不顧一切,要以最快速度將之拿下。

於是,黎陽的戰事一爆發,直接就進入了絞肉機模式,雙方損傷都是不少,但黃忠畢竟兵少,而且劉表給黃忠的兵馬雖然多了一些,但就質量上而言,還比不上張虎的,因此,第一天就有揚州兵馬殺上城頭,若不是黃忠身先士卒鼓舞士氣,黎陽城恐怕第一天就要丟了。

但黃忠知道,面對袁術不要命的攻擊,黎陽是危險了,於是當天就向襄陽發了告急。

劉表收到黃忠送來的消息,自然是召集衆人商議。

之前劉表安排張虎與黃忠,是爲了拖延時間,而且這個安排大抵上是沒問題的。

按照常理,張虎藉助宜城地利,可阻擋袁術大軍一段時間,而黃忠這邊在戰敗紀靈之後,劉表等人更是歡喜,覺得袁術兩個月都不一定能說殺到襄陽。

但誰也沒想到,袁術劍出偏鋒,竟然不顧後路,直接圍了黎陽,讓荊州外圍最堅固的一座堡壘直接失去了作用。

劉表他們當然看得出,袁術這麼幹是有風險的。

古代打仗,糧草物資輸送非常重要,行軍打仗必須保證後續道路暢通,因此大軍遇到城池一般都要拿下,步步推進,不能在後方留下隱患,能做到不顧後路往前打,而且軍隊不出事的,華夏曆史上也就寥寥幾個牛人能做到。

袁術現在把最難啃的宜城給丟一邊去了,這是一種冒險,但何嘗袁術的自信?

因爲張虎在宜城佈置的烏龜殼,雖然堅固難攻,但正如袁術罵的那樣,張虎是真的怕了,所以才拼了老命打造防禦。

那麼,就算袁術走了,張虎敢出城打劫袁術的糧道麼?

而且就張虎出來了,他的部下能有多少膽氣?更不要說城外還有袁術留下的人馬,弄不好張虎出城的結果就是直接丟了宜城。

這個道理劉表他們也看得出來,因此雖然宜城對襄陽的防禦起不到什麼直接作用了,但誰也不敢讓張虎冒大風險回撤,現在放在宜城,最起碼能牽制袁術幾千兵力。

那麼,宜城不能動,黎陽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讓襄陽再派援軍不現實,雖然已經聚攏了不少兵馬,但其中許多新丁,守城還行,讓他們出城ye戰,絕對要遭。

但也不能再叫黃忠死守了,畢竟雙方兵力差距那麼大,用黃忠和幾千將士的性命去爭取一兩日的時間,實在不划算,劉表也沒那麼狠心。

最終,劉表一臉黯然的對黃忠下達了讓他見機撤兵的命令。

之所以讓黃忠自己找機會撤,實在是黎陽被袁術大軍圍着,黃忠就算想走,也不見得能脫身。

而且,這道命令一下,也就代表着劉表之前針對袁術大軍做出的阻敵計劃徹底告吹,接下來的戰事就是防衛襄陽了。

隨着荊州戰事的不斷變化,這些情況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入了長安,現在朝堂上那些人也是坐蠟,誰也沒想到,整個荊州戰事,除去張允有過曇花一現的不錯戰績,其餘大小戰事的表現是叫人一言難盡。

於是,理所當然的,就有人開始質疑劉表的能力了。

其實劉表在荊州的表現不算差,畢竟袁術來的太突然了,劉表事先根本沒有準備,而之後的佈置,除去用張允這點有錯之外,劉表的其他安排雖然不能說太好,但也絕對不壞。

但朝臣們不考慮那些,他們只看結果,現在除去尋找解決之法外,還必須有人爲此事背鍋。

於是,有人建議天子除去劉表官職,讓劉繇接替劉表之位,主持荊州戰事。

只是沒等天子表態,劉繇自己就跳出來表示不幹。

荊州都被打爛了,讓他主持誰去?怎麼不直接說叫他千里送人頭?

其實,朝廷也是對荊州實在沒辦法了,建議讓劉繇過去,八成目的是告訴天下人,朝廷已經有了動作,另外一成是讓劉繇過去儘量拖時間,最後一成纔是期望劉繇能擋住袁術。

但劉繇不往泥坑裡跳,衆人只能再尋解決之法,只是討論了幾天,最後也沒能拿出主意,直到有一日,在衆人盡皆無言之後,伏完站了出來,繼李傕之後,舉薦李易爲徵南將軍,讓李易都督荊州戰事。

這次再提議李易,反對的人就少了許多了,一方面是伏完的面子,還有就是荊州的爛攤子沒人敢伸手接了,那就丟給李易負責唄?

荊州完蛋了罪過是劉表和李易的,但如果李易能做出點功勞,朝廷也能挽回一點顏面,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只需要給李易一個徵南將軍的虛名罷了。

但在朝堂言論偏向李易的時候,王允卻是站出來表示了反對,不光反對,還指責李易一直按兵不動是瀆職,甚是已經與袁術有了勾結,爲防意外,請天子儘快將李易罷免!

其實王允說的挺對的,但這個世界的董卓是李易殺的,跟王允半點關係都沒有,所以現在的王允並沒多少實權,相反,伏完卻是小皇帝的親戚,再加上李傕知道他是李易老丈人,平時多少給點面子,所以,伏完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於是,對於這個問題,雙方又討論了不到半日,在李傕也介入的情況下,朝堂意見終於達成一致,小皇帝下旨,加封李易爲徵南將軍,接管荊州一切兵馬,全面負責荊州戰事!

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89章 兩個戲精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219章 使君啊!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583章 泥潭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619章 甄姜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2章 再遇魏續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310章 請留步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401章 殺機第83章 大罵張繡第22章 再遇魏續第751章 興商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693章 翁婿第771章 投降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653章 搏一搏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362章 火侯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343章 安置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83章 大罵張繡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286章 自家人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343章 安置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624章 謀定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
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89章 兩個戲精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219章 使君啊!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583章 泥潭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619章 甄姜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2章 再遇魏續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310章 請留步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401章 殺機第83章 大罵張繡第22章 再遇魏續第751章 興商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693章 翁婿第771章 投降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653章 搏一搏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362章 火侯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343章 安置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83章 大罵張繡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286章 自家人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343章 安置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624章 謀定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