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朝堂

時間一轉眼就過了,朝陽初升,一個個身穿華麗官服的大漢官員暗部就按地走進了皇宮大門。自從劉玉登基之後,除去征戰在外和例行的放假,每日的早朝都是舉行的。

皇帝勤懇,絕對是天下人都願意看到的事情。

今天的早朝,很多人的精神都不錯。

特別像是司馬懿等人,他們的臉色更是飽滿。不像是一些因爲天下太平了,就變得有點酒色過度的模樣。最有代表的人物當屬呂布。這傢伙比起之前可是要瘦了一圈。

不少文武官員心中是鄙視的。不就是家中有一個國色天香的夫人麼?不就是之前征戰在外沒空多陪陪麼?至於搞得現在消瘦了一圈麼?

這種羨慕嫉妒恨的想法,只能在文武官員心中藏着。

諸葛亮深深地看着司馬懿,心中不知如何想法。

而司馬懿沒有多在意,微微點頭向自己的親家示意。昨晚上的商議就是想要形成突然打擊的態勢。司馬懿非常相信諸葛亮不會將昨晚自己找他的事情給說出去。在司馬懿的心中,諸葛亮再怎麼對劉玉忠心,終究還是一個人。人啊,就會有私心。諸葛亮不爲自己想想,也要爲後世子孫想想啊。換做是誰,也沒有辦法做到世世代代富貴榮華下去啊。

而九品官人法,司馬懿認爲只要形成制度,那麼就可以讓世家大族和士人,代代相傳下去。

巍峨的皇宮,寬闊的朝政大殿,一日一次的早朝,隨着劉玉的到來,終於開啓了。

今天的劉玉貌似心情不錯,臉上總是帶着笑意。

大漢朝現在的規矩已經變了,不是什麼有事早奏、無事退朝。而是每個部門都要彙報一下情況,簡單的彙報,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

好消息是不少,劉玉自然是開心。

大漢能夠不斷好轉,他這個做皇帝的,也覺得舒心啊。

在所有人彙報完畢之後,司馬懿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後侍中大夫吳質出班,恭恭敬敬地向劉玉行禮,說道:“陛下,臣有事啓奏。”

“哦?侍中大夫有話要說?平時你可是少言寡語啊,今天朕倒要聽聽你有什麼話要說的。”劉玉話裡有話的說道。

好多不知情的人都來了興趣,一個平時不冒泡的人突然主動冒出來,絕對引起一大堆的注意力。

吳質並沒有察覺出什麼不對勁,昂首朗聲道:“啓奏陛下,天下各地欣欣向榮,祥瑞併發,此乃我大漢天子之功。臣代天下蒼生跪謝陛下隆恩。”

馬屁精!不少官員心中罵道。

賈詡這個老狐狸眯着眼睛看着吳質,心想這個吳質平時不苟言笑,如今卻拍起了劉玉的馬屁,看來接下來的話肯定是所圖非小。

劉玉樂了,說道:“吳大人此言過了。若是沒有諸位愛卿,憑朕一人之力哪裡可以做到。”

“臣等不敢。”曹操率先叩首。

其他人紛紛附和。

吳質鋪墊了一下之後,繼續說道:“陛下,天下雖有盛世重現之兆,可臣細細觀之,卻發現出現了一些隱患。此事若不解決,社稷難以長治久安。”

“哦?”劉玉早就知道吳質和司馬懿等人是一夥的,但他還是裝作不知道地問道:“隱患?何不說來?”

吳質沉吟了一聲,回答道:“天子之臣,鎮守四方。郡縣之地,黎民待哺之重,皆落於官吏之肩。如今朝中袞袞諸公,羣策羣力,爲陛下解憂,然地方上的官吏非常不足。各地紛紛查出一些官員趁機貪贓枉法、無惡不作。吏治堪憂!長此以往,恐成風氣,危及江山社稷。”

一聽這句話,很多人的臉色就變了。

目前主管吏治的是陳宮,朝中的大佬人物。吳質說得這麼嚴重,豈不是在說陳宮無能?

