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朝廷的中央軍(中)

“現在的南軍可以稱之爲皇室的近衛軍,其主要分爲三個部分。一部是九卿之一的光祿勳所統管的七署。分別是五官郎署,左、右郎署,虎賁左、右署和羽林左、右署。另外一部則由九卿之一的衛尉所統管,包括南、北宮衛士和左,右都侯旗下的劍戟士以及諸宮門司馬的守門衛士。”

“此外,城門校尉手下也有一支守城軍隊!而且,中尉寺雖然在東漢後期已經將大部分權利都移交給了衛尉,但手中還是有兩百餘人的緹騎和五百餘人的持戟士。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些就是目前在洛陽城內的全部近衛軍。”

聽到王旭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名字,徐淑覺得自己的頭有些發暈,當即搖了搖自己的小腦袋,抱怨道:“怎麼這麼多編制?太繁雜了,讓人頭疼!”

但沉默了良久後,又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不由嘆了口氣,再次開口問道:“既然編制這麼多,爲什麼軍隊還很少呢?”

看到徐淑滿臉的糾結,王旭不由咧嘴笑了出來。就知道以這妮子的性子,沒有刨根問到底是絕不可能罷休的!“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不能確定。但就我當初從《後漢書百官志》上看的記載來說。虎賁中郎將率領虎賁甲士千五百人,而羽林中郎將掌管羽林郎,大概有一百多人。而羽林左,右監分掌羽林左右騎,羽林左騎有八百多人,羽林右騎有九百多人。”

“此外,衛尉手下的南宮衛士有五百多人,北宮衛士四百多人。左都侯手下有近四百人,右都侯有四百多人,各宮門司馬手下則是幾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至於北軍五校,屯騎,越騎,步兵,射聲四校尉帳下是七百多人,長水校尉最多,在千人上下。至於城門校尉的部曲,大概是三千人左右吧!”

“沒了?”看到王旭沒有繼續說下去,徐淑有些茫然地問道。

“嗯!所有的兵力都說完了。”王旭肯定地點了點頭。

但他話音剛落,徐淑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頓時一睜,難以置信地驚呼道:“有沒有搞錯,才這麼點人?那五官郎署和左右郎署呢?而且好像還有東南西北四中郎將呢?他們沒有部下嗎?”

“我腦袋又不是電腦,怎麼可能全部記下來嘛!”面對徐淑層出不窮的問題,王旭頭疼地撓了撓後腦勺,略帶不滿瞥了她一眼。

說完卻還是認真地回憶起自己看過的所有典籍。良久,才遲疑着接道:“我只記得五官郎署的五官郎都是年過五十而有特殊才華的人,編制裡並不是很多。他們也只負責輪流守護皇宮,保護皇室安全和等待皇帝的派用。至於左右郎署的士兵有多少,我確實不知道,估計也就和其它郎署差不多吧!而東南西北四中郎將是不經常任命的,根本就沒有直屬部隊,只在出征的時候臨時任命,比如盧植征討黃巾的時候就被任命爲北中郎將。”

“原來是這樣啊!”聽到王旭的回答,徐淑不由失望地嘆了口氣。但片刻之後,眼睛一轉,又突然笑道:“那按照我們現在的狀況來說,五官郎署那些年過五十的老頭子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大內高手’呢?”

“大內高手?”王旭張了張嘴,對於徐淑的腦袋也有點無法理解了。不由搖頭苦笑道:“這個我也不敢確定,反正以前我認爲是一些很聰明又有經驗的人,而且很可能有特殊才能。比如說精通毒藥,機關,陣法等等。但按照現在連內力都存在的詭異情況來看,五官郎署裡的人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高手護衛吧!而且還應該精通不少奇門異術纔對。”

其實五官郎署的問題也一直是王旭心中的疑惑,實在想不通一羣五十多歲的老兵養來幹什麼?現在總算是找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答案,雖然這個答案實在有些離奇,但內力的出現本就已經推翻他以往的認知……

“這麼說來,朝廷中央的部隊最多也就兩萬人左右。這真是太離譜了,這麼大一個王朝怎麼就這麼一點主力部隊呢?真不知道那些將軍究竟能帶多少兵打仗。小小的校尉和中郎將就已經足夠帶這些兵了。”說到最後,徐淑小巧可愛的臉上也露出了感概的神色。

但王旭卻立刻驚訝地打斷了她的臆想。“老婆,你竟然連常識都不知道?跟我這個歷史迷這麼久,不會一點皮毛都沒學到吧!”

“學到什麼?”

