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喜事與恢復民生

時光沖沖,一轉眼半年過去了。

在半年前,整個天下都陷入了絕對的興奮之中。紛爭的亂世,終於結束了,大漢重歸一統。神武皇帝封賞有功之臣,並且大赦天下,普天同慶。大漢各地官員爲響應聖旨,與民同樂。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幾天的慶賀之後,百姓們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之中。

爾後,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當今皇二子,趙王劉華迎娶新科魏郡王曹孟德曹王爺之女爲王妃。

人所共知,當今陛下和魏郡王是打小就關係鐵的基友。如今兩家人成爲親家,親上加親,日後曹家百分百和皇室聯合在一起了。

百姓當中更是有一個流言。話說這個趙王和曹姑娘情投意合,早就私定終生,云云。這樣的流言流傳深廣。洛陽的百姓們深刻地知道,趙王劉華就是繼當今陛下之後,洛陽第二惡人,能夠穩穩壓住整個洛陽所有的紈絝子弟。如今這樣的狠人都成家了,百姓們都感覺時間過得飛快。

按照曹操和劉玉的意思,這婚事需要大大的操辦,哪怕少府再空虛也要做好。

這個重任就落在了少府這裡了。

少府令魯肅頭疼得要死。此時的少府根本就沒有多少錢了。不是魯肅貪污,而是這錢幾乎都被劉玉給花完了。劉玉自己是很節約的,但在很多關乎民生上的投入都是需要多少就給多少。在魯肅接手少府的時候,前任少府令簡直就笑掉了大牙,美滋滋地將重擔交給了魯肅。魯肅才明白自己是接了一個多大的坑。

劉玉發現魯肅有着很高的理財能力,於是先把魯肅放在少府的位置上,讓其發揮一下。只要魯肅表現不錯,劉玉就會提拔他到軍機處去。魯肅也懂了劉玉的用意。只不過目前這個狀況,魯肅都感覺自己會不會中了名爲提拔實爲暗算的計策。劉玉是不是找個藉口要清楚掉他啊?

不由得魯肅這麼想了。

魯肅正在煩惱的時候,國舅爺黃崇登門拜訪了。魯肅眼神中冒出了靈光。國舅爺可是天下第一首富,他要是出手相助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而黃崇就是爲此而來。黃崇時刻關注着朝堂,明白劉華結婚需要用到很多錢,偏偏少府卻沒多少錢,所以他這個做舅舅的,必須要出手了。

少府大部分物資都是經過黃崇這邊採購的,他當然知道少府的情況。

黃崇和魯肅一見面,直接開門見山地把劉華結婚所有費用給承包了,魯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做的更好。

當然了,前提不能超過太子的規模,否則大傢伙都要吃罪。

魯肅不由得感慨有個有錢的親戚是多麼的爽利。也明白了當年自己在老家的時候,出手資助別人,別人心中的那種喜悅。

風水輪流轉,古人誠不欺我!

魯肅開心是開心,但卻不敢做主,將這個事情上報給劉玉。

劉玉當然同意了,反正都是一家人,用了就用了,少府可以省點錢,何樂而不爲。

於是乎,魯肅就放開手腳去辦了。

當天,洛陽的百姓又一次見到了大場面!數量驚人的迎親隊伍,規模宏大的儀仗,更別提那一眼看不到頭的彩禮了。普通人家幾輩子的積蓄都做不到這樣的場景。天家喜事,果然不同凡響。當然,若是有細心人發現,就會知道劉華的架勢還是不如太子劉玉的。

劉華精神煥發地騎着高頭大馬,來到了曹操的郡王府迎親。經歷了一系列的考驗,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新娘子。

曹操心不甘情不願地將自己的寶貝女兒給送到了劉華的手中。在臨出門的時候,曹操惡狠狠地警告了劉華,要是讓曹靜受了委屈,他拼了這個郡王不要,也要將劉華收拾一頓。劉華之前就在曹操麾下當將軍,知道曹操說得出做得到,馬上畢恭畢敬地答應下來。

