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招賢館論戰

大軍進駐安邑,轉眼已是一月有餘。

這一個多月中,劉辯將訓練兵馬、接管各地城防和興建村落分配土地等事,都交給了徐庶、趙雲等人,他自家倒是落了個清閒。

天氣越來越熱,真正的夏天即將來臨。

夏天帶來燥熱的同時,卻也能給大地帶來蓬勃的生機。

花草煥發着蔥翠的綠意,後院人力挖出的小水塘中,一朵朵蓮花綻開粉嘟嘟的笑臉,給碧青的池塘增添了幾分嬌妍的韻味。

劉辯蹲在水塘邊,手中捧着一下把粟米,看着幾尾魚兒在水中嬉戲。

在劉辯身後不遠,兩名侍女雙手交疊在身前,低垂着頭在一旁伺候。離侍女只有幾步的地方,四名親兵手按着劍柄,視線不住的在後院中游弋。

捻搓了一小撮粟米,劉辯將那黃橙橙的細小米粒丟進水中,一羣魚兒翻騰起朵朵浪花,爭搶着去吃他剛投下的食兒。

“殿下!”正看着魚兒搶食搶的有趣,劉辯身後傳來了徐庶的聲音。

池邊有人說話,魚兒打了個驚,四散向水塘底部游去,很快就在劉辯的眼前消失了個乾淨。

“把魚都給嚇跑了!”回頭朝身後的徐庶看了一眼,劉辯笑吟吟的站了起來,對他說道:“軍師整日勞碌,今日不妨陪本王坐在這荷塘之畔,看魚兒嬉戲如何?”

“殿下好雅興!”徐庶笑了笑,抱拳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隨後走到劉辯近前,小聲對他說道:“偏營換防已然完備,五萬河東軍交接完全,原河東軍所部兵馬如今已然到了安邑城北十里處駐紮!”

“這麼快!”聽完徐庶的話,劉辯扭頭看着他,向他問道:“東郡方面有何消息?”

“劉岱殺死喬瑁,並了東郡兵馬,指派王肱爲東郡太守。只是眼下另有一事,殿下可藉機出兵!”提起東郡,徐庶對劉辯說道:“青州黃巾軍幾日前已然北進,正向兗州一帶進發,劉岱此時也在整兵備戰,想來用不多久便會與黃巾接戰!”

“正是東進的絕好時機!”劉辯點了點頭,微微擰起眉頭,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似得,向徐庶問道:“本王委託軍師納賢,不知如今可有大才?”

“有便是有一個!”徐庶伸手捻着下巴,沉吟了片刻,纔對劉辯說道:“此人乃是平原人氏,頗具才名。所作《鸚鵡賦》,更是世間絕唱。只是此人張狂,恐怕……”

“名士多狂人,若是個真有能耐的,他便是張狂一些,又能如何?”看着徐庶,劉辯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此人姓甚名誰?軍師且領本王去見見他。”

“此人乃是山東名士禰衡。聽聞殿下招賢,特來投效!”回答劉辯時,徐庶搖了搖頭,笑着說道:“論年歲,他尚不及弱冠,可論才能,着實堪稱大才。只是年輕氣盛,說話張狂,恐他開罪了天下名士,才未安置官爵!今日會館乃有一場論戰,正是辯論治世之道!殿下可先去觀看,若殿下認爲此人可用,再用不遲!”

“名士多爲張狂所累,且去看看再說!”劉辯點了下頭,對徐庶說道:“軍師可先去備辦,莫要說本王將至,本王今日且扮作儒生前去,方能看得通透!”

“殿下說的是!”徐庶抱拳朝劉辯拱了一拱,對他說道:“臣下且告退!”

劉辯點了下頭,目送徐庶離開後院出了郡府,這才向不遠處站着的親兵喊道:“去請趙將軍!”

新建的招賢會館,坐落於安邑城最爲繁華的街道。街道兩側滿是酒肆、茶舍,城內閒人多喜好到此處閒坐。走上這條街道,耳邊滿是酒徒們吆五喝六的喊聲和酒肆中不時傳出的歌女吟唱之聲。

與喧鬧的酒肆相比,門頭更爲高大的會館,則是要寧靜了許多,與這條街道的喧鬧渾然不搭,好似極爲格格不入!