看徐淑一臉的迷茫,王旭痛苦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苦笑着道:“虧你還即將和我一起上戰場了,將來還要看到那些名震一方的官員。按你這樣子,要是去亂說一通,還真得出大事!”

說着又長長地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解釋起來。“老婆啊!中郎將和我剛纔提到的那種帶稱號的校尉在東漢時期可不是小官。可以說,他們纔是真正的帶兵將領。至於那些將軍,是不經常有的,只在有戰事的情況下才臨時任命。”

王旭話還沒說完,徐淑立刻就疑惑地反駁道:“可我記得三國時期好像有很多將軍名號啊?”

“唉!那是之後的事情了,亂世一開始,天天打仗,立功的人多了,當然就缺職位。而且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大,現在這種軍隊編制根本就不夠。如果曹操的百萬大軍沒有將軍的話,什麼軍令都下到每個校尉,那曹操還不累死?可現在朝廷的中央軍就那麼點人,任命一大串的將軍出來,那這些將軍往哪兒放?”

“那這麼說來,校尉就是大官了?”

看到徐淑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王旭也只有耐心得解釋道:“校尉不是什麼大官,你要明白那種帶名號的校尉和普通校尉之間的區別。這麼說吧,在東漢各郡都有郡府兵,是吧?郡有郡尉,縣有縣尉。他們平常只負責協助太守或者縣令維持治安,戰時則聽從上級調令投入戰鬥。這些尉官我們也可以稱之爲校尉,但他們的官也很大嗎?”

王旭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才最容易懂,因爲漢朝的軍制真的挺複雜,而且很容易錯亂!當初他也研究了不少時間才勉強明白一些。

因此,看到徐淑還是略有迷惑的樣子,王旭皺着眉頭思考了半晌,才組織語言繼續解釋道:“這麼說吧,漢朝時期的軍制基本上是部,曲,屯,隊,什,伍的編制。五個人爲一伍,設伍長。每十人爲一什,設什長。五十人爲一隊,設隊率。一百人爲屯,設屯長。五百人爲一曲,總長官是軍候。兩曲爲一部,也就是一校,總長官是軍司馬,或者說直接任命一個校尉,然後軍司馬做他的副手。”

“校尉比軍司馬的官要大,有時候校尉手下有好幾個校的兵力,所以就有好幾個軍司馬做屬下。而且軍隊人數編制也不是確定的,有時候兩百人就編成一曲,一部才四百人。總之,漢朝部隊的編制幾乎都是看實際需要來定,但基本上還是由二或五進制來編排。懂了嗎?”;小說限時免費?大神獨家訪談?名家新書首發?每週還有抽獎活動,蘋果手錶、Q幣、起點幣等你來拿!別猶豫了,打開微信,掃一掃左側二維碼,輕鬆關注,精彩不再錯過~?

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87章 黑山張燕第749章 英雄隕落!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537章 郭嘉的魂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834章 誰是主人第338章 暗探蔣琬第111章 局勢大變第94章 重裝騎兵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76章 黃巾猛將第379章 納娶蔡琰(上)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314章 戰略決策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669章 江東震怒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492章 袁紹的煩惱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14章 名師(上)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831章 神勇無匹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568章 悲慼的婚禮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54章 血戰黃巾第861章 稱帝(中)第223章 宮中佳麗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220章 禍事連連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850章 抉擇第794章 逆轉的形勢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273章 徐淑的愛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700章 頂尖高手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642章 以己度人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413章 嚴峻的形勢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68章 大斧徐晃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800章 選才之法第738章 陸遜的血淚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576章 三杯酒第712章 激戰夏侯惇(下)第322章 環環相扣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89章 走自己的路第277章 肅清吏治
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87章 黑山張燕第749章 英雄隕落!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537章 郭嘉的魂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834章 誰是主人第338章 暗探蔣琬第111章 局勢大變第94章 重裝騎兵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76章 黃巾猛將第379章 納娶蔡琰(上)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314章 戰略決策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669章 江東震怒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492章 袁紹的煩惱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549章 孟達獻策第14章 名師(上)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831章 神勇無匹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568章 悲慼的婚禮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54章 血戰黃巾第861章 稱帝(中)第223章 宮中佳麗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220章 禍事連連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605章 我回來了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850章 抉擇第794章 逆轉的形勢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273章 徐淑的愛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700章 頂尖高手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642章 以己度人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413章 嚴峻的形勢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68章 大斧徐晃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800章 選才之法第738章 陸遜的血淚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576章 三杯酒第712章 激戰夏侯惇(下)第322章 環環相扣第256章 蔡邕的家事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89章 走自己的路第277章 肅清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