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增兵

這些人手,並不能夠完全被劉爭調動。

畢竟,現在的劉爭,並不是只有一個交州的小諸侯了。

他所佔據的地盤,北至鮮卑草原,南至扶南州,西到上庸城,東跨九州島。

這裡能夠觸及到的疆域太過於遼闊了,雖然許多地方已經被他統治了許多年,已經沒有什麼威脅可言了。

但是還有很多的地方,是劉爭纔剛剛佔領沒有多久的地盤,這些地方的統治力還不夠完備。

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起義和暴亂的可能,如果不派遣兵馬駐守,這些地方就容易失去掌控。

所以劉爭這二十多萬的兵馬,需要駐防各個地區,同時還要防備邊界的敵人進攻。

至少需要駐守的地方,有三個。

北方幽州和鮮卑草原,這裡是去年劉爭才奪下的地方。

根基不穩,這纔過去了沒多久,原本這裡的那些 豪族世家,都還未能夠完全收編,所以這裡不能夠撤軍。

徐晃必須親自坐鎮才行,而且不光不能夠將這裡的兵馬抽調離開,相反還得往這裡增派人手。

畢竟劉爭也擔心,一旦他在其他地方發起大戰,纔剛剛佔領下來的幽州,以及鮮卑族部落會趁着這個時候捲土重來。

到時候徐晃區區2萬兵馬,其中大半還是新兵,難以鎮得住場面。

所以必須留下一部分人來支援徐晃,防備北方各地。

這些人本來按照劉爭的脾氣,是由徐州的太史慈北上支援徐晃最好,可他決定讓太史慈前去支援甘寧。

自然不能讓太史慈去了。

思前想後,也就只能夠讓臧霸和管亥駐紮在青州的人馬,隨時準備支援徐晃。

這樣看的話,現在的徐晃和臧霸等人的人馬就不能夠調動。

同時九州島上的那些島民。

劉爭派遣在九州島上的周泰,蔣欽等人。

還未完全將整個九州島都佔領下來。在九州島的北部東北方向。還有很大一片領地。

是這九州島上的土著居民。

最近這一兩年時間裡,周泰雖然逐漸將整個九州島都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但更多的地盤是一片未探索的領地。

加上卑彌呼的弟弟目前下落不明。

九州島上也不能放鬆,隨時要駐紮兵馬。

周泰,蔣欽等人的水軍也不能夠調動。

同時鎮守在扶南的周倉兵馬,同樣不能夠調派回來。

因爲路途太遠,就算他現在派兵去爭釣周倉的兵馬,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重新徵召兵馬,是當務之急。

他決定再擴三個營的兵馬。

隨時可能會出現大戰,必須先提早準備一些人手,以防萬一。

至於徵召兵馬,他倒不需要大費周章。

因爲他所採取的募兵制會在郡縣裡提前徵召一些後備役兵馬。

這些兵馬只需要從各地郡縣直接調派前往新成立的軍營。

他新組建的軍隊便可在短時間裡成型。

只需兩三個月的時間稍微訓練一下,這隻新成立的軍隊就可以上戰場。

而作爲新組建的軍團,負責統帥軍團的軍團長,主將,劉爭也是早就有了人選。

第十營的人選,不是別人正是劉爭的徒兒周瑜。

周瑜和孫策,之前是合在一起的,二人感情深厚,情同手足。

一起共事幾年,已經有了很強的默契,這一次前往鮮卑草原上,攻滅軻比能已經證明出了周瑜和孫策的能力。

他們二人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獨自掌管一軍。

以前劉爭讓他們當將軍,當一營兵馬之長,或許還有人質疑,但是經過了這一次的事情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質疑孫策和周瑜的實力了。

劉爭也就沒有必要,再將他們二人合併在一起了。

完全可以讓他們分開,各自掌管一軍兵馬。

反正他們也完全有這個能力。

畢竟,相對於其他的將軍,作爲劉爭徒弟的周瑜,還是深得劉爭信任的。

不管怎麼說,周瑜都是劉爭看着長大的,感情擺在這裡,也是劉爭培養出來的第二代掌權者。

日後輔佐太子的人選。

加上週瑜,現在已經有了獨掌一軍的經驗,有他在的話,必然能夠在短時間裡,就將一支兵馬訓練成型。

如此,第十軍便已經有了人選。

而第十一營,人選也有。

便是從丁原手下,投靠劉爭的張遼。

張遼其實投靠劉爭已經有一些年頭了,自從丁原和劉表戰敗之後,他們就已經投降了劉爭。

只不過,在劉爭的手下,張遼一直都沒有得到重要,一來是因爲降將的緣故,二來也是因爲劉爭手下名將太多,需要用上張遼的機會不多。

所以張遼這些年來,一直都只不過是一個上校的軍銜,前些日子,才成功晉級爲了少將。

成爲了少將之後,張遼的能力和光芒也就逐漸在人前顯示出來。

劉爭本就明白張遼的能力如何,自然知道張遼的厲害,早早的就將張遼提拔起來,那可是曹魏八健將之首,威震逍遙津的張遼啊。

單論能力的話,一點不比劉爭手下的徐晃,甘寧之輩弱。

再者,經過這些年的磨礪,張遼投靠劉爭,也已經得到了劉爭的信任,可以讓他擔任重位了。

所以,張遼成爲第十一營的主帥,也是一個人選。

而第十二營,劉爭決定給張郃。

張郃的實力,歷史上也能夠展現一二,那是連司馬懿都忌憚的人物。

是三國中後期的頂尖強者。

而且,這一次,張郃在劉爭北伐的時候,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雖然張郃是投靠劉爭最晚的一個名將,但是他之前本就隸屬於袁尚,也間接的屬於劉爭,所以算不上是降將。

