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賞功臣 孔明上位

張機的不安預感是正確的,因爲有一個全天下人都不敢面對的人會讓他下半輩子忙碌異常。

長沙大戰結束之前,以劉玉爲首的朝廷大軍已經回到了洛陽。

一路上,從漢中、關中、長安、最後到達洛陽,軍民百姓、世家官吏都出來歡迎神武皇帝的凱旋。

整個天下都知道最爲難打的益州被拿下之後,天下即將一統了,神武朝廷治下無不歡呼雀躍。

其實對他們來說,在劉玉的統治下,已經算是盛世了。賦稅低、吏治清明,大漢經過恆、靈二帝的摧殘之後,煥發了新生。劉玉統治最早的幷州,更是繁榮得讓人側目。

可以說,在劉玉的手中,大戰的情況是有,但次數不多。

羣雄並起、相互攻擊,百姓流離失所,在劉玉登基之後就慢慢減少了。

更爲可貴的就是人口的穩步提升。

劉玉除了鼓勵生育之外,就是對於屠城和殘害百姓的行爲進行嚴格的打擊。神武朝廷軍中大將不可下達屠城指令,否則就拿他整個家族陪葬。敵對勢力要是敢屠城,不管是針對劉玉的,還是其他勢力的城池,只要落在劉玉的手中,除了死就沒有別的選擇。

有了劉玉的威懾,天下紛爭這麼多年,諸侯們都選擇認可劉玉製定的潛規則。

所以說,哪怕打得在激烈,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諸侯們都不會對自己的百姓太過苛刻。

有了劉玉這樣的明君在世,大漢的百姓自然是有福了。

百姓暗地裡都說孝靈皇帝一生荒唐,但卻給大漢生下了一個明君,算是彌補了自己的過錯了。靈帝泉下有知,棺材板還按得住麼?

一路都是歡呼和鮮花,百姓們的愛戴,劉玉非常的享受。

這可是他實實在在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這次出征,他看到了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益州,百姓們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而被世人公認爲最爲混亂的關中,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比起益州要強上不少。

這一切都是劉玉和麾下臣子的努力換來的。

看到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滿足笑容,劉玉真的很高興。

有這樣的結果,也不枉費上天讓劉玉穿越來這裡一次。

經過長時間的趕路,劉玉終於回到了洛陽。太子劉玄帶領大將軍黃忠、太尉曹操及其洛陽文武百官出城十里地迎接劉玉。

凱旋的樂章不停地奏響!身穿天子服飾的劉玉已經站在了御駕之上。

“兒臣恭迎父皇凱旋!”劉玄身穿儲君服侍站在最靠近劉玉車架的地方向劉玉行禮。

“臣等恭迎陛下!”黃忠和曹操也帶領文武百官行禮。

“免禮,平身!”劉玉全身散發出霸氣,讓所有的文武百官和百姓心生震撼。

“謝陛下(父皇)!”劉玄等全部站了起來。

簡單的迎接禮儀之後,所有人就往洛陽城進發。

劉玉的意思是不想要那麼大的排場的,這得多浪費錢糧啊。

可是這次輪不到劉玉決定了。洛陽是國都,天子凱旋而歸,總不能太寒酸了,大漢現在又不是缺了那麼一點點的錢,這點支出是應該的。

劉玄也是力主,搞得太寒酸了,會使得別人以爲自己不孝呢?

而且在劉玉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中,已經出現了一些野心家希望劉玄取而代之。洛陽看似平靜,實際上暗流涌動。劉玉這一回來,整個洛陽就真的安定了。

巍峨的洛陽皇宮,劉玉終於又再回來了。劉玉知道自己這次回到洛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再出去了。

現在就剩下江東了,劉玉找不到什麼藉口可以御駕親征了。

“嗨,以後就要在這麼一點大的皇宮生活了,吃着膩歪的山珍海味,處理怎麼都處理不完的國事。人生啊,真是乏味啊。”劉玉暗地裡感慨着自己可能的後半生。

其他人要是知道劉玉是這麼想的,內心一定會拿起板磚讓劉玉好好說清楚的。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天天想着過上帝王般的生活,哪怕是一刻也好。劉玉倒好,每天都覺得皇帝這個工作不適合他。

