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何爲仁?

姜維乃是史上名將,王旭出於對姜維本身的興趣,當然隨之對其身邊的人也較爲了解。

特別是姜維之父姜囧,這是個非常奇怪的人,後世的三國志上僅對其記載一句:(維)父冏,昔爲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衛郡功曹,沒於戰場,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

這個記載似乎看上去很不顯眼,姜囧不過是個郡功曹罷了,在那個時期,各種名號的官吏、將軍都已多如牛毛,區區一個郡的功曹早就不似早期那般重要,可算作尋常官員。可他作爲一個郡功曹陣亡後,卻能使得其子姜維在許久後仍被賜官,福澤後人,只說明一點,那就是姜囧在當時必定很有名望,且深受他人敬重和推崇,而且那場平亂戰中,必定有驚人的表現。

若是以大致的時間推斷,那麼姜囧死亡時面對的羌、戎叛亂,正是史上馬超興兵叛亂的時候,那麼姜囧當時的情況可想而知。

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爲何姜囧死後多年,姜維卻仍能因其功而得到封賞,在那個換人比翻書還快的年代,可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典型,過去那麼久,主事人都變了,可那份功勳卻被人深深記住,足以見些端倪。

後世有些好事者,也曾給姜囧編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傳記,那當然是純爲娛樂,是閒得蛋疼——扯淡(蛋)的典型。

如今,王旭從郭嘉口中得知,那個能勉強抵擋甘寧數十合不敗的人便是姜囧,他內心也就釋然了。漢陽冀縣,也就是天水冀縣的姜家本就是望族,出姜囧、姜敘、姜維這樣的人。並不奇怪。

王旭心中一直就很欣賞姜維,並非僅僅因其能力確實不錯,而是其也足夠忠誠。足夠勤勉,而且其現在足夠年幼。有無限的發展可能。如今挑起楚國大梁的文武都還正當壯年,或許問題不大,可作爲一個統帥,王旭非常明白,繼任人究竟是何等重要。

現在受他最器重的年輕一輩,不外乎董允、費緯、鄧艾等人,可單是他們幾個夠嗎?不夠,遠遠不夠!

有才的年輕人同樣需要競爭。需要彼此牽制,如此才能讓朝堂穩定,若是獨大,那麼當他年老後,誰還能保證壓得住?那時豈非重步舊路?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只在短短時日內又再現戰火,彼此再度你爭我奪?

王旭從沒有想過,他一手打出的楚國能千秋萬代,永世不朽,作爲一個後世人。他不會去做這種違背規律的白日夢,可在他心中,這場綿延幾十年的征戰。這場波及兩三代人的廝殺,至少也要保證華夏幾百年的繁榮昌盛,保證幾百年的迅猛發展。

不會再有五胡亂華,不會再有整個華夏文明的斷層,不會再有無數的古籍、文明瑰寶和奇技絕藝因此而失傳!

“奉孝,我要姜維父子!”王旭淡淡的聲音充滿肯定。

“臣明白了,必當竭盡全力設局活捉!”郭嘉帶着無與倫比的自信回話,說完又忍不住接道:“可若是主公真想收服姜維父子,那俘虜的姜敘就決不能殺。據臣所知,姜囧與姜敘似乎感情極深!”

“你有沒有辦法說服姜敘?”

“臣沒有!”

郭嘉非常肯定的搖頭。但正當王旭略微失望的時候,他卻又從容笑了出來:“臣雖無能。但楚國有一人可以!”

“誰?”

“主公麾下武都太守,楊阜!”

“楊阜?”王旭微微一愣。

“不錯,當初主公征伐司隸,鍾繇被迫拋棄楊阜和張既,兩人隨即死力斷後,報答了鍾繇的器重,後得主公厚賜,這些年一直忠心耿耿,所在任上,爲國爲民,從無什麼差錯!然這楊阜便與兩人乃是舊識,且早年關係密切,因爲楊阜與姜敘二人之母乃是親姐妹!”

隨着郭嘉說完,王旭恍然驚悟。

自己怎麼忘了這茬兒,史上平馬超之亂時,楊阜和姜敘這對錶兄弟可是傾力而爲,連各自的家人都被馬超殺了,姜敘的母親還因爲個性剛烈,痛斥馬超,臨死不屈,因而被記錄入《列女傳》,這是古代女子很難有的殊榮。

當然就對錯來說,當時兩方都沒什麼錯,不過是亂世的無奈罷了。畢竟馬超全家在那一役也遭這幾個給先清洗了一遭,怎麼可能不報仇!那時候的馬超已經遭受過幾次滅族之禍,結果又來這麼一遭,換誰都會瘋狂!

