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複雜局勢

在劉尋熱火朝天地給自己打地盤、擴實力的時候,外面其他人也沒閒着。

且說原蜀漢京都城,在鄧艾佔領了這座城市之後。原先那些暗中通敵賣國的大臣就光明正大地伏拜在鄧艾腳下了。即使那些開始沒有賣國的,看到蜀漢已然亡國,也毫無心理負擔地以曹魏臣子自居,只盼着晉公司馬昭在任命降臣的時候,能夠得到個好職位。

只有極少數忠臣,還心繫漢室。

本來,鄧艾是個好將軍,蜀漢降臣都是乖臣子,大家你情我願,共同把益州納入曹魏的領地,多愉快!

可是他們沒想到,有兩個人對他們起了歹心,以至於讓一片大好的形式徹底葬送!

這兩個人,跟劉尋沒關係。一是晉公司馬昭,二是拿着假節鉞的鎮西將軍鍾會!

天下人都知道,曹魏皇帝現在雖然是曹奐,但是國家大權都在司馬昭手裡呢!司馬昭纔是曹魏事實上的皇帝!司馬昭對鄧艾起疑心,那是有原因的:

鄧艾佔領京都城之後,既沒有班師回朝,也沒有離開往南打。而是做了兩件事。先通過劉禪命令姜維在劍閣繼續阻擋同爲討蜀大軍的鐘會大軍,然後給司馬昭一封信,建議封劉禪爲扶風王!

司馬昭得到這兩個消息,內心疑惑鄧艾有自立的心思:鍾會大軍同樣是討蜀大軍,你爲什麼要命令姜維擋住他呢?何況鍾會有假節鉞,名義上還是你的上級!

假節鉞,是暫借節鉞的意思。假,這裡是暫借的意思。節鉞,是皇帝的儀仗。假節鉞的引申義,就是皇帝暫時把自己的權威借給某位臣子,讓這位臣子暫時在其他臣子地位之上,便於統一指揮。

還有,你鄧艾爲什麼會想封劉禪爲扶風王呢?劉禪又不是你親戚!一個亡國皇帝罷了。

爲了搞清楚情況,司馬昭給鄧艾提升了官職、進行了許多封賞,讓他回國都覆命。

但是朝廷的使者過去,鄧艾卻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尊朝廷號令,繼續帶兵駐守原蜀漢國都。

消息傳到曹魏國都洛陽,司馬昭大驚!遂召集羣臣議事,羣臣認爲鄧艾想要造反,並且反態必露!需要立即進行遏制。

賈充提議,加封鍾會爲司馬,用來遏制鄧艾。同時加封衛瓘爲兩軍共同的監軍,監視鄧艾!

司馬是三公之一,地位遠在鄧艾之上,在實際權利上可以領導鄧艾的軍隊。監軍可以牽制主帥的權利,上達朝廷,下聯繫各級軍官。

曹魏朝廷暫時是管不了鄧艾了。被加封爲司馬的鐘會卻看到了機會!

要是鄧艾乖乖聽朝廷的話,那鄧艾和朝廷合在一起,鍾會不敢有異心。但如今鄧艾跟朝廷鬧僵,鍾會官職還能管住鄧艾,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把鄧艾抓住,隨意定個罪名押解到洛陽,甚至半途把他殺了!自己獨自率領十八萬伐蜀魏軍,佔有益州之地,到時候稱王稱霸,還不是隨自己的意思?

按說,司馬昭派出來的這兩路大軍主將爲啥這麼坑,一個兩個看起來都有異心呢?

其實,這不過是一場偶然和必然的相遇。當初司馬昭提議攻打蜀漢的時候,滿朝文武全部反對。只有鍾會一人,堅決徹底地支持司馬昭,而且本身的能力也相當不錯。司馬昭引爲知己,把最強的一路軍交給他統率,並且名義上還能節制其他大軍。

可司馬昭不知道的是,鍾會不但是個才能不錯的伐蜀積極分子,而且是個極大的忠臣!

忠臣爲啥有異心?因爲鍾會效忠的是魏國皇室,曹家!

現在司馬昭在魏國一手遮天,曹奐淪爲傀儡皇帝,不少效忠曹氏的臣子或明或暗的幫着曹奐跟司馬昭進行鬥爭,但是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鍾會就是曹氏忠臣之一。但是他比較聰明,深深明白沒有武力的鬥爭只是白白的犧牲。所以他裝作是司馬昭的追隨者,在這次伐蜀大戰中,堅定地跟司馬昭站在同一立場上!獲得了十萬大軍的軍權!