張郃雖然在劉爭麾下缺少一些大功勞,爲人的能力也沒有得到驗證,不過有了北伐這一次的基礎,劉爭推薦張郃上位。

其他人也不會有意見的。

所以,新增的這三營兵馬的主將,也就都有了人選。

劉爭先下達了新增三營兵馬的命令,隨後又開始下令,讓太史慈,文聘二人,從駐防的地方,火速前去荊州支援。

荊州的危機,可算是暫時解決了。

第九百零四章 五賊分贓第六百七十一章 沒有存在感的大舅哥第四百零五章 徐晃的厲害第一千零三十章 破城之法第六百六十九章 袁術投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零一章 改變策略第兩百三十八章 平息第三十五章 善射之將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墨家的成果第九百一十五章 鬼兵之謎第六百四十一章 扶南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挖開堤壩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見張曼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三十二章 離開第九百七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降祖郎第十五章 新的渠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鄴城淪陷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一年之中最喜歡二月第兩百八十七章 召集人手,準備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蘇僕延第六百七十八章 青州危機第一千零十八章 呂家的喜事第六十五章 董卓出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手鐗第一千零二章 劉爭的育兒經第一千三百章 汝南郡失守第八百五十二章 隊伍出了問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小將馬超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先鋒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發愁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連弩的威力第九百零四章 五賊分贓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聰明的司馬懿第四百二十三章 失魂落魄的袁術第五百零一章 改變策略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九章 笮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殺蹋頓第兩百六十六章 逃跑的小皇帝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暫時退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人改道第一千零六十章 不對勁第四百四十二章 韓遂的人生巔峰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擒區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防備第六百一十二章 籌建錦衣衛第五百三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墨家鉅子居然是他!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涉第三百三十八章 叫陣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順歸降第一千兩百章 大漢神威第九百四十六章 親自前往第兩百五十五章 騎兵追擊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意圖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墨家的成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連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爲什麼要南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象大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七百七十一章 閱軍第五百三十章 遣使來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起兵的提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公孫度第八百八十九章 新的單于第八百六十七章 藏匿軍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握手言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追擊第八百九十章 真實身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攔截第四百零六章 迫不及待的太史慈第八百四十六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八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章 威震烏林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一章 黃巾雜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一擊就破第七百六十章 錢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軻比能暴怒第六百一十九章 張仲景的能力第九百三十三章 解決狗奴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何苗死了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成家立業第八百二十六章 敗逃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善後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裝備大提升第七百三十二章 混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義陵攻防第五百二十四章 勸降之計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
第九百零四章 五賊分贓第六百七十一章 沒有存在感的大舅哥第四百零五章 徐晃的厲害第一千零三十章 破城之法第六百六十九章 袁術投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零一章 改變策略第兩百三十八章 平息第三十五章 善射之將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墨家的成果第九百一十五章 鬼兵之謎第六百四十一章 扶南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挖開堤壩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見張曼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三十二章 離開第九百七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降祖郎第十五章 新的渠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鄴城淪陷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一年之中最喜歡二月第兩百八十七章 召集人手,準備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蘇僕延第六百七十八章 青州危機第一千零十八章 呂家的喜事第六十五章 董卓出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手鐗第一千零二章 劉爭的育兒經第一千三百章 汝南郡失守第八百五十二章 隊伍出了問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小將馬超第七百八十三章 陳國陳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先鋒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發愁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連弩的威力第九百零四章 五賊分贓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聰明的司馬懿第四百二十三章 失魂落魄的袁術第五百零一章 改變策略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九章 笮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殺蹋頓第兩百六十六章 逃跑的小皇帝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暫時退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麻沸散第一百九十九章 勸人改道第一千零六十章 不對勁第四百四十二章 韓遂的人生巔峰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擒區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防備第六百一十二章 籌建錦衣衛第五百三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墨家鉅子居然是他!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涉第三百三十八章 叫陣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順歸降第一千兩百章 大漢神威第九百四十六章 親自前往第兩百五十五章 騎兵追擊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意圖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墨家的成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連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爲什麼要南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象大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七百七十一章 閱軍第五百三十章 遣使來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起兵的提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公孫度第八百八十九章 新的單于第八百六十七章 藏匿軍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握手言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追擊第八百九十章 真實身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攔截第四百零六章 迫不及待的太史慈第八百四十六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八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章 威震烏林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一章 黃巾雜兵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一擊就破第七百六十章 錢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軻比能暴怒第六百一十九章 張仲景的能力第九百三十三章 解決狗奴國第七百六十七章 何苗死了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成家立業第八百二十六章 敗逃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善後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裝備大提升第七百三十二章 混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義陵攻防第五百二十四章 勸降之計第一百七十章 栽贓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