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荊州人被針對了

諸葛亮聽從陳宮、沮授、賈詡的吩咐,在張鬆和法正等智者的幫助下,把一些交代下來的緊要公務給完美的處理了。

最爲緊要的無非就是對益州戰後恢復的一些準備工作。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物資和人員調動。

對於擅長內政的諸葛亮來說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加上有地頭蛇張鬆的協助,和眼力極高的法正一邊提醒,益州還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政務是處理完畢了,表面上大傢伙都是一片和氣,暗地裡卻是一個個都對諸葛亮很不滿。

在場衆人對諸葛亮已經從羨慕嫉妒,到了恨的一個地步了。憑什麼你諸葛亮就可以當衆人之首,把所有的功勞都往身上拉,他們就是陪襯呢?

要知道在場衆人當中,有些資歷比諸葛亮要高的多。比方說難得被劉玉帶出來征戰的辛評、逢紀,像他們這樣的大臣,早在劉玉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歸入劉玉麾下了。一個來自小地方的晚輩,一步步得到當今陛下的重視,甚至屢次得到在場衆人想都不敢想的軍權,立下了那麼高的戰功,而現在又被三個軍機大臣賞識,領導衆人處理公務,看來功勞又要多一些了。

眼看着諸葛亮水漲船高,他們就原地踏步,同樣都是人,待遇就這麼差,心裡能有好滋味就奇怪了。

不說其他人,就算是和諸葛亮配合十分不錯的張鬆和法正也清楚地意識到,在後起之秀當中,現在就屬諸葛亮獨佔鰲頭。

張鬆和法正曾經打聽到,朝野之中,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未來成爲軍機大臣的呼聲很高,三人的關係更是很好,隱隱成爲一方小勢力。而據最近這段時間的觀察,張鬆和法正更是發現劉玉在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當中,最中意的就是諸葛亮,有什麼大的功勞和嚴苛的事情,都會給諸葛亮去辦。而諸葛亮能夠很好地完成劉玉的囑託。

這一點就不是張鬆和法正能夠比的。

他們對諸葛亮只有羨慕,卻沒有一點點的妒忌。到了他們這個地步,都明白劉玉重視的是才能,而不是什麼資歷。想想看,軍機大臣當中如果真的都是資歷老就行,那還有賈詡和曹操什麼事啊?洛陽城中資歷比他們還要老的臣子不知道有多少了。

張鬆和法正想得很對,在神武朝廷,能力是最關鍵的。

不過他們的內心比較平和,那是因爲他們二人在這次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能夠拿下益州和益州儘快恢復,張鬆和法正是功勞大大的。等待他們的就是劉玉的賞賜了。

其他人就不怎麼樣了,功勞就那麼一點點,心裡很是不平衡。

所以說沮授和陳宮想把諸葛亮給坑了,可在場的官員們不會給諸葛亮拉攏的機會。而諸葛亮更是一點拉攏的意思都沒有。

諸葛亮把所有的公務都彙總起來,待會要向沮授他們彙報,而後拱手柔聲說道:“諸位大人辛苦了。”

“不辛苦!都是諸葛大人指揮得當。如果沒有諸葛大人,我等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夠處理完畢!”辛評有點諷刺地說道。

按照在場衆人的能力來說,或許沒有那麼快就處理完畢,但肯定不會花多少時間。

諸葛亮敏銳地感覺到了辛評的不善。

“辛大人此言差矣!無論是誰主導,此間之事定能完好處理。”逢紀出來說了一句。

不過他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更加明顯了,有沒有諸葛亮都是可以做的很好,不是諸葛亮的功勞。

張鬆看了一眼逢紀和辛評,他們二人的風評不錯,只是爲何會如此說話?

法正是一個急脾氣,他站出來說道:“呵呵,是啊!兩位大人才學驚人,想必在政務上屢建奇功。兩位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想必陛下每每都是重用兩位了。”

如果辛評和逢紀有被劉玉重用的話,那也不用淪落到這個份上了。法正這是在諷刺他們。

實際上到了劉玉登基之後,逢紀和辛評等人就慢慢地被冷落了。官職也提升不了多少,無法和諸葛亮一步登天的人相比。

“法孝直,你這話何意?”逢紀很不爽,他直接站起來了,大有法正不給個解釋就開打。

法正可是殺過人的,他眯着眼睛看向了逢紀,要是論打架,法正一個可以碾壓逢紀兩個。

諸葛亮立馬打圓場,說道:“諸位大人,我等都是飽讀聖人學說立世,當朝大臣,一舉一動都關乎朝廷臉面,何必做此有辱斯文之舉?兩位消消氣,一切都是吾的不是,算是給吾一個面子。”

