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

河東安邑城,在東漢末年算得上是少有的繁華城池。

城內商戶林立,街道寬敞,青石鋪設的路面也清掃的很是潔淨。不僅城池佔地更爲廣闊,人口也要比大陽、下陽和虞城三座城池的人口總和還多。

這座城池,曾經是戰國早期魏國的都城,秦漢之後又一直作爲河東郡制所在,再加上安邑附近的鹽監盛產井鹽,往來商賈不絕,城池的繁榮與喧囂,自是尋常小城難以比擬。

在涑水沿岸全殲了王邑率領的河東軍主力,劉辯率領大軍馬不停蹄的向着安邑進發,距離安邑尚有些路程,遠遠的他就看到安邑城牆上早已插滿了他的戰旗。

徐庶領着典韋、周倉早早的等在城門口,在他們身後,千餘名官兵列着整齊的隊形,正在等候着劉辯大軍的到來。

韓暹帶領的先鋒已然到了城下,向徐庶通稟了劉辯的到來,在早入城的一隊官兵引領下,先一步去了城內軍營。

大軍緩慢的向着安邑城推進,隔着很遠看到大軍最前面走着身穿金甲的劉辯,徐庶帶同典韋、周倉也不騎馬,快步迎了上去。

飛快的奔走了數百步,仨人到了大軍近前,徐庶抱拳躬身深深向劉辯行了一禮,典韋和周倉則半跪在地上,抱拳仰頭望着劉辯。

“殿下!”抱拳躬身站在劉辯面前,徐庶對他說道:“臣下與典韋、周倉二人已然拿下安邑,這幾日城中百姓皆不許出城,消息並無半點走漏!”

“軍師辛苦!”劉辯翻身跳下馬背,雙手扶着徐庶的手臂,對一旁的典韋和周倉說道:“典韋、元福,你二人也起身吧!”

待到仨人都直起了身子,劉辯這才向徐庶問道:“軍師要本王在涑水岸邊拖住王邑,此時又封鎖已拿下安邑城的消息,不知有何處置?”

看着站在面前的劉辯,徐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此事待到進入城中再說,如今王邑已死,不出旬月,這河東郡便是殿下的天下了!”

徐庶不願在此處說出後續的策略,劉辯心知他定是有些話不好言明,於是也不再問,朝身後跟着的趙雲等人招了下手,高聲喊道:“全軍進城!”

領着浩浩蕩蕩的大軍剛進安邑城門,劉辯就看到在迎着城門的一處十字路口,數百名披麻戴孝的百姓正跪在地上燒着黃紙。

這些百姓一邊燒黃紙,一邊嚎啕大哭,情狀很是悲楚。

“百姓們因何如此?”與徐庶並肩在城內街道走着,劉辯扭頭看向那羣正燒着黃紙嚎啕大哭的百姓,向徐庶問了一句。

“不敢欺矇殿下!”看了那些百姓一眼,徐庶對劉辯說道:“王邑在河東頗有官聲,也算得是個好官。他爲人耿直,安邑百姓多受過他的恩惠。聽聞他在戰場戰死,許多不怕死的,便來到路口弔唁!”

“這些人倒也忠義!”聽了徐庶的解釋,劉辯撇了撇嘴,對徐庶說道:“由他們去吧,只是此事不可鬧大,該管還是要管上一些,莫要因百姓對王邑的感恩,而致使安邑局勢不穩!”

“臣下已有安排!”徐庶點頭應了一聲,跟着劉辯向城內走去。

作爲郡制所在,安邑城要比先前劉辯佔領的大陽、虞城等城池大了許多,官府也更有氣派一些。至於軍營,更是能容納下二三十萬大軍駐紮。

大軍在幾員將軍的率領下徑直去了軍營,劉辯則領着親兵,與徐庶一道前往安邑郡府。

官府之中經常有需要快馬傳報的文書,許多文書的內容都是十分緊要,繁華的街道上人羣密集,快馬不可能在街道上疾速奔馳,因此建造官府時的選址,都會選在相對清靜一些的街道。

