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三大高手

趙雲本來只是自言自語說出的話。

可現在聽見了劉備的反問,那他也不好不解釋一番。

“主公,和張繡交手的 那人,名叫張任。”

“張任?”

劉備聽見趙雲嘴裡說出張任的名字之後,微微皺了皺眉頭,對於這個人,劉備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印象。

張任號稱西川第一武將。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特別響亮的名聲。

劉備自然沒有聽說過,但是劉備身邊的趙雲卻是知道這張繡和張任的。

因爲趙雲和張繡,張任一樣,都是童淵的弟子。

張任和張繡是童淵的入室弟子,趙雲是童淵的關門弟子。

所以,本質上,趙雲和張任,張繡一樣,也算是師兄弟。

要說起他們的關係,自然還是繞不過童淵這麼一號人物。

童淵何許人也?

這要說起來,話可就比較長了。

三國時期,除了征戰沙場的將軍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批綠林好漢,武林人士,他們是以修習武技爲強的武術名家。

其中,有三人名聲最爲響亮。

一爲王越,遼東燕山人,東漢末年知名武術家,擅使劍術。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期間,虎賁將軍王越因爲擅長劍術,在京城內被稱爲帝師。既然能做皇帝的師父,其武力值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魏文帝曹丕,有一個擅長劍法的師父,叫做史阿,而這個叫做史阿的男人,就是王越的弟子。

王越號稱劍聖,據說年輕的時候,縱橫漠北,曾一人一劍入匈奴北境,殺的匈奴聞風喪膽。

二爲童淵,童淵這個名字或許讓很多人並不熟悉,不過童淵也有幾個弟子,那就讓人比較耳熟能詳了。

他的第一位高徒是張任,張任是劉璋手下的大將,此人智勇雙全,歷史上曾用計射殺鳳雛龐統,之後諸葛亮親自來與他決戰。諸葛亮爲了生擒張任,派出趙雲、魏延、黃忠、張飛等六路兵馬。而張飛遇到張任,竟然不敢上前單挑,而是命令全軍一起上,才擒住張任,由此可見張任有多兇猛。

童淵的第二位高徒,就是號稱“北地槍王”的張繡。張繡曾在宛城之戰中,槍挑曹操賬下第一猛將典韋,並殺死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

第三位高徒就是趙雲,想必趙雲就不用多做介紹了,對於他的事蹟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甚至很多人都認爲趙雲的武力值應該不次於呂布,只可惜兩人並未交手過,也是三國曆史上一大遺憾。

童淵教出來的這幾個弟子,都是擅長長槍,一手百鳥朝鳳槍,耍的出神入化,童淵也被稱爲槍聖。

三位李彥,幷州人,他和童淵是師兄弟。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會發現,呂布和趙雲在武力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第一,兩人都擅長以寡敵衆。呂布最有名的是三英戰呂布,而趙雲最有名的長阪坡大戰曹軍,並秒殺曹操五十餘名大將。第二,兩人都善於衝鋒陷陣,一般遇到兩軍交戰,他們都是最好的先鋒人選。第三,兩人征戰一生,都是很少受傷,可見其防禦能力很強。第四,兩人箭術都是一流的。由此可見兩人這麼多相似之處,難道是巧合嗎?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是,趙雲的師父童淵,有一個師兄叫李彥,幷州人士,號稱“天下第一戟”。而呂布恰好也是幷州人士,並且很早就拜李彥爲師,學習使用天下第一兵刃:方天畫戟!由此可見,既然李彥能教出如此勇猛的徒弟,想必其武力必在童淵之上!

童淵,王越,李彥三人,都是存在於三國頂級武將之上的人。

並非說他們的本事到底有多厲害,而是他們的輩分高。

已經成爲了師父級的人物。

話說回來,張繡和張任,以及趙雲三人,其實三人應該都沒怎麼見過面。

張繡和張任,師從童淵的時間比較早。

那個時候的趙雲,還沒有跟隨童淵,等到張繡和張任從童淵身邊出師了,趙雲這才被童淵收爲了弟子。

而且是最後一個關門弟子,趙雲不但得到了童淵的真傳,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創了一套七探盤蛇槍法,比童淵的成名技百鳥朝鳳槍更強一籌。

“主公,在我還未投靠公孫瓚大人的時候,我曾經在山中,跟隨槍聖童淵學藝,而童淵有兩個得意弟子,便是這張任和張繡。”

“張任爲大師兄,一身本事,得到了我師父的真傳,張繡雖然厲害,但是要在大師兄的面前討到什麼好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趙雲簡單的將自己爲什麼會知道張任和張繡的理由和劉備這麼一說。

立刻便讓劉備清楚了張任是何許人也。

“原來那張任是子龍你的大師兄啊,難怪你會說他的實力很厲害呢。”