想到這些,王旭漸漸有些明白了,輕輕出聲道:“那你的意思是讓楊阜利用大義和親情去說服姜家人?”

“不錯!”郭嘉點頭。“姜家雖然世居涼州,可卻是涼州的漢人,而馬家如今卻是漢羌之後,此時大可利用此事。楊阜雖向來對外族報以懷柔之策,可其本身卻個性激烈,不會認同外族統治天下的,當年其寧可遠投鍾繇也不肯效力馬家,正是因爲如此,在他心中,無論是馬騰、馬義還是馬超,儘管是馬援將軍之後,可現在終究已帶着外族的血統!”

“至於姜敘等人效力涼州,不過是因爲馬義厚待於他們,感於私人的恩情,可若是利用上此點,再加上楊阜親自相說,必能以大義說服姜敘,若再不成,只需將道理告知其母,以其母之忠正剛烈,亦必然逼使他降。”

“呼!”王旭長舒口氣,雖然心裡早前已經猜到郭嘉想說什麼,可還是有些感嘆。

這個時代,思想纔是最強大的力量,根深蒂固。

“奉孝,可你知道,我向來不主張這般激化族羣隔閡,將來無論漢人、還是羌人,甚至其它族羣,都將是華夏的一部分,都必須是楚國,是華夏這片大地上的子民!”

“臣知曉,可非常時行非常事,爲早日一統涼州。爲實現主公心願,此乃最好的辦法。若主公感這一時的手段過於陰險激進而不用,那麼只是小仁。若主公以平定天下爲己任,以實現華夏騰飛的願望爲目的。真正融合各族,繁榮昌盛,這纔是大仁!主公爲楚國之主,舍小仁而得大仁,乃是理所應當,還望主公三思!”

“呵!”王旭樂了:“奉孝,你什麼時候也學會給我扣上一頂大義的帽子?”

“此乃臣肺腑之言,並無逼迫主公之意!”郭嘉笑着回說。

“罷了!你所言我亦明白。便按你說的做吧!立刻傳令楊阜前來此地,我要親自見見他!”

“諾!”

不久,武都太守楊阜接到王旭召見的命令,信中大致講述了所爲何事。

沒想楊阜聽說姜敘被俘,讓他去勸降時,情緒竟然甚是激動,當即扔下手中事務,直接帶着數十高手護衛便直奔汧縣。

當衛兵稟報楊阜求見時,王旭還甚是驚訝:“這麼快?”

直到他見着楊阜,細談起來。這才明白一切。

怪不得此人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不肯屈從馬超。屈從馬家!

王旭從簡短的言談之中深切感受到,楊阜本人可謂博學多才,通覽古今,可也正因爲如此,其腦中那根深蒂固的觀念着實濃厚,可謂偏執,他雖然認同以懷柔的方式教化外族,也能接受與外族人一起共事,爲興盛華夏而努力。但絕不接受外族人統治天下。

他早年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纔不肯聽從馬義的邀請和徵召。私自帶着直系親屬暗中投奔魏國,後來又輾轉投效王旭。這麼多年來,他也因此而不敢與故鄉的其它親戚聯繫,因爲他怕牽累他們爲馬家嫉恨。

至於姜家人,過往在涼州甚少征戰和露面,直至此次才真正領軍出征,而楊阜作爲一個太守,很難像郭嘉那樣,對敵方上下官吏瞭解得極爲透徹,因此楊阜完全不知道,姜家幾人已經效力涼州有好幾年了。

此次得到王旭書信,其這才得知詳情,因而感到極其憤怒和驚訝,故快馬加鞭趕來。

王旭與其深談後,對其倒是頗有欽佩之意,不管贊不贊同對方的思想,可對其才能和堅定的品質,他是報以肯定態度的。隨後,他便親自陪同楊阜前去俘虜營,勸說姜敘。

楚國雖從來不虐待俘虜,但關押俘虜的地方也着實不可能好,不但陰暗潮溼,且空間狹窄,而這姜敘也是把硬骨頭,愣是在這裡過得很泰然,大有不過一死的意思,對看管他的楚國將士從不服軟。