現在,鄧艾跟司馬昭鬧僵,鍾會看到了獨率魏兵,割據益州,和司馬昭對抗,爲曹氏盡忠的好機會!

所以他的真心要浮出水面了!

鄧艾呢?此人雖然沒有自己當皇帝的心思,但是卻想着成爲名傳千古的神將!能跟殺神白起、冠軍侯霍去病、武神關羽等人並列的神將!

所以他想立一個大大的功勞!他要獨自打下蜀漢,而且對於霍戈、姜維等蜀漢遺臣要取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他善待劉禪和蜀漢百姓,好博取名聲。他拒絕現在就回洛陽聽候封賞,他想擋住鍾會,自己獨吞戰果!

這就造成了眼下這種情況。

鍾會想進入蜀地抓鄧艾,眼前有一大阻礙——在劍閣擋住他的原蜀漢大將軍姜維。

所以鍾會想辦法看能不能跟姜維和解,甚至讓姜維向自己投降。畢竟你家皇帝都已經投降了,你還堅持個啥?

而這個時候,姜維也正想着趕緊投降鍾會呢!

這是爲何?難道姜維不忠心蜀漢嗎?非也非也,正是因爲姜維太忠心了,所以他纔想着投降鍾會!

之前,鄧艾剛接受了劉禪投降的時候,就讓劉禪修書一封,命令姜維向自己投降。

書信送到劍閣姜維手中,姜維卻不願意蜀漢就此亡國。他想到自己師尊諸葛亮六出祁山,只爲匡扶漢室!現在師尊把匡扶漢室的重任交給自己了,自己怎麼能半途而廢呢?要麼成功,要麼就義!

可是皇帝都投降了,咋辦呢?

姜維不愧是智謀之士,敏銳地看到了鍾會和鄧艾之間的矛盾。因此姜維生出一計:投降鍾會,然後勸說鍾會殺掉鄧艾,佔據益州,自己稱王稱帝!然後再借住劍閣大軍和蜀漢舊臣、舊軍突襲鍾會!殺掉鍾會後,再立劉禪爲帝,延續蜀漢國祚!

他相信在現在這麼好的條件下,鍾會忍受不了當皇帝的誘惑,一定會按照他的設想行事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 氐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正耗唄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三百四十五章 噴火與吐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一百三十章 幹一票大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羅憲的堅城!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六章 陣前鬥將!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三章 摸入湄縣第三百四十八章 吳晉戰鬥聯盟第三百一十六章 採擷第十二章 御林軍和特務組織第七十七章 蛻變的君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適合侵略南方!第八十八章 夜喝姜維洗腳水!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二狗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復得劍閣關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一百九十章 發書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二十八章 整頓雍州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練法天象地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遷徙的士族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九十九章 三萬南蠻大軍到!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日同升,四國並立!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四十章 我來殺你!第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五十三章 魏續攻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服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劍斬盡三百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十七章 巨石八卦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國伐晉!(五)第九十章 魏蜀吳要聯合?第四十三章 改編軍隊(上)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亮醒來後第二百九十章 關中的疑惑第八十四章 說服陸抗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種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姜維搶劫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復江陽城!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虎死,衛瓘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人的攻城第七章 關羽的孫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通中西商路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坑士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一百零七章 收復失地!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許你選擇怎麼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林蠻意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祥瑞第三百四十三章 斬鷹殺蛟第二百九十九章 獲得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三百四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八十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鬮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田續之死
第一百五十六章 氐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正耗唄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三百四十五章 噴火與吐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一百三十章 幹一票大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羅憲的堅城!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六章 陣前鬥將!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三章 摸入湄縣第三百四十八章 吳晉戰鬥聯盟第三百一十六章 採擷第十二章 御林軍和特務組織第七十七章 蛻變的君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適合侵略南方!第八十八章 夜喝姜維洗腳水!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二狗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復得劍閣關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一百九十章 發書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二十八章 整頓雍州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練法天象地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遷徙的士族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九十九章 三萬南蠻大軍到!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日同升,四國並立!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四十章 我來殺你!第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五十三章 魏續攻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服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劍斬盡三百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十七章 巨石八卦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國伐晉!(五)第九十章 魏蜀吳要聯合?第四十三章 改編軍隊(上)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亮醒來後第二百九十章 關中的疑惑第八十四章 說服陸抗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種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姜維搶劫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復江陽城!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虎死,衛瓘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人的攻城第七章 關羽的孫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通中西商路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坑士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一百零七章 收復失地!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許你選擇怎麼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林蠻意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祥瑞第三百四十三章 斬鷹殺蛟第二百九十九章 獲得長安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三百四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八十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鬮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田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