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張角

趙雲早就想問我這個問題了,現在正好得空:“爲什麼您非說太平道的人會造反呢?”說實在的,不光是趙雲有這個疑問,呂布他們也都覺得奇怪,太平道的人平時施醫舍藥,救治了不少窮苦的老百姓,好多地方上的官員都對他們大加表彰,說張角以善道教化,爲民所歸。

我正了正神色說:“張角傳道也有十幾年了,確實是治好了不少人,但是害死的人更多。這幾年隨着瘟疫的爆發,貪官污吏的橫行,各地豪強的橫徵暴斂,老百姓的生活日趨困苦,張角就是利用了這個機會起家的。他確實有本事,治好了不少的人。但是你們想過沒有,什麼叫瘟疫,就是疫病四處傳播,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幹什麼?是控制老百姓,不讓他們四處遷移,否則瘟疫會散播到更多的地方,死的人會更多。”

“但是那些太平道的信衆根本就不顧這些,就好像是去參拜真仙一樣,拋家撇業,結伴而行,前去投奔張角。有的地方信他的人非常多,這些人爲了投奔張角,不惜變賣家產,千里迢迢,爭先恐後,沿徒擠得水洩不通,據說半途被踩死就有萬多人。這其中好多都是有病的,所以他們把瘟疫帶到了很多地方,害死了更多的人。就拿前年二月的大瘟疫來說吧,本來根本不會死那麼多人的,但是由於他的信徒的了病以後都千里迢迢的去找這個所謂的大賢良師,結果光死在路上的人就數以萬計,最可氣的是這些人還沿途傳播瘟疫,害死了不知道少人。而且隨着他的信徒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他傳的東西有沒有錯,咱們也不好評論。但是據我所知此書出自琅邪宮于吉(幹吉)之手,順帝時他的門徒宮崇到皇宮進獻此書。當時朝廷說這本書裡面講的東西,妖邪之術過多,沒有任何經典可以借鑑,就收起來了。琅邪宮弟子也救治了不少人,但沒有像張角這樣廣傳信徒的。像襄楷大師他是琅邪宮于吉的弟子,救了多少人,但是從沒聽說過他召集弟子。張角據說是偷學了琅邪宮不少的東西,但他不是琅邪宮的弟子,所以得到的並不全,雖然能夠治病,可是關於道德的講解就偏頗了,而且越來越偏激,甚至有攻擊朝廷的語言,比如前一段我聽人說過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天是什麼,他張角不就信的是黃天太一嗎。剩下的是什麼意思,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最近他的弟子馬元義就在到處召集他的弟子趕赴鄴城,具體他們在圖謀什麼,我不知道,但是現在已經是甲子年了,這個我知道。再過兩個月又是甲子月,想必到時候會有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也說不定。”

我的話說完了,所有的人都木呆呆的看着我。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最近好多的人從揚州過來,說是要到鄴城去,我還真不知道是這麼回事。”趙雲現在算是明白了。

“我在太守府的門上也曾經發現了‘甲子’兩個字。我當時沒當回事,就讓士卒給擦了,聽主公這麼一解釋,我才知道是什麼意思,真的離着不遠了。”典韋也想起些事來。

“不過還好,我們的軍營裡沒發現有人信太平道的。”呂布的話讓我略感欣慰。

“既然這麼緊急,我也得趕緊回到島上,把那個什麼太平道的人趕走。我的人裡有好多都是秦人的後裔,腦筋死得很,要是他們相信了什麼東西可是很難扳過來的。”九吾龍起身向我們告辭。

出了府門,九吾龍轉身對我說:“合作的事情,先放一放,我覺得還是先對付太平道吧。沒錢是小事,但是不能讓這些人坑了老百姓。我現在回去整頓我的隊伍,希望到時候能夠多殺上一些叛賊。”

我衝着九吾龍一抱拳:“九吾兄,那你就多保重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ps: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

春,角弟子濟南唐週上書告之。於是收馬元義,車裂於雒陽。詔三公、司隸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以爲標幟,故時人謂之“黃巾賊”。二月,角自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樑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應賊。《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

“果然反了。”太史慈邁着大步走了進來:“主公真神算也。”

“剛剛有人來報,彭城那邊已經有人造反了,打的就是太平道的旗號。不過不知道刺史大人有沒有動兵。”太史慈說。

“嗯,消息是誰傳過來的?”我趕緊問。

“是一個從郯城趕過來的士卒帶來的消息,他跑到城外,正好碰見我巡城,就把消息告訴我了。刺史大人的書信在這裡。”

