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盟主之爭

十八路諸侯在大帳之中互相吹捧了一番,最後河內太守王匡舉杯四敬,道:“諸位,我等齊聚在此皆是爲了討伐董賊,但是我等結盟,不可無有盟主,現在當務之急是應該選出一位盟主。”

王匡此言一出,當即得到了陶謙、孔融等人的贊同,而這個時候坐在袁術對面的袁紹輕輕動了一下手中的酒樽,道:“那王太守以爲以何人爲盟主最好?還是王太守想要這個盟主之位?”

王匡本來想說出曹操的名字,但是看着袁紹不定的面色,又是遲疑了,改口道:“聯軍盟主必是德才兼備之輩,我王匡自問比不上諸位,這盟主之位我豈能坐?”

看着王匡坐下,袁紹是冷笑一聲。

不過王匡雖然偃旗息鼓了,另外卻有一人在張邈還未坐定之後就站了起來。

“諸位,我認爲驍騎校尉曹孟德乃是此次討董聯盟的發起人,由他來擔任聯盟盟主再好不過。”

聽到這人的話,袁紹和袁術兩人的目光都是向那人集中而去,而袁耀也是被那人的言語吸引。

剛剛王匡很明顯想要舉薦一人擔任盟主之位,但是卻被袁紹被逼的坐下,這足以得見袁紹對盟主之位是很有想法。

如今的十八路諸侯之中,以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帶來的兵馬最多,各自帶來了兩萬大軍,是十八路諸侯之中實力最爲強勁的兩方,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究竟是誰願意冒着得罪袁紹的危險去替曹操說話呢。

而當看清那一人的相貌之後,袁耀便是釋然了。

濟北相鮑信,原來是他。

在看到爲曹操出聲之人是鮑信之後,袁耀就是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傳聞鮑信和曹操乃是好友,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在鮑信看來,曹操是這次討董聯盟的發起人,由他來擔任盟主那正是名正言順,誰也指不出什麼過錯來。

雖然曹操的實力在十八路諸侯之中不是最強的,但是就衝曹操發佈了討董檄文這一點,鮑信覺得曹操來擔任盟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加之鮑信和曹操的關係不錯,所以在張邈提出要選出一個盟主之後鮑信果斷站出來力挺曹操。

不過鮑信雖然有心要將曹操推上盟主的寶座,但是曹操本人卻是不願意坐上那個位置。

“在下才疏學淺,盟主之位愧不敢當,諸位還是另選賢能。”

鮑信的話一說完,曹操就是站出來表明自己沒有想要坐上盟主之位的想法,當鮑信當即一愣,之後在曹操的眼色示意之下,鮑信還是按下心中的疑惑,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之上。

在曹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之後,袁耀察覺到袁紹和袁術兩人緊皺的眉頭開始舒展開來了。心中思索片刻,袁耀便是已經瞭然。

袁紹和袁術的實力是十八路諸侯之中最強的兩路,所以這兄弟二人對盟主之位都是有所覬覦,而曹操作爲這次聯盟的發起人,若是他執意要做聯軍之主,那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都會感到很頭疼。

而現在曹操主動退出,讓袁紹和袁術對曹操的態度是好了不少。

在袁紹和袁術兩兄弟互相針對都想要拿下盟主之位的時候,袁耀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曹操身上。

雖然現在袁耀的外在體現只不過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但是袁耀的靈魂可不止十三歲,有着前世記憶的袁耀雖然時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以前世對這些人的印象來看待現在他所處的這個世界,但是說實話這件事並不是這麼容易。

在曹操退出對盟主之位的爭奪之後,在場的十八路諸侯之中有資格坐上盟主之位的也就只有袁紹和袁術兩兄弟了,而現在也正是這兩兄弟在對盟主之位展開爭奪。

而到了最後,和袁耀記憶中的一般無二,袁紹最終坐上了盟主的寶座,不過袁術也不是一無所得,負責管理聯軍的糧草。這個職務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也正因如此,袁術才能是接受由袁紹擔任討董聯軍的盟主之位。

而由袁紹擔任聯軍盟主之位其餘的十幾路諸侯都是沒有什麼意見。雖然袁紹和袁術都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而且袁術還是嫡子,袁紹只是一個庶子,可是論起名聲來,袁術是遠遠不及袁紹的。

袁紹在主位坐定之後便是環視帳內所有諸侯,最後沉聲道:“諸位,既然我袁紹如今乃是盟主,那我希望諸位都能聽從我的號令行事,切不能作出那種陽奉陰違之事。”

“自當如此!”

袁紹話音一落,帳內諸多諸侯紛紛給予迴應,包括袁術也是如此。

不管這些諸侯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現在袁紹剛剛坐上盟主的位置,他們也不好公然反對袁紹,那就不僅僅是得罪袁紹了,而是把所有諸侯全部得罪了。

對這些諸侯的反應袁紹表示很滿意,然後袁紹道:“如今我等將近三十萬大軍於此,應由一員大將領兵先行,作爲先鋒先擊汜水關,不知哪位願意擔此先鋒之職?”

袁紹話語落定,十八路諸侯互相對視,卻是沒有一人立即站出來,讓坐在主位之上的袁紹面色有些難看。

“怎麼,莫非諸位說的勢要討伐董卓其實是一句廢話,這關鍵時刻難道沒有一人願意站出來爲討賊大業出力的嗎?”