諸葛亮正當紅,他說的話,逢紀和法正要是不給臉,那真的就撕破臉皮了。

逢紀氣哼哼地坐下去了,他看着法正不順眼。

應該說屬於河北士人的大臣都看法正和張鬆不順眼。河北士人是最早投靠劉玉的士人之一,他們屬於神武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隨着劉玉地盤的擴大,其他州、國、郡的士人陸續加入到神武朝廷之中,把河北士人的權利瓜分了不少。更加可悲的是,河北士人慢慢地淡出了神武朝廷的核心權利圈。如果不是軍機處還有一個沮授,加上九卿之中還有田豐,年輕一輩還有司馬懿,否則河北士人就要悲哀了。

現在的朝廷,荊州士人的崛起很是迅猛,諸葛亮、龐統等爲首的後進,得到了劉玉的大大賞識,已經讓河北士人感到壓力了。

再加上益州士人隨着益州的歸順,定然也是要進入朝廷當中。又來了一些分蛋糕的,河北士人當然是不爽的了。

諸葛亮暗自腹誹:想來日後的朝堂不是那麼平靜了。

被逢紀和法正這麼一弄,現場氣氛就變得尷尬起來。

諸葛亮想着要不就宣佈散場吧,免得大家尷尬。

而就在此時,沮授、陳宮、賈詡就出現在諸葛亮他們身前。

衆人立刻給三位軍機處的大佬請安,諸葛亮也讓出了主位。陳宮、沮授、賈詡三人不客氣,共同坐在了主位上,以陳宮爲尊。

“孔明,吩咐給你們的事情,可曾安排妥當?”陳宮資格最老,先是詢問。

諸葛亮拱手回答道:“三位大人交代的政務,經過諸位同僚的不懈努力,已經給出處理方法。此乃我等商議出來的結果,請三位大人過目。”

陳宮接過了諸葛亮遞過來的彙總,和沮授、賈詡細細地觀看了起來。

“嗯!不錯!事無鉅細都能夠處理得當。諸位甚是辛苦。”沮授很是滿意。

賈詡和陳宮沒有說話,但是臉色柔和,也是認同的體現。

“都是下官等人應該做的。”逢紀帶領自己這邊的文官謙虛地說道。

要知道沮授可是河北士人的代表,不給他面子,給誰面子。

“三位大人聯袂而來,不知有何緊急情況要吩咐我等?”張鬆何等的聰明,他看到三個軍機大臣一起來,就知道有要事。

其他人都豎起耳朵,目不轉睛地看着三位軍機大臣。

賈詡沉聲說道:“子喬所言甚是。我等聯袂而來,乃是江東孫策突襲荊州,並且拿下了長沙郡。陛下讓我等儘快商議出對策。我等三人認爲集思廣益,與諸位一同商議。”

“什麼?江東孫策拿下長沙?!”一句話引起了一陣喧譁。

諸葛亮爲之色變,因爲荊州牧是他的好友龐統,荊州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龐統是失職了。

張鬆和法正對視一眼,心想這下子就有好戲看了。

不多時,逢紀拱手說道:“不知眼下荊州方面如何應對?”

沮授拍了拍手掌,一個小文官搬過來一些戰報,走了進來,而後分發給在場的衆人。

衆人看完之後,表情不一。

諸葛亮細細品味了一下龐統的相關對策,心中對龐統的對應做出了一個評價,那就是大意了。

龐統做事向來講究奇險,總是算計着對方。殊不知這次反倒被江東給算計了,白白送了一個長沙給江東,時間要是繼續拖延下去,荊州南部郡縣將永無寧日。

“大人,下官認爲荊州牧龐士元必須爲此事負責。下官看他之前的佈置和計策,簡直是讓人無語。長沙乃是荊南重鎮,落入孫策之手,以成大患!下官以爲,若想重振我軍之威,定當拿龐士元是問!”辛評立馬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諸葛亮可以看出來龐統的失策,其他人也能夠看出來。