安邑城的郡府也是如此,郡府大門外的街道,多是民居和一些例如絲綢布坊之類販賣高檔貨物、生意並不算十分火爆的商鋪。

站在郡府大門口,劉辯擡頭朝郡府門頭上掛着的“安邑郡”三個大字看了一眼。

三個字都是用小篆字體刻成,字面鎏金,陽光照射着在字上,金色的大字閃耀着刺眼的光芒,在黑色牌匾的映襯下,越發晃眼。

“安邑郡府倒是氣派!”看了一眼門頭上的大字,劉辯對身旁的徐庶小聲說了句話,擡腳走進郡府。

剛進庭院,他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幽香。

庭院的兩側,墾出了一片片花圃,花圃中栽種着各個季節盛開的鮮花。此時正值初夏,一叢叢月季開的正豔。

紅的、粉的、白的,朵朵月季花兒在微風中搖曳着莖稈,就好似一個個身穿鮮豔錦緞的舞娘,正伴隨着風的旋律在輕歌曼舞。

“那王邑倒是個懂情趣的人!”看着滿園綻放的月季,劉辯扭頭朝一旁的徐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官府本王倒是進過幾個,後園栽種着花草並不稀奇,只是這前院……”

“臣下也是覺着前院栽種花草,不合郡府威儀!”站在劉辯側後方,徐庶看着前院的花草,對身後的親兵說道:“把這些花草都給拔了!”

一羣親兵應了一聲,擡腳就要衝到花圃前去糟踐花草。

“且慢!”親兵們剛一動身,劉辯連忙止住了他們,對徐庶說道:“花草也是性命,且如此美豔之物,說拔便拔頗爲可惜。軍師回頭讓人找幾個花匠,將它們移到後院便是!”

“諾!”劉辯不讓拔這些花草,徐庶也不好再堅持,於是應了一聲,朝那羣要衝向花圃的親兵們擺了擺手。

親兵們退到身後,劉辯也不進正廳,領着衆人徑直向後院走去。

東漢時期,各地郡縣主官,雖說也是另有家宅,卻多是住在官府之中,直到卸任纔會搬離。

王邑在任河東郡守,一直都是住在郡府。

要說王邑,也算得上是個頗爲風雅的人。他不僅喜好花草,還喜歡讀書、彈琴,雖不算是個大儒,稱個小儒卻不爲過。

郡府之中原有的僕役僕婦,在徐庶佔領安邑時,都已遣返回鄉,劉辯來到郡府時,除了守衛的兵士,府內幾乎已是空無一人。

跟着劉辯一同進入府內的親兵接管了守衛兵士們的崗位,將整個郡府警戒了起來,劉辯則與徐庶一道,徑直走進後院王邑的書房。

書房裡堆放着一本本手抄的典籍,在角落裡也還堆放着許多捲成圓筒狀的竹簡。自從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竹簡已是漸漸被紙張取代。可是此時的造紙工藝還是相對有些粗糙,製造紙張的成本比用絲帛寫字低廉不了多少。因此竹簡纔沒有完全被紙張取代歷史地位。

走到一摞典籍前,劉辯伸手拿起一本手抄的《春秋》,很隨意的翻看了兩頁,對跟他一同進屋的徐庶說道:“王邑讀的書倒是不少,這等人死了,卻是可惜!”

“讀書不活用,只是死讀書,無甚可惜!”劉辯的話剛落音,徐庶就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此屋中典籍,臣下已然查找過一番。典籍中有着不少兵家經典,可惜那王邑只知看,卻不懂得領會,因此纔有涑水一敗!”

