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壽春情況

曹操從汝陰城離開,踏上了返回壽春的道路。

而汝陰城外的黃忠大軍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事情,其中賈詡和黃忠更在爲天亮3之後發動對汝陰城的攻擊而做準備。

壽春城之中,各種勢力開始了自己的打算。

曹操和劉軍在汝陰城和劉軍主力部隊對峙,壽春城中各種勢力不斷打探對峙的情況。劉軍的真實兵力已經傳到了壽春城所有勢力的耳朵之中。

本來以爲劉軍會誇大兵力,實際上沒有多少的兵力可說,但沒有想到劉軍反其道而行,一點隱瞞和擴大的意思都沒有。

時間不斷地流失,各種勢力的內心從一開始的不安,發展到沸騰的異動。

曹操不能擋住劉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唯一的區別就是曹操能夠拖住多久而已。

如今的豫州沒有任何的外援,本來可以靠得住的孫策,早就龜縮起來,不管曹操的死活與脣亡齒寒的道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壽春城的各方勢力開始了自己的佈置,其中活動得比較厲害的就是國舅董承了。

國舅董承也是沒有辦法啊。自從伏完自己作死,把頭伸出去給曹操砍,曹操就把伏完給弄死了。一開始董承和伏完兩人合作輔佐劉協,董承的壓力不會那麼大。伏完一死,董承雖說兼併了伏完的勢力,成爲忠心於劉協的第一大勢力,但受到的壓力卻成倍增加了。董承所帶領的是老世家老官僚,這些人更多是從洛陽跟隨劉協而來壽春的,他們的根基都在洛陽和劉玉統治的領地,劉玉早就把這些跟隨劉協的老世家和老官僚的田地產業之類的全部都充公了,他們是一無所有了。在壽春之中,他們毫無根基,需要仰曹操的鼻息過日子。曹操根本就不相信董承他們,對於這些人是提防的,爲了照拂劉協的面子,給了他們一些清水衙門的官職,每月給點俸祿錢糧,讓他們不至於餓死。這些人都是享受慣的,習慣了山珍海味,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下子出現了那麼大的落差,心裡面是很抗拒的。

董承的壓力也是從這裡而來的。老官僚和老世家希望他們的首領董承和劉協爲他們爭取更多的權力和享受應有的待遇,而董承和劉協根本就做不到。出現了這樣的殘酷事實,老官僚和老世家都開始慢慢變了。嘴巴上說的忠心耿耿,是身體上卻是慢慢地向着曹操那邊靠攏。有些直接一點的,更是改旗易幟,直接投入了曹操的懷抱。讓壽春保皇派的實力頓時下降了很多。

好在董承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劉協作爲天子的大義在,曹操也不想接受太多吃乾飯的人,所以壽春保皇派的人數才能夠維持一定規模到現在。

董承和劉協的無能,加上曹操的強硬,慢慢的,忠心於劉協的官員減少了很多,他們表面上忠君報國,實際上就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壽春保皇派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是板上釘釘。

如今局勢,劉協的安危成爲了董承心中的大石,沉甸甸的。

劉協和董承已經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劉協完蛋了,董承也好不到哪裡去。沒有了劉協,董承就什麼都不是。董承才上躥下跳,爲保全劉協而不斷做了努力。

努力總算是有點收穫的,董承拉攏到了司馬朗和其他的忠於劉協的世家和官員,準備在關鍵時刻發動,爲劉協和董承自己爭取出一條生路。

起碼董承自己就是這麼認爲的。

身心有點疲倦的董承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後,直接坐在了書房中的椅子上閉目養神。董承不敢立刻就休息,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秘密前來和董承商議事情。

爲了劉協,爲了大漢,董承都操勞都這種份上了。董承不敢有所怠慢,現在的局面告訴他,若是不想死,那就要非常努力去謀劃,不但爲了劉協,也是爲了自己。稍有不慎,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死。