陳宮哪裡受得了吳質這樣說,就要出言呵斥。但他卻敏銳地看到了曹操給他一個眼神。陳宮從這個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東西出來,於是摁住了自己那顆暴躁的內心。

其他人見陳宮沒有反應,很是驚訝。

反倒是坐在天子座位上的劉玉卻是說道:“吳質,你如此說來,可有證據?須知鄒鄒空談,朕可不喜。”

一句話,不拿出證據來說事,劉玉就拿吳質說事。

吳質等人謀劃多時,怎麼可能沒有準備幾隻小蝦米來作示範呢?只見吳質從袖口之中拿出一份奏摺,朗聲道:“請陛下御覽。”

奏摺被一個宦官接過來,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劉玉的面前。劉玉打開一看,這裡面的事情,他早就看過了。錦衣衛可不是吃乾飯的,比這份奏摺裡面還多的官員有問題呢。

“此乃民間百姓因爲無法伸冤,故而送到臣這邊來,臣心中震驚,今日早朝面呈陛下。”吳質把自己說得很光明正大。

麻批!百姓無法伸冤,送到你吳大人這裡。那豈不是說你吳大人在百姓心中是清官,其他人都是有問題的?

要說是清官的話,整個朝堂比你吳大人多了去。首先洛陽令禰衡禰大人就是第一個。

劉玉輕笑道:“沒有想到侍中大夫,在百姓心中算是一個清官啊。仲允,你這個錦衣衛統領是幹什麼吃的?居然連吳大人都收到這樣的請願!?”

“陛下息怒!臣有罪!臣回去後一定好好地整頓。”李貴像模像樣地跪下來,懇請劉玉息怒。

好多官員看到李貴這個樣子,心中不知道多爽利。

錦衣衛的設立,讓很多官員腦袋上都感覺立下一把隨時砍下來的刀。有些官員甚至琢磨着要不要趁這個機會站出來,勸諫劉玉把錦衣衛給撤了。

想法很好,但沒有一個人去執行。

“陛下息怒。”其他官員都出來附和一聲。

“給朕嚴查!”劉玉下了聖旨,隨後對吳質微笑地說道:“還好有愛卿,要不然朕都不知道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臣惶恐。臣以爲嚴查乃是治標不治本,唯恐日後死灰復燃。”吳質緊接着劉玉的話。

“那吳大人有何高見?”劉玉問道。

吳質謙虛地說道:“臣愚鈍,並無良策。朝中衆正盈朝,袞袞諸公,皆爲人傑,想必會有良策。”

說完,吳質就如同沒事人一樣退了回去。

“丞相,你怎麼看?”劉玉看向了曹操。

作爲百官之首,曹操深懂劉玉話中含義,於是拱手傲然道:“陛下,這樹大有枯枝,天下官員如同發過江之鯽,些許爛魚臭蝦,也無關大雅。只需讓李大人多多努力,將膽敢違法亂紀之徒擒拿,震懾宵小,大漢定然安穩。”

這種敷衍之語,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或許沒什麼。從曹操的口中說出來,絕對不正常。

諸葛亮、龐統、司馬懿都驚呆了。

司馬懿有點懷疑曹操是不是做到了位極人臣,如今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求無過了。

曹操給別人就是這麼一個感覺。

劉玉有點失望地說道:“孟德啊,這治標不治本啊。”

“臣年老體衰,最近頭風又犯了。不能爲陛下分憂,臣萬死。”曹操有點慚愧地退了回去。

劉玉見曹操這麼找了個隨便理由就退回去,感覺曹操的演技還是不夠啊。

“這吏治乃是朝中之重!”劉玉環視了一週,詢問道:“還有哪位愛卿有高見?”

有些官員極力苦思起來,這個問題貿然提出,要想有所對策,也非容易之事。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了一眼,他們已經明白了劉玉爲何會這麼說了,原來已知道了司馬懿等人人謀劃了。

司馬懿看出問題了,他心中一陣膽寒。看似平常無奇,司馬懿卻清楚地意識到劉玉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意圖。甚至於他們的具體謀劃,都被劉玉知曉。

否則的話,怎麼可能會那麼地順利,劉玉會主動配合吳質,把話題不斷地往吏治方面上引導。這是引蛇出洞之策啊!