當然了,現在的臣子們都是老實的。

很多人都預估到,劉玉回來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頭落地了。

聽聞洛陽城中已經有好幾個官員在家中上吊自盡了。這些人都是身上有屎的,他們害怕自己的罪行以暴露,連累了家人,又要接受酷刑折磨,還不如自己乾脆點自我了斷,希望劉玉可以仁慈一點,不要爲難他們的家人。

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劉玉的威懾力有多大。

而大家都知道神武皇帝劉玉會不會放過他們的家人,還真的不要斷定。

最爲難明帝王心!

而劉玉回來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在朝議大殿之中對這次有功之臣,論功行賞了。

劉玉坐在了自己的專屬御座上,看着腳下的文武大臣,臉上帶着一絲微笑,說道:“朕帶領數十萬大軍,終於拿下益州。劉備俯首,益州安穩!諸位愛卿有功於大漢,朕要論功行賞。”

“臣都是惶恐!”臣子們都是謙虛的,他們知道劉玉一定會獎勵他們的,心中高興,臉上要保持着淡定。

首先要封賞的就是武將,其中呂布封爲驃騎將軍,官升一級,軍中第二號人物。呂布現在就等着大將軍黃忠退休了。

典韋升爲衛尉兼執金吾。

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官職原封不動,但都提升了一級的爵位,賞賜了不少的金銀。

文臣這邊,陳宮、沮授等老臣封賞都是簡單的,賜予了田地金銀等俗物。爵位什麼的,劉玉倒是沒有給。

可見劉玉對他們這幾個老傢伙很有意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諸葛亮了。直接被劉玉任命爲光祿勳。年紀輕輕的諸葛亮居然成爲朝中的大佬,惹得洛陽城中的文武百官都眼紅了。

諸葛亮不動聲色地領旨謝恩。他知道接下來要面對就是各方勢力的打壓了。這也是劉玉對諸葛亮的考驗,要是承受不了,以後劉玉還怎麼可能重用於他。

要知道朝廷之中,還有司馬懿這樣的能人在呢。

隨軍出征的文官都有封賞,而逢紀和辛評兩人就不在這個名單之中。大家都知道這兩個人在成都的時候,做了一些讓陛下不高興的事情,如今在家中閉門思過,什麼時候出來都不知道。兩人的遭遇,大傢伙都裝作不知道。要是在這個時候說出去這兩人讓劉玉不高興,不單單會害了逢紀和辛評,也會害了自己。不划算的買賣不能做。

留守在文武百官也都得到一定的賞賜。

“傳朕旨意,免去益州百姓一年的賦稅。”劉玉大手一揮,直接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益州再富庶,經歷過大戰,之後要恢復起來是需要時間的。免去一年的賦稅其實已經在陳宮他們制定的計劃當中。當着所有臣子的面說出來,並且下旨,是爲了體現劉玉仁慈君王的光輝形象。

這樣撈取名聲的好事,劉玉當然會去做。

臣子們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全部都是笑容滿面。

“朕御駕親征在外,然洛陽之中,居然有人狼子野心!端的不爲人子!”劉玉的臉色突然變得冷峻了。

本來笑容滿面的大臣們,瞬間就嚴肅了起來。

今天的朝議之中,有好幾個大臣沒有在場。除了那幾個自我了斷的之外,剩下的那些都是被黃忠和曹操給弄死了。

“父皇,兒臣監國,出現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乃是兒臣之罪,請父皇責罰。”太子劉玄果斷地出來攬下責任。

作爲一個儲君,該承擔的責任是必要的。劉玄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而且也希望劉玉能夠消消怒火,免得製造更多的殺戮。

“太子監國,有責有功,功過相抵。”劉玉很嚴肅地說道:“朕最不容忍的就是挑撥朕的父子之情,不殺之,難以平息朕心中之怒!司隸校尉!這事情就交給你!”

