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兵臨吳都

陸遜臨危受命,執掌楚國水師,出長江,戰彭澤,襲廬陵,下豫章,直至最終助諸葛亮成功收降猛將甘寧,打出了名留千古的一役。他抓住了王旭給予的機會,順應時勢,建立起史詩般令人傳誦的蓋世奇功。

至此,吳國本土揚州的主力軍,除太史慈、淩統等人所帥部曲尚且完整,其餘盡皆遭到慘痛損失。

水師折損過半,戰力銳減,失去與楚國水師正面爭鋒的能力。

豫章失陷,以黃蓋、周泰、蔣欽、甘寧等將爲首的主力軍雖成功撤走過半,但卻也痛失猛將甘寧。

吳國駐守交州主力軍潰散,交州南海失守,揚州廬陵失守,魯肅、呂蒙及廬陵太守賀齊盡皆被俘,只有朱桓等隨黃蓋撤走

整個戰局再度被楚國所逆轉,所有的危局和劣勢都煙消雲散,反而是吳國開始陷入危局。

接下來日子,南方軍團和近衛軍團全面匯合,兵出豫章,徐徐向着揚州東部逼近,失去了豫章屏障的吳國,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起足夠力量抵抗,王旭率領諸葛亮、周智、徐晃、典韋、顏良、嚴顏等將,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步步緊逼,直殺往位於揚州丹陽郡的吳國國都建業。

與此同時,陸遜率領部分水軍,沿水路順流而下,東進匯合先行一步的主力水軍,同樣從水路徐徐逼向建業。

南方趙雲率部抵達建安後,匯合龐統、黃敘部,解除了徐盛、韓猛等人的危局,吳國太史慈、淩統等將雖有心決一死戰,只奈何如今吳都建業危急,面臨楚國水陸兩支大軍威脅。迫不得已下,只能選擇回師救援。

趙雲、龐統、徐盛、黃敘等人幾度設伏,意欲趁其被迫撤退之時。一舉擊潰,只惜太史慈、淩統等人着實不凡。屢屢識破,回撤有序,雖然因斷後拒敵折損不少兵馬,但卻沒有傷及元氣。

兩軍一路打打停停,最終還是讓太史慈等吳國名將率部成功撤走,不到十萬人共分六部,先後撤回丹陽郡內。

公元208年11月初,吳國集中揚州殘存所有主力。包括周瑜從中原回師救援的三萬兵馬,合計十七、八萬主力軍,屯駐丹陽郡北,建業以南兩三百里外的馬鞍山一帶,準備迎接與楚國的決戰。

與此同時,楚國包括水軍在內的三路大軍,也相繼兵臨馬鞍山沿線,設營數十座,控制了數百里的範圍,陸遜則以水軍封鎖長江沿線。截斷吳國長江以北地區主力軍南下的道路。

可以說,此刻的楚國已經兵臨吳國都城,使得吳國朝廷陷入背水一戰的地步。

值此形勢下。吳國一面派人北上請求曹操出兵,一面不停遣使求和,既是爲了爭取時間,也是祈望能說動王旭退兵。可惜面對此刻的形勢,王旭怎麼會答應其求和,將所有吳國使臣都拒之門外,並且督促各部加強攻勢。

11月中旬,曹操猶豫再三後,還是出兵南陽。威脅楚國腹地,從實質上給予吳國援手。他也是不得不這麼做。若吳國滅,楚國將變得更加強大。以他如今的力量,單獨抵抗楚國將變得舉步維艱。只是,南陽也不是那麼好打,張合、張靖、鞠義等人所帥的兩個軍團將士皆駐守在那裡,不圖進取,只求拒敵,雖激戰連連,卻讓曹軍始終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畢竟曹軍也剛經歷大戰,準備不充分,面對據險死守,又人才濟濟的兩大楚國主力軍團,辦法並不多。

12月初,楚吳之戰變得越加激烈,在王旭率領下,以諸葛亮、龐統、趙雲、徐晃、徐盛、韓猛、嚴顏、典韋、顏良等楚國精英爲首的遠征軍,奇招頻出,在各線戰場都發動了全面的攻勢。