穿着絳紅色深衣的劉辯站在會館門口,仰頭看着門頭上那三個鎏金大字,對身旁一身寶藍色深衣裝扮的趙雲說道:“這招賢館三個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倒是頗爲大氣!”

“此字乃是軍師親手所寫。”站在劉辯身旁,趙雲也仰臉望着門頭上的三個大字,對劉辯說道:“不過只是招賢,則略顯娘氣了一些!”

“子龍乃是武將,豪氣干雲,來此等文人彙集之所,自是覺着柔了一些!”劉辯笑了笑,伸手拉着趙雲的小臂,一邊拖着他向裡走,一邊對他說道:“今日且莫管他文武,隨本王入內觀看論戰便是!再過寫時日,本王讓軍師再建一座演武堂,想來子龍定會喜歡!”

二人剛走進招賢館大門,兩名守衛大門的兵士就上前將他們攔住,其中一人抱拳對劉辯和趙雲說道:“二位先生,此處乃是殿下招賢之所。請二位先生記下名姓,我等也好安置位次!”

“放肆!”那兵士話音剛落,一名跟在劉辯和趙雲身後,穿着深衣的親兵就上前瞪了他一眼,低聲喝道:“瞎了你的狗眼,殿下在此,誰敢記下名姓?”

聽到“殿下在此”四個字,兩名兵士吃了一驚,早先徐庶已然跟他們打過招呼,說是劉辯要來,可他們卻根本不可能想到劉辯竟會穿着一身麻布深衣,只領着幾名隨從前來。

“叩見……”得知面前站着的是劉辯,兩名兵士雙膝一軟,趕忙就要跪下叩拜。可還沒等他們把話說完,劉辯身旁的趙雲身子一閃,躥到他們面前,一手一個架着他們的腋窩,將他們硬生生的拽了起來。

朝那兩名兵士看了一眼,劉辯也不說話,領着幾名穿着深衣的親兵徑直向招賢館正廳走去。

“殿下輕裝前來,便是不欲讓人知曉,你二人只作不知便是!”劉辯已然進了正廳,趙雲朝那兩名兵士瞪了一眼,壓低聲音吩咐了一句。

兩名兵士已然是嚇的快沒了魂兒,聽了趙雲的吩咐,只是不住口的應着。

招賢館正廳,整齊的擺列着許多矮桌,幾乎每張矮桌後面,都有人坐着。

坐在廳內的衆人多是一臉書卷氣,其中有幾個看起來甚至讓人有種近乎迂腐的感覺。

進了正廳,劉辯也不尋座位坐下,只是領着趙雲等人走到牆角,站在廳內望着擺在上首座位兩側的兩張矮桌。

那兩張矮桌後面,分別坐着一老一少。

左手邊矮桌後坐着的老者,大約五六十歲年紀,鬚髮都有些花白。下巴上銀色與黑色混雜的山羊鬍須呈現着一片銀灰的色澤,讓人看起來感覺他的鬍子好像有些不太乾淨。

而右手矮桌後面坐着的,則是個頂多只有十**歲年紀的少年。少年穿着一身墨藍色深衣,皮膚白皙,就連手指都是如同女人般纖細白嫩。若是他挽着女子的髮髻,恐怕大多數人都會以爲他就是個女子。

“治理天下,德治爲先!”左側的老者剛一開口,劉辯就曉得他定然是道家學派的書籍看的過多,只聽他侃侃而談說道:“當年黃巾禍亂天下,正是因德政缺失,民不聊生所致。若任君愛民,以德教化,百姓皆安居樂業,何來黃巾之亂?”

聽了老者的一番話,劉辯撇了撇嘴,小聲對一旁的趙雲說道:“若非來到此處,本王還真以爲自董仲舒之後,這天下便真個是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了。如今看來,並非如此嘛!”

“殿下好似並不贊同他的話。”看着一臉不屑的劉辯,趙雲小聲應道:“我也覺着他的話中,好似漏洞百出,卻不曉得究竟哪裡不對!”