袁紹此時目光有些不善,連帶着語氣都是有些嚴厲了。

而這個時候袁術的目光是一片玩味的神色,似乎在看戲一般,而大部分的諸侯都是做出一副無關姿態,讓戰立在公孫瓚身後的劉備不由得握緊了雙拳,幾次想要站出來但都沒有做出行動。

“不過一個董卓而已,居然把你們嚇成這樣,真是一羣無能之輩,盟主,末將願意擔任先鋒前往破敵。”

看清了那站出來之人的面容之後,袁紹也是笑道:“好,既然文臺請纓,那我怎能不允,這樣,文臺,你即刻率領本部兵馬先行出發前往汜水關,公路,這先鋒軍的糧草就交由你負責了。”

“是!”袁術此時看向孫堅的目光頗爲不善。

第七百零七章 仲氏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戰管亥第六百九十章 鎮壓天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定突破第四百五十二章 錦帆賊甘寧第六百零二章 曹性突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戰開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渤海再戰第五百零五章 神鳥滅蒙第一百六十一章 冀州亂戰第二百二十章 中郎將呂布第二百七十四章 印象如何第三十七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袁紹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關張韓審第一百零一章 大殺器第二百零八章 周倉破門第三十二章 窮奇血脈第十九章 倚天劍出第三百八十九章 曹操回兗州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戰妖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打敗她第六百一十五章 呂布兇威第五百九十章 袁紹危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泰山四寇第三百四十七章 半路留長沙第六百二十四章 臺上之人第三百八十章 陳登歸附第五百七十九章 折返戰呂第九十七章 再收二將第五十章 袁耀的第一件兵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長右周泰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逆天鷹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厭孟極第三百八十八章 兗州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方悅第二百零二章 陳郡袁氏第二百九十五章 荀衍的心悸第四百八十九章 江東新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臺上之人第一百零五章 真君傳承第一百九十二章 典許再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袁耀大婚第四百八十七章 豫州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荀衍的心悸第三百二十九章 沙摩柯第二百四十五章 邢道榮與黃忠第三十四章 董卓的恐慌第三百零九章 支援潘鳳第一百一十三章 袁耀到平原第二百零一章 南陽求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四寇僅存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嬴政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二十九章 臧霸歸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曄來投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名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說五溪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狂才禰衡第六百三十六章 封神之臺第五百五十九章 斬殺魏騰第七十三章 初戰汝南黃巾第三章 拜師紀靈第二百三十六章 平月山伏擊戰第一百零六章 許攸送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寧來投第三百八十九章 曹操回兗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消化發展第三百七十四章 紀靈追曹操第四百五十二章 錦帆賊甘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潘鳳回城第六十八章 三百人第二百四十章 要劉表的人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十日之內拿下襄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忠歸袁第二十八章 呂奉先第二百六十一章 劉表決定第二百二十三章 呂氏綺玲第二百五十章 三足金烏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備軍敗退第六百八十一章 陳驍實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典韋許褚第四百六十六章 霸王槍與封神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入襄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臧霸歸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曹操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潘鳳敗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沙摩柯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潘鳳逃走第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底牌掀開第一百零二章 孔明終歸袁第五百六十章 諸侯袁耀第二十七章 結好劉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張邈大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冀州戰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談婚第四十五章 南陽太守
第七百零七章 仲氏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戰管亥第六百九十章 鎮壓天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定突破第四百五十二章 錦帆賊甘寧第六百零二章 曹性突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戰開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渤海再戰第五百零五章 神鳥滅蒙第一百六十一章 冀州亂戰第二百二十章 中郎將呂布第二百七十四章 印象如何第三十七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袁紹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關張韓審第一百零一章 大殺器第二百零八章 周倉破門第三十二章 窮奇血脈第十九章 倚天劍出第三百八十九章 曹操回兗州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戰妖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目標,打敗她第六百一十五章 呂布兇威第五百九十章 袁紹危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泰山四寇第三百四十七章 半路留長沙第六百二十四章 臺上之人第三百八十章 陳登歸附第五百七十九章 折返戰呂第九十七章 再收二將第五十章 袁耀的第一件兵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長右周泰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逆天鷹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厭孟極第三百八十八章 兗州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方悅第二百零二章 陳郡袁氏第二百九十五章 荀衍的心悸第四百八十九章 江東新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臺上之人第一百零五章 真君傳承第一百九十二章 典許再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袁耀大婚第四百八十七章 豫州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荀衍的心悸第三百二十九章 沙摩柯第二百四十五章 邢道榮與黃忠第三十四章 董卓的恐慌第三百零九章 支援潘鳳第一百一十三章 袁耀到平原第二百零一章 南陽求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四寇僅存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嬴政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二十九章 臧霸歸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曄來投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名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說五溪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狂才禰衡第六百三十六章 封神之臺第五百五十九章 斬殺魏騰第七十三章 初戰汝南黃巾第三章 拜師紀靈第二百三十六章 平月山伏擊戰第一百零六章 許攸送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寧來投第三百八十九章 曹操回兗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消化發展第三百七十四章 紀靈追曹操第四百五十二章 錦帆賊甘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潘鳳回城第六十八章 三百人第二百四十章 要劉表的人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十日之內拿下襄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忠歸袁第二十八章 呂奉先第二百六十一章 劉表決定第二百二十三章 呂氏綺玲第二百五十章 三足金烏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備軍敗退第六百八十一章 陳驍實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典韋許褚第四百六十六章 霸王槍與封神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入襄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臧霸歸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曹操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潘鳳敗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沙摩柯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潘鳳逃走第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底牌掀開第一百零二章 孔明終歸袁第五百六十章 諸侯袁耀第二十七章 結好劉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張邈大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冀州戰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談婚第四十五章 南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