司馬懿意識到問題所在,可他的隊友陳羣卻壓根沒有意識到,反而有種天助我也的興奮。

司馬懿不停遞給陳羣使眼色,陳羣卻認爲這是司馬懿讓他上的信號。

於是乎,陳羣慷慨激昂地出班,手中拿出一份之前就擬好的奏章,高聲地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司馬懿好懸沒給陳羣給氣死啊,自己都給了眼神讓他不要輕舉妄動,這貨居然沒有意識到。

“長文,難道你才思敏捷,對吏治之道有高瞻遠矚、治本固原的對策?”劉玉對於陳羣的主動表示滿意,這樣的配合很好,讓劉玉懲罰陳羣的時候,免了滿門抄斬的念頭。

陳羣將自己的奏章拿出來,說道:“臣多年來閉門讀書,苦心於詩書之中,與幾位同道共同論道、嘔心瀝血。歷經多年,對於吏治之道,草擬了一份可以讓大漢社稷江山永存的吏治之策。”

宦官接過陳羣的奏章,送到劉玉面前。

吳質等人看着奏章送到了劉玉的面前,一個個面露笑意。司馬懿不動聲色,但額頭隱隱冒出的汗水就已經深深地出賣了他。

劉玉妝模作樣地看着奏章。

陳羣俯首說道:“臣本想將此策上奏陛下,今日正好借吳大人之諫言敬上。”

劉玉合起了奏章,示意宦官接過,說道:“把長文的好對策,念給諸位愛卿聽聽。”

宦官恭恭敬敬地將奏章一字不漏地念了出來。

滿朝文武除了幾個沒什麼文化的武將之外,其他人都聽得很入神。聽到關鍵之處,一些官員更是露出了貪婪的目光。他們看得出其中的好處有多大。

宦官念完之後,劉玉的臉色很平淡,輕輕地說道:“諸位愛卿怎麼看?”

劉玉的話音剛落,就有人跳出來了。

“陛下,這個九品官人法,的確乃是我大漢江山社稷永存的良策。有如此機制,大漢將有層出不窮的人才,代代有棟樑啊。”中書侍郎濮陽興站了出來。

舍人高俊也是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爲九品官人法可行。”

當然了,吳質是百分百認可這事的。畢竟之前就是說好的。

緊接着,陸陸續續都有官員站出來表示自己支持。

諸葛亮和龐統旁觀者清,他們發現了目前已經有二十多位官員認可了這個。

“好傢伙,居然聯合了這麼多官員!”龐統暗自心驚。

當然,諸葛亮和龐統也發現了司馬懿似乎按兵不動,彷彿沒他什麼事情一樣。

劉玉和曹操冷眼看着這幫跳出來的官員,他們也發現了司馬懿居然一動不動。

“朕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這麼多人認可。丞相啊,你怎麼看?”劉玉詢問曹操。

曹操知道現在是自己表現的時候了,於是高聲說道:“陛下,這個九品官人法,以臣來看,好是好,不過卻不是對大漢江山社稷好,而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好!想出此策,居心不良!”

聽到曹操這麼說,衆人一驚。曹操這是很直接地否定啊!

“丞相!卑職對大漢對陛下一片赤膽忠心!”陳羣作爲主要謀劃者,他可不會讓曹操說下去。“九品官人法,取至朝廷的察舉徵辟…”

“夠了!”曹操冷冷地看着陳羣,呵斥道:“九品官人法。設置大小中正,負責官吏升遷。本也沒什麼問題。然你卻在其中說中正之人由德高望重之輩擔任。本相問你,何爲德高望重?朝廷官員升遷自有法度,層層審查。你卻將其簡化。官員委任,重中之重,處處小心。你如此處心積慮,難道不是爲了自己的前程和子孫後代榮華富貴?”

“丞相!”陳羣不知道哪裡來了勇氣,頂撞着曹操,說道:“卑職請問,德高望重之人委以重任,何錯之有?如今朝廷官員審查之制繁瑣,卑職簡化之,可這僅僅是草擬,未成定論,若有疑問,自可修改。丞相一言而斷!實在讓人寒心!”

曹操驚奇了,這個陳羣膽子真不小啊,居然頂撞他?