休息沒有多久,門外就心腹僕人前來告知,有客人秘密前來拜訪。

董承不得不打起精神,讓僕人將對方悄悄地送進來。

來者就是董承前幾天拜訪過得司馬朗。

“伯達,你深夜來訪,可有要事?”董承詢問道。

對於司馬朗的到來,董承倒是沒有太大的驚訝。聰明人在現在這個情況都是會勤快一點的。在董承的眼中,司馬朗就是這種聰明人。

司馬朗來到這裡當然有要事了。

司馬朗臉色沉重地說道:“國舅,在下收到消息,曹操已經讓自己的長子曹昂到了淮南。”

對於這個消息,董承早就知道了,還以爲是什麼大事呢?淮南城重要,曹操將自己的兒子派到那裡鎮守,簡直就是太簡單不過了。

董承滿不在乎地說道“這事,曹操上報了陛下,朝中大臣們都是知道的。曹昂過去式爲了鞏固淮南的防禦,以防萬一而已。”

司馬朗深感董承的智商實在是堪憂啊,連司馬朗話中之意都沒有聽明白。

“國舅啊,要是如此就好了。在下發現曹操的子弟和妻妾都不見了。曹操的丞相府現在都沒幾個人了。在下有幾個眼線在淮南,發現曹操的家人都在淮南了。而且他們看樣子並不是在淮南久住的。國舅,你應該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吧。”司馬朗乾脆就把給董承說清楚了,要是董承這樣都聽不明白,那司馬朗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過董承智力不夠的話,正好就是司馬懿說的那種傻瓜了。

董承是有點腦子的,沒有點智力怎麼可能在曹操這隻猛虎的身邊存活那麼久。司馬朗都說的那麼清楚直白了,董承是完全明白了。

“你是說曹操奸賊也在謀劃着後路了?!你確定?”董承震驚地說道。

司馬朗心中冷笑不已:曹操乃是英雄人物,你這等小人在想後路了,曹操怎麼可能不會另作打算啊。

表面上,司馬朗正襟危坐地說道:“國舅,曹操定然讓他的子弟與家人離開豫州這個是非之地。在下拿自己的腦袋擔保。曹操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行事起來不會有所顧忌。在下認爲,我等之事是不是要提前一下了?”

爲何司馬朗會慫恿董承提前行動呢?因爲司馬朗這邊的準備工作已經完畢了。另外的司馬懿也傳來消息,說司馬懿派來接應的人很快就要到了。

司馬朗這纔過來慫恿董承這個傻瓜。司馬朗是一臉的忠厚老實,一臉的爲董承着想的樣子。

董承驚疑不定,他對於這種情況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曹操都在準備了,那就是說曹操在關鍵的時刻對劉協和董承他們是不需要有什麼顧及的,反正他的子弟都離開了壽春城,別人和全家的死活就不是曹操該關心的。要是到了關鍵時刻,曹操直接放棄壽春城,那劉協和董承他們該怎麼辦啊?那時候要是來了,劉協和董承就會成爲劉玉的階下囚了。不,甚至連做階下囚的機會都可能沒有。

“曹賊,你果然夠陰險的,表面上說光明正大大,實際上,你卻比小人還小人。吾看錯你了!”董承心中默默地對着曹操不斷地怒罵着。

司馬朗暗地裡觀察着董承的臉色變化,心中估計董承現在的心情定然十分的驚訝與不安的。

“伯達,此事重大。本官無法作主。你回去安心等待,先做好準備。本官考慮一番之後再行通知。”董承不是那麼容易就做出決定的。

司馬朗知道董承不可能那麼容易就做決定,董承還是需要去向幕後的老大劉協彙報一下,真正能夠做出決定的只有劉協了。

“那在下就先行回去準備了,還請國舅多多考慮。”司馬朗該說的都說了,就看董承和劉協有沒有魄力了。

司馬朗離開後,董承立馬就出了自己的府邸,他的目的地就是皇宮。

而司馬朗並沒有立刻從董承的府邸立刻遠去,他就躲在董承府邸附近的一條小巷子的陰暗角落。

看到董承急火燎燎的往着皇宮而去,司馬朗露出了詭異的冷笑,自言自語地說道:“董承啊董承,看來你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啊。你可不要讓在下失望啊。”