只是這種態度隨着楊阜的到來,很快就煙消雲散。

他初見楊阜時,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覺認錯人了,仔細打量許久,這才激動地撲到牢房邊,大呼其兄長。看得出,其人對楊阜這個外兄是非常尊敬和敬仰的。

可楊阜在最初的微露激動後,很快就臉色沉下來,隨之便是破口痛斥,噼裡啪啦就是一連串名族大義,祖宗遺訓之類的,

王旭即便遠遠站着,也能清楚聽到那激動到破音的怒斥。

不得不說,楊阜的口才着實不凡,說話速度雖快,可字字清晰,語句雖長,可抑揚頓挫頗爲得當,表達地非常清楚。

起初,姜敘還能插話辯解兩句,言馬家待他們不薄,本爲報答其器重和恩遇。

可楊阜佔據着這個時代思想中的大義,姜家又是純粹的漢人,儒學薰陶下的豪門望族,如此一來,楊阜的斥責就仿似姜家祖訓的斥責,是“大義”的斥責,很快讓其左右爲難,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到最後,其已是低下頭去,無顏與楊阜對視,滿目頹喪,再也不復之前那番毫不畏死的氣度,他的心中在徘徊,在掙扎。

楊阜看到其模樣,也知其需要思考的時間,深吸口氣,聲若雷霆:“今日言盡於此,你可細思,何爲忠,何爲義?大忠者,忠於民、忠於君,民在君之前,你身爲漢人,卻助外族割據我華夏土地,何來忠?背棄了同族,何來義?背棄了祖宗,何來孝?馬家軍中,大部皆是羌、胡、戎、氏甚至鮮卑、匈奴各族之人,若有一天,這些外族崛起,佔據華夏富庶,欲屠盡漢人,你是否也因爲所謂厚待,而甘願做其刀斧手?”

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358章 消失的軍隊第36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上)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56章 退保長社第99章 虛虛實實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642章 以己度人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63章 火燒長社(下)第774章 良將隕落第734章 後繼有人第647章 兩份約定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509章 徐州易主第720章 救?不救?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99章 虛虛實實第861章 稱帝(中)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5章 豪門王家(下)第539章 紙包不住火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450章 大好機會?第617章 司馬懿第852章 他是個天才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730章 人間極品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416章 鬥地主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100章 大獲全勝第475章 神秘青年第591章 陰差陽錯第206章 鐵血政策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174章 越王寶庫第200章 特色兵種第537章 郭嘉的魂第220章 禍事連連第771章 風雲匯聚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433章 三杯酒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469章 不得好死第728章 破局者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518章 一張畫像第359章 矛與盾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253章 一個不漏第752章 迴歸的人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774章 良將隕落第45章 軍中立威第760章 麻煩大了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579章 高調登門第586章 客來島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355章 逍遙津死士第600張 最奢侈的婚禮第310章 傲視羣雄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758章 遭雷劈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646章 收穫果實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48章 借刀殺人第628章 再起波瀾
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358章 消失的軍隊第36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上)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56章 退保長社第99章 虛虛實實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642章 以己度人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75章 軍法無情第63章 火燒長社(下)第774章 良將隕落第734章 後繼有人第647章 兩份約定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311章 激戰呂布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509章 徐州易主第720章 救?不救?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99章 虛虛實實第861章 稱帝(中)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5章 豪門王家(下)第539章 紙包不住火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450章 大好機會?第617章 司馬懿第852章 他是個天才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730章 人間極品第251章 歷史的變化第416章 鬥地主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100章 大獲全勝第475章 神秘青年第591章 陰差陽錯第206章 鐵血政策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174章 越王寶庫第200章 特色兵種第537章 郭嘉的魂第220章 禍事連連第771章 風雲匯聚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433章 三杯酒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469章 不得好死第728章 破局者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518章 一張畫像第359章 矛與盾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253章 一個不漏第752章 迴歸的人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774章 良將隕落第45章 軍中立威第760章 麻煩大了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579章 高調登門第586章 客來島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355章 逍遙津死士第600張 最奢侈的婚禮第310章 傲視羣雄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758章 遭雷劈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646章 收穫果實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572章 分道而行第48章 借刀殺人第628章 再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