身穿嫁衣的曹靜感動得一塌糊塗,當下就想着不嫁了,好好地在家孝順曹操。曹操哪裡會同意,把曹靜送出去之後,就直接回到自己的書房閉門不出,誰也不知道曹操在裡面做什麼。

兒女情長,曹丞相也是性情中人啊。

劉華就這樣美滋滋地將自己的王妃娶回了王府。

少府這邊已經修建了一座王府,劉華成婚後就不能呆在皇宮了,需要有自己的府邸。日後劉華就和曹靜兩人在這座王府過小夫妻的美好日子了。

酒席是絕對少不了的!劉華在軍中廝混過,在洛陽的武將是一個不少地來慶賀,沒來的武將們也送來了禮物。文官們也紛紛到場。

劉玉和皇后黃蝶前來坐鎮。特別是劉玉,一直待到酒席快散去的時候纔回皇宮,搞得在場衆人不是那麼盡興。

知子莫若父!劉玉知道劉華是什麼德行,要是沒有他在這裡坐鎮,百分百會被別人灌醉,到時候就成爲一個笑話了。

文官們倒是沒什麼,就是武將們多有怨言,感覺不盡興。

一場大喜事就這麼平安的落幕了。

又過了一個月黃道吉日,太尉趙雲趙子龍贏取了順義侯孫策之妹爲平妻!

對於趙雲,洛陽好多人都認識,端的是一個大大的美男子。之前就聽說了趙雲和孫尚香之間的愛情故事。雖然有很多個版本,但無非都是美好的。如今趙雲和孫尚香成婚,意味着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團圓結局!着實讓一些未出閣的小姑娘和情竇初開的小青年羨慕不已。人生若爲趙子龍,夫復何求啊。

趙雲還好點,畢竟之前已經結過一次婚了,算是輕車熟路。需要擔憂的就是日後這家裡面能不能穩得住。

似乎是趙雲的人格魅力所在,結婚之後,孫尚香一改之前的大大咧咧,變成了溫柔嫺淑,與樊娟相處融洽,兩人同船共度,聯合起來把趙雲吃得死死的。同時她們也杜絕了其他女子對趙雲的幻想。

趙雲這麼好的男人,只需她們兩人分享就夠了,要是再多一個人進來,她們兩個絕對不同意。家裡頭有兩個老婆都讓趙雲夠嗆了,他哪裡有膽子去想更多啊。

趙雲的成婚也造成了一個不好的苗頭。不少武將也學習着趙雲的模式,給自己的家中增添了妻室。比方說馬超,這傢伙一口氣給自己添了四個妻室。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穩得住。

文官中也有不少人有樣學樣。更是出現了七老八十的老頭迎娶十幾歲少女爲妾室的。

在一些文武官員的家裡也發生了爭吵。因爲劉玉的原因,導致朝中很多重要人物都是一個老婆的。妻管嚴的風氣在神武朝廷中盛行,也使得大臣們家中的正妻氣焰囂張了起來。所以得知自己的夫君要取小,有些正妻就發怒了。於是乎,爭吵算是小的,鬧得不可開交也有的。甚至有些官員第二天出現在同事面前,臉上都有一些傷痕。

不用多問,心照不宣。

對此,劉玉大爲光火,在朝會上說了這事,大談道德,大談人倫,就是讓這些混賬東西好好地收住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缺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缺德。

能夠在官場上大滾的,自然都是聰明人。陛下都不喜歡這樣了,大傢伙自然要懂事,否則上面不高興了,下面的人就要遭殃了。

劉玉感覺需要給手底下的臣子們一些事情幹了,要不然這幫混賬東西也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情出來。

隨即,經劉玉與丞相曹操和軍機處商議,出臺了各種促進民生的措施。總體來說就是幾個字,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促進商賈。之前的大漢爲了打仗,整個國庫都爲了戰爭做準備。現在就轉頭向了民生。

首先要做的就是士兵的問題。

之前招募了大量的士兵,現在不用打仗了,士兵的數量就變多了起來。所以裁減軍力成爲必然。

經過軍機處的努力,一整套的優勝劣汰方案就出來了。經過一番整改,大約有三成左右的劉軍士兵復員回家。

大量的士兵復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帶着榮譽和一身的故事,參與到家鄉的建設。雖然他們都是有功勞的,可卻沒有一副要享受的架勢,一個個都非常努力地參與到生產建設之中。多虧了軍中的教誨,使得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積極的。