只惜面臨絕境的吳國文臣武將也毫不示弱,周瑜、步騭、太史慈、淩統、朱桓等等無數江東英傑,前仆後繼,奮死抵抗,丹陽北部數縣之地內,烽煙遍佈,兩軍對各處戰略要地你爭我奪,展開激烈廝殺,就連王旭也時常親自坐鎮前線,壓陣指揮

這樣的決戰總是艱難的,也是殘酷的,隨着戰火的持續,再加上天氣寒冷異常,軍士叫苦連天,楚軍傷亡也變得越來越大,可看上去搖搖欲墜的吳國就是不倒,儘管他們更加艱難,更加難以爲繼,可他們固守的是本土,又有無數忠臣良將率領,那種死斗的精神是楚國軍所無法擁有的。

公元209年初春,持續了幾乎三個月後,這場拉鋸戰逐漸陷入僵局,楚軍氣勢開始衰竭,軍中厭戰情緒迅速滋生。

丹陽縣,吳都建業南方的一個大縣,不但是建業的一道堅實屏障,更是吳國心臟地帶的交通要地,往日裡繁華富庶,人流密集,商旅絡繹不絕。

可在這三個多月內,此地卻在楚吳兩國的交鋒中幾度易手,不復昔日繁華,各處城牆皆出現大規模坍塌,堆滿了泥土袋、粗大的木樁和一些瓦片碎屑。城中百姓更是早就撤走一空,全是空蕩蕩的破落屋舍和堆滿落葉的破敗街道。

如果不是偶爾經過的一隊隊士兵,那麼這裡已經與鬼城無異,陰氣森森。

此刻,王旭就在北城那殘存的城牆上緩慢地走着,沉重的戰靴踏出緩慢而有節奏的聲響,其身後僅跟隨着諸葛亮和龐統二人,個個眉頭緊皺,臉上有着化不開的愁思。

“主公,撤吧!”諸葛亮有些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王旭腳步一頓,那支擡起的腳隔了數息功夫才緩緩落下,他隨之轉身走到女牆後,靜靜佇立!

一陣微風吹來,掀起了他額角的髮絲,也掀起了他身後那染血的戰袍披風。

他左手反按着腰間的干將寶劍,沉靜的目光望向北方,頭也不回地說:“真的沒有希望嗎?今時今日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旦錯過,將來再想打到這般地步,可就不容易了!”

“唉!”諸葛亮略帶無奈地嘆口氣,手中羽扇緩緩垂下,順着王旭的目光眺望。

“主公,楚軍已力竭,再打下去,反會遭受敗局。”

“是啊!”龐統接過話去,醜臉上滿是遺憾:“江東能人不少,如今心存死志,上下一心,又有百姓支持,而我們卻已經兵無戰心,疲乏不堪,再打下去已沒有意義,江東終究氣數未盡啊!”

“氣數?”

王旭微有些惱怒:“什麼是氣數,江東的氣數何時才能盡?天下何時才能定?我如今距吳都建業僅一步之遙,若擊破吳都,全取揚州,以如今形勢,掃平天下便只在三五年後,如何甘心,如何捨棄?”

“唉!”

諸葛亮和龐統相視一嘆,沒有再做聲。其實他們的內心又何嘗不掙扎,何嘗捨得?這些日夜,又有哪一晚不是難以入眠?

如今這樣好的機會,放棄着實可惜,可這麼持續打下去,勝敗難定且不論,楚國更是將產生極大的損耗,堪稱豪賭,得不償失

事實上,他們所言,王旭的心裡也很清楚,甚至早就有了退意,可是他很不甘心,眼看着只差一步就是大功告成,誰又能輕易接受失敗。他懊惱的話語所表達的,並非是質疑,而是自己內心的掙扎,他真的很難說服自己。

“報!!!”

