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深夜,左相府的臥房內,火光搖晃,袁熙獨自一人坐在牀榻旁,望着面色蒼白,眼神悲痛,剛剛醒來的田豐,柔聲道:“田叔,醫官說了,你是壓力太大,導致心脈紊亂,孤已經決定從王宮調兩名醫官入駐左相府,每日都要給你調養身體”
“大王,臣慚愧”聽到這話,田豐既感動,又無奈的回道,袁熙對他真的是當作親叔叔一般,完全履行當年的諾言,但對待審配,荀堪等確冷漠太多了。
“這兩件事情孤也沒有想到,當然,孤也不瞞你,孤確實不太在乎他們,因爲他們不是孤的臣子,但孤在乎你,沒有田叔,就沒有孤的今日,所以田叔你絕不能有事”袁熙握起了田豐的手掌,面帶關心的說道。
田豐頓感暖流涌上心頭,堅定道:“大王安心,臣還沒有看到你一統天下,登臨帝位,絕不會獨自離去的”
“哈哈,好”袁熙高興了起來。
“大王,正南就算了,但荀大人畢竟是先王的謀主之一,爲大燕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更是遺詔的宣讀者,大王當厚撫之”田豐祈求的說道。
“田叔安心,孤已經決定追封荀大人爲山陽侯,其子直接入尚書檯行走,兩年後外放,就安排在田叔的相房下面,你看如何”袁熙微笑道。
“多謝大王”田豐頓時感激道。
“哈哈,等喪禮結束之後,大考就要開始了,田叔要養好身體,這一次大考田叔還是出面一下,表明我大燕對各地人才的絕對重視”袁熙道。
“大王放心,臣必定到場,此乃我大燕之根本,臣絕不會缺席”田豐連忙道。
“好,那田叔好好休息,孤就回去了”袁熙笑了笑。
“大王慢走”田豐連忙在牀上施了一禮。
袁熙點了點頭後,轉頭離開了臥房,不一會後,田浩着急的走了進來,擔憂道:“父親,大王?”
“沒事,大王最念舊情,爲父那兩年的暗諜生涯,估計能保我田家幾百年的尊榮”田豐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田浩頓時鬆了一口氣。
“浩兒,這一次大考你也去參加,爲夫已經給你報名了,不過因爲正南的事情,忘記告訴你了”田豐輕聲道。
“兒也要去”田浩一愣,他堂堂左相之子,還用考嗎?
田豐眉頭一皺,立刻嚴肅了起來,“此乃國之大計,你爲何不能參加,浩兒,爲父這段時間已經發現你比起曾經放鬆許多了,天天和一羣士子四處遊玩,風花雪月,被人高高捧起,以前爲父身體還行,就給你點自由,但這一次的暈倒,讓爲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事,我田家的榮耀不是那塊免死金牌,而是自己,爲父在的時候,大王時時刻刻的關注着,若爲父不在了,你以爲還會有這麼濃的情義嗎?你自己不努力,我田家縱然有免死金牌,也必然衰弱,你身爲田家長子,必須要承擔責任了”
田浩頓時底下頭,慚愧道:“父親,兒知道了,一定抓緊時間,多多溫習”..
“好,去準備一下,明天我們先去荀大人府裡拜祭,再去審家莊”田豐吩咐道。
“父親,荀大人那你是應該的,但審家莊就別去了吧?”田浩擔憂道。
田豐苦笑了一下,道:“爲夫若不去拜祭,估計這滿朝上下,沒有一個人敢去了,你快去安排!”
“諾!”田浩無奈的應道。
接下來的兩天,整個鄴城都圍繞着兩樁喪事在轉,一邊是已被追封爲山陽侯的荀堪,他的喪禮規模很大,除了袁熙派弟弟袁買爲代表之外,滿朝大臣也都去了,就連諸葛亮也跟着龐統去表達敬意。
而另外一邊則是審配的喪禮,這比起荀堪就落寞很多了,若不是田豐親自抵達,帶動了原來的老臣,以及韓衍和一批尚書檯的官員,估計除了自己的家人外,誰也不會在在意這曾經輝煌,榮耀的審家了。
“子傑,你父親用自己的性命,挽救了家族,你要好好努力,重振審家,切不可在出現審榮這樣的大逆不道之事了”只見審家莊一處靈堂內,田豐望着審配的長子審輝,柔聲提醒道。
“侄兒,恨不得咬死審榮”審輝滿臉恨意道,若不是審榮做出這樣的事情,他父親怎麼會被活活逼死,他審家怎麼會落到如此田地。
“算了,審榮一脈已經被滿門抄斬,不必記恨,以後你有什麼事情就來找叔父,某會給做主”田豐關心道。
“謝叔父”審輝感激了一聲後,期待道:“叔父,侄兒能參加這一次的大考嗎?”
“你想參加?”田豐溫和道。
審輝點了點頭,堅定道:“要想審家重新站起來,侄兒必須爲大燕做出貢獻,讓大王明白我審家的忠心,而這一次大考,所有人都明白的意義,他不僅僅是選拔人才,更是大燕的未來,其實父親他比誰都忠誠大王,有人曾經跟他說過讓他去中原,但父親直接命令家丁將那人給坑殺了,父親是自己太要面子,感覺上了大王的當,不能爲先王守好鄴城,但他絕不是那不忠之人”
田豐點了點頭,道:“這一點某必任何人很清楚,好,這件事情叔父給你安排,你做好準備,多多溫習一下”
“謝叔父”審輝立刻感激的跪在地上。
“快起來”田豐將審輝扶起來後,道:“審家莊雖然小,但養活你們一家,保證你們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一步步來,不要着急”
審輝重重點了點頭,目光當中露出一絲堅毅,一場家族鉅變,讓這位曾經的豪門公子,也真正成長了起來。
兩場喪禮結束之後,逼害王嗣的風波終於過去了,而轟轟烈烈的燕國大考也即將要開始,大燕獨佔北方四洲,袁熙更是定烏桓,平遼東,威高句麗,擴大版圖,隨後又在官渡大敗曹操,麾下子民千萬,戰將千員,雄兵百萬,乃是當之無愧的亂世第一王,在加上四世三公,管寧三位大學士的名望,更是讓所有士子心生嚮往。
各地的英才原本四百一十二人,在加上不斷舉薦的,已然高達五百三十一人,如此多的來自大漢各州的人才,在各府的保衛之下,向着鄴城匯聚而來。
他們皆會在大考的前兩天抵達,一場當世規模最大的士子之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