當然也有一些想要享清福的人,但畢竟是少數。

有了這些復員的士兵,地方上就多了能夠幹活的勞力。

劉玉也沒有馬放南山的念頭,特別是對邊疆地區,兵力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西域、塞北、遼東之外的異族現在是安分了,可難保他們會腦子一抽來侵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劉玉根本不相信異族會一直乖乖地看着大漢一步步重回巔峰。

目前看來,異族都比較乖巧。

他們不乖巧也不行啊。鮮卑人、烏恆人的下場,都記憶猶新。以前那麼動亂的大漢都可以幹掉這兩個草原霸王,如今一統的大漢要想幹掉他們,那不是更容易?

異族們更加擔憂大漢穩定下來之後是不是對他們動手了。異族們也有軍隊巡邏的,但是他們都不敢靠近漢軍駐紮的地方。他們當然知道漢軍現在是不好惹的存在,一個不好出現了某些個腦子有病的去招惹漢軍,最後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所以惹不起,躲得起。

無形之中,大漢的邊境變得十分的安穩。

因爲絲綢之路的原因,大漢時不時就會敲打和攻擊西域的小國。一些機靈點的西域小國馬上跑過來表忠心,用大量的金銀財寶來孝敬,保住自己的小地盤。

劉玉明白這些小蝦米的心思,目前無法騰出手來滅了他們,先收了孝敬再說了。以後就說不準了。西域都護的恢復,已經在劉玉的計劃之中。

天下一統,老天爺也給面子,當年的糧食就大豐收了。除了江東和交州,各地紛紛上報朝廷,表示糧食生產達到了一個巔峰值。各地紛紛上報糧食充足,倉庫都裝不下了。

最厲害的就是益州的法正,上報的數字讓人咋舌。

劉玉高興不已,下旨口頭獎勵了法正。

有了充足的糧食,要做的事情就變得輕鬆起來。順帶着劉玉看着劉璋也順眼了很多,給劉璋封了一個侯爵。要是沒有劉璋之前打好的基礎,益州現在也不能有現在的成果。

劉璋在洛陽的日子非常老實,突然收到朝廷封爵,都有點害怕起來,急忙進宮試探劉玉的口風。得知是自己以前的功勞使得益州現在變得更加繁榮,劉璋就鬆了一口氣,謙虛地表示自己沒有什麼功勞,不求什麼封賞。

當然,最後這個侯爵還是給了劉璋。劉玉金口玉言,不能更改的。

各地的商業發展也讓人信息。在各州的大城池裡,商賈帶來了各地的產品,促進了市場。朝廷的稅收也不斷地提高。朝廷也減免了商人的稅收,更加促進了商人的積極性。

於此同時,朝廷下令各地加大力度開設公辦學堂,允許適應兒童進入讀書。讀書識字,是所有百姓最期望的事情。朝廷鼓勵辦學,讓更多的兒童可以學到知識,絕對是一個善政。百姓們爭相轉告。

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最簡單的道理。紙張的推廣,使得普通百姓都可以買得起書籍。哪怕是最普通的【論語】,也是以前的平頭百姓不敢想象的。以前每天拼命幹活,又吃不飽肚子,生活沒什麼指望。如今說不上衣食無憂,但好歹能夠有一頓飽飯吃。加上朝廷的善政,使得平頭百姓可以讀書識字,未來有了希望,百姓們自內心而發地感激朝廷。

最後一個就是鼓勵生育了。因爲打仗的原因,導致大漢的人口比巔峰時期要少了很多。劉玉實在是太希望人口可以多一些。但哪怕百姓們再願意生,短時間內也無法補充充足的人口。

曾經的舊官僚和舊世家,經過一番的打擊,變得很乖。據目前得到的情報,沒有給劉玉添亂。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劉玉的設想去發展,一片欣欣向榮。劉玉開始想要做點其他改變這個時代的事情了。

