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現在的天子劉宏,身上有許多標籤。
比如荒淫、親小人遠賢臣、貪財等等不好的名聲,但是朝中百官也都承認一點:那就是天子很聰慧。
所以夏育在得知皇甫嵩被貶職後,不得不去思考天子此舉背後的意義。
皇甫嵩與董卓的人馬加起來,不過約摸六萬。面對十數萬羌騎叛軍,堅守着城池不被攻陷,遏制出叛軍劫掠關中三輔,這種成果怎麼能變成了無功呢?
夏育不相信,整個朝廷百官都是傻子。
但天子還是下了貶職的詔令,所以只有一種解釋。
天子劉宏覺得,皇甫嵩在朝野中的威望太高了。
去年的黃巾之亂他轉戰數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的。如今若是再平定羌亂,會不會被麾下將士慫恿做出什麼來呢?
畢竟冀州如今還在傳唱着,稱讚他的歌謠呢!
畢竟如今在關中平叛的將領,籍貫幾乎都是西涼人!
雖然安定皇甫家,世代都對大漢朝忠心耿耿。但是在從帝王心術中,忠不忠心並不是被猜忌唯一標準,還在於有沒有謀逆的實力。
將危險泯滅在萌芽中,不是應該的嗎?
剛好,被任命爲車騎將軍的張溫,終於帶着其他兵馬到了美陽。他是荊州南陽人,不會得到西涼驕兵悍卒的擁護,就可以避免了這個問題。
是故,夏育終於想通了一些事。
比如爲什麼之前朝廷就給了他護羌校尉的官職,卻半個兵卒都沒有調遣給他。
比如他覺得早一日辭掉官職,對自己和華雄都是好事。
他是因戰事而傷殘的,朝廷看在這個情分上會給他一個體面的歸宿。而華雄是藉着自己徒兒的名頭,才被皇甫嵩任命爲臨時軍候的,並不屬於朝廷的編制。
張溫要是不認賬,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呢,若是夏育辭掉官職後,張溫從人情世故上出發,說不定就會繼續任用華雄了。
做個順手人情嘛!
都是在仕途摸爬滾打的人,對這種事早就無師自通。
事情也正如夏育所預料的方向發展。
他以傷殘和老邁上表請辭去護羌校尉,朝廷的允許詔書很快就到了。不光說了一堆誇獎的話語,還很難得的念起了以往功績,給了他一個關內侯的榮譽身份。
嗯,夏育在十幾年就因功封了侯,還是有食邑那種。
如今的關內侯,相當於變相的補償吧。
夏育對此很感恩,這個結果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身後名了。
不過呢,華雄卻辜負他一番好意!
這個豎子竟然不和他商量一番,就擅自主張拒絕了張溫的繼續任用的將令,說什麼要送自己回鄉裡。
理由聽起來,好像挺溫馨的。
但這不是夏育想要的結果。他還指望着華雄能在戰場打拼出名號來,給他臉上添光呢!
怎麼能錯過了這次平亂的機會呢?
“先生,雄是覺得留在此地,充其量不過在留在城內維護治安。”
面對夏育的大發雷霆,華雄拱手解釋自己的理由,“車騎將軍畢竟不是皇甫將軍,他不會讓雄領軍出去作戰的。”
夏育聽完了以後,就沉默了一陣。
他知道華雄說得是事實,張溫不會重用的。他不是皇甫嵩,不會念在“涼州三明”的情分上對華雄照顧幾分。
但是他並不甘心,就算華雄沒有機會立功,只要參與了就是一筆資歷啊!
沒有家世的人,想在軍中佔有一席之位,不都是先熬資歷的嗎?
“那你跟着老夫回漢陽又能如何?就比在此地好了?”
夏育臉色是放緩了,口氣卻還是倔着。
“先生,我回去後想聚集鄉里,尋個合適的地方結烏堡自保。”
華雄臉上浮現了些許悲傷之色,“羌亂已起,涼州皆淪爲羌騎的牧馬場。雄雖能力有限,但也想爲鄉里盡一份力,這也是雄當時從軍的初心。”
好嘛,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夏育沒有了反駁的理由。
總不能勸自己的徒兒爲了功名利祿,放棄守護鄉里的善良不是?
“罷了,隨你去吧。”
他揮了揮手,示意想自己待一會兒。
“謝先生理解,雄這就去安排部曲們收拾歸去的行囊。”
華雄拱手行了一禮,便出門離去。
剛來到門外,就在心中鬆了口氣。他方纔給夏育說的理由,並不是全部打算,充其量也就是一半半吧。
夏育看到皇甫嵩被貶心有所悟,華雄的感官也是一樣的。
他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謀劃前後倒置了。光顧去謀求給自己添上一個漢室忠義之士的光環,卻沒有夯實自己的根基。
自己就算能將名望提高到皇甫嵩的地步,盡得將士愛戴,又能如何呢?
還不是一紙詔令就調走了!
那些大漢將士,他們忠於的是朝廷,不是一個將領。
想在羌亂中起家,想在以後的亂世中崢嶸,不應該是先謀求官職,而是先擁有一支誓死跟隨自己的軍隊!
剛好,他現在有了建立私人武裝的資本。
其一,他有了名望。
在漢陽郡裡,無論是鄉里還是遊俠兒,都覺得他是個可以依附的人。若是他拉攏這些人去找個地方結烏堡自保,跟隨者肯定不少。
其二,地方並不難找。
落門聚後面的武山就是個絕佳之處。既可以依着山脈讓烏堡易守難攻,又能引渭水灌溉開闢出良田來。
其三,是羌人對他“天眷之子”的稱號。
這點是最重要的!想在涼州立足,就必須得到各個羌種部落的人心。
因爲在西涼,羌人的人口比漢人還要多!遠的不說,董卓麾下嫡系三千,絕大部分是湟中義從和秦胡組成,只有少量是漢家遊俠兒。
如今羌人對自己有了敬畏心理,此刻不去拉攏他們,更待何時?
就連狗都知道,吃那個啥要趁着熱乎的呢!
啊呸!
是做事要趁熱打鐵,莫要坐失良機。
尤其是羌人們不會排斥,自己是黔首出身的家世,不會像漢人一樣以門第取人。
只要自己用勇武去折服、用恩義去結交,將他們和漢人一視同仁,就能得到他們的誓死跟隨!有了數千羌騎爲自己而戰,還怕沒有官職嗎?
呵!