“這麼看的話,張繡還真的未必能夠打的過對手,不過先看看這戰場上的情況再說吧。”

劉備和趙雲在這裡討論張繡和張任的戰鬥時,戰場上的張繡和張任已經開始交戰了。

張繡的長槍,鋒芒畢露。

隨着張任的出現,張繡揮舞長槍衝着張任攻擊了兩下,可是張繡這樣的進攻,並不能夠在張任的面前取得什麼優勢。

畢竟,二人師出同門,路子都是一樣的,普通的招式,根本不可能對對方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不過,二人的交戰,還是十分的精彩的。

百鳥朝鳳槍講究的就是技法,槍法如影隨形,張繡的進攻,一招一式都帶有美感。

衝着張任的身上,接連發起進攻,打的張任的只能連忙躲避。

張繡一連十幾次進攻,招招都奔着張任的身上刺殺,雖然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卻也給了旁人一個信號。

張繡不弱,對手很強。

就連和張繡交手的張任,此時也從最開始隨意的表情變的逐漸謹慎了起來。

“師弟,幾年沒見,沒想到你的武藝,居然有了這麼大的精進!”

張任再次避開了張繡的一次進攻,後退一步後,看向了張繡。

第四百零二章 武將出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從龍之功第兩百二十六章 揚州援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達成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徐州刺史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水軍登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擁立袁術第四百零七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狼來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三訪曹操第一千零十八章 呂家的喜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不和第九百九十一章 陷陣營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沙郡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教訓第六百零四章 徐州城外第九百五十一章 督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劉備死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軻比能第一千零八章 聰明的陸遜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當爹第三十三章 孫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潛在危險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七百三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三章 嚴興和嚴白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軻比能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鄧家往事第兩百四十六章 來到武陵第九百三十六章 返回第七百六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包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奉命剿賊第兩百六十一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還貨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漢陽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新的發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烏巢第七百六十二章 好友魯肅第七百零七章 斬小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一良將,可值千金第三百六十三章 搞定孫堅第兩百五十五章 騎兵追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名士蒯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兩百五十一章 抵達邵陽第六百八十一章 兗州議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七百七十一章 閱軍第一百零七章 賬前議事第九十八章 改變計劃第六百二十七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邪念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急的黃雀第一百三十五章 目標長沙郡第六百三十二章 招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之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較量第三百六十五章 少年的比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少年周瑜第五百零二章 叫陣第十三章 內訌的前奏第五章 去而復返第九百零六章 大秦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水淹七軍的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相邀第九百零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百七十章 歷史大不同第四百四十八章 目標丹陽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祖郎的水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抵達邵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當家臧霸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敵袁紹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困境第五百零三章 蔡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有一計第一百六十章 周倉戰區星第四十六章 黃忠之事第四十四章 生擒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公孫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將紀靈第五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一十章 認輸第九百一十章 邀請第三章 戰略性撤退第九百七十章 射手營的厲害第七百五十四章 復興黃巾第七百八十章 再回廬江第九百八十八章 聯手對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撤退
第四百零二章 武將出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從龍之功第兩百二十六章 揚州援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達成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徐州刺史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水軍登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擁立袁術第四百零七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狼來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三訪曹操第一千零十八章 呂家的喜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不和第九百九十一章 陷陣營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沙郡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教訓第六百零四章 徐州城外第九百五十一章 督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劉備死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軻比能第一千零八章 聰明的陸遜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當爹第三十三章 孫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潛在危險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七百三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三章 嚴興和嚴白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軻比能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鄧家往事第兩百四十六章 來到武陵第九百三十六章 返回第七百六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包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奉命剿賊第兩百六十一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還貨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漢陽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新的發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烏巢第七百六十二章 好友魯肅第七百零七章 斬小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一良將,可值千金第三百六十三章 搞定孫堅第兩百五十五章 騎兵追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名士蒯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線第兩百五十一章 抵達邵陽第六百八十一章 兗州議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劉備來使第七百七十一章 閱軍第一百零七章 賬前議事第九十八章 改變計劃第六百二十七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邪念第七百零二章 騎兵交鋒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急的黃雀第一百三十五章 目標長沙郡第六百三十二章 招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之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較量第三百六十五章 少年的比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少年周瑜第五百零二章 叫陣第十三章 內訌的前奏第五章 去而復返第九百零六章 大秦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水淹七軍的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相邀第九百零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百七十章 歷史大不同第四百四十八章 目標丹陽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祖郎的水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抵達邵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當家臧霸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敵袁紹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困境第五百零三章 蔡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有一計第一百六十章 周倉戰區星第四十六章 黃忠之事第四十四章 生擒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公孫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將紀靈第五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一十章 認輸第九百一十章 邀請第三章 戰略性撤退第九百七十章 射手營的厲害第七百五十四章 復興黃巾第七百八十章 再回廬江第九百八十八章 聯手對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