第二十八章 羣毆事件的後續發展(二)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朕並無他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五百三十四章 骨氣是什麼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六百八十二章 難得的溫馨第七百四十五章 把這畜生給本皇叔宰了第一千三十一章 張遼突襲廬江第九百三十章 殺人祭旗 東風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門!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熟悉的場景第一千七百十六章 進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是誰你給的勇氣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五百三十四章 骨氣是什麼啊?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戰(三)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曹軍敗退 樂進失言被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荊州出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在朕面前玩這一手?第一百七十章 混亂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亂 孔融求救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第一千四十三章 諸葛亮動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殺軻比能 計劃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假諸葛 馬良用計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呂蒙、周泰匯合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鎖馬陣 呂布危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哪個王八羔子那麼浪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明白中計 只有一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韓常侍第六百三十八章 召回禰衡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二百三十七章 郭圖與袁譚被擒住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超的厲害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叔,陛下有請!第一千三十二章 張遼攻陷廬江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都在耍陰謀第八百四十一章 曹子孝的逆襲第六百七十章 軍機大臣的青睞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一把火燒掉整個烏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斬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三人及時趕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曲線救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背後絕對是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將心比心第七百零八章 老小子田豐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蘇、葛、廖三人的脫身辦法第五百六十章 噴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郭嘉算魯肅第八百三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抓拿與審問第二百四十八章 孫堅病死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妥地跪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聯合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備的動作第一千三十五章 張遼的野心第九百九十章 朕很傷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軍投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太史慈到 派出徐庶第一百二十四章 盧植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越與劉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玉的阻擊第五百九十五章 龐統的悲哀第九百八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萬戶侯第一千零四章 劉璋出手大方 劉備喝下去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司馬見劉玉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孫瑜的懷疑第八百章 瞞過了孫策和劉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這事情辦得不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明白中計 只有一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賞功臣 孔明上位第八百三十四章 恐怖吧第二百零四章 劉玉使壞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該到的都到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虧大了第一千零九章 龍虎相聚 李貴異動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魯肅想死都不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一千八百十四章 壓倒孫策的一根稻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劉玉:我讓兒子欺負你女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一千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飛受命出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魏文長第一千九十四章 益州剿滅劉備聯合軍
第二十八章 羣毆事件的後續發展(二)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朕並無他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五百三十四章 骨氣是什麼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六百八十二章 難得的溫馨第七百四十五章 把這畜生給本皇叔宰了第一千三十一章 張遼突襲廬江第九百三十章 殺人祭旗 東風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門!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熟悉的場景第一千七百十六章 進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是誰你給的勇氣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五百三十四章 骨氣是什麼啊?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戰(三)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曹軍敗退 樂進失言被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荊州出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在朕面前玩這一手?第一百七十章 混亂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亂 孔融求救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第一千四十三章 諸葛亮動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殺軻比能 計劃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假諸葛 馬良用計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呂蒙、周泰匯合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鎖馬陣 呂布危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哪個王八羔子那麼浪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明白中計 只有一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韓常侍第六百三十八章 召回禰衡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二百三十七章 郭圖與袁譚被擒住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超的厲害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叔,陛下有請!第一千三十二章 張遼攻陷廬江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都在耍陰謀第八百四十一章 曹子孝的逆襲第六百七十章 軍機大臣的青睞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一把火燒掉整個烏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斬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三人及時趕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曲線救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背後絕對是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將心比心第七百零八章 老小子田豐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蘇、葛、廖三人的脫身辦法第五百六十章 噴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郭嘉算魯肅第八百三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抓拿與審問第二百四十八章 孫堅病死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妥地跪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聯合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備的動作第一千三十五章 張遼的野心第九百九十章 朕很傷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軍投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太史慈到 派出徐庶第一百二十四章 盧植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越與劉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玉的阻擊第五百九十五章 龐統的悲哀第九百八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萬戶侯第一千零四章 劉璋出手大方 劉備喝下去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司馬見劉玉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孫瑜的懷疑第八百章 瞞過了孫策和劉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這事情辦得不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明白中計 只有一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賞功臣 孔明上位第八百三十四章 恐怖吧第二百零四章 劉玉使壞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該到的都到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虧大了第一千零九章 龍虎相聚 李貴異動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魯肅想死都不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一千八百十四章 壓倒孫策的一根稻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劉玉:我讓兒子欺負你女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一千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飛受命出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魏文長第一千九十四章 益州剿滅劉備聯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