李貴立馬出來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調查得清清楚楚,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的。”

說完話之後,李貴陰笑地看着所有的大臣,彷彿所有人都是可疑分子。

交給李貴去辦,劉玉相信沒有人可逃脫得了。

劉玄只能嘆息了。之前劉玄和黃忠、曹操採取雷霆手段,就是爲了快速平息,免得劉玉震怒。只是劉玄低估了劉玉對此事的重視。

有人挑撥離間,讓劉玄繼位。不僅是捅了劉玉一刀子,還挑撥了劉玉和劉玄之間的父子之情,而且一個不好,劉玉在前方的大軍收到影響,江東孫策又趁機進軍。劉玉費了很多年而達成的完美局面就瞬間崩塌。大漢真的就進入三國時代了。

劉玉每每想到這種情況,半夜之中都會驚醒。

所以劉玉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疑分子的。

如今劉玉手中的人才也變多了起來,處理一些心懷不軌的大臣,可以更多的去提拔有能力的新人。

比方說張鬆這個御史中丞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麼?

“朕回去更衣。待會朕要與諸位愛卿共飲!”劉玉坐了這麼久,想起了自己的老婆,還有自己未見過的已出生的孫子。正事處理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見見他們了。

滿朝文武都知道劉玉要去幹嘛,當然不會在這種時候上書和進言。天子高貴,但總還是人。

這是文武大臣對劉玉的瞭解。劉玉從來不裝作什麼聖人,但卻做得比自認爲聖人的帝王要好得多。

在衆人的歡送聲中,劉玉和劉玄走向了後宮。

其餘的大臣就在原地等候了,他們也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相互交流。

除了幾個固定的大佬之外,新上來的大佬諸葛亮,成爲了衆人的焦點。與諸葛亮關係不錯的武將們一個個都來向諸葛亮恭賀,諸葛亮很是感激。

一些官職比較低的文臣就直接來向諸葛亮恭賀了,希望諸葛亮日後可以好好關照一下他們。當然也很多不爽諸葛亮的大臣,他們都一臉鐵青地看着與衆人不停交流的諸葛亮。

曹操來到諸葛亮的面前,指着一個位置,說道:“孔明,以後你就坐在這邊。”

朝堂上的位置有講究,越是靠前,越是靠近劉玉的御座,證明你的身份越尊貴,而在你身後的,絕對身份、官職都是在你之後的。而曹操指的這個位置,就是很靠前的了。曹操隱隱是文臣之首,他說的話,僅次大臣中的黃忠。

大將軍黃忠輕輕點頭

“遵命!”諸葛亮不卑不亢地說道。

現在的地位,是諸葛亮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諸葛亮知道自己坐在這個位置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曹操微笑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閉目養神,而他的心裡卻是想着:奉孝這小子比起諸葛亮、司馬懿等人還要強,爲何那小子就不願意爲官呢?可惜啊。

在曹操的心中,什麼諸葛亮、司馬懿、龐統,都不如郭嘉。可是郭嘉和荀彧一樣,一直都在曹操的太尉府上當幕僚。郭嘉這人每天在曹操那裡什麼事情都不幹,整天喝着小酒,沒事就找個地方睡大覺,小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了。