辛評早就忌憚着荊州士人的崛起,現在怎麼會放過打壓荊州士人的大好良機。

逢紀則是說道:“辛大人此言有點太過了。如今戰局敏感,怎麼可以臨陣換人!以下官之見,朝廷已經派出更有才略之士前往荊州,方可扭轉局面。荊州人士喜好奢華,不如吾等北地之人有肅殺之氣。”

逢紀的意思就想讓河北出身的士人去荊州了。

“逢大人所言甚是!”一些河北出身的文官不斷地附和着。

沮授默默地看着逢紀和辛評,臉上不悲不喜,不知道內心是怎麼想的。

法正和張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着看好戲,不過他們對辛評和逢紀爲首的河北士人很是不屑。現在是要商議對策,可不是讓你們搞垮對方的。

諸葛亮低眉順眼,彷彿沒有收到別人的干擾。

陳宮摸着鬍子,臉上的微笑若有若無,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你以爲如何?”

諸葛亮被陳宮詢問,他不得不出來說道:“江東出兵荊州,乃是朝廷猛攻益州,顧及脣亡齒寒,準備牽制我軍在益州的行動。士元之策雖冒險,但卻讓江東止於長沙,無法擴大影響。荊州之事,下官以爲不是士元太過無能,而是江東太過狡猾。試問諸位大人在士元的位置上,能夠保證荊州之局勢還算如此麼?”

龐統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不幫他都不行。而且

逢紀和辛評被諸葛亮這麼說,氣得兩眼冒火,他們被諸葛亮無形的諷刺了,認爲他們連龐統都不如。

逢紀想要站起來呵斥諸葛亮一番,卻被辛評給拉住了。

因爲辛評看到了賈詡直勾勾地看着他們兩個。逢紀急忙低下了頭,他現在不想被軍機大臣給盯上了。

賈詡算是滿意了一下,要是被逢紀他們胡攪蠻纏,浪費更多的時間,陛下要是怪罪下來,遭罪的可是他們三個大佬啊。而且賈詡也知道,現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會被送到劉玉的面前。逢紀和辛評真是不怕死啊。

“孔明,其中責任暫且不說。陛下需要我等儘快想出對策,你可以腹稿?”沮授和賈詡都是一個意思,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諸葛亮平靜地說道:“以下官之見,江東孫策拿下長沙,雖對荊州南部郡縣有威脅,但卻給我軍一個消滅孫策的機會!”

“細說!”陳宮很喜歡諸葛亮的腦子,想事情特別的快。

諸葛亮繼續說道:“孫策有如此膽量,那是因爲荊州將軍高順帶領精銳兵馬進攻益州,荊州兵力空虛。然孫策目前不知益州之局勢,此番給予我軍最好的良機。下官建議,集結五萬兵馬從益州順江直下,至武陵登陸,途徑桂陽,直撲長沙。其中更是以桂陽爲依託,分出一萬精兵動向,斷了孫策的後路!荊州方面,命令士元集結水陸大軍不停進攻長沙郡,吸引孫策注意,讓其無暇分心。另外,從豫州調動三萬兵馬支援廬江,柴桑郡嚴防死守,以防不測。”

衆人思索着諸葛亮的計劃,發現諸葛亮這個計劃很不錯,把所有的細節都給想到了。

“那以何人爲帥?”沮授詢問道。

這個是大傢伙關心的問題。

諸葛亮建議道:“下官舉薦司馬仲達爲主帥!高順、馬超爲主將!”

河北士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諸葛亮居然舉薦司馬懿作爲主帥?要是他們的話,一定會毛遂自薦的。

諸葛亮想的和他們不一樣,他是想自己去,不過要三位軍機大臣同意之外,還要劉玉同意的。而且司馬懿和自己的關係不錯,諸葛亮還真的願意舉薦他。畢竟司馬懿到了荊州和龐統之間不會產生矛盾,其他人去的話,那就說不定了。

陳宮、沮授、賈詡都對諸葛亮的計劃覺得不錯,可以作爲荊州的主要方案來走。

“此計甚可!諸位還有其他的建議否?”賈詡說道。

其他的意見自然是有的,陸續都有官員站出來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不過他們只是在諸葛亮計劃上說出自己的見解,沒有改動諸葛亮的意思。因爲他們想不出有比諸葛亮更好的辦法。