不是陳羣膽子大了。實在是這個九品官人法,的確是陳羣的心血來的。只要能夠通過,陳羣的名聲將傳遍天下,子孫受用無窮。在這麼關鍵的時刻,陳羣頂撞曹操又如何呢?只要能夠通過,陳羣幹啥都行。

“陛下,臣一片忠心!”陳羣給劉玉跪下,叩首道:“丞相污衊臣,臣悲憤欲絕,還請陛下爲臣做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府庫居然沒糧食?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後悔又能怎樣第一百零二章 都尉之爭 劉林從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入套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三百八十章 血腥大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周將軍,你這是怎麼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郭嘉擺酒 馬超擺陣第十五章 準備工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七十章 黃忠到位 全面進攻第一千零一章 徐庶的安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城頭爭奪戰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什麼?陛下的旨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被犬欺第八百四十章 斷橋 姻緣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孫權的末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玉的謀劃 徐庶的建議第五百六十五章 楊家的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龐統的裝逼行爲第七百四十二章 搞笑的應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傻到無藥可救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送別劉協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七十二章 偏偏遇到了劉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拼命的益州細作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驅趕蠻人第五百零二章 劉備敗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東門 呂布搶功第五百零三章 孫策表達的善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羣毆鮮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敲打劉璋 信心大增第八百五十五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成都光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宋憲成名之戰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一千七百十一章 事情大條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在下龐士元等候多時了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五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會讓他們如願的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激動之後的冷靜第九百九十四章 劉備答應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一波推倒?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一千七百章 周泰不想遇到呂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羽扇的來歷 龍虎定親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富和劉協的出走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一千四十三章 諸葛亮動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毒攻毒 最後的希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八十一章 一把火燒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烈對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劉玉輕鬆進入壽春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孔明,這是朕給找的弟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東吳的滅亡加速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多少字?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人選問題第八十二章 黃忠收貂蟬爲女第九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 形勢逆轉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廖立想的辦法 張鬆、法正不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幷州世家的反抗與劉玉的應對第二十三章 衆人的誤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九百三十章 殺人祭旗 東風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一切順利 海外之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諸葛亮的生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呂布下軍令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終於明白了司馬懿的用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周倉返回 諸侯反應第四百四十五章 引胡南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被冤枉的程武 關羽出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劉玉出手第一千七十七章 益州是劉備的福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神武皇帝駕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劉備:怎麼會這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劉玉駕到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司馬懿心真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欲聯合出兵 半路截殺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士壹,你這個叛徒!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廖立想的辦法 張鬆、法正不見了第一千七十一章 黑冰出動第五百零五章 張遼用計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府庫居然沒糧食?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後悔又能怎樣第一百零二章 都尉之爭 劉林從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入套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三百八十章 血腥大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周將軍,你這是怎麼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郭嘉擺酒 馬超擺陣第十五章 準備工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七十章 黃忠到位 全面進攻第一千零一章 徐庶的安排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到口中的劉備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城頭爭奪戰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什麼?陛下的旨意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被犬欺第八百四十章 斷橋 姻緣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孫權的末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玉的謀劃 徐庶的建議第五百六十五章 楊家的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龐統的裝逼行爲第七百四十二章 搞笑的應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傻到無藥可救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送別劉協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七十二章 偏偏遇到了劉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拼命的益州細作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驅趕蠻人第五百零二章 劉備敗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東門 呂布搶功第五百零三章 孫策表達的善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羣毆鮮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敲打劉璋 信心大增第八百五十五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成都光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宋憲成名之戰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一千七百十一章 事情大條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在下龐士元等候多時了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五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野守備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會讓他們如願的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激動之後的冷靜第九百九十四章 劉備答應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一波推倒?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一千七百章 周泰不想遇到呂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羽扇的來歷 龍虎定親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富和劉協的出走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一千四十三章 諸葛亮動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毒攻毒 最後的希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八十一章 一把火燒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烈對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劉玉輕鬆進入壽春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孔明,這是朕給找的弟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東吳的滅亡加速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多少字?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人選問題第八十二章 黃忠收貂蟬爲女第九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 形勢逆轉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廖立想的辦法 張鬆、法正不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幷州世家的反抗與劉玉的應對第二十三章 衆人的誤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九百三十章 殺人祭旗 東風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一切順利 海外之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諸葛亮的生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呂布下軍令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終於明白了司馬懿的用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周倉返回 諸侯反應第四百四十五章 引胡南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被冤枉的程武 關羽出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劉玉出手第一千七十七章 益州是劉備的福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神武皇帝駕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劉備:怎麼會這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劉玉駕到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司馬懿心真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欲聯合出兵 半路截殺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士壹,你這個叛徒!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廖立想的辦法 張鬆、法正不見了第一千七十一章 黑冰出動第五百零五章 張遼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