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

八萬糧草,加上一個兗州,足以換取曹操的支持了。

其實不需要八萬糧草,只需要兗州,曹操說不準也會同意,因爲他要物資的原因,就是想擴充兵力,將整個兗州拿下。

現在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奪得,且還能解決一些心腹大患,曹操何樂而不爲?

至於如今的冀州變成了曹操的好友袁紹當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因爲現在冀州與青州的衝突,也符合曹操的利益。

就跟歷史上袁紹和公孫瓚的衝突一樣,只要他們無暇南顧,讓曹操可以在夾縫中發展起來,一切都好說。

所以不管冀州誰當政,都不會破壞曹操現在的舉動。不能因爲冀州如今到了袁紹手裡,他就一定要顧忌朋友的情誼,妨礙自己的壯大。

更何況現在的冀州也確實過於強盛了一些,十年沒有遭受過內亂,州富民強,人口幾乎是青州幽州以及洛陽的總和,耕地面積以及各種礦產資源都要比三地強盛。

因此稍微削弱一下冀州,讓劉備集團與袁紹集團保持一個平衡之勢,這也算是他作爲夾在其中的第三方弱者最需要的事情。

看完了這封信之後,曹操沉吟片刻,對曹仁說道:“子孝,幫我取紙筆來。”

曹仁隨口問道:“是給那陳子歸回信嗎?”

“不是。”

曹操目光深邃,眼眸中閃爍出淡淡的一絲惆悵:“是給張孟卓寫一封信。”

張孟卓?

背叛曹操投靠了王芬的張邈?

曹仁不解,和他還有什麼好說的,明明在討董的時候,張邈還對大兄鼎力支持,結果討董之後,態度就冷淡了,現在又背叛了曹操,其罪當誅。

然而曹仁正準備問爲什麼要給張邈寫信的時候,卻看到幾名謀士都坐在那裡,一言不發,既不規勸也不說話。

一時間曹仁一頭霧水,就只好轉身出去,拿筆墨紙硯去了。

“這張邈,內心很脆弱呀。”

等曹仁走後,

程昱才搖搖頭:“不過是一點小事,反應就過於偏激了些。”

“仲德先生,話不能這麼說。”

郭嘉卻笑着反駁道:“昔日魏王與更羸處京臺之下,更羸以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奇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非吾射可至此,因此孽鳥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更羸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羣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絃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若一個人長期處於惶恐難安,飄零悽慘的境地,內心必然會十分脆弱,稍微一點風吹草動,便如這驚弓之鳥,被弓弦聲一嚇,從空中隕落。張孟卓便是如此,整日惶恐不安,若此孽鳥一般,掙扎墜地。因而反應偏激,倒也尋常。”

作爲心理學大師,郭嘉反而能理解張邈的心情。

簡單來說,就是心裡素質比較差,缺乏安全感。張邈與袁紹發生矛盾,袁紹讓曹操去殺他,雖然曹操沒有這麼做,可也沒有痛斥袁紹,依舊和袁紹做朋友。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和另外一個想要殺你的人也是好朋友,他們每天談笑風生,像是渾然沒有這件事一樣。

你作爲當事人,看着他們關係這麼好,心裡害不害怕?

就跟淝水之戰後的苻堅那種草木皆兵的心理一樣,張邈當然會十分恐懼,再加上這種誤會持續加深,一直沒有得到緩解,最終因爲王芬向張邈投出了橄欖枝而爆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戲賢想了想道:“張孟卓爲八廚,早年受黨錮之禍,遭朝廷通緝追捕,如元節公一般四處逃竄,恐怕便是那段時間,造成了張孟卓久失羣,心有故瘡痛。後來討董之時,袁紹曾經讓明公殺死張孟卓,明公雖並未如袁紹之意,卻也令張孟卓驚恐難安,因而久憂心俱,故叛投王芬,以求心安。”

曹操沉吟道:“原來如此,此事皆我之過也,不該一直沒有體會到孟卓的心情,若我能多去一些書信安慰,或許就不會這樣。”

“這也不能怪明公,自討董之後,兗州多番戰亂不休,人口百姓流失,遍地生靈塗炭,明公勉力維持就已經很不容易,又哪來的心思去管他張孟卓心裡怎麼想。”

程昱搖搖頭,曹操又不是張邈他爹,還得時時刻刻關心張邈的心理狀態,就算做父母的都沒這麼貼心吧。

唯有曹操苦笑,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很後悔。

至於是在後悔沒有早點幫張邈解脫心結,還是在後悔早點沒下定決心除掉張邈,以至於弄到今天這般田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總體來說,曹操還是覺得自己心思應該細膩一些,早點察覺出來就好。

從討董之後,他就能夠感覺到自己與張邈的疏遠,只是兗州這兩年事情實在是太多,先是討伐黑山軍,緊接着陶謙袁術來襲,然後又是呂布,各路諸侯輪番上陣,他實在沒有精力去想這些事情。

結果導致曹操忽略了朋友的感受,讓朋友每天都處於心驚膽戰之中,最終釀成了今日的後果。

郭嘉卻是嘆息一聲:“之前以爲我只是小敗,哪料到這樣一想,我卻是被那陳子歸殺得棄甲曳兵,可謂一敗塗地矣。”

“哦?”

戲賢不解:“何以見得?”

郭嘉搖搖頭:“我自詡洞悉人心,明曉事理,卻沒有發現張邈之心,反而被那陳子歸洞察出來,豈不是一場大敗?”

曹操出言安慰道:“這不怪奉孝,當初討董之時,陳子歸就一路跟隨,孟卓與本初有隙,陳子歸是知道的,你不知道?又如何猜得到孟卓之心?”

郭嘉只是含笑不語,僅僅從討董之時發生的事,就推斷出張邈背叛的原因,這一仗,輸得不冤。

陳宮默默地說道:“如今冀州已是袁紹爲主,張孟卓與袁紹有隙,想投冀州已是絕無可能。他又投過王芬,去洛陽也不能被容,此時他除了復歸明公麾,已別無選擇。”

“只是,即便張孟卓復歸明公麾下,明公真的要接納嗎?”

程昱進言道:“不提他已是叛投過一次外敵之人,即便是沒有叛投,此人之內心如此不堪,誰又能保證他一下次不會再叛呢?”

“明公。”

幾名謀士都看着曹操。

曹操就不說話了,眉頭緊鎖,表情格外地凝重。

是啊。

一個內心如此脆弱的人。

如果繼續對他委以重任,引爲好友,誰又能保證,他下次還會再來一次叛變呢?

更何況背叛一次的人,也會打上終生烙印吧。

曹操不自覺眯起了眼睛,眉宇間,劃過了那麼一絲絲的哀傷。

那絲絲哀傷裡,似乎還夾雜着些許惋惜,惆悵、落寞、追憶、緬懷的神彩。

甚至在眼眸深處,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殺意閃爍而過。

越長大,越孤單。

年少時候的朋友,到了如今,已是各奔前程,勞燕分飛。

身邊的知己越來越少, 曾經一起鮮衣怒馬,醉酒高歌的友人們漸行漸遠。

袁紹、張邈、許攸......

到了最後,那些親密無間的夥伴,卻開始兵戎相見,反目成仇。

曹操不由得地眺望向遠方的天空。

那天空之上,雪花紛落,洋洋灑灑地落入人間。

一隻孤雁彷徨,哀哀鳴叫,淒厲悲啼。

它與它的朋友也走散了吧。

曹操心想。

這天下,除奉孝以外。

還有誰能知我心。

有誰能知我心!

有誰能知我心呀!

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請假條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八十五章 炮!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
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請假條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八十五章 炮!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