我拿起書信一看,心裡平靜多了。父親在書信中告訴我,郯城現在還算太平。他聽了我的話,密切注意身邊的太平道衆。所以當太平道準備聚衆起義之前,秘密派軍卒把他們的首領都一網打盡了。現在只是在慢慢清理殘餘太平道的勢力而已,不過周邊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東莞郡,琅邪郡的太守已經逃跑了,彭城國的國相干脆就找不到了,而且彭成國的太平道衆據說已經拿下了彭城,人數聽說超過六千。他現在派兵守住了各處要道,隨時準備和造反的太平道打一仗。

父親手裡大概有六千軍兵,頂住那些裝備極差黃巾軍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現在我得趕緊把我周邊的太平道勢力拔除乾淨,這樣我就可以早日出兵幫着父親收拾這些討厭的黃巾軍了。

“咱們周邊的太平道衆都肅清了嗎?”我問太史慈。

“窮鄉僻壤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郡裡現在能查的我們都查了,應該不會有漏網的。就算有漏網的,也就幾個人而已,根本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太史慈說的很乾脆,看來暫時不用擔心我自己的地盤了。

“那好,現在咱們去大營看看,如果一切準備就緒的話,我想早日動兵去打這幫叛賊。”

第404章 李乾第106章 誤會第287章 魯肅第328章 消滅第339章 抓狗第426章 爲什麼第253章 讓步第188章 後悔第360章 百濟第228章 讓位第463章 陳溫第137章 傅燮第339章 抓狗第374章 二桃第338章 丸都第285章 當年第339章 抓狗第379章 太陽第197章 公主第86章 蔡琰第6章 上路第308章 過門第98章 俘虜第10章 是牛第59章 結盟第191章 弩戰第97章 反擊第405章 搏命第105章 師兄第69章 玩完第60章 熱鬧第109章 東萊第321章 殺豬第186章 吐血第98章 俘虜第119章 情關第360章 百濟第271章 白狼山第406章 戎裝第454章 劉豹第126章 偷襲第45章 機密第413章 記仇第10章 是牛第361章 徵詢第61章 椽吏第331章 逃命第95章 惡戰第255章 合理第207章 損耗第149章 白河第367章 考驗第477章 理智第432章 車裂第160章 圍困第364章 第一場第280章 越美第50章 張芝第323章 逃竄第235章 遷入第366章 增加第316章 尷尬第345章 上當第377章 邪馬臺第34章 治國第312章 國運第362章 夫綱第28章 吟詩第261章 祭旗第161章 燒城第332章 示好第382章 必敗第345章 上當第298章 任務第164章 兌現第248章 俘虜第35章 娶妻第238章 看上第366章 增加第261章 祭旗第42章 皇宮第48章 內鬥第252章 單于第19章 典韋第443章 使者第106章 誤會第260章 善戰第377章 邪馬臺第25章 典韋vs黑熊第347章 暗器第260章 善戰第96章 兄弟第291章 難養第476回 劉備第158章 張寶第448章 過河第126章 偷襲第48章 內鬥第340章 接受
第404章 李乾第106章 誤會第287章 魯肅第328章 消滅第339章 抓狗第426章 爲什麼第253章 讓步第188章 後悔第360章 百濟第228章 讓位第463章 陳溫第137章 傅燮第339章 抓狗第374章 二桃第338章 丸都第285章 當年第339章 抓狗第379章 太陽第197章 公主第86章 蔡琰第6章 上路第308章 過門第98章 俘虜第10章 是牛第59章 結盟第191章 弩戰第97章 反擊第405章 搏命第105章 師兄第69章 玩完第60章 熱鬧第109章 東萊第321章 殺豬第186章 吐血第98章 俘虜第119章 情關第360章 百濟第271章 白狼山第406章 戎裝第454章 劉豹第126章 偷襲第45章 機密第413章 記仇第10章 是牛第361章 徵詢第61章 椽吏第331章 逃命第95章 惡戰第255章 合理第207章 損耗第149章 白河第367章 考驗第477章 理智第432章 車裂第160章 圍困第364章 第一場第280章 越美第50章 張芝第323章 逃竄第235章 遷入第366章 增加第316章 尷尬第345章 上當第377章 邪馬臺第34章 治國第312章 國運第362章 夫綱第28章 吟詩第261章 祭旗第161章 燒城第332章 示好第382章 必敗第345章 上當第298章 任務第164章 兌現第248章 俘虜第35章 娶妻第238章 看上第366章 增加第261章 祭旗第42章 皇宮第48章 內鬥第252章 單于第19章 典韋第443章 使者第106章 誤會第260章 善戰第377章 邪馬臺第25章 典韋vs黑熊第347章 暗器第260章 善戰第96章 兄弟第291章 難養第476回 劉備第158章 張寶第448章 過河第126章 偷襲第48章 內鬥第340章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