一聲高亢的呼喊打斷了三人的靜思,傳令小校健步如飛,眨眼奔至近前,單膝跪地拱手道:“啓稟楚王,石臼再度失守,爲淩統所破,趙雲將軍被迫率部撤離,詢問是否組織兵力反攻?”

靜靜聽完戰報,王旭臉上流露出略顯苦澀的笑容:“今日下午反攻奪回來,明日正午又被奪回去,這麼交替都持續多久了?罷了,告知趙雲,無須再攻,靜候新的命令。”

“諾!”

隨着傳令小校遠去,王旭深吸口氣,終於回過頭來,大步向着城牆下走去。

“孔明,通知各部嚴防死守,原地休整,同時修書一封,通知吳國來議和!”

“諾!”諸葛亮臉上並沒有喜色,手執羽扇,恭敬領命。

楚國打得艱難,可對於吳國來說,更艱難!

此時的吳國就好像一根樹枝,楚國意欲將其折斷,可怎麼也差一點重量,可吳國被死死被壓着,當然更難過。持續這麼壓下去,對兩方來說都是沒有任何益處的,除了損失還是損失,彼此都精疲力竭。

當孫堅得到楚國願意議和的消息,多月來彷彿老了十歲的僵硬臉頰,終於徐徐散盡陰霾,他明白,吳國今日這關算是挺過去了。至於將來,他現在已經沒有精力去多想,只能留待將來再應對。

在雙方都迫切希望議和止戈的前提下,這場議和變得非常順利,吳國再沒有能力反擊,楚國也沒有了再持續打下去的氣力,將問題放到談判桌上似乎就變得輕而易舉。

三日後,兩方開始商談議和。

這次,王旭沒有出面見吳國任何一人,將議和事務全部交給諸葛亮負責,他只對其交代了一句。

“奪回的豫章郡和交州南海郡不容商量,奪取的物資也沒有再吐出去的道理,作爲勝者,這是我的底線,其餘的便任由你自行和吳國交涉,得失都無關緊要,緩和關係就好。”

ps:毅銘的麪館開張這麼些日子,忙得一團亂麻,終於勉強穩下來,造成的更新問題請見諒,我也沒辦法啊!辭職做點小生意,只是想多掙那麼點兒錢!

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396章 大破劉表第298章 羣雄展威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764章 亦是奇女子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189章 揮師討伐第52章 名將智慧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754章 都不是問題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396章 大破劉表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第490章 李郭之亂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608章 月影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17章 飄然而去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801章 奇異少年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331章 太守府謎案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416章 鬥地主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777章 孫策的魄力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70章 豫州刺史第361章 活捉郝普第200章 特色兵種第49章 高順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657章 龐統歸鄉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358章 消失的軍隊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44章 袁紹與袁術!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594章 水軍中郎將第43章 大戰將始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23章 家庭會議第595章 挑撥仇恨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854章 何時歸!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146章 西北戰事第85章 正面決戰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181章 人才之爭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363章 決戰時刻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608章 月影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229章 夜探皇宮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546章 強破龍透關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7章 王氏族人(下)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475章 神秘青年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213章 手刃區星第475章 神秘青年
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396章 大破劉表第298章 羣雄展威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764章 亦是奇女子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189章 揮師討伐第52章 名將智慧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754章 都不是問題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396章 大破劉表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第490章 李郭之亂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608章 月影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17章 飄然而去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801章 奇異少年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331章 太守府謎案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416章 鬥地主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777章 孫策的魄力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70章 豫州刺史第361章 活捉郝普第200章 特色兵種第49章 高順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657章 龐統歸鄉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358章 消失的軍隊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420章 真實的目的(上)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44章 袁紹與袁術!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594章 水軍中郎將第43章 大戰將始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23章 家庭會議第595章 挑撥仇恨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854章 何時歸!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146章 西北戰事第85章 正面決戰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181章 人才之爭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363章 決戰時刻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608章 月影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229章 夜探皇宮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546章 強破龍透關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7章 王氏族人(下)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475章 神秘青年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213章 手刃區星第475章 神秘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