“以德治國,說的直白點,就是法令不行、有法不依。”劉辯撇了撇嘴,壓低聲音對趙雲說道:“所有事都講個人情世故,世人犯法,總要找個德治的由頭來開脫,追根究底就是一通天下兼愛的屁論!以此理論治國,最終只會導致人性喪失,親者不親、惡者橫行!騙子滿天下!惡徒遍地走!”

話說到這裡,劉辯輕輕冷哼了一聲說道:“此人縱有天縱之才,本王也絕不用他!說不得他回頭還會弄出個小國寡民什麼出來!”

趙雲點了點頭,看着那老者時,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悲憫。

看來選錯了所學,縱然是學到老死,也是不可能被明主重視,這老者此番來到安邑,必定是要失望而歸了。

“哈哈哈哈!”老者的話音剛落,坐在右側的年輕人就仰頭大笑了幾聲,一臉鄙夷的對老者說道:“自武帝伊始,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下士子皆修習儒術,先生尚且抱着老聃的道家之說勸人向善,豈非自欺?”

扭頭看着左手邊的老者,年輕人嘴角漾起一抹鄙夷的笑容,對老者說道:“天爲圓地爲方,天地尚有方圓,人世怎可無規?國需大道!君需大道!何爲大道?綱常爲道!”

看着說話的年輕人,劉辯緩緩的點了點頭,面色中帶着幾分讚許。年輕人所說的綱常,正是當初董仲舒糅合儒家與法家學說,提出的君本位理論。

這種理論雖然在後世看來,是剝奪了大多數人的自由思想,但在漢末這種封建社會穩固與發展時期,卻是十分適宜。

奪取河東,劉辯分配土地,並沒有搞平均分配那一套。他命人丈量土地,宣稱土地歸世族、朝廷所有,百姓擁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權,世族雖不得隨意剝奪,卻可以將土地轉讓給其他世族所有,也是保留了世族的根本利益。

不過佔據河東,河東原本的世族多已成了亂臣賊子,這些人的土地已是盡數沒收。至於那些主動投效的則利益不變,徐庶等人也都有着土地的支配權。可以說,劉辯在河東一帶興起的民生變革,並沒有動及世家利益,因此才能以極快的速度加以推行。