“軍師說的是啊!”想到王邑,劉辯心內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傷,當日他清剿河東潰兵,率軍渡過河岸,聽說王邑自殺時,也是生出過同樣的情愫。

王邑算得上是個忠臣,不過他忠於的只是如今坐在朝堂上的劉協,卻不是劉辯這個昔日的廢帝。

以往劉辯沒有想到,以廢帝和弘農王的身份打江山,也會遭到大漢臣子的殊死反抗,直到在涑水岸邊,見了王邑的屍體,他才徹底明白過來,世上人有千千萬,他的身份並不能使得所有忠臣都全心歸服。

死在涑水岸邊的王邑和當初要將他獻給董卓的朱儁,就是這種臣子中最突出的代表。

“軍師要本王拖延涑水之戰的勝利時日,究竟是爲何,可否告知?”把那本手抄的《春秋》往一摞書上一撂,劉辯扭頭看着徐庶,向他提出了心內的疑惑。

在涑水岸邊,劉辯的所有作戰計劃幾乎都是徐庶在出兵前提前爲他做好的,只有涑水截流與後來戰場上的一些具體應對,是劉辯因戰場形勢而臨時做出的佈局。

與河東軍在涑水岸邊廝殺的幾日裡,楊奉等人總是詢問劉辯何時發起總攻,劉辯也很想立刻將已經潰敗了的河東軍拿下,只是想到徐庶要他故意拖延,纔沒貿然做出決斷。

如今大軍已然到了安邑,鹽監一帶也進入了劉辯軍的掌控,整個河東眼見不日便可拿下,此時劉辯最關心的,就是徐庶下一步的計劃。

“回稟殿下!”劉辯再次問起爲何要拖延戰勝的時日,徐庶微微躬着身子,抱拳對他說道:“臣下要拖延時日,便是爲了少動刀兵,儘速拿下河東!”

說着話,他從懷裡掏出一張寫滿了字的布帛,雙手捧着遞到劉辯面前,對劉辯說道:“此物便是臣下近日命人前去說服河東各城官員,附近幾座城池已然給了回覆。”

伸手接過徐庶遞來的布帛,劉辯微微擰着眉頭,看着布帛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每行小字都是以一處地名開頭,後面綴着此地投誠或拒絕投誠的字樣。

看了一遍佈帛上的小字,劉辯擡起頭,向徐庶問道:“這是何解?與拖延戰勝時日,有何關聯?”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微微躬着身子,徐庶嘴角漾着一抹笑意,對劉辯說道:“殿下與河東軍在涑水一戰,始終佔據上風,卻並不給予決勝一擊。如此,就好似敵軍潰逃,而我軍卻緩緩逼近。往往在戰場之上,不打反倒比打,更易使得敵軍崩潰!”

“原來如此!”劉辯點了點頭,一手捧着布帛,另一隻手指着其上的兩行字,向徐庶問道:“像聞喜、猗氏這等不願投誠之地,該當如何處置?”