董承在前往皇宮的時候,特意避開了荀攸和荀彧所在的地方。

鎮守壽春的荀攸和荀彧都不是好對付的,董承必須做的十分的小心,免得暴露出來,遭遇曹操的屠刀。

雖然這樣做,會讓董承走很多的彎路,但爲了安全着想,董承還是願意浪費這麼一點時間的。

負責鎮守壽春的荀攸明白表面上安靜的壽春,實際上是暗流涌動。而且從得到的各種情報來看,已經有很多人在謀劃着自己的後路了。

加上曹操這邊一直都沒有勝利的消息傳來,荀攸倍感壓力。

荀攸親自到了自己的叔父荀彧的府邸去商議。

按照年紀來說,荀攸比荀彧要大。可論其輩分,荀攸就比荀彧捱了一輩。大漢以孝治理天下,尊老愛幼是必須的。如果不是同一家族的,荀攸但是可以和荀彧平起平坐。可惜啊,荀家家教深嚴,在輩分上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即便是你活到了一百歲,只要一個輩分比你大的三歲小孩,你都要行禮。

好在荀攸這麼多年來都習慣了。

荀攸前來找荀彧,荀彧心中已經有了底,於是讓人大開中門請荀攸進來。

“侄兒公達見過叔父大人,望叔父身體安康。”荀攸老老實實地給荀彧行禮。

出身於大家族,荀彧對這樣的大禮算是見多了,平平無奇地伸出一隻手說道:“公達起來吧。來,喝點茶。這可是上好的茶葉。”

荀彧親自給荀攸倒茶,看來心情不錯。

荀攸十分感激地接過荀彧倒過來的茶水,美滋滋地喝了一口。

荀攸喝完了一杯茶,苦笑道:“也只有叔父現在有心情喝茶了。”

“公達,你我乃是同僚。現在不是族中議事,不用那麼拘謹。”荀彧是闊達之人,對輩分看得不是那麼重。

“家國天下,攸乃是晚輩,自然要懂得孝道。”荀攸是一個講規矩的人,不會亂來的。

荀攸要堅持,荀彧也不勉強,荀攸的來意,荀彧是清楚的,說道:“你今夜的來意,吾已經知道了。吾有一策,公達可去行之!”

鎮守壽春的任務雖然不在荀彧的身上,可荀彧也沒有半點放鬆的樣子,他可是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着壽春城的一切。對於荀攸的壓力和遇到的事情,荀彧心中早就有底,而也做出了一些應對之策。

這就是荀彧長久以來的習慣之一。

“還請叔父指教一二!”荀攸心花怒放,荀彧的本事厲害的很,他看出情況給出的計策,絕對是有用的!

荀彧慢慢地將自己的計策說出來,而他的計策讓荀攸聽得雙眼冒光。

“叔父之策,真是高明。吾受教了。”荀攸十分虛心地接受了荀彧的建議。

荀彧感覺自己的計策是足以應對荀攸現在遇到的情況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讓荀攸坐鎮壽春,荀彧就不能過多的插手,免得曹操事後得知,對荀攸不滿,也會對荀彧不滿的。

“天色已晚,侄兒就不打擾叔父休息了。侄兒先行告退了。”荀攸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馬上就和荀彧告辭了。

不等荀彧點頭,荀攸就直接站了起來,頭也不回地就走出了客廳。

荀彧嘴角抽了抽,這荀攸真是屬狗臉的,剛纔還說什麼長幼有序,現在倒好了,得到想要的東西,就走得那麼快,把自己這個叔父都晾在了一邊,成何體統啊。

“公達這小子就是欠收拾!”荀彧恨恨地詛咒着荀攸。

除了這樣之外,荀彧都拿荀攸沒有辦法。

荀攸很是高興,荀彧的辦法只要成功了,那麼壽春城就是鐵板一塊了。

“看看有沒有哪個不知死活的傢伙會跳出來了。”荀攸心中冷冷地想道。

:。:

( = )