第1525章 幫他們一把第149章 北上是爲了將來西進第452章 麾下將軍太少第1376章 招募俘虜第319章 接見西涼軍使者第336章 以降卒迎戰第161章 牢房題字第481章 不許任何人出城第283章 望殿下自重第125章 我等要當兵第755章 禍害自家人的淮南軍第69章 不打不相識第84章 斬斷吊橋第901章 是幫助還是要讓他們滅亡第1117章 這就是差距第953章 親自動手第972章 關羽得赤兔第1216章 短兵相接第320章 計中之計將錯就錯第1649章 跟着大軍出征的孕婦第934章 村子裡的百夫長第886章 少年魏文長第1235章 兩年成邑三年成都第460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1633章 不會後退的理由第66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714章 連夜回城第428章 究竟是誰派來的第410章 讓於毒決定第1336章 不可能放你走第909章 埋起半截臉上塗蜂蜜第272章 入宮道賀第352章 不留活口第1504章 刑訊逼供第566章 軍令狀第1057章 解圍馳援第364章 陪本王泡溫泉去第1414章 轉道洛陽第314章 究竟做沒做過壞事第1636章 沒有守軍的空城第713章 在野外烤肉第651章 全部坑殺第890章 能打三二十個第914章 臨時部署第985章 敬我們的敵人第5章 夜香車第781章 探視俘虜第878章 混亂的匈奴軍營第385章 沒有血漬的兇殺現場第386章 誰敢妄稱英雄第1114章 先哄再嚇要皇位第972章 關羽得赤兔第484章 一件血衣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1152章 負荊請罪第320章 計中之計將錯就錯第1026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1223章 諸葛均的牢騷第676章 淮南軍出征第819章 滿城搜捕董貴人第652章 衝鋒陷陣全靠他們第964章 被迫接受的失敗第1224章 釜底抽薪大計第721章 呂溫侯發威第861章 趕盡殺絕第1065章 賈詡請袁熙第1402章 棄子第980章 慶功背後的憂慮第295章 不破西涼誓不還第1096章 有些不同第365章 光溜溜的人影第1457章 軟肋第1545章 不地道的司馬懿第931章 去河邊第709章 張飛扮女人第990章 艱難的守城第568章 三個女人第1367章 他一定會跑第955章 只刺了一劍第201章 誰是英雄第1380章 善待兵士視爲兄弟第782章 三軍大元戎第186章 深夜來客第873章 對曹公來說是樁好事第321章 奪取太華山第1380章 善待兵士視爲兄弟第668章 何不趁機稱帝第1463章 心動的滋味第20章 深夜潛伏第450章 已是蠢蠢欲動第1627章 走到了魯肅的住處第541章 王榛被擒第150章 突襲第1558章 吃沒吃過這東西第1694章 即使他們活着也沒用第1304章 必須找尋嚮導第783章 誰才佔了便宜第800章 數路齊發第736章 只說出去找女人第97章 陷入死地
第1525章 幫他們一把第149章 北上是爲了將來西進第452章 麾下將軍太少第1376章 招募俘虜第319章 接見西涼軍使者第336章 以降卒迎戰第161章 牢房題字第481章 不許任何人出城第283章 望殿下自重第125章 我等要當兵第755章 禍害自家人的淮南軍第69章 不打不相識第84章 斬斷吊橋第901章 是幫助還是要讓他們滅亡第1117章 這就是差距第953章 親自動手第972章 關羽得赤兔第1216章 短兵相接第320章 計中之計將錯就錯第1649章 跟着大軍出征的孕婦第934章 村子裡的百夫長第886章 少年魏文長第1235章 兩年成邑三年成都第460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1633章 不會後退的理由第66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714章 連夜回城第428章 究竟是誰派來的第410章 讓於毒決定第1336章 不可能放你走第909章 埋起半截臉上塗蜂蜜第272章 入宮道賀第352章 不留活口第1504章 刑訊逼供第566章 軍令狀第1057章 解圍馳援第364章 陪本王泡溫泉去第1414章 轉道洛陽第314章 究竟做沒做過壞事第1636章 沒有守軍的空城第713章 在野外烤肉第651章 全部坑殺第890章 能打三二十個第914章 臨時部署第985章 敬我們的敵人第5章 夜香車第781章 探視俘虜第878章 混亂的匈奴軍營第385章 沒有血漬的兇殺現場第386章 誰敢妄稱英雄第1114章 先哄再嚇要皇位第972章 關羽得赤兔第484章 一件血衣第888章 匈奴居次的初夜第1152章 負荊請罪第320章 計中之計將錯就錯第1026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1223章 諸葛均的牢騷第676章 淮南軍出征第819章 滿城搜捕董貴人第652章 衝鋒陷陣全靠他們第964章 被迫接受的失敗第1224章 釜底抽薪大計第721章 呂溫侯發威第861章 趕盡殺絕第1065章 賈詡請袁熙第1402章 棄子第980章 慶功背後的憂慮第295章 不破西涼誓不還第1096章 有些不同第365章 光溜溜的人影第1457章 軟肋第1545章 不地道的司馬懿第931章 去河邊第709章 張飛扮女人第990章 艱難的守城第568章 三個女人第1367章 他一定會跑第955章 只刺了一劍第201章 誰是英雄第1380章 善待兵士視爲兄弟第782章 三軍大元戎第186章 深夜來客第873章 對曹公來說是樁好事第321章 奪取太華山第1380章 善待兵士視爲兄弟第668章 何不趁機稱帝第1463章 心動的滋味第20章 深夜潛伏第450章 已是蠢蠢欲動第1627章 走到了魯肅的住處第541章 王榛被擒第150章 突襲第1558章 吃沒吃過這東西第1694章 即使他們活着也沒用第1304章 必須找尋嚮導第783章 誰才佔了便宜第800章 數路齊發第736章 只說出去找女人第97章 陷入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