第787章 不能中了奸計第82章 清理河岸第1192章 怕是孩兒都生不出第156章 白波軍倒戈第1341章 生死抉擇第264章 從內側銷上的大門第1267章 湖邊長談第526章 討價還價第361章 殺人便是救人第273章 敕封洛陽王第1143章 曹軍北進第575章 終於找到了第336章 以降卒迎戰第914章 臨時部署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1594章 興師問罪第396章 戰前點將第457章 他早晚要反第1565章 還不想下山第343章 殿下好生自私第118章 各方備戰第616章 會作畫的張飛第355章 古怪的懲戒第560章 究竟誰纔是小人第1432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74章 蔡邕哭屍第1568章 進山第141章 天然的體香第1660章 渡河的法子第606章 淋了一頭尿水第1423章 早有準備第1565章 還不想下山第1293章 無名留下的第1695章 暫時住這裡了第208章 絕處逢生第532章 莫非以爲還有封賞第1464章 打探可有妻室第1410章 也該回來了第1647章 沒打算避開她第1544章 以將軍之禮葬之第1243章 刺客第1574章 不管信不信反正都要信第771章 袁術可能有後着第1637章 不敢輕易相信了第1160章 教化王妃第160章 胡言亂語的老匹夫第328章 摧毀性的打擊第433章 香豔歌舞第1436章 痛飲如何第1540章 改旗易幟第1581章 變幻的味兒第1296章 城門內的廝殺第682章 灞河之畔陰風急第641章 各路英豪聚徐州第1310章 有點憋不住了第1503章 請江東使者審訊江東探子第783章 誰才佔了便宜第1613章 務求全殲第1469章 躲着士兵的將軍第906章 以胡制胡第351章 是手在摸不是蛇第1301章 南蠻來襲第4章 襲殺衛士第220章 纔出狼穴又掉虎窩第1004章 帳篷外面的黑影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過第1101章 列陣迎敵第525章 先定娃娃親第1440章 還不是敗給了仲達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90章 接管兵權第1548章 無路可退第264章 從內側銷上的大門第1456章 只是看看刺客第1093章 違反常理的紮營第1378章 內部 動盪的南蠻大軍第188章 身穿縞素送賀禮第966章 戰機隨時都有第628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496章 還不是見面的時候第21章 不留活口第258章 舞娘貂蟬第866章 小勝不算勝第966章 戰機隨時都有第568章 三個女人第768章 假冒淮南軍第658章 背景複雜的聯姻第1471章 不合情理的安排第1601章 會有一場周折第635章 擔心會是澇災第1183章 差點丟了腦袋第1054章 火燒烏巢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過第254章 指盼迴歸洛陽第1280章 諸葛亮出山第49章 吃飽還要趕路第504章 事先埋伏第218章 抓蛇技巧第609章 郭嘉三步定中原第1559章 河流上游漂來的
第787章 不能中了奸計第82章 清理河岸第1192章 怕是孩兒都生不出第156章 白波軍倒戈第1341章 生死抉擇第264章 從內側銷上的大門第1267章 湖邊長談第526章 討價還價第361章 殺人便是救人第273章 敕封洛陽王第1143章 曹軍北進第575章 終於找到了第336章 以降卒迎戰第914章 臨時部署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1594章 興師問罪第396章 戰前點將第457章 他早晚要反第1565章 還不想下山第343章 殿下好生自私第118章 各方備戰第616章 會作畫的張飛第355章 古怪的懲戒第560章 究竟誰纔是小人第1432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74章 蔡邕哭屍第1568章 進山第141章 天然的體香第1660章 渡河的法子第606章 淋了一頭尿水第1423章 早有準備第1565章 還不想下山第1293章 無名留下的第1695章 暫時住這裡了第208章 絕處逢生第532章 莫非以爲還有封賞第1464章 打探可有妻室第1410章 也該回來了第1647章 沒打算避開她第1544章 以將軍之禮葬之第1243章 刺客第1574章 不管信不信反正都要信第771章 袁術可能有後着第1637章 不敢輕易相信了第1160章 教化王妃第160章 胡言亂語的老匹夫第328章 摧毀性的打擊第433章 香豔歌舞第1436章 痛飲如何第1540章 改旗易幟第1581章 變幻的味兒第1296章 城門內的廝殺第682章 灞河之畔陰風急第641章 各路英豪聚徐州第1310章 有點憋不住了第1503章 請江東使者審訊江東探子第783章 誰才佔了便宜第1613章 務求全殲第1469章 躲着士兵的將軍第906章 以胡制胡第351章 是手在摸不是蛇第1301章 南蠻來襲第4章 襲殺衛士第220章 纔出狼穴又掉虎窩第1004章 帳篷外面的黑影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過第1101章 列陣迎敵第525章 先定娃娃親第1440章 還不是敗給了仲達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90章 接管兵權第1548章 無路可退第264章 從內側銷上的大門第1456章 只是看看刺客第1093章 違反常理的紮營第1378章 內部 動盪的南蠻大軍第188章 身穿縞素送賀禮第966章 戰機隨時都有第628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496章 還不是見面的時候第21章 不留活口第258章 舞娘貂蟬第866章 小勝不算勝第966章 戰機隨時都有第568章 三個女人第768章 假冒淮南軍第658章 背景複雜的聯姻第1471章 不合情理的安排第1601章 會有一場周折第635章 擔心會是澇災第1183章 差點丟了腦袋第1054章 火燒烏巢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過第254章 指盼迴歸洛陽第1280章 諸葛亮出山第49章 吃飽還要趕路第504章 事先埋伏第218章 抓蛇技巧第609章 郭嘉三步定中原第1559章 河流上游漂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