而支援荊州的計策在慢慢地進行完善,是陳宮等三個軍機大臣最想看到的。估計不用多少時間就有定論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就這?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備被賣了(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郝仁:怎麼會這樣?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玉啓用龐統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孫策的戰況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蠻人的快速應對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對酒第八百四十四章 兄弟就是用來擋槍的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銅礦塌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鬧矛盾第七百九十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周倉出現 悲哀的董承第一百六十五章 瞞着屬下跑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璽的下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動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孫策來襲 劉軍開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總有傻缺送上門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營救劉璋這個傻瓜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 大軍匯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這御座,孤想坐一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賈詡的審問 大軍開拔第六百七十三章 劉備長本事了第一百零一章 劉歡身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淨街虎孫尚香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越與劉協第七百零六章 劉玉的干涉 諸侯反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出發龐統 大軍進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七百零三章 劉表死 兄弟相鬥第一千五百章 劉玉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龐統的處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想騙我廖公淵?沒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還幽州第九百六十三章 諸位有何貴幹?第八百三十九章 妙才追擊 張飛逃命第九百九十一章 該死的還是死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孫策的故人第五十章 有間武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劉協突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免費幫了敵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九百零五章 麾下商議 元直點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統統綁起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完的謀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機會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七百八十一章 悲殤逝 重振旗鼓第九百八十四章 彌衡的惡趣味 胡廣的鎮定第二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董卓驅民 劉玉破解第一千九十五章 暫時穩住腳跟第八百六十四章 不必遠送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孫策要玩真的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劉備新的身份和生活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曹操轉換方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遂被算計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平見劉玉 得知詳情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生耍司馬懿第四百三十章 袁尚繼位 隔岸觀火之計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一覺醒來就變成這個境地?第一千四十九章 貪生怕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魯肅不醒 典韋治病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一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曹軍歸順(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江東動手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給朕打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劉協行動 初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馬超要搞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防線告破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二張算計孫尚香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打翻狗食碗,讓它吃不着第五百零四章 料事如神的劉玉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交州出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翼德戰妙才 曹仁的亂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五十一章 在下王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暗部的幫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敵我之間的相互算計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二百九十章 大義滅親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玉感慨 李貴受罰第八百五十六章 觸及底線 欲除劉備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劉備消失不見?第十六章 巡視封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長社暗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感覺非常不對勁第二百五十七章 準備捅一刀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就這?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備被賣了(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郝仁:怎麼會這樣?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玉啓用龐統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孫策的戰況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蠻人的快速應對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對酒第八百四十四章 兄弟就是用來擋槍的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銅礦塌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司馬伯達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鬧矛盾第七百九十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周倉出現 悲哀的董承第一百六十五章 瞞着屬下跑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璽的下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動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孫策來襲 劉軍開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總有傻缺送上門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營救劉璋這個傻瓜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 大軍匯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這御座,孤想坐一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賈詡的審問 大軍開拔第六百七十三章 劉備長本事了第一百零一章 劉歡身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淨街虎孫尚香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越與劉協第七百零六章 劉玉的干涉 諸侯反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出發龐統 大軍進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七百零三章 劉表死 兄弟相鬥第一千五百章 劉玉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龐統的處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想騙我廖公淵?沒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還幽州第九百六十三章 諸位有何貴幹?第八百三十九章 妙才追擊 張飛逃命第九百九十一章 該死的還是死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孫策的故人第五十章 有間武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劉協突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免費幫了敵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九百零五章 麾下商議 元直點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統統綁起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完的謀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劉備的機會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七百八十一章 悲殤逝 重振旗鼓第九百八十四章 彌衡的惡趣味 胡廣的鎮定第二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董卓驅民 劉玉破解第一千九十五章 暫時穩住腳跟第八百六十四章 不必遠送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孫策要玩真的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劉備新的身份和生活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曹操轉換方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遂被算計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平見劉玉 得知詳情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生耍司馬懿第四百三十章 袁尚繼位 隔岸觀火之計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一覺醒來就變成這個境地?第一千四十九章 貪生怕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魯肅不醒 典韋治病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一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曹軍歸順(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江東動手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給朕打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劉協行動 初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馬超要搞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防線告破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二張算計孫尚香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打翻狗食碗,讓它吃不着第五百零四章 料事如神的劉玉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交州出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翼德戰妙才 曹仁的亂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五十一章 在下王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暗部的幫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敵我之間的相互算計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二百九十章 大義滅親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玉感慨 李貴受罰第八百五十六章 觸及底線 欲除劉備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劉備消失不見?第十六章 巡視封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長社暗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感覺非常不對勁第二百五十七章 準備捅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