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留全屍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等於冤大頭第七十三章 營救鐵匠高興第九百六十八章 甘寧這小子真行啊第八百一十八章 規模龐大的遊說軍團第五百一十七章 陳宮頂撞 穎川世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張飛和劉玉的對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一千一十三章 趙雲的回憶(二)第一千四十六章 孫策敗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好友之間的對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劉協行動 初戰第六百三十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張飛甦醒第九十三章 劉歡上門第四百四十三章 搶地盤的曹操第五十六章 劉玉的個人問題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典韋講故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交州出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糧草和劉備的家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軍選擇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一千七十章 黃忠到位 全面進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名的好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蘇、葛、廖三人的脫身辦法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劉華想要出征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門!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劉玉接管指揮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玄德啊,朕可想死你了!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百四十二章 收押王旦第九百章 過去的不堪就不要想了第一千二十八章 如爾等所願第三百零四章 公孫敗亡 趙雲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好基友,一輩子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孫策被攔 子義被俘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遂被算計第八百三十章 孫策的“大方”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東門 呂布搶功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玉返回洛陽(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鎮定自若 閉關鎖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不停地敗退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劉玉露了一手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司馬懿想太多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聰慧的孫紹 東吳也有老狐狸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一千九十八章 搞錯了第一千二十三章 師徒相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軍港 周泰追擊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被犬欺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協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劉備開大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交州軍的逃亡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劉玉駕到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喊話的藝術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三大將欲用火攻第一千六百章 劫掠百姓的蠢材第七百六十二章 襄陽的微妙第三百零五章 趙雲與呂布的切磋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司馬懿的情況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敗得太快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一幕第七百九十六章 眼皮底下的陰謀開始發酵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小算盤打得好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坑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劉備很無奈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九百九十六章 設計好的意外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士氣高漲 長沙對峙第一千九十三章 寇封重生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八百四十四章 兄弟就是用來擋槍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義舉之後很不安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會讓他們如願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蔣幹見孫策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馬超進入變陽城第一千七十九章 法正又開始使壞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派系之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感覺非常不對勁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劉備拉魏延墊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欲聯合出兵 半路截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二百零七章 佔據關中的連鎖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劉玉要玩大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打感情牌求放過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專治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四百零二章 對袁紹全面開戰
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留全屍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等於冤大頭第七十三章 營救鐵匠高興第九百六十八章 甘寧這小子真行啊第八百一十八章 規模龐大的遊說軍團第五百一十七章 陳宮頂撞 穎川世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張飛和劉玉的對話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一千一十三章 趙雲的回憶(二)第一千四十六章 孫策敗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好友之間的對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劉協行動 初戰第六百三十章 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張飛甦醒第九十三章 劉歡上門第四百四十三章 搶地盤的曹操第五十六章 劉玉的個人問題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典韋講故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交州出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糧草和劉備的家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軍選擇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一千七十章 黃忠到位 全面進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名的好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蘇、葛、廖三人的脫身辦法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劉華想要出征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門!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劉玉接管指揮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玄德啊,朕可想死你了!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百四十二章 收押王旦第九百章 過去的不堪就不要想了第一千二十八章 如爾等所願第三百零四章 公孫敗亡 趙雲歸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好基友,一輩子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孫策被攔 子義被俘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遂被算計第八百三十章 孫策的“大方”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東門 呂布搶功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玉返回洛陽(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鎮定自若 閉關鎖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不停地敗退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劉玉露了一手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司馬懿想太多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聰慧的孫紹 東吳也有老狐狸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一千九十八章 搞錯了第一千二十三章 師徒相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軍港 周泰追擊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被犬欺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協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劉備開大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交州軍的逃亡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劉玉駕到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喊話的藝術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三大將欲用火攻第一千六百章 劫掠百姓的蠢材第七百六十二章 襄陽的微妙第三百零五章 趙雲與呂布的切磋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司馬懿的情況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敗得太快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一幕第七百九十六章 眼皮底下的陰謀開始發酵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小算盤打得好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坑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劉備很無奈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九百九十六章 設計好的意外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士氣高漲 長沙對峙第一千九十三章 寇封重生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八百四十四章 兄弟就是用來擋槍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義舉之後很不安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會讓他們如願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蔣幹見孫策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馬超進入變陽城第一千七十九章 法正又開始使壞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派系之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感覺非常不對勁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劉備拉魏延墊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欲聯合出兵 半路截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二百零七章 佔據關中的連鎖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劉玉要玩大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打感情牌求放過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專治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四百零二章 對袁紹全面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