曹操也說過郭嘉,郭嘉卻是說現在朝廷人才濟濟,有他沒他都是一樣的,他還不如過着幾天舒服的日子。

曹操想到郭嘉這樣的人才被埋沒了,很是遺憾。曹操很清楚郭嘉這是做給劉玉看的,讓劉玉覺得曹操的手下們沒有什麼野心,讓劉玉安心用曹操。

但是你讓郭嘉效忠於劉玉,那是不可能的。從一而終,乃是郭嘉和荀彧等人的信念。

劉玉也是無所謂了,反正只要把曹操給控制住了,郭嘉和荀彧等人就都是大漢的臣子。

只要爲大漢好的事情,效忠誰不重要。

這一點,曹操清楚,劉玉清楚,很多人都清楚。

而大將軍黃忠看着諸葛亮的表現之後,微笑地撫摸着鬍鬚,心中暗道:“此子有丞相之才!一身正氣,真是大漢的福氣啊。吾也老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兗州州牧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孫權想要有自己的部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肉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操不怕第九百五十二章 典韋和張飛的打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財政緊張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牢之虎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孫策要玩真的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有錢,話好說第七百四十五章 把這畜生給本皇叔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烏龜一樣的防守第八百零五章 城門失守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五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喊話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出乎意料的有效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千六十六章 傾盡全力 大軍開拔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兗州州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操和劉備的對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允的堅持第十三章 新府邸2第六百六十五章 龍鳳皆有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孫策的身體開始惡化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防禦之策第一千五十六章 夏侯家的好女婿第六百四十一章 洛陽紈絝的悲哀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報仇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兵理由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劉玄德又回來了第二十八章 羣毆事件的後續發展(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聯軍被阻 劉玉哀嘆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孟德,咱們好好談談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專治不服第七百八十四章 典韋欺負甘寧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嘉出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假冒僞劣的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五十三章 孟德、本初加公路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都是替劉玉做掩護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滅倭是我大漢的宿命任務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羽二婚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八百五十九章 初見司馬徽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套路太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協變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退入陵陽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虎牢關下 典韋罵董卓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遂悲催了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拿下太和城 賈詡分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各自算計第三百四十八章 馬孟起的雄風第二百零二章 賈詡出現 四人聯合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孫策和周瑜雙中毒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鶴蚌相爭,漁人得利第一千九十一章 劉備就任益州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軍機處第一次擴大會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罵人的高境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定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口舌之爭第六百三十九章 噴子的最好用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徐庶抓法正第六十四章 與陳宮的交流第八百七十七章 這事沒完!第三十六章 插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始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裡?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的壽宴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遂悲催了第二十一章 劫匪突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四家的苦果第一千七百十八章 見劉玉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炮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陷陣上場 周瑜危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當然是答應他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龍鳳胎 驚突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蔡邕的煩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小心掉下畫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寇封的報復開始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備破黃巾 賴着不走第三百九十九章 楊彪開始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龍鳳胎 驚突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以殺破局第九十八章 鮮卑攻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操不怕第九百一十四章 還是劉皇叔對陛下最忠心!
第六百七十一章 兗州州牧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孫權想要有自己的部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肉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操不怕第九百五十二章 典韋和張飛的打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財政緊張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牢之虎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孫策要玩真的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有錢,話好說第七百四十五章 把這畜生給本皇叔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烏龜一樣的防守第八百零五章 城門失守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五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喊話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出乎意料的有效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千六十六章 傾盡全力 大軍開拔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兗州州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操和劉備的對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允的堅持第十三章 新府邸2第六百六十五章 龍鳳皆有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孫策的身體開始惡化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防禦之策第一千五十六章 夏侯家的好女婿第六百四十一章 洛陽紈絝的悲哀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報仇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兵理由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劉玄德又回來了第二十八章 羣毆事件的後續發展(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聯軍被阻 劉玉哀嘆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孟德,咱們好好談談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專治不服第七百八十四章 典韋欺負甘寧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嘉出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假冒僞劣的御駕親征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五十三章 孟德、本初加公路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都是替劉玉做掩護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滅倭是我大漢的宿命任務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羽二婚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八百五十九章 初見司馬徽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套路太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協變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退入陵陽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虎牢關下 典韋罵董卓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遂悲催了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拿下太和城 賈詡分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各自算計第三百四十八章 馬孟起的雄風第二百零二章 賈詡出現 四人聯合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孫策和周瑜雙中毒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鶴蚌相爭,漁人得利第一千九十一章 劉備就任益州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軍機處第一次擴大會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罵人的高境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定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口舌之爭第六百三十九章 噴子的最好用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徐庶抓法正第六十四章 與陳宮的交流第八百七十七章 這事沒完!第三十六章 插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始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裡?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的壽宴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遂悲催了第二十一章 劫匪突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四家的苦果第一千七百十八章 見劉玉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炮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陷陣上場 周瑜危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當然是答應他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龍鳳胎 驚突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蔡邕的煩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小心掉下畫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寇封的報復開始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備破黃巾 賴着不走第三百九十九章 楊彪開始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龍鳳胎 驚突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以殺破局第九十八章 鮮卑攻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操不怕第九百一十四章 還